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章 完成齐鲁各地分店巡视
回到泉城,一家三口直接返回到爷爷家。
进门,冯暖悠立刻笑嘻嘻地冲进去找两位太爷爷。
然后开始给两位太爷爷说起这次出门的见闻。
冯正明和罗晴进门去看了看家里的两个小宝。
这一趟出去,因为时间不算是很充裕,冯正明和妻子没有把小宝带上。
回到爷爷家里,两个小宝正被姑姑和三婶带着。
冯正明和罗晴出现在小宝面前。
有趣的是,两个小家伙竟然还认识他们。
小女儿向爸爸伸出小手,咿咿呀呀像是希望爸爸抱抱自己。
冯正明微笑上前把小女儿从姑姑手上接过去。
儿子坐在三奶奶的怀里还没反应过来,只是端详风尘仆仆回来的爸爸妈妈。
等看到妹妹被爸爸接过去抱着,儿子这才反应过来,笑着也向妈妈伸出肉嘟嘟的小手。
罗晴也赶紧把儿子从三婶怀里接过去抱着。
抱着儿子,罗晴也是赶紧向姑姑和三婶道谢。
“辛苦姑和婶婶你们了。”
三婶:“还行,不辛苦,你们家两个小宝还挺乖的,整天都是吃了睡,也不怎么闹人,我过来带着他们倒也不认生。”
二姑笑了:“肯定不认生啊,他们家的孩子,一直都是会被好多人带着,在沪城还经常被带出去玩,或者是家里来人也要抱抱他们,所以自然不认生。”
三婶:“这样也挺好,就像是悠悠,性格那么开朗活泼,多好。”
罗晴:“就怕这两个小家伙,也跟姐姐一样能说会道,那我们家以后可就热闹了。”
这话让二姑和三婶想了想,顿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可以想象,如果冯正明家里,三个孩子都一起小嘴巴巴地说,那场面好像确实是有些过于热闹了。
三婶看了看冯正明和罗晴身边,有些奇怪:“怎么没见到悠悠?”
冯正明:“她去找太爷爷了,要给太爷爷们说故事。”
二姑笑了:“哎呦,我们家这个小悠悠,都已经开始给太爷爷说故事了。”
罗晴:“这次带她去了好多地方,她也是玩的有点疯了,到一个地方也不管人家哥哥姐姐比她大多少,她都要跟人家玩,还要带着人家玩。”
三婶:“我们家悠悠是个从小就太有主见的小家伙。”
二姑:“这点可能还真是像我啊,我小时候就觉得,我玩的那么时髦,为什么要跟着别人玩?不能让别人跟着我玩呢?”
冯正明:“哈哈哈,那可能就是姑奶奶带她多,把她教会了。”
二姑:“女孩子活泼调皮一点挺好的,至少她上学期间不会被欺负。”
罗晴无奈:“我是怕她欺负人家。”
三婶:“那也总好过她被人家欺负的,女孩子即便是欺负别人,也不会有多重的手,何况悠悠也不是那种无缘无故欺负别人的孩子。”
冯正明怀里的小女儿突然举起小手轻轻拍打爸爸的脸。
小丫头嘴里也是“咿咿呀呀”就像是要跟姐姐争一下。
冯正明笑着轻轻咬住女儿的小手:“啊呜。”
小女儿先是一愣,接着觉得爸爸这样挺有趣。
她先把小手抽回去,又自己把小手放在爸爸嘴边。
让爸爸再“啊呜”一下轻轻咬住。
这么几次,让小女儿玩出了乐趣,小丫头在爸爸怀里笑得特别开心。
在妈妈怀里的儿子,看到这边爸爸和妹妹玩的那么开心,他也是有些羡慕,忍不住向着爸爸那边伸出小手。
罗晴一看儿子也要去丈夫怀里,笑着直接把儿子就塞给丈夫。
冯正明倒也能照单全收,毕竟他的体格抱两个孩子还真没问题。
儿子被爸爸抱着,看到妹妹的样子,他也跟着有样学样。
冯正明也是“啊呜”一下轻轻咬住儿子的小手。
儿子先是一愣,接着也咧开嘴笑了起来。
跟着两个孩子就这么交替跟爸爸玩的不亦乐乎。
看到冯正明抱着两个孩子玩。
二姑笑了:“看起来啊,都喜欢跟爸爸玩。”
三婶:“爸爸愿意陪着小孩子玩,那小孩子童年肯定会很幸福。”
这话让二姑听了仔细想了想:“好像还真是,我们家宏伟小时候他爸每次回来也会陪着他玩,父子俩很多时候都把我丢在一边。”
罗晴:“就是就是,二姑你在家里,你也知道的,他们也是一起玩,就把我晾在一边。”
三婶笑了:“下次让爸爸必须带上妈妈一起,不然晚上不让爸爸上床。”
这话让罗晴和二姑顿时都笑了起来。
听到妈妈和两个奶奶笑声。
两个小宝一起扭头看向她们。
然后外面给两个太爷爷说故事的冯暖悠,也赶紧从外面跑进屋里来。
“妈妈你们在笑什么呀?”
罗晴:“看看,她就是这个耳朵尖,一下子就能听到人家笑声,她就要过来问一下的。”
看到冯暖悠,二姑还是非常喜欢的。
“哎呀,我们家的小悠悠也回来了,快过来让姑奶奶看看。”
冯暖悠笑着进门来,走到姑奶奶的面前。
“嘻嘻嘻,姑奶奶我跟你说,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好多地方,在海边玩呢,还有哥哥姐姐陪着我们一起玩,我们一起在海边捡贝壳,还抓小螃蟹。”
姑奶奶抱住冯暖悠:“是嘛?悠悠玩的很开心。”
冯暖悠:“开心呀,就是爸爸不开心,好多人都坏坏的。”
姑奶奶奇怪:“怎么会有好多人都坏坏的?”
冯暖悠:“就是那些人,他们想要抢走爸爸的店呀。”
小孩子是童言无忌,冯暖悠记忆力又比较好,所以记住了在岛城的一些事。
二姑和三婶听了抬起头看向冯正明。
冯正明笑了笑:“没有悠悠说的那么夸张,是顾志成在岛城觉得自己应该单干了,所以就算是跟我分道扬镳了,我岛城的两家店也收回来了。”
这个时候,爷爷和司徒爷爷也走了过来。
司徒爷爷:“正明啊有些人可能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他们在没有获得身份地位的时候,可能会愿意跟着你干,可一旦他们获得了一定身份地位,就会想要摆脱你。”
听完司徒爷爷的话,冯正明呵呵一笑。
“那我只能让他们后悔了。”
冯正明这话先是让家里人一愣。
很快大家都回过神来。
大家明白冯正明这话的意思。
他是要让那些不想屈居在他之下的人,以后会后悔今天的这些决定。
这一点冯正明确实能做得到。
就像是顾志成,冯正明是不会对他用什么手段。
因为顾志成不值得冯正明动用手段去对付。
只要冯正明在京城的燕喜楼重新开业,他可以让京城燕喜楼获得足够高的关注和名气,顾志成自然会在心里后悔今天的决定。
这些年,从他身边走掉的人太多。
大多数人都在之后会感到后悔。
因为离开冯正明身边,他们会发现自己并不能干的更好。
没有了冯正明的督促和一些教导,他们在厨行中的竞争力就会明显下降。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是冯正明的师兄们,还有江成哲那样,都有自己的一套东西,哪怕是离开冯正明的店,他们也都能够独自经营一家店。
爷爷此时开口:“好啦,我们要尊重个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追求。”
冯正明:“爷说得对,我们不能强求所有人都必须要跟随我的设计安排去做,顾志成选择离开我的店,我倒是觉得也挺好。
我们鲁菜需要有大胆创新的厨师,需要他们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而不是只能遵从传统,只能跟在我的身后。”
司徒爷爷:“正明现在是越来越有宗师气度,我听悠悠说,就知道你并没有去打压顾志成。”
冯正明:“他也不是我的徒弟,当初他追随我,我们之间也算是合伙关系,现在就让他好好去走属于自己的路。”
听到冯正明这么说,全家人都对他相当支持。
回到家,冯正明晚上也没有出门,留在家里给家里人做饭。
晚上的时候,三叔和妹妹也都来爷爷家吃饭。
二姑家的表弟张宏伟也完成了暑期工回来了,晚上他也到了家里来吃饭。
一大家子其乐融融非常开心。
在爷爷家里又住了几天,差不多暑期也要结束。
冯正明和罗晴在二姑和岳母陪同下,一起带孩子返回了沪城。
原本冯正明还想劝说两个爷爷一起过去的。
但两位爷爷不想再去沪城。
冯正明也尊重两位爷爷的意愿,准备等京城燕喜楼重开后,请两位爷爷去京城一段时间。
回到了沪城,冯正明这一趟又是离开沪城有大半个月时间。
沪城这边几家店保持着平稳的状态。
夏蕙掌勺的老洋房餐厅,也是获得了不少老饕的认可。
傅军和蔡涛也通过跟夏蕙合作,意识到他们确实有不少不足。
他们可以很好的完成冯正明设计的菜单,但遇到一些需要创意的顾客,他们往往是拿不出什么更好的菜品出来。
夏蕙就不同,她还是能够拿出一些不错的新菜。
虽然还不能完全跟师父比,但至少新意上确实会让客人获得惊喜。
所以冯正明不在沪城这段时间,夏蕙不但没有让老洋房餐厅口碑下降,甚至还吸引到不少年轻人来老洋房餐厅。
冯正明得知这一点,微笑给与了夏蕙肯定。
“很好,你没有让师父失望,我知道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夏蕙获得师父的肯定,也是面露笑容。
“谢谢师父给我机会,我发现有时候确实需要一些压力,有了压力就会让自己做得更好,可以把一些想不通的东西想通。”
冯正明闻言笑了:“看起来给你的压力还是有些少啊。”
夏蕙:“师父可以再给我一些压力试试看。”
冯正明:“这个不着急,可能明年或者后年,你需要帮我顶在沪城一年时间,我需要去京城把重开的燕喜楼经营好。”
夏蕙一脸认真:“师父放心,我一定会做好。”
冯正明:“到时候我把孙海调过来,让他帮你一起,以后你们小夫妻就能一起在沪城干一番大事业。”
夏蕙听了脸颊微红:“他现在不太行了吧?”
冯正明:“哈哈哈,你怎么还看不上他了?”
夏蕙:“不是看不上他,是他自己跟我说,在汇泉楼里,他发现管理一家酒楼还挺难的,我就对他说,他必须要撑起门面。”
冯正明再次大笑起来:“哈哈哈,这话没错,他必须要撑起门面啊。”
夏蕙想了想又问:“师父,我弟弟他?”
冯正明:“你弟弟我也去看了他一下,准备让他筹备一家餐馆了。”
夏蕙:“他,他能行吗?”
冯正明:“应该可以,人总是需要成长起来,他要回去接手你们家的诗礼酒楼,肯定要先学会后厨的管理,开一家餐馆先让他试试。”
夏蕙点头:“谢谢师父。”
冯正明:“不用谢我,你已经跟随我了,你弟弟肯定还是要回到家里去,撑起你们夏家的门面。”
夏蕙笑了:“希望他能做到吧。”
给了夏蕙肯定后,冯正明又对傅军和蔡涛进行一些安慰。
“你们不要觉得好像是还不如夏蕙一个女流之辈,她毕竟是我徒弟,也跟着我很多年,所以她学的东西比你们要超前一些。
你们两个之后也要多学多看多想多练,很多东西是需要用心去留意才行。”
傅军和蔡涛认真点头:“小师叔我们记住了。”
接着两人也是感慨,这次冯正明离开,他们在沪城确实被夏蕙上了一课。
“夏师姐真的很厉害,过去是我们在小师叔您手底下干的太轻松了。”
“对的,我们一直都是按照小师叔您的安排去做,结果遇到一些炒出设计的情况,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
冯正明:“经历了就好,经历多了各种情况,你们就会成长起来。”
之前傅军和蔡涛还想着,等燕喜楼在京城重开,他们要去京城燕喜楼追随师父。
经过了这一次,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收起要去京城燕喜楼的想法。
两个人都决定,要好好留在沪城,要跟冯正明这位小师叔学更多。
冯正明回到沪城,暑期也刚好结束。
女儿上了学前班,冯正明也开始对沪城的几家店进行一番人员调整。
他需要把一些有足够经验老练的人员筛选出来。
既然要去京城重开燕喜楼,就必须要用最好的一批人。(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9_9821/1110995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