02书屋 > 大明第一芝麻官 > 第49章 功成身退?新的起点

第49章 功成身退?新的起点


子时。

皇陵西南角。

死寂被密集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声打破。

火把如龙,将这片皇家禁地照得亮如白昼。

许墨一身戎装,按剑而立,目光冷冽地盯着那片被钦天监指出“地气有异”的荒地。

“挖!”他一声令下。

精锐官兵挥动铁锹锄镐,迅速破土。

不远处,喊杀声和爆炸声隐约传来。那是张屠户(奇迹般生还,带伤归来)带领另一队人马,在围剿从地道其他出口钻出的白莲教匪徒,以及阻击那些试图按原计划在城内制造混乱的余孽。

战斗异常激烈,但主动权已牢牢掌握在许墨手中。

“大人!找到了!”一个士兵大喊。

地面被挖开,露出一个黑黢黢的洞口,仅容一人通过,向下延伸,深不见底,散发着土腥和霉味。

“果然在这里!”许墨眼中寒光一闪,“第一队,下去!小心埋伏!”

精锐斥候口衔枚,手持短刃盾牌,鱼贯而入。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

地底深处隐约传来金铁交鸣和短促的惨叫。

许墨手心沁出细汗。

忽然,地道深处传来一声闷响,地面微微震动!

接着,一切归于沉寂。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片刻后,一个满身血污的斥候爬出洞口,喘息道:“大人!地道已被我等打通!里面匪徒大部被歼!但…但最深处埋设了大量火药,已被触发少量,幸未完全爆炸!疑似…疑似其头目见事不成,欲同归于尽,未能得逞!”

许墨长出一口气,好险!

“可有发现瑞王替身?”

“未见其踪影!可能从未进入地道,或是从其他出口逃了!”

老狐狸!又让他溜了?

这时,一骑快马飞驰而来,信使滚鞍下跪:“报!水师捷报!来袭死士船队于渤海湾遭我水师伏击,全军覆没!擒获头目数人!”

“好!”许墨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海上威胁解除。

几乎同时,城内各处传来消息,多处纵火点被及时扑灭,潜伏的乱党被一一揪出,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京城大局已定。

天色微明。

一场足以颠覆江山社稷的惊天阴谋,在最后一刻被彻底粉碎。

皇陵保住了,京城安然无恙。

官兵和百姓开始清理战场,扑灭余火,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血腥味。

许墨站在渐亮的晨光中,看着忙碌的景象,身心俱疲,却有一种虚脱般的轻松。

他立刻进宫面圣,详细禀报昨夜战果。

新帝听后,既后怕又欣慰,对许墨褒奖有加,当场下旨,重赏有功将士,抚恤阵亡者,并严令全国范围内,继续清剿瑞王余孽及白莲教匪徒。

接下来的日子,许墨忙于善后。

清算残敌,整顿防务,安抚民心。

张屠户伤势稳定,捡回一条命。

苏婉协助处理商会事务,并用心照顾许墨起居,两人历经生死,感情愈发深厚。

老金则整合情报网络,继续追查瑞王替身和白莲教核心分子的下落,但对方似彻底潜入地下,线索寥寥。

朝局逐渐平稳。

新政在经过波折后,重新稳步推行,效果日益显现,百姓称颂。

许墨因护驾平乱、匡扶社稷之功,声望达到顶峰,被誉为“国之柱石”。

加官进爵的旨意再次传来,欲擢升他入阁,委以更重任。

然而,站在权力巅峰的许墨,却感到一丝疲惫和警惕。

功高震主,古来有之。

新帝虽倚重他,但眼神中偶尔闪过的忌惮,瞒不过他。

朝中一些原本中立的官员,也开始与他保持距离。

瑞王替身和白莲教教主仍未落网,犹如悬顶之剑。

那个神秘的“主公”势力,其真正目的似乎并非单纯谋逆,更令人不安。

“小心身边人”的警告,时时回响。

他想起青州,想起那段虽然艰难却目标简单的日子。

或许,是时候急流勇退了?

深夜,他与苏婉商议。

“婉娘,我想离开京城。”

苏婉微微一怔,随即温柔笑道:“无论你去哪,我都跟着你。”

“我想回江南,做个地方官,踏踏实实为百姓做点事,也避开这京城漩涡。顺便…继续追查那些未了之事。”

“好。”苏婉握紧他的手,“江南商会根基也在那里,正好可以帮你。”

数日后,许墨上表,以“才疏学浅,难堪大任,且历经惊险,身体抱恙”为由,坚决推辞入阁之命,恳请外放为地方官,为陛下牧民一方。

奏表言辞恳切,姿态极低。

朝野哗然,议论纷纷。

新帝再三挽留,见其意已决,最终准奏,特旨授其为浙江巡抚,总揽一省军政,以示恩宠。

离京之日,并无太多排场。

许墨轻车简从,只有苏婉、已能骑马的张屠户、老金等少数心腹相随。

杨一清等老友送至城外长亭。

“慎之(许墨字),此去江南,山高水长,多多保重!”杨一清敬酒饯行。

“杨公放心,许墨在地方,亦不敢忘为国为民之心。”许墨回敬。

“朝中之事,自有老夫等看顾。只是…那幕后之人,绝不会善罢甘休,千万小心!”

“我明白。”

马车驶离京城,视野逐渐开阔。

许墨回头望了一眼那巍峨的皇城,心情复杂。

这里见证了他的崛起,他的挣扎,他的辉煌,和他的急流勇退。

未来如何,尚未可知。

数月后,杭州,巡抚衙门。

许墨很快适应了新角色,一心扑在政务上。

兴修水利,鼓励农桑,整顿市舶司,发展海外贸易,平定地方豪强…

凭借在江州和京城的经验,他将浙江治理得井井有条,民生富庶,商贾繁荣。

苏婉的商会也借此东风,蓬勃发展,成为连接南北、沟通海外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为许墨提供了庞大的信息网络和资金支持。

表面看,岁月静好。

但暗中的调查从未停止。

通过苏婉的商会和老金的情报网,许墨逐渐查到一些蛛丝马迹。

瑞王替身最后一次出现,疑似飘洋过海,去了南洋。

而白莲教的活动,似乎与一些频繁往来于倭国、朝鲜的商队有关。

那个“主公”势力,则像人间蒸发,再无痕迹。

这天,许墨收到一封来自京城的密信。

是杨一清所写。

信中除了叙旧和谈及朝中局势,还隐约提及一事:宫内整理先帝遗物时,发现一些未曾归档的密件,似乎与当年瑞王案有关,涉及一位早已病故的皇室长辈…内容蹊跷,已被封存…

许墨心中一动,瑞王案还有隐情?

傍晚,他与苏婉在西湖边散步。

夕阳西下,水波粼粼。

“婉娘,跟了我,让你担惊受怕了。”许墨有些愧疚。

“说什么傻话。”苏婉挽住他的手臂,头轻轻靠在他肩上,“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去哪里,做什么,我都愿意。”

沉默片刻,她轻声道:“许郎,我们有孩子了。”

许墨猛地停下脚步,难以置信地看着她,巨大的喜悦瞬间淹没了他!

“真的?!”

“嗯。”苏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红晕。

许墨激动地抱住她,眼眶湿润。

新的生命,代表着新的希望。

然而,喜悦之余,一丝隐忧悄然浮现。

瑞王余孽未清,白莲教仍在活动,神秘的“主公”和宫廷秘闻…

这些阴影,是否会威胁到他的家人和孩子?

深夜,书房。

许墨看着桌上那些零碎的线索:南洋、倭国、先帝密件、皇室长辈…

它们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若有若无的联系,却始终隔着一层迷雾。

海外?对,很多线索都指向了海外。

那个瑞王替身,是否真的逃去了南洋?白莲教与倭国、朝鲜又有何关联?

或许,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国内,而在那茫茫大海之外?

他推开窗,望着远处漆黑的海平面,目光深邃。

一个新的,更大的世界,似乎正在眼前缓缓展开。

挑战与机遇并存。

“看来,想真正功成身退,为家人和这天下谋个太平,还远远未到终点。”他低声自语。

海风带来咸湿的气息,也带来了远方的呼唤。


  (https://www.02shu.com/5032_5032647/5037297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