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当便衣警察那些年 > 第96章:藏宝图现,多线追踪

第96章:藏宝图现,多线追踪


“这藏宝图上的标记,怎么看都像寺庙啊?”王小宇趴在桌上,手指戳着从钟摆零件里找到的图纸,上面用朱砂标了三个红点,旁边画着歪歪扭扭的塔尖,“你看这第一个点,旁边写着‘慈航’,咱们省确实有座慈航寺,在云台山那边。”

胡小满举着放大镜比对,突然指着图纸角落的小字:“这不是寺庙名,是暗号!你看这‘慈航’下面还有行草字,放大了看是‘木舟载经,水绕三阶’——慈航寺后山有座放生池,池边的石阶正好三级,肯定是这儿!”

林晓正在整理天津老宅找到的敦煌拓本,闻言抬头:“另外两个点呢?‘梵音’和‘莲座’,也有对应的暗号吗?”

“‘梵音’下面写着‘钟鸣三响,墙开一线’,”胡小满指着第二个红点,“省内有座梵音阁,以晨钟闻名,每天卯时敲钟,据说钟声能传三里地。”他又指向第三个点,“‘莲座’的暗号是‘花开九品,根藏其下’,最可能是莲花峰的九品莲台石刻,那地方的莲花石雕正好九瓣。”

刘建国拄着拐杖走到桌边,指尖在图纸上敲了敲:“雀帮当年藏文物,肯定选这种人多眼杂又有典故的地方,不容易被发现。老周,查一下这三个地方的历史,特别是民国时期有没有雀帮活动的记录。”

“已经在查了!”老周抱着一摞档案进来,额角还带着汗,“刚收到云台山派出所的消息,慈航寺上周丢了块明代的石碑。

那人按住,刘建国这才松了口气,看向王小宇怀里的青瓷罐:“快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

王小宇小心翼翼地揭开红布,青瓷罐里没有金银,只有一卷用油纸包着的东西,展开一看,竟是幅《千里江山图》的仿制品,只是画卷的留白处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是雀帮的藏宝总目!”胡小满凑近细看,“上面记着从民国到现在,他们藏匿的所有文物清单,还有每处藏点的机关解法!”

林晓指着其中一行:“你们看这个,‘云台山慈航寺地宫,藏北魏佛像一尊,以池底石板为记’——原来我们在慈航寺找到的佛经只是幌子,真正的佛像还在地宫!”

沈浩突然指着清单末尾:“这是我太爷爷的笔迹!‘雀帮余孽未除,清单需分三处保管,待后世清剿,方可合璧’——看来这张总目是关键,另外两处应该就在慈航寺和梵音阁找到的东西里!”

“难怪那伙人紧追不舍,”刘建国摸着总目上的墨迹,“有了这清单,他们就能把雀帮藏的文物一网打尽,倒卖牟利。”

这时,山下传来警笛声,是老周联系的当地警方赶到了。众人把黑衣人交给警察,抱着青瓷罐回到九品莲台石刻旁,看着远处的云海翻涌,突然觉得这一路的奔波都值了。

“现在总目找到了,接下来该怎么办?”王小宇揉着被划伤的胳膊,刚才夺打火机时被蹭掉了块皮。

“按清单清剿!”林晓眼神坚定,“慈航寺的地宫、梵音阁的暗格,还有清单上记的其他藏点,一个都不能漏。”

胡小满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梵音阁的磁带里还提到,雀帮有个‘雀首’一直没露面,据说手里有最后一把钥匙,能打开总目里的‘终极藏点’。”

“终极藏点?”沈浩翻着总目,“清单最后写着‘终极藏于雀巢,非雀首信物不能启’——‘雀巢’是什么地方?”

刘建国拄着拐杖站起来,望着远处的山脉:“不管是什么地方,只要有这张总目,总有找到的一天。当务之急是把清单整理出来,联合各地文物局,尽快把文物转移到安全地方。”

下山时,王小宇突然指着山路旁的一块巨石:“你们看那石头,像不像只展翅的鸟?”

众人抬头,巨石果然形似雀鸟,石缝里还卡着块生锈的金属片,形状和雀形符一模一样。胡小满爬上去抠出金属片,发现背面刻着个“首”字。

“是雀首的信物!”林晓眼睛一亮,“总目里说的‘雀首信物’,说不定就是这个!”

沈浩接过金属片,突然想起太爷爷日记里的话:“雀首信物乃青铜雀符,分雌雄两枚,合之可开雀巢——这只是雌符,雄符应该还在雀首手里。”

“看来这案子还没结束,”刘建国把金属片收好,“找到雄符,才能揭开‘雀巢’的秘密。”

回到山脚下的民宿,众人围着桌子整理找到的东西:慈航寺的佛经、梵音阁的磁带、莲花峰的总目,还有那块雌符,一件件摆开,像串起了雀帮几十年的秘密。

老周的电话打了过来,声音里带着兴奋:“刘队,查到了!雀帮的‘雀巢’就是当年他们的总部,在咱们省的雀山石窟,民国时是个军火库,后来废弃了。”

“雀山石窟?”林晓翻开地图,“离这儿不远,明天就能过去!”

王小宇已经开始打包:“我这就收拾东西,争取明天一早出发。对了,民宿老板娘说晚上有山货宴,炖土鸡、炒山菌,管够!”

胡小满却盯着总目上的一行字出神:“‘雀山石窟藏有宋版《论语》,以雌雄雀符合璧为钥’——这才是终极藏点的关键,那本宋版《论语》,可是国宝级的文物!”

沈浩摸着雌符,突然道:“我太爷爷的日记里画过雄符的样子,说上面刻着‘守’字,雌符刻着‘护’字,合起来就是‘守护’——原来雀帮最初的宗旨,也是守护文物,只是后来被坏人带偏了。”

林晓把总目复印了一份,原件小心地收进防潮袋:“不管初衷如何,现在这些文物,该回到真正守护它们的人手里了。”

夜色渐深,民宿的窗外传来虫鸣,桌上的台灯照着摊开的清单,每个字都像是在诉说着文物的颠沛流离。刘建国看着清单上的“宋版《论语》”,突然想起文脉窟里的竹简,嘴角露出抹笑意。

“你们说,”他轻声道,“这宋版《论语》,会不会和王绍鼎当年藏的典籍有关联?”

胡小满眼睛一亮:“极有可能!雀帮的创始人说不定和洪、王两家有渊源,不然怎么会用‘守护’做信物?”

王小宇啃着鸡腿跑进来:“老板娘说土鸡炖好了,再不吃就凉了!管它什么渊源,吃饱了才有力气找雄符!”

众人笑着起身,往餐厅走去。月光透过窗户,照在桌上的雌符上,金属片泛着淡淡的光,仿佛在等待着与雄符合璧的那一天。

“明天见,雀山石窟。”林晓临睡前,对着窗外的月光轻声说。

隔壁房间传来王小宇的呼噜声,胡小满还在灯下比对总目和日记,沈浩则把雌符放在枕边,像是握住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刘建国躺在床上,听着远处的山风,突然觉得这场跨越百年的守护,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从王绍鼎到沈万堂,从周明远到现在的他们,每个人都是这条长链上的一环。

“雄符会找到的,”他对自己说,“就像所有失散的文物,终会回家。”

窗外的月光,悄悄爬上桌角,照亮了那份还没完成的清单,也照亮了无数个等待被找回的名字。


  (https://www.02shu.com/5032_5032244/5037636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