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 第1142章 新店的一些规划

第1142章 新店的一些规划


冯素英在家里听完侄子的一番描述和分析,又是稍微沉思了片刻。

    “正明你的想法很好,要在那样一个沪城这边市里规划的美食街区里,开一家更具有特色的餐厅,确实是需要更多的谋画,你直接买下店面的想法很对。”

    罗晴跟着开口问:“市里能同意你买下店面吗?不是说那边的店面市里表示,只租不售?”

    冯正明:“那一片毕竟是市里投资建起来,所以只租不售也是对的,那样的方式市里更加容易控制。”

    冯素英:“这么说起来,以后泉城会不会有类似的规划?”

    冯正明:“姑你忘了几条老街了?泉城一直都有类似的规划。”

    二姑:“还真是,泉城一直都是有那样规划,我记得你三师兄家里的在芙蓉街上的店面,就是租的吧?”

    冯正明:“对的,那边基本上都是租的,也没有哪家铺面会卖。”

    罗晴:“这样的话,你在沪城那条新规划的街区里,想要买下店面恐怕很难吧?”

    冯正明:“我知道很难,所以我让大伯帮我问问看,如果买不下来,那我们就租下来用。”

    罗晴:“真的要去那边开店吗?那边被规划成国际化的美食街区,恐怕是更想要吸引大量的海外餐厅去那边入驻,恐怕租金也不会低的。”

    冯正明:“租金肯定不会低,那边的位置也非常好。”

    稍微停顿,冯正明反倒是笑了:“无论是买下来还是租下来,在那边我们都可以做一家更加独特的餐厅。”

    “更加独特的餐厅?”这话让二姑和罗晴都有些惊讶。

    这些年在她们眼里,冯正明开的老洋房餐厅已经足够独特了。

    她们还真是有些好奇,还能怎么独特?

    冯正明见二姑和妻子都一脸惊讶。

    他微笑解释:“我说的独特餐厅,是这一次的餐厅和我其他的店都不一样。”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一样。

    罗晴:“你要怎么不一样?”

    冯正明:“现在我们的几家店,包括我的老洋房餐厅,都是以做鲁菜为主,虽然很多菜都是我创新的菜,但底色还是鲁菜。”

    二姑:“所以你打算这次新店不做鲁菜?”

    冯正明:“不是不做鲁菜,是不再以鲁菜为主。”

    “不以鲁菜为主?”这个提议多少让二姑和妻子都觉得奇怪。

    妻子问:“可是你一直都是鲁菜为主,大家好像都习惯了你的店必然是鲁菜基础创新菜,你这次不以鲁菜为主,你准备做什么菜呢?”

    冯正明回答:“不再单纯去做某一种菜系,这次我们要融合全国菜系,新的餐厅选料上我们要更加大胆一些,菜单上不再以菜系去区分,而是把不同菜系组合搭配起来。”

    这么一说,妻子和二姑再次面面相觑。

    她们还是有一些意外。

    没想到冯正明这次会放弃菜系。

    在二姑和妻子看来,冯正明继续打起鲁菜的大旗,对他的店肯定会更有利。

    就像是他这些年开的所有店,在各地都是会被很多人认同为鲁菜。

    可这一次,冯正明居然放弃了鲁菜这面大旗。

    他要褪去菜系的限制,要直接把各种不同菜系进行融合。

    不过仔细想一想,二姑和妻子又觉得冯正明的做法很对。

    既然那条新规划美食街区,主要是吸引更多海外餐厅的入驻,要改建成一条国际化的美食街区。

    那么冯正明把全国各地的菜系融合起来,组合出一套更具有代表性的菜单,或许确实更加符合面向全球的选择。

    想到这,罗晴问丈夫:“所以你是打算,店里要推出各地不同菜系的特色菜?”

    冯正明:“首先我们要做的足够高级,必须要体现出那种高级感。

    你们想一想,这些年是不是沪城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吸引了大量的外部投资的情况下,也拉动了国内的经济飞速发展?

    过去可能对很多沪城的人来说,太过高级的店很多人会望而却步。

    但是现在呢?是不是越来越多人会选择去我的老洋房餐厅?

    甚至不少沪城老饕们,都会主动去一些高档的餐厅。”

    听冯正明这么一说,妻子和二姑也都是点了点头。

    罗晴对这方面更有感触。

    她和丈夫一起刚来沪城的时候,生意最好的是几家干饭铺的分店。

    那时候即便是西餐馆街上的那家店,卖的最好也都是偏快餐形式的那些菜。

    可随着时间推移,到了现在,真正最赚钱的店,实际上就是冯正明的老洋房餐厅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老洋房餐厅的菜品定价更高,有着更多的溢价在其中。

    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有了更多人愿意多花钱在吃上了。

    这确实和冯正明说的一样,国内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让很多人兜里变得有钱,也就愿意多花钱在吃这件事情上。

    沪城市里之所以会规划那样国际化的美食街区,也是看到了这一点。

    冯正明要去那边开店,就是要走高端的路线。

    要把很多中式的菜品,卖出更高的溢价。

    冯正明一脸严肃:“这是对每个付出辛劳厨师的一种肯定,我自己就是厨师,我不希望厨师付出了辛劳,最终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

    看到冯正明一脸严肃的样子,二姑和妻子又是相视一笑。

    她们还是很清楚冯正明这些年最想要争取的是什么?

    就是厨师的社会地位,和对厨师手艺的那份该有的尊重。

    这不单单是他自己本身是厨师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他见到太多忽视厨师手艺的老板。

    更见到了太多,对厨师手艺不尊重的顾客。

    中餐可以说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从来也不会尊重厨师,很多餐馆和酒楼里菜的定价,都是从原料的价值上去决定的。

    这就导致了,明明有很多很需要厨师手艺的菜,反倒是无法卖出相应的价格。

    那些完全不需要什么烹饪手艺的菜,却因为用料看着贵,反倒是能够卖出超出原料很多倍的溢价。

    这种定价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厨师们越来越不愿意去做那些费时费力的菜。

    他们宁可去更多做只需要简单烹饪,单纯是靠着食材上的高溢价的菜,从而赚到更多的钱。

    冯正明很清楚,未来继续发展下去的结果。

    可能会导致国内涌现出大量所谓高端,实际上后厨里压根不开火,更是连正儿八经的厨师都没有的餐饮店大量涌现。

    这背后既是很多老板为了节省成本的选择。

    实际上也是因为厨师社会地位,和他们努力付出得不到回报后,很多人不愿意再去学厨,当厨师的原因。

    冯正明既然回到了那样乱象出现前,他就要改变那一切的发生。

    何况他现在确实有那个能力去阻止那种情况发生。

    他已经开始引领餐饮的改革和潮流。

    冯正明觉得,那么就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店去给所有人定下标准。

    要让那些“挂羊头,卖狗肉”店没有出现的土壤。

    实际上,这几年已经开始涌现出那一类店了。

    大量的中式面点,被做成速冻食品开始出现在市场上。

    同时不少的餐饮店也从中嗅到了商机。

    他们会大批量的采购那些速冻的面点,然后在他们的店里进行加热。

    这样节省了他们餐饮店人工成本。

    他们就把大量的投资都放在了对店铺门面的装修上。

    很多店装修的相当漂亮,里面卖的东西却是各种的速冻餐食。

    甚至在这些店后厨里,连正儿八经的灶台都没有,只是用一些加热的工具就可以开店。

    冯正明本身并不反对那些速冻食品的出现。

    毕竟他的店里不少东西也是提前准备,然后放在冰箱里冷冻保存的。

    让他感到不适的关键在于,那些东西的保质期。

    一般情况下,冯正明各家店后厨里提前准备的东西,都是需要当天卖出去的,很少会有放在店里冰箱里隔夜。

    可是那些速冻的东西,很多都会被不少店里用上好多天。

    然后那些店还要用一些精致摆盘包装一下,用一个相对高价卖给顾客。

    对这样的行为冯正明更加是不齿。

    所以他这些年开那么多分店,就是要用真正的厨艺,把那些乱七八糟的牛鬼蛇神都压住。

    不能让他们未来成为国内餐饮的主流。

    不能让厨师们越来越变得可有可无。

    更不能让真正有手艺的厨师无法获得应有的尊重。

    冯正明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说给妻子和二姑听。

    二姑和妻子对他想要改变厨师社会地位,让真正有手艺的厨师获得足够的尊重,确实是非常的支持。

    “本来就应该这样,付出了辛劳的人,应该获得足够的尊重。”

    “要是所有的店都能像是正明你这么想,可能会有更多人愿意好好学厨。”

    冯正明:“学厨很辛苦,每一位厉害的大厨,都是经历多年的勤勉刻苦,才能够拥有一身的好手艺。

    如果厨师们磨练出的好手艺,反倒是被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比下去了。

    肯定是会打击到厨师们的积极性,更是会导致年轻人不愿意学厨。”

    罗晴:“现在不是有很多年轻人,宁可跑去学西餐了吗?他们是觉得中餐又辛苦,又赚不到钱了。”

    冯正明:“所以我要去改变这一切。”

    二姑:“好,正明你大胆去做,我们全家都会支持你的。”

    接着不等冯正明开口,冯素英直接表示:“这些年我们都从你那边分了不少钱,这次如果你有需要尽管开口,姑都拿出来支持你。”

    冯正明微笑:“谢谢姑的支持,我现在倒是不太需要资金的。”

    二姑有些不高兴:“怎么?嫌弃姑能拿出来的钱少了?”

    冯正明和罗晴几乎异口同声回应。

    “怎么可能呢?”

    “姑你不要误会他。”

    罗晴坐到二姑身边:“姑我们怎么可能会嫌弃姑呢?姑这些年帮我们带了几个孩子,我们都很感激姑的。

    不过正明现在确实不缺开店的钱,他开新店其实最缺的还是人手。”

    冯正明点头:“是的,现在最缺的是人手。”

    二姑听了有些无奈叹了口气。

    “这个姑还真没办法帮忙,正明你对人员的要求确实很高,姑也不知道从哪能帮你找到合适的人手。”

    冯正明:“我的店里人手,想要从外面找到很难,只能是自己店里培养。”

    二姑:“你这次的新店,准备也从各家店里抽调人?”

    冯正明:“这次新店,我应该会先过去坐镇一段时间,然后我可能会把朱旭和张磊调过去,让他们两个去负责这家新店。”

    这话让冯素英有些惊讶:“让朱旭和张磊负责新店?”

    罗晴也有些奇怪:“朱旭和张磊他们能做好吗?你不是要在新店做一些新东西?”

    冯正明:“他们两个可以的,这些年他们两个进步很快的,而且他们现在负责的分店,也已经有他们带出来的厨师可以接手了。”

    不等二姑和妻子再开口,冯正明继续说下去。

    “至于店里的一些新东西,我会给出一份菜单,让他们按照我的菜单去做就行,对他们的手艺我是信得过的。”

    听冯正明这么一说,二姑和罗晴相信他有自己的打算。

    所以二姑和罗晴也就没有过多去干涉。

    罗晴想了想问:“那之后京城重开的燕喜楼呢?”

    冯正明:“京城重开的燕喜楼,肯定还是让师兄他们过去负责的,燕喜楼和沪城这边新店是两种不同的店。

    京城重开的燕喜楼,肯定还是要以传统的鲁菜为主,让师兄他们去更合适。”

    罗晴:“你这样两边一起开新店的话,会不会太忙了?还有资金方面是不是有些紧张?”

    冯正明:“哈哈哈,要是真的紧张,不是还有姑他们帮我?”

    二姑听这话立刻答应:“行啊,资金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姑姑一定会帮你们。”

    冯正明和妻子也是相视一笑。

    二姑看到了顿时明白。

    “好啊,你们小两口这是合起伙来哄着你们姑姑我是吧?”

    冯素英怎么会看不出来,冯正明既然敢两边的新店一起做,就说明他根本不会有资金上面的问题存在。

    可是罗晴故意问了之后。

    冯正明也就顺着话提了一下求助二姑。

    这话是让二姑觉得,她有机会帮到冯正明,不至于让二姑觉得他们有意排除她的帮忙。(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848_848598/1111001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