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第一芝麻官 > 第53章 京华烟云迷眼

第53章 京华烟云迷眼


许墨请求陛见的奏章尚未抵京,杭州城却先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司礼监随堂太监、提督东厂太监冯保的心腹干将,掌刑千户,曹化淳。

此人面白无须,眼神锐利如鹰,带着一股东厂特有的阴鸷气息,手持东厂驾帖,径直闯入巡抚衙门。

“许大人,咱家奉厂公之命,前来核查东南剿倭军功及一应缴获账目。”曹化淳皮笑肉不笑,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倨傲,“听闻大人此次斩获颇丰,厂公和京里几位爷,都关切得很呐。”

来者不善!东厂的手,果然伸过来了!而且时机掐得如此之准,在他捷报刚发、苏婉刚走、自身即将离任的关键时刻。

许墨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原来是曹千户,有失远迎。剿倭事宜,本官已具本上奏,一应缴获、俘虏、账目,皆有据可查。千户既要核查,本官自当配合。”他转头对属下道,“去,将相关卷宗、账册、俘虏名录,一并取来,供曹千户查阅。”

卷宗堆积如山。

曹化淳带来的人立刻埋首其中,看得极其仔细,不时交头接耳,低声议论,显然意在挑刺。

许墨稳坐公堂,从容品茶,心中却飞速盘算。

东厂突然介入,绝非简单核查军功。要么是朝中政敌借东厂施压,要么是冯保自己想趁机插手东南事务,甚至…可能与那“主公”势力或白莲教的残余有关,想搅混水,阻挠他回京?

核查持续了整整两天。

曹化淳的人几乎将账本翻烂,又提审了数名在押的倭寇头目和白莲教匪徒,反复盘问细节,甚至试图诱导他们攀咬许墨“杀良冒功”、“纵敌敛财”。

幸得许墨早有准备,账目清晰,战功核实严谨,俘虏审讯记录完备,对方竟寻不到丝毫破绽。

曹化淳脸色日渐阴沉。

第三日,他似乎放弃了在账目上做文章,话锋一转,状似随意地问道:“许大人,听闻此次缴获中,有些西洋番人的火器?甚是犀利?不知…现今存放在何处?厂公对此颇感兴趣,意欲观摩一番,或可献于御前。”

终于图穷匕见了!目标是西洋火器!

许墨心中警铃大作。东厂想要火器?是冯保的意思,还是他背后之人的意思?这东西绝不能轻易落入东厂之手!

他面露难色:“曹千户有所不知,那些火器大多在激战中损毁,完整缴获的寥寥无几,且已被下官命人紧急送往京城兵部武库司勘验仿制。千户若想看,恐怕得回京了。”

“哦?如此不巧?”曹化淳眼睛眯起,显然不信,“咱家怎么听说,大人私下招募了不少工匠,正在仿制?这…似乎不合规制吧?地方官员私造军械,可是大忌。”

“千户言重了。”许墨从容应对,“下官只是召集工匠尝试修复损毁火器,并绘制图样,以便上报朝廷参考,绝非私造。一切行为,皆在为加强海防,并无半点私心。此事,本官亦在奏章中向陛下禀明了。”

滴水不漏。

曹化淳碰了几个软钉子,脸色越发难看,却又抓不住实质把柄。

当夜,许墨收到杨一清通过秘密渠道传来的急信。

信中证实:朝中弹劾许墨“擅启边衅”、“耗资巨万而倭患未绝”、“结交内侍(暗指与宫中某些太监有联系)”的流言愈演愈烈,已有御史准备上本。陛下虽未表态,但已数次问及东南钱粮耗费及许墨近况。冯保的东厂此次插手,极可能是得了某些人的暗示,或想趁机揽功诿过。

信末,杨一清再次催促:“京中情势复杂,东南既靖,当速回京自辩,迟则生变。”

与此同时,老金也带来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

追踪那名与倭寇勾结、有官场背景的神秘人的线索,在指向一个多年前因贪腐被罢黜、据说已投海自尽的知县后,戛然而止。此人当年…与宫内某位失势的大珰(大太监)过从甚密。

宫内?!

许墨感觉一张无形的网,似乎从东南的海上,一直织到了京城的深宫大院。

不能再等了。

次日,许墨不再理会曹化淳的纠缠,以“紧急军务”为由,吩咐布政使等官员配合东厂核查,自己则带着张屠户及少数精锐护卫,轻装简从,快马加鞭,离开杭州,北上赴京。

他知道,东厂的人绝不会善罢甘休,沿途恐怕还有刁难甚至“意外”。

但他必须尽快面圣。

果然,刚出浙江地界,进入南直隶,麻烦就来了。

沿途驿站,不是声称马匹不足,就是客房已满,甚至提供的饮食也粗糙不堪,明显是得了吩咐,刻意怠慢。

更有几次,夜间宿营时,遭遇不明身份的黑衣人窥探甚至偷袭,武功路数诡异,不似寻常匪类,被张屠户带人击退后,便消失无踪。

许墨心知肚明,这是有人不想让他顺利回京。

这一日,行至山东境内,路过一处险要山林。

突然前方烟尘大作,一队穿着破烂号衣、却装备精良的“山匪”拦路,声称此山是我开,要留下买路财。

张屠户一眼看出破绽:“大人,是官兵假扮的!他们靴子和握刀的手势不对!”

许墨怒极反笑,光天化日,竟敢调动官兵假扮匪类截杀封疆大吏?!真是无法无天!

他亮出巡抚关防和钦差旗牌,厉声喝道:“本官乃浙江巡抚许墨!奉旨回京!尔等何人麾下?敢拦钦差,想谋逆不成?!”

那伙“山匪”见状,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许墨如此强硬,一时进退失措。

许墨趁机对张屠户使了个眼色。

张屠户会意,突然暴起,如猛虎般冲向那头目,三下五除二将其制服,扯开衣领,露出里面的军服衬里!

“果真是官兵!”许墨大喝,“说!谁指使你们的?!”

其余假匪见头目被擒,真相败露,顿时慌了手脚,作鸟兽散。

严刑拷问那头目,却只知是上级军令,至于最终来自何人,他级别太低,无从知晓。

线索再次中断,但指向已无比清晰。

历经波折,许墨终于抵达京城。

熟悉的繁华之下,暗流汹涌更胜往昔。

他并未立刻回府邸,而是直奔杨一清府上。

书房内,两位忘年交再次相见。

杨一清苍老了许多,神色疲惫:“慎之,你总算回来了!京中情势,比信中所述更为复杂!”

“阁老,究竟是何人一再与我为难?”许墨沉声问道。

杨一清屏退左右,压低声音:“明面上,是几个与你新政有碍的勋贵和守旧老臣,以及…几个想讨好冯保的言官。但老夫总觉得,背后另有一股力量在推波助澜…似乎…与宫中某些旧事有关…”

“宫中旧事?”许墨立刻想起老金查到的那个投海知县和失势大珰。

“嗯。”杨一清点头,声音更低,“陛下身边一位近侍偷偷告知老夫,陛下近日时常独自翻阅…翻阅当年瑞王案的某些旧档…甚至…问及瑞王是否有子嗣流落在外…”

许墨心中剧震!

瑞王子嗣?!

难道那个“主公”,并非瑞王替身,而是…真正的瑞王后人?!这就能解释其庞大的能量和深宫的牵扯!

“还有,”杨一清补充道,“冯保近来与宫中一位深居简出、曾伺候过孝靖太皇太妃(瑞王生母)的老太监,走动颇勤…”

孝靖太皇太妃!瑞王生母!

所有的线索,似乎瞬间被一条线串了起来!

瑞王后人(或替身)、宫中旧势力、失势太监、朝中勋贵、白莲教、倭寇、西洋火器…编织成一张庞大而恐怖的网!

而他自己,正站在这张网的中央。

次日,许墨递牌子请求陛见。

然而,宫中等来的回复却是:“陛下近日潜心修道,暂不视朝,百官奏事皆由司礼监代呈。”

司礼监!冯保!

许墨的心沉了下去。面圣之路,被堵死了。

他回到皇帝赐还的旧府邸(已提前派人打扫),沉思良久。

不能坐以待毙。

既然明路不通,就走暗路。

他立刻吩咐张屠户和老金(已提前秘密入京):“动用一切力量,查!查那个伺候过太皇太妃的老太监!查冯保近期所有异常举动!查宫中关于瑞王子嗣的所有流言!还有,想办法联系上陛下身边那位近侍,我需要知道陛下究竟看到了什么,又在想什么!”

一张针对紫禁城深处秘密的大网,悄然撒开。

许墨站在窗前,望着暮色中巍峨的宫墙。

这一次,他的对手,隐藏得更深,力量也更可怕。

但他已没有退路。

风暴,已然降临京城。


  (https://www.02shu.com/5032_5032647/5036974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