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后记!
时间飞逝,转眼又是四年时间过去。
2008年,对中华儿女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
不仅仅是这一年奥运会要在国内举办。
更是因为这一年国内还发生了许多的大事。
过去的四年时间,冯正明在京城燕喜楼重新开业后,依旧是没有让自己有丝毫的放松。
在他的努力下,成功在沪城举办了亚洲美食节。
邀请了亚洲各国的名厨到沪城参与,并且让大家进行了一番厨艺上交流。
之后,冯正明牵头,和亚洲各国的名厨们一起,巡游了一遍亚洲各国。
他们所到之处,真的是牵动了各个国家的吃货们。
而且因为是亚洲各国名厨组成的团队,所到之处亚洲各国也给与了极大的欢迎和接待。
不但是给冯正明他们提供了各种签证上的便利。
专门给他们安排了酒店住宿,还给他们安排场地和准备各种食材。
目的就是要让亚洲的名厨们,可以做出他们的拿手菜,并且可以给各国的美食带动起一些风潮。
冯正明做的这件事情,真正牵动了亚洲各国。
甚至国家都专门拍专业团队跟随冯正明。
而在冯正明之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中华名厨,几乎都是来自港城,或者是那些旅居海外各国的华裔名厨。
这一次冯正明出面,带领着国内的名厨一起。
让亚洲各国,甚至是全球的人真正认识到了中华名厨的手艺。
这一趟的行程下来,亚洲各国美食也都获得了宣传。
最后冯正明他们一行,完成亚洲的巡游回到了京城。
他们一起在京城成立了一个亚洲厨艺协会。
从此,亚洲各国美食和餐厅的评审,将由这个亚洲厨艺协会进行评审。
第一任亚洲厨艺协会的会长,自然是冯正明担任了。
副会长是亚洲各国最被国内认可的名厨。
这件事情所带来的影响力,可以说在美食界真正第一次撼动了西方主导的标准。
因为这件事情,冯正明还被国际美食家协会警告了。
但是冯正明已经完全不在意,他甚至跳过美食家协会,和亚洲各国的名厨一起,邀请更多西餐的名厨来亚洲交流。
这么一闹,最终国际美食家协会那边主动妥协了。
他们让科夫曼来和冯正明谈,承认了亚洲厨艺协会的存在。
并且也表示,国际美食家协会后续的评审,会注意尊重各国的饮食文化。
甚至国际美食家协会也正式吸纳了包括冯正明在内,很多亚洲的名厨进入协会。
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国内正式网络盛行,博客兴起的时候。
冯正明让大舅哥和小师叔黄涛一起,帮他早早申请了博客账号。
然后他亚洲名厨巡游,和后续的一些活动,几乎都是在博客上更新。
这也使得冯正明博客的粉丝迅速激增。
他的每一步动态都暴露在大家的面前。
自然也有人专门拿着放大镜想要找出他的问题。
结果放大镜越是仔细找问题,发现越是找不出任何的问题。
不但从冯正明身上找不出任何问题,甚至反倒是让更多人发现,冯正明简直是一个完人。
他不抽烟,喝酒也是很少的。
而且他是一个顾家的好男人,和妻子还有孩子们的感情非常好。
甚至有人想要造谣他的绯闻都找不到话题去造谣。
有人还曾经暗中派出女人,想要碰瓷一下冯正明。
结果让人没想到的是,冯正明自己直接就报警。
事情闹出来之后,幕后策划诬蔑碰瓷冯正明的人,直接被人在网络上曝光出来,差点成为全球公敌。
到了此时,冯正明在全球的知名度实在是太高了。
这样一个完美的男人,想要讨厌他确实很难。
可能唯一能被其他国家人诟病的也就是,他做别人国家的菜不如中餐那么熟练。
再加上国内对他的支持,以及亚洲各国也同样很支持他。
毕竟他组织亚洲名厨在亚洲各国的巡游,真正是发扬了亚洲各国的美食。
那种没有任何歧视,愿意认真尊重每个国家饮食文化的一场巡游。
真的是无法不获得亚洲各国人的喜欢。
而且为了拉近和孩子们的关系,冯正明还专门在巡游的亚洲各国的城市,都建立了一个儿童厨房和儿童餐厅。
专门为各国的儿童提供健康营养,而且符合各国饮食文化的美食。
这个事情冯正明是发起人,各国的名厨和各国政府都给予最大的支持。
冯正明更把餐厅的全部收益,都捐助给了各国的贫困儿童。
各国的报纸媒体对冯正明的报道全都是称赞。
甚至是称颂他是真正一位美食神明在人间的代行者。
至于冯正明的分店餐厅,也是已经在亚洲各国,甚至是欧美的各国都开业了。
当然他依旧是尊重各国当地的饮食文化,会让各家分店做的菜,根据当地的饮食特色做出一些调整。
为此冯正明也在各国开设厨艺培训中心,邀请各国的名厨帮忙培训厨师。
这也就让他各国的餐厅,都能够很好的获得各国的认同。
随着冯正明各国餐厅陆续都已经开业。
开始出现一些人立志要吃遍冯正明在各国的餐厅。
想要品尝各国不同分店里,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
整整四年时间,冯正明可以说是非常繁忙。
很多事情他都必须要亲自督促。
幸好咨询足够发达,再加上还有网络,很多问题冯正明可以第一时间知晓,然后可以很快的进行处理。
当时间到了2008年,当国内出现了一些灾害的时候。
冯正明更是第一时间就出动了。
先是捐出了大量的资金,然后更是动用自己在各国的一些餐厅,帮忙从各国采购急需物资运输回来。
然后当受灾地区通行的时候,冯正明更是第一时间组织车队,亲自跟着车队进入受灾地区。
支援过程里,冯正明也是真正经历各种险象环生的情景。
甚至他这一趟亲自参与救灾的事情,完全没有对外面宣传,连妻子和孩子都没有告诉。
罗晴是做了个噩梦,觉得事情不对,打了所有人的电话询问了之后。
才算是最后确定了冯正明赶去了受灾地区。
这让罗晴天天提心吊胆。
反倒是十几岁的冯暖悠天天安抚妈妈。
女儿的安抚稍稍让罗晴安心一些。
所有的亲朋好友也都是默默等待。
直到收到冯正明打回来的电话。
那一刻,所有人真的都激动的流下泪水。
一直都没有在妈妈面前哭的冯暖悠,更是在电话里哭的最伤心。
冯正明也算是九死一生。
他电话里对家人道了歉,并且让家里人不要把他去救灾的事情说出去。
救灾结束,接下来的大事自然就是奥运会了。
冯正明也被邀请,回到泉城做了火炬手。
甚至到了此时,都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受灾地区。
原本是邀请冯正明去做奥运主厨,不过他拒绝了。
他给京城那边回复是:“比我厉害的厨师很多,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鲁菜厨师,我不适合去当奥运的主厨。”
几番拉扯,最终冯正明还是成功拒绝掉。
不过他带着妻子和孩子们一起赶到京城,一起进了鸟巢去看了开幕式。
真正到了现场看开幕式,带给冯正明上一世所没有的震撼。
看着闪烁的倒计时,冯正明流下泪水。
他抱住妻子和孩子们。
“谢谢你们,知道吗?有你们在我身边,陪伴我看这样的一番盛世繁华,才是我今生今世最大的幸福。”
罗晴和孩子们也一起抱住冯正明。
罗晴大喊:“我也很幸福。”
孩子们也齐声大喊:“我们都好幸福。”
……
奥运会后,冯正明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
他的所有店还是在大家的面前,他组织的那些美食节活动也都是有很多人参与。
但是他自己没有再继续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没有继续去出风头。
这一时之间还真的是让不少人很怀念他。
而冯正明则是花了很多时间陪伴家人。
甚至他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还专门去菜市场里买菜回家,给孩子们做饭。
反倒是妻子罗晴被从家里解放,罗晴继续监督这儿童厨房和儿童餐厅。
已经连续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开了各种的分店。
这也让罗晴是真的非常忙碌。
好在冯正明在家照顾孩子,罗晴每天辛苦回家后,也可以吃上丈夫做的美味饭菜。
这让她觉得自己是真的很开心也很幸福。
除了照顾家里人,冯正明也致力于培养新厨师。
他专门组织名厨们一起开班授课。
甚至对一些优秀学生完全免学费的进行教学。
这也就让冯正明各家分店始终都有新鲜血液注入。
给所有店里的厨师都有着不小压力。
让各家店后厨的人员,那真的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如此也就让冯正明的所有店,真的是始终保持生意兴隆。
终于在有了足够的资金积累,冯正明干脆自己创立了一个厨艺比赛。
这个比赛的奖金,是冯正明全球所有店的盈利。
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可观的第一笔奖金。
自然是吸引到全球各地的名厨来参加。
但冯正明直接给设置了年龄上限。
所有参赛厨师的年龄不能超过四十岁。
也就是说,这个比赛只有四十岁以下的厨师才能参加。
这条规则推出后,自然是让所有人都明白,冯正明这是要给年轻厨师们更多的机会。
第一届的比赛,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争奇斗艳了。
全球各地的年轻名厨们齐聚一堂。
大家在规定时间里,进行着厨艺上最高的比拼。
比赛过程中,冯正明还客串出场,给大家制造了一些麻烦,算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节目。
结果冯正明即兴发挥,反倒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后面甚至成为了比赛中的保留节目。
而冯正明也终于成为了,在国际厨师行业中,真正顶级,获得所有全球各国厨师尊重的一位名厨。
……
冯正明的故事到这里应该算是正式结束了。
就像是上一章结尾作者留言里说的,应该说上一章就是这本书的结尾。
从燕喜楼开始,到燕喜楼结束。
这一章的内容,应该算是各种的畅想。
算是作者我自己的一点点YY吧。
因为很多事情压根不可能办得成,只存在于美好的畅想之中啊。
写这本书的契机,当初是因为网上看到某位老厨师教人做鲁菜,在宣传鲁菜。
结果没想到,我的书还没有写完,那位老厨师竟然塌房了。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可能就像是我这本书,一开始的时候写的很纯粹,就是把那些鲁菜通过小说的形式介绍给大家。
然后我在开始的时候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这本书的高订一度有接近一万七。
这可能是我写了这么久小说以来最好的成绩了。
但后面很多东西写的都不好。
应该说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没有设计这么长的剧情。
所以一开始让主角成长的太快了,根本没有给主角一些沉淀的时间,然后就一路推着成了全国烹饪大赛的状元。
后面的故事其实我有想过要更多的写一些商业上的东西,写一些如何开店?怎么能够把各家分店遭遇到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掉?
但其实也没有能够写好,所以这本书后续的追订掉的很糟糕。
感觉可能确实不该写这么长,应该早一点在高光时刻结束掉这本书的。
既然写到这里,也算是有一个完整的结尾了,对一直订阅支持这本书的读者朋友也是一个交代吧。
最后说一下新书,其实新书吧,一开始设计上没想要写美食文了。
我是个不怎么擅长写系统流的人,所以我写美食文,会自己把各种菜的做法研究的很透彻,然后在小说里把具体的做法细节都写出来。
可能是自己的一点不该有的幻想,觉得有了系统,就像是预制菜一样,是在否定每一位厨师他们从基础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努力。
所以新书一开始其实是想写一个年代文。
开餐馆只不过是主角的一个起步,一个开端吧。
可惜没有能够真正把握住年代文的写法,导致新书有点不伦不类了,成绩自然也就不算是很好。
这个周五新书要上架,也不敢奢求订阅了这本书的朋友都能去支持新书。
但是新书无论成绩好坏,我也还是会努力写一个完整的故事。
人总是要慢慢成长,不能遇到挫折就退缩嘛。
……
最后再次感谢支持这本书的每一位读者朋友,真心感谢大家的喜欢和支持。
希望有缘可以继续在以后的书里看到大家的支持。
再见……(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848_848598/1110992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