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2章 运气逆天娄晓娥(4k)
孟工美滋滋的看着新调来的负责DSP芯片编程的同志,在一串字符的最后加上了两个字符“*8”。
而这串字符的开头,是“#define DSP_Freq”,后面还跟了一个数字。
DSP芯片和C语言作为高振东在信号处理和计算机语言方面的两大得意之作,在诞生之初,国内DSP芯片的编程语言就已经和C语言牢牢的绑定在一起。
而这串字符后面增加的两个字符,其实就一个意思,DSP芯片的基础频率要乘8倍!
“诶,还别说,高委员搞的这个C语言啊,就是方便,就这么轻轻松松的加两个字符,DSP芯片的基础频率参数就在全局范围内修改好了。”孟工喜滋滋的,他高兴的不只是C语言用起来方便,毕竟用起来再方便,也要用得上才行。
他最高兴的是组里的同志眼疾手快,在第一时间就“申请”到了新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
“嗯,小赵,干得不错,知道什么是好货。”对于“申请”到新芯片的同志,他也是不吝夸奖。
小赵摸摸脑袋:“孟工,您可得赶紧去总工那儿办手续,要不然我怕我都过不了下午就得被关起来。”
敢从总工手里抢东西,要是手续没及时跟上,那内保的同志可就有话说了。
孟工拿出一张纸,唰唰唰的在上面签了几个字,在小赵面前挥了挥:“放心,准备好了。你可是我们组的英雄,哪儿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有什么事情我扛着,我这就去办。”
样机设计包括软硬件,这两者之间是齐头并进的,就算是先不处理图像,但是雷达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数字信号处理工作,别的不说,就那个脉冲压缩用的匹配滤波器,用数字的就比模拟的要方便得多,而且升级修改都容易。
毕竟模拟的得老老实实的改电路,而数字的只要采样精度和速度足够,很多功能的添加和性能的改进只需要改改程序就行,这可是又快速又省钱还方便。
他正愁SAR数据量庞大,计算起来不容易呢,没想到从高委员那儿就传来了好消息,硬生生的把DSP芯片的速度提升了八倍!
神了!难怪他敢直接启动SAR的研制,合着他早就在各方各面提前开始准备,启动SAR,只是水到渠成的一步而已。
孟工美滋滋的拿着申请材料,向总工办公室走去。
——
某医科大,娄晓娥所在的生物学细菌实验室里,几位同志正在对比着实验结果。
“娄师姐娄师姐,这几份样品,有些问题。”罗师妹对着实验报告,皱着眉头对娄晓娥道。
“哪儿呢?我看看。”娄晓娥接过试验报告,顺着罗师妹的手指头看下去。
“嗯,这几份样品里不含革兰氏阴性菌,甚至连革兰氏阳性菌都没有,但是依然产生了半凝固……”
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检测,出现了假阳性的结果。
但是她们并不慌,搞研究嘛,哪儿能有不出问题的?一帆风顺的是少数。娄晓娥感觉也就自家振东搞研究可能经常有一帆风顺的情况,要不然没法解释他哪儿来这么多奖杯奖状奖章证书。
她们对着样品编号开始仔细比对,而其他本科的学生则是带着点崇拜的眼神看着两位大师姐,处变不惊,厉害了我的姐。
两人比对了一番,对视一眼,眼中露出了喜色。
“真菌!!!!”两人不约而同的开口。
没错,这几个假阳性的样本,都来自真菌家族,但不是所有的真菌家族都有这个现象。
这就有些麻烦,模拟两可的事情是最难处理的。
“把凝固物分离出来,上理化手段检测,看看到底多出了什么,是什么与试剂里的什么成分发生了反应。”娄晓娥道。
“好嘞,同学们,动起来,又来活儿咯~~~~”罗师妹很是欢快,这不叫失败,这叫发现了一个隐患,并且正在想办法进行处理。
这种情况出现得越多,就证明这个试剂最终用起来越可靠、安全。
三天后,高振东拿着娄晓娥带回来的一份检验报告看着,娄晓娥隔着回风炉坐在他的侧面,两条腿上一边坐着一个孩子,三双乌溜溜的眼睛就这么目不转睛的看着侧面的高振东。
“怎么样?我们厉害吧?”娄晓娥乐呵呵的,面露得色,在高振东面前,她不需要低调,得意上天都没关系,反正她再得意,也得意不过高振东去,所以和骄傲两字儿不沾边。
高振东点点头:“嗯,厉害!”
高长缨咬着半个馒头:“嗯,厉害厉害。”
这还真不是他吹捧自家媳妇儿,能这么快就找到G因子的存在,的确是非常了不起,高振东都是万万没想到的。
G因子,鲎血里的成分之一,会和真菌里的真菌多糖激发旁路反应,最终出现假阳性。
虽然在报告里,还只是指出某种特定化合物与脂多糖发生反应,激发了凝固现象出现。并且也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但是能这么快找到元凶,已经是她们速度飞快的表现。
而现在,娄晓娥就是和高振东想讨论讨论,有没有什么灵感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的鲎试剂虽然已经可以用,但是对真菌也有反应,降低了特异性,娄晓娥她们组觉得还是不够好。
“你们的试剂是不是在原始的变形细胞溶解物的基础上,经过什么处理啊?”
娄晓娥一副惊为天人的表情:“嗯嗯嗯,你怎么知道?我们发现,使用氯仿提纯后的试剂,能大大提高灵敏度,所以我们的试剂都用氯仿提纯过一遍。”
高振东才是真正的惊为天人,卧槽?抗脂多糖因子都被她们发现了?高振东转头看了看墙上的日历,再三确认,这还没多久啊。
鲎血里的抗脂多糖因子的存在,会影响鲎血中的C、B因子起效,也就会影响到鲎血试剂的灵敏度,所以有的鲎血试剂会用氯仿进行处理,溶解分离鲎血中的抗脂多糖因子。但是这样会带来一个问题,氯仿同样会带走鲎血中的抗G因子,导致G因子更为活跃,最终结果就是灵敏度上去了,真菌多糖的干扰也就更明显了。
“你们已经确定鲎血的整个起效机理了?”高振东有点不敢相信,这说不通啊,哪儿可能这么快?
娄晓娥一副看傻子的表情:“怎么可能,哪儿有那么快,你不是说了嘛,先不管机理,用起来再说,所以两方面我们是同步进行的。”
那高振东就更想不通了,机理都不知道,怎么精准的找到氯仿的?
“那你们怎么会想起来用氯仿处理?”
娄晓娥有些不好意思:“嘿嘿,我们不是搞化学的,手上有的有机溶剂就那几种,所以我们就都试了试,你不是说过嘛,当选项有限的时候,可以试试穷举法这种笨办法。没想到氯仿处理过后,试剂的灵敏性有明显的上升,就这么用了呗。”
高振东有些哭笑不得,好家伙,这才是真正的一个bug是bug,一堆bug能work。
因为手上的有机溶剂有限,所以穷举法难度不高。
因为正好手上有氯仿,所以穷举法能穷举到氯仿。
就算加上一些不同浓度的搭配,整套试验也不会太复杂。
绝了啊真是。
这让高振东想起上辈子在网上看到的,那个身患四种严重心脏病但四种病相互卡bug存活下来的病例了,但凡病人少得一种病,都早就不在人世。
一时间高振东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运气也是以一种本事。
然而事情并不止如此,高振东完全没想到面对的是一个运气多么逆天的女人。
“还不止,我们还发现,在试剂中加入微量的钙、镁离子,能激活鲎试剂中的有效成分,使反应变得更加快速、灵敏。没办法,我们手上的无机试剂不多,钙镁比较常见,这也是无意中发现的,嘿嘿。”
“嗯,厉害了,我的娥子。”高振东由衷的感叹。能把“穷”变成一种资源,这本事,不服不行!
她们就是这么误打误撞的,在高振东预料不到的时间内,把实用可量产的非特异性鲎试剂给整出来了!这里的非特异性,就是指的因为真菌多糖的存在会产生假阳性。
高长河:“娥子厉害,娥子厉害。”
娄晓娥在高长河头上轻轻扇了一巴掌,不顾高长河一脸“为什么挨打的老是我”的愤懑,问出了心中的一个疑惑。
“有意思的是,原始的变形细胞溶解液并没有对真菌有效,但是氯仿处理过的就有这个问题。”
高振东倒是知道为什么的,你们把抑制G因子的抗G因子一波带走,G因子可不就活跃了?
不过他没法直接说,只能旁敲侧击:“我猜,你们用氯仿处理试剂的时候,带走了抑制灵敏度的成分,同时也带走了抑制与真菌产生反应的成分,而且这两个成分针对的化合物应该是相似的。”
高振东的话里,带了一点点的正确答案。
娄晓娥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嗯……现在已经清楚的是,鲎血中的有效成分,是与细菌内毒素发生反应,也就是一种脂多糖……这么说来,难道是真菌里的糖类?真菌多糖?”
高振东道:“也许,如果是这样,我们知道化学反应是有反应浓度的,要不你们可以试试直接用高浓度真菌多糖加入试剂,直接把里面会和真菌多糖激发凝固反应的成分给撑死!”
用高浓度真菌多糖封闭G因子,使其无法起效,这本来就是特异性鲎试剂的生产方法之一,而且是最简单、便宜的方法,如此处理,鲎试剂就对真菌无效,只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了。
娄晓娥有点懵:“还能这样?”
高振东笑道:“为什么不能?试试呗。铁会溶于稀硫酸,但是浓硫酸不溶,不就是个例子?”
铁在浓硫酸中钝化,这个例子娄晓娥还是知道的,毕竟高中化学就有的内容。高振东举的这个简单例子,别管原理是什么,但无疑大大的提升了娄晓娥的信心,还真是!
“嗯,那我们回头试试。”娄晓娥觉得应该试一试,而且这个试验速度超快,就是加点浓度的事情。
不过她这次没有打电话,罗师妹在找对象了,老可着这单身狗一个人坑也多少有些不厚道,明儿再说吧。
——
全国科技院,医学部,学部期刊编辑部。
“诶,主编您看看,这篇投过来的文章有意思啊。”一位审稿的同志指着自己的计算机屏幕,像是发现了新大陆。
“什么东西?我看看?”另一位同志从自己的办公桌走过去,伸头去看他的屏幕。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快速检测?诶,这是真的有意思。”
他一下子就被标题吸引住,毕竟这种手段,别说国内了,国外都没有简单可靠的。
“15~25分钟检测出0.08EU/mL含量内毒素?还是目视检测?”
这个指标瞬间就震惊了这位见多识广的老同志。
这么低的检出限,这么快的速度,这么方便的检验方式,组合到一起,简直闻所未闻。
这很正常,要是没有这个效果,几十年后鲎也不会被抽得快特么绝种。
他抢过原本的审稿编辑手中的键盘,开始控制翻页,仔仔细细的阅读起来。
“啊,鲎血,好像国外有搞这方面研究的,但是一直没有成功,国内的同志速度这么快?”原本的鲎试剂,就算是最初版的,也是68年的事情了。
“嗯,资料翔实,证据充分,试验完备,可重复性肉眼可见。额……理论机理方面差了点儿意思,不过瑕不掩瑜,也够了。重要的是能用!”
主编可不是吃干饭的,一篇论文好不好,他用手一摸就知道,看厚度,写得长的就是好。不过这年头厚度也不好摸了,毕竟电脑上的东西也没法摸厚度。
他很清楚,对我们的现状来说,能做出能用的东西,就是胜利,至于机理什么的,慢慢研究也不迟。
如果是世界首创的,那就更好,而眼前这个就是。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1_1331/1110969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