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 第1190章 冯正明肩上的重任

第1190章 冯正明肩上的重任


冯正明把汇泉楼进行一番安排,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他是在为进京重开燕喜楼做准备。

    不少人也在期待着,他去京城重开燕喜楼。

    毕竟这些年,冯正明在国内和国际上名气都越来越大。

    但他虽然在京城开了分店,也收购了京城不少老字号的店。

    他自己始终也没有进京去开一家餐厅或者酒楼。

    国宴上和冯正明合作过的厨师们,都能明白他这是给京里的一些厨师留着面子。

    或者说,冯正明心里并不想和京城的一些厨师交锋。

    他在南方沪城,已经取得国内很多厨师向往已久的成就。

    所以对冯正明个人来说,他完全不用去京城证明自己什么了。

    不过,他自己已经获得了足够多的荣耀。

    不代表他真的就可以不进京城去。

    无论是为了师兄们,还是为了师父和过去的燕喜楼。

    冯正明还是要进京这一趟的。

    去京城重开燕喜楼,从一开始他就不是为了自己。

    是为了这些年一直默默付出帮他的师兄们。

    也是为了当年收留自己,教了自己各种手艺的师父。

    更是为了整个鲁菜。

    “哈哈哈,或许我现在说为了让鲁菜重新被大家认识,让更多人明白鲁菜的美,是不是显得有些托大了?”

    冯正明这话一出,让两个师兄和何云庆都笑了起来。

    杨斌:“你可是我们的状元,你如果还算是托大,那我们更没资格了。”

    李辉东:“其实京城的很多馆子多少都受到鲁菜影响,燕喜楼去京城重开,可能要比你去沪城还要更容易受到接纳。”

    何云庆:“正明你放心去吧,大家可都很期待你去的。”

    冯正明:“去肯定要去,下半年抽空去一趟京里,先找到合适的地方,然后要进行一些装修,还需要办理一些手续。

    到时候先要去拜访一下京里的大师们,毕竟是去开酒楼,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

    听冯正明这话,两位师兄相视一眼。

    李辉东:“正明你这算是先礼后兵吗?”

    冯正明:“不是的大哥,我真没想过要跟京城的同行争得头破血流。”

    杨斌:“可你去了,他们可未必会这么想。”

    冯正明:“那我也没办法,他们有他们的想法,我不能阻止别人觉得我是去抢他们饭碗,总之我们把自己的餐厅做好。”

    李辉东:“这没错,重开燕喜楼是大事,很多人都会盯着,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

    杨斌:“也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京里的那些酒楼,也未必都能做得很好,很多跟我们汇泉楼都不能比的,更不要说是跟正明你沪城的餐厅比。”

    冯正明:“三哥,他们的菜并不是手艺上跟我们有什么差距,更多只是因为他们在京城,很多东西不能像是我们这么自由。”

    冯正明稍微停顿,有些无奈:“我一直不想去京城,也是这个原因。”

    大师兄开口:“有些事情,你避无可避。”

    冯正明:“是啊,避无可避,大家都希望我可以去京城,去开一家可以代表我们国内顶级烹饪的餐厅。”

    杨斌:“好像在京城也不缺吧?不是有京城饭店,还有其他那几家在?”

    冯正明:“是的,京城有那么多家老字号,还有真正国宴级别的酒楼存在,原本也轮不到我们去的。”

    冯正明笑了笑:“可是京城饭店没有鲁菜。”

    这话把两位师兄和何云庆说得先是一愣。

    随后他们仔细一想,明白了过来。

    过去京城因为有八大楼的存在,因而京城饭店是没有鲁菜的。

    京城饭店一直都是川菜、淮扬菜、粤菜和谭家菜。

    这也算是一种差异化的经营方式。

    可是当八大楼逐渐没落,京城又会开始需要一家鲁菜酒楼。

    现在这份重担是落在了冯正明的肩头上。

    谁让他现在名气最响呢?

    而且他已经是全球名厨之一。

    用一些人的意思,你都在沪城做了一家国际年度十佳餐厅,你在京城肯定不能太差啊。

    甚至有些人会期待,冯正明在京城可以蝉联一下。

    “蝉联这个事情,我觉得还是很难的,今年我沪城的餐厅也不敢说能继续成为年度十佳餐厅啊?让我在京城蝉联一把?几乎不可能办到。”

    听到小师弟这么说,两位师兄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李辉东和杨斌也清楚,要想获得国际上的年度十佳餐厅有多难。

    这背后最关键的不确定因素,在于“适口者珍”这四个字上。

    国际美食家协会的评委,几乎都是海外各国的人。

    他们是从小就吃着各种西式烹饪长大。

    要让他们一下子接受中餐确实很难。

    就像是很多去海外留学的学生,去之前往往怀揣着对西餐的各种美好憧憬。

    但是去了之后,可能他们才会发现,天天吃那些西餐确实受不了。

    说到底,这就是一个习惯问题。

    不同的生活饮食习惯,很多时候确实很难相互包容接受。

    这自然也就成为了很多中餐馆,在海外进行评奖时候所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

    冯正明沪城的那家老洋房里的餐厅,他可以说从一开始就融入了不少西式的东西,尤其是上菜的方式突破了传统。

    他的上菜方式既不是中式大盘,也是不西式那种盘头一点点。

    他用了一种折衷的方式,以中式的摆盘方式上菜,再根据客人的数量让服务生分餐。

    这样一来,既保留了中式菜肴摆盘上的那种独特美感。

    又可以让每一位客人可以单独品尝,也就让所有客人都能接受。

    再加上冯正明老洋房餐厅内外的各种装修布置。

    以及他在菜品设计和调味上,进行了相当多的中西结合。

    自然让他老洋房餐厅能获得国外评审的认可。

    可很多东西都是可一不可再,想要复制成功并不容易。

    而且京城燕喜楼,冯正明也不准备做成老洋房餐厅那样。

    他是准备要在京城燕喜楼做鲁菜的。

    所以他才会把师兄们都召集到京城的燕喜楼去。

    当然,只是做鲁菜还不够。

    冯正明还想要对一些菜品特色进行改良。

    “还是要让菜的口味上,适合更多的人才行,既然我们去了京城,那么烤鸭可能也是需要做,做法上可以做一些特别的设计。”

    听冯正明这么说,让大师兄和三师兄相视一眼。

    两位师兄很清楚小师弟的心思。

    小师弟这些年努力了这么久,他就是想要打破常规,要打破别人对鲁菜的刻板印象。

    只可惜,冯正明并没有真正达成他的目标。

    看似在沪城他的店很受欢迎。

    好多人都喜欢他的店,无论是那几家干饭铺的分店,还是西餐馆街上那家老洋房餐厅的平价款。

    又或者是新开的家味餐厅,和为孩子们专门做的儿童午餐厨房。

    这些店里都有着鲁菜的影子。

    可是却没有人把这些店当成是鲁菜馆。

    “这一次,要给京城的吃货们,还有在京城的那些全球各地的吃货们,好好亮一亮什么才是新派的鲁菜。”

    冯正明这话一出,李辉东和杨斌顿时就乐了。

    杨斌:“哈哈哈,还是正明你胆子大,新派鲁菜这个概念,也就你敢提出来。”

    李辉东:“你这是因为师父不愿意去,所以想要干脆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了?”

    冯正明:“不是我的喜好,是要让更多的客人都能接受。”

    何云庆:“还是主厨有想法,新派鲁菜在泉城,现在就是聚宾园的代表,程国胜一直都对外面宣传,现在聚宾园是新派鲁菜。”

    冯正明:“他确实算是新派鲁菜,必须要承认程国胜的手艺真的很扎实。”

    李辉东点头:“没错,非常扎实。”

    “只不过他没有给自己很好的定位。”冯正明给出精准的评价。

    杨斌:“如果程国胜真的守着传统鲁菜,可能他也很难翻身,无法拥有现在的名声和机会的。”

    冯正明:“哈哈哈,所以我还是很佩服他的,敢于做出一些大胆的改变。”

    不过接着冯正明表示:“我觉得,或许将来程师兄他还是会回归传统鲁菜的。”

    这话让两位师兄与何云庆都有些不可思议。

    三师兄:“为什么他还要回归传统鲁菜?”

    冯正明:“因为新派鲁菜可以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去做,唯独不能在齐鲁各地去做,尤其不应该在泉城做。”

    这话还是让大家都不理解?

    既然在外地能做?为什么不能在齐鲁全省做?

    冯正明明白大家的疑惑,他认真给出解释。

    “这里是泉城,这里是鲁菜发源的地方,我们齐鲁人一向都是以鲁菜的闻名而自豪,所以齐鲁各地都会坚持传统的鲁菜。

    新派鲁菜在大多数人眼里,就像是一个长歪了的自家孩子。”

    这么一番话,算是很好点明了一切。

    当然,在这番话背后,还有一个很齐鲁的原因冯正明没有直接明说。

    那就是齐鲁的大部分都更愿意坚持传统。

    这种坚持很多时候会显得很固执。

    所以齐鲁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过多的改变。

    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延续千百年的一成不变。

    所以程国胜会被很多鲁菜厨师视为不正宗。

    至于冯正明?

    实际上如果不是他已经获得全国烹饪大赛状元。

    他在沪城的餐厅被评为了年度十佳,恐怕他也早就被开除了鲁菜厨师行列。

    因为冯正明在外地所有店里做的菜,在很多鲁菜厨师眼里都不规矩,苛刻一些会觉得压根那就不是鲁菜。

    冯正明:“之前我想让师父去京城燕喜楼,是希望在京城走传统鲁菜的路子。

    但师父明确拒绝去,师父带我去颜家菜馆,去见了师父家的大哥后,我也明白了师父的心思。

    师父希望我们不要拘泥于传统鲁菜,要敢于在鲁菜的底子上尝试做出改变,要去研究出更多新派的鲁菜,让更多人对鲁菜改观。”

    这是冯正明自己的意愿,同时也是师父对他的期望。

    任何一位师父都是希望徒弟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李辉东:“去了京里,我们也亮一手,让京城的厨师同行们见识见识。”

    杨斌:“没错,要让他们知道,咱鲁菜厨师不输给他们。”

    冯正明:“这就对了,我相信师兄你们有那个能力的。”

    正当冯正明和两位师兄聊得正起劲。

    开始聊起到时候要在京城燕喜楼做的一些菜。

    冯暖悠被姑奶奶和小姑姑带着来到汇泉楼。

    进门小丫头就大摇大摆喊着:“你们主厨呢?告诉他我要见他呀。”

    汇泉楼的服务生看到这样一个小女孩进门就嚷嚷要见主厨。

    一开始全都觉得小女孩非常可爱有趣。

    很快有汇泉楼的老服务生认出冯暖悠来。

    “原来是我们的小老板来了,小老板是来找我们冯状元的吧?”

    冯暖悠:“对呀对呀,我爸爸在不在?”

    潘芳兰主动迎上前:“在的呀,你爸爸在楼上包间里,要不要姐姐带你上去?”

    冯暖悠对潘芳兰有些陌生,所以她还是牵着小姑姑的手。

    “那你带我们上去呀。”

    冯胜男有些不敢上去:“悠悠我们不要上去了,还是在下面等一等,也许你爸爸在上面很忙呢?”

    冯暖悠:“没关系啦,爸爸不忙的,我们去嘛。”

    冯素英:“这丫头,就是仗着爸爸宠着她,所以有恃无恐,我看以后要让爸爸管一管你。”

    冯暖悠:“嘻嘻嘻,姑奶奶我们一起去上去吧。”

    说着小女孩伸手把姑奶奶也一起拉上。

    实际上,这个时候已经有服务生提前上楼通知了冯正明。

    包厢里大家听说冯暖悠来了,李辉东和杨斌自然是很高兴,立刻主动要去迎接一下。

    冯正明看到两个师兄这么激动,他有些哭笑不得。

    “你们这么激动干什么?你们还专门下楼去迎接?这不是把她给宠坏了?”

    李辉东和杨斌几乎异口同声:“好久没见了,想你们家小丫头了。”

    何云庆也跟着起身,也表示自己要去见一见冯暖悠。

    冯正明也是没想到,自己女儿的到来,比自己来汇泉楼还要受欢迎的。

    等见到是二姑和三叔家妹妹带小丫头来。

    冯正明也主动迎到楼下,把二姑和妹妹还有自家女儿一起请进楼上包间。(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9_9821/1110996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