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1章 不用送了(今天陪孩子,就4k,明天
还是那句话,先解决有没有,然后再解决好不好,众所周知,要想好用,那是要付出代价的,而现在我们恰好手头有点紧。
毕竟高振东主要还是考虑军民共用甚至民用更多一些,又不准备靠它制导炸弹,现在我们的炸弹在这个年头已经够准,打RTS的都知道,火力溢出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
而且有源定位的技术相对简单一些,在这个年头更容易解决一点。
“嗯,这个覆盖的情况,倒是相对理想,两颗GEO,星下点只要一东一西就能覆盖全国。”
星下点,就是卫星在地球上的投影。
“IGSO的考虑也很合理,有,能提升性能,没有,也不影响基本盘,可以灵活安排实现的步骤,方案相对来说非常省钱……”
就连委领导和总工两人,也觉得高振东这个安排很不错,如果真的是靠着三颗,不,甚至只要两颗GEO卫星就能为全国和周边范围提供全天候的导航定位,那这个事情就真的值得干。
而且他甚至考虑了其中有一颗IGSO轨道星可以缓打,他真的,同志们哭死。
“这个导航精度的预期能到多少米?”总工问道。
高振东颇为遗憾的道:“现在不好说,低的话,大概只有150米左右,高的话,倒是能到50米左右,不过都不算高。”
他这么说,主要是现在不好说里面最核心的一个部件,他能做到什么程度。
——原子钟。
他手上有原子钟的资料,而且还是囊括了多种原子钟的那种,名字就叫《原子钟》。但是他不肯定自己在这个年代能作出什么样的原子钟来,氢原子钟?铯钟?铷钟?
不同的钟,以及同种钟的不同技术阶段,最终带来的精度是不同的,我们的一代的钟,误差相对就高一些,加上导航原理的原因,中间加入了一个解算站,引入了更多误差,所以误差大约是100米量级,高振东估计自己能做到的,也就在这个量级上下,大概率可能差点,小概率可能好点。
那时候,因为有GPS的存在,加上这个精度表现,甚至一代定位在民用方面,实际用于特殊的防灾减灾通信应用,比定位这个主业还多,这也是一直到了3代,我们依然打了3颗GEO保证卫星短消息的原因,这玩意儿是真的好用!
而且在这之前,有大量的远程测报系统用了国产导航卫星短消息,这部分应用,我们依然是要在三代中保证的。只是三代从纯文字消息,已经扩展到了可以发图片消息。
高振东上辈子用过,不论是用于导师课题里的远程测报还是手机里的短消息用于徒步保障,都还挺好用。
所以这个功能他是一定要保留的,这也是这年头普通人或者是普通单位,能用上卫星通信这么高大上、同时对快捷、时效、安全有重大意义的功能的唯一途径。
高振东颇为遗憾的语气,听到同志们的耳朵里,第一反应是这位同志脑袋出了毛病。
你说你遗憾什么?啊?50~150米,全时全域导航,还要什么自行车?你遗憾什么?Tell me why???!!
别说50米,150米就已经有非常大的意义了,现在的战术导航系统,大概也就是这个级别,纵向精度还不如这个呢。
不过同志们想想高振东的习惯,也就释然,高振东对技术要求高起来的时候,那是真的高。有很多在同志们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的技术指标和功能,在他眼里像是家常便饭一样。
部队的同志马上给高振东减压,别管你自己有多高信心,但是同志们还是不希望你的压力太大,压出毛病了那乐子可就大了去了。
“150米!我们就要150米就行!”
委领导笑了起来:“嚯!你们倒是不客气,还没确定上马呢,你们就提起要求来了。”
部队的同志腆着个脸:“嘿嘿,真不上?舍得不上?我们就要个最低要求,这可一点儿也不过分吧。”
委领导一时语塞,这话完全无法反驳。
“可是高委员,这只是轨道的选择。这么大的距离,通信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个不解决,一切都是镜花水月吧。”一位搞通信的同志道。
高振东笑道:“这个你们不用担心,这件事情,我亲自解决,而且我有把握。这么说吧,你们只要有把握把2~3吨的卫星打到GEO和IGSO,同时在这个卫星里给我留下足够重量的载荷空间就行,剩下的问题,我亲自带头解决!”
原本一代导航的重量,大约是2.2吨。
这个要求对现在的我们来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毕竟这条线上的技术发展情况,比高振东上辈子所知的要好一些,技术来源也多一些,材料和机电、半导体方面也更先进一些。
有的甚至不止“一些”。
而高振东上辈子是真学过通信原理,还有一些比较先进的远程无线通信技术,加上还有后盾,他在这一点上,信心很足。
他甚至不用翻系统,脑子里都有一套远程无线通信的成熟技术原理在。
卫星平台体还是同志们搞,但是导航载荷这一块,他准备和十二机部一起解决。
十二机部:嗨嗨嗨,这不就来活儿了?
委领导转向搞火箭、卫星的同志们:“振东同志的要求,你们有把握没有?”
领导非常清楚,高振东可是难得说出“亲自带头搞”这种话的,一来是他一般不太愿意把“带头”两字摆在明面上,二来他也的确没有这么多时间。
他都说“亲自带头”了,那委里对他刚才所说的话的信心,简直爆棚。这话简直和立军令状没什么区别。
“这个没问题!我们有信心,在两年内做到这一点!上次高委员提出的SSTO(超转移轨道),我们反复研究并模拟过,是能起到很好的节约燃料的作用,这节约的部分燃料,能做出很多事情来,延寿、减重、增加发射重量等等,总有办法能直接间接的做到这些。加上大推力发动机和火箭也有一些新收获,GEO和IGSO的轨道高度基本一致,我们还是有信心的!”
“至于卫星平台方面,高委员上次提出过搞GEO卫星平台,这一块我们也一直在搞,进度不错,规格也合适,正好用上。”
那套从北方交流回来的返回式卫星技术,重量级别正好合适搞GEO平台,也多多少少给省了点事儿。
高委员都立撸起袖子上,我们说什么也不能掉链子啊,一起。
高委员叫道“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
“嗯,很好,很好。”领导连连点头,虽然没说什么别的,但是脸上的神色却仿佛说明了很多东西。
他也想起来了,高振东很早就提出过往GEO轨道打卫星的一些改进技术和静止轨道卫星平台的事情。这小子布局,那是真的早!
高振东却没有停下来,补充了一句让同志们无比心动的话:“而且有了这套系统,顺便还能在其覆盖范围内,使用和连级电台差不多大的终端,提供接近全时全域的卫星消息服务,虽然只能发几十个字,但是我想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用处的。”
会场再次炸开了锅。
“真的?”和连级电台差不多大?全时全域?这意味着同志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表地点,和远方联系上?
这能做多少事?或者说,能挽救多少同志的生命?
什么几十个字?听振东同志这意思,还一副遗憾的样子。别说几十个字了,就算是几个字,都有大用!
最早的战术通信规约,大部分状态码也就几个字,加上参数都不超10个。能做的事情可太多了!
现有的定位导航兼消息通信系统虽然在大漠等要地已经部署,能大大的解决相关问题,但是这些定位系统都有个问题,那就是服务范围有限,同时受地形影响。
和天上的卫星,这些系统在这方面压根没法比。
别的不说,最简单的一个应用,这意味着理论上,失踪迷路的同志能随时发出求救信号,而救援队能把失踪迷路的同志的范围,缩小到150米之内,这和直接找到,区别已经不大。
而且这套系统的用途,明显还不止这么点。陆上、海上、空中,哪儿哪儿都能用,很多行业也都能用上。
高振东郑重的点点头:“我打包票!只要导航能实现,那消息服务就能实现,虽然可能每次使用需要花一点时间找找卫星方位,也许会受恶劣天气一定的影响,但是绝对能实现!”
他的脸上,一副“你们猜我为什么很想搞这东西”的表情。
防工委领导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看看部队那边的同志的表情,快忍不住了都。
“领导,委里还是要对这件事情,提起重视来啊。”果然没忍住,部队的同志这话,什么“提起重视”都是假的,真实的意思大约是“领导,这玩意儿好使,得干!”。
领导和总工对视一眼:“知道了知道了,委里会考虑的。”
难怪高振东对广播电视卫星没什么兴趣,他这是要整大活儿。
——
东部某雷达所,机要室里来了一个包裹。
机要室的同志很快就将这个包裹送到了总工那里,这是发件人指明的。
总工拆开包裹一看,里面是一个保护得很好的塑料盒子,盒子里一版一版的芯片,芯片的顶部,有几行字。
“DSP-6332N”
“6501”
芯片的顶上,是一份不太厚的说明书类似的东西。
“6332数字信号处理芯片?这东西所里还有库存啊。嚯,65年第一周,这批芯片才生产出来没多久嘛。”
一看名字就知道,32位数字信号处理芯片,这东西他们都用了一段时间了,比起最早的那种,性能提升了很多,主要是位宽拓展了。
他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翻开了说明材料。
“高委员那边发来的……看来有些门道。窝滴个乖乖!这个芯片猛得一逼吊造!”
也许是在这个城市呆得久了,他说话带上了一些本地口音,但是能把本地略显粗俗的话都给带出来,可见其震惊程度。
合着这个新的编号“N”,是“牛鼻”的意思?
“总工,怎么了?”旁边一位同志有些不解,不就是DSP-6332嘛,这玩意用得多了去了,有什么值得这么大惊小怪的?
“来,你自己看!”总工一脸喜色的把那份说明书递给他。
“窝滴个乖乖!!!8倍!!”这位同志也没忍住。
从说明书上来看,这个DSP-6332N和DSP-6332区别不大,至少从使用角度上来说是如此,这让同志们很高兴,不用改太多的程序。
要说区别,除了部分外围阻容元件的参数有所变化之外,唯一的区别就是频率。
6332N的频率,是6332的8倍!
难怪总工爆粗口,搁谁都得爆!
有了这个芯片,雷达后端的性能,又能猛提一大截子。而且对于新型雷达,无疑是个重大利好,众所周知,数字雷达是能靠速度换性能乃至功能的。
“嗨,半导体工业的同志真是太客气了,这都让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哈哈哈哈。”总工一脸的幸福。
“总工,这一版我先拿走了哈。”旁边这位同志深谙先下手为强的道理,一手抓住一版芯片就不放。
“不行不行,赶紧给我放下!要统一调配,统一调配!”
总工哪儿能惯着他这脾气,分赃也得讲究个公平公正,你伸手就拿,你倒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但其他同志怎么办。
手上抓着一版芯片的同志可没听他的,撒腿就跑,速度贼快,手快有手慢无,一边跑一边喊道:“手续我马上让孟工来补!谢谢了啊总工。”
总工拔脚就追,无奈老胳膊老腿的,还真追不上年轻人。年轻同志手上抓着一版芯片,还边跑边喊:“总工,不用送了不用送了,这东西轻得很,我自己带回去就~~好~~~~~~”
总工追了两步停下脚步,这小子,特么的踏频还挺快!
算了算了,他们搞SAR雷达的,运算量大,随他去吧。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1_1331/1110970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