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朱佑樘怀恩张敏 > 第三百一十二章 宁王一脉,覆灭!

第三百一十二章 宁王一脉,覆灭!


赣州,南昌府。

汪直的马车缓缓停在朱漆大门外,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闷响,在寂静的清晨格外刺耳。

车帘被随行的西厂番子轻轻掀开,汪直缓步走下马车。

宁王一脉,是朱权的后人,当代宁王,便是朱权的孙子,朱奠培。

而朱奠培年老不能视事,如今的宁王府的当家之人,是宁王世子,朱觐钧。

“督公大人,人都在里面了,宁王一脉共一位王爷,一位世子,两位郡王,两位郡主,八位镇国将军,二十七位辅国将军,都在府里了。”

守候在宁王府外的覃鲁,在看到汪直走下马车后,连忙走上前去,低头向其汇报情况。

汪直的目光扫过紧闭的王府大门,门内隐约传来压抑的人声,像是妇人的啜泣,又像是孩童的哭闹。

汪直抬头,看着牌匾上金光闪闪的宁王府三个字,沉默了一会才问道:“证据充足吗?”

覃鲁的腰弯得更低了些,语气严肃:“回督公,铁证如山!”

“我们在王府库房内里,搜出制式兵器两百三十七把,铠甲五十七具,还有一件绣着五爪金龙的明黄色龙袍。”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更重要的是,在王府书房的暗格中,找到了一份拟好的檄文。”

“上面清楚写着‘清君侧、诛佞臣’的字样,落款是宁王朱奠培的私印,错不了!”

汪直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抬脚便向王府内走去。

覃鲁连忙跟上,身后的西厂番子们则迅速分散开来,将王府四周的路口彻底封锁,手中的长刀泛着寒光。

宁王府内,一片沉寂。

往日里栽种着名贵琼花的庭院,此刻站满了神色不善的西厂番子,

他们手持长刀,目光警惕地盯着每一处角落,生怕有漏网之鱼。

府内没有鲜血,没有尸体,只有满府的官兵,和惊恐不安的下人。

参与反叛的人员,已经被汪直处决了。

但如何处理起兵造反的宁王,汪直还没有资格做主,必须得由朱祐樘做主。

现在,朱祐樘的密信,已经到了汪直的手中。

上面只有两个字:押来。

此刻,汪直就是来执行朱祐樘的命令,将宁王这一脉的人,给通通押往京城里去。

宁王府宗庙里,当代宁王世子朱觐钧跪在宗庙的蒲团上,背脊挺得笔直,却难掩身体的颤抖。

宗庙内香烟袅袅,太祖朱元璋与第一代宁王朱权的牌位摆在正中。

牌位前的香炉里插着三炷香,烟气缭绕着向上飘,模糊了朱觐钧的脸。

在他身后,还跪着世子妃和他的嫡子,朱宸濠。

世子妃抱着年幼的嫡子朱宸濠,泪水无声地浸湿了衣襟。

朱宸濠不过十五六岁,小脸煞白,紧紧攥着母亲的衣袖,大眼睛里满是恐惧,却不敢哭出声。

大量的军士和西厂番子,都站在宗庙门外,不敢进入。

汪直走入宗庙之后,首先抬头便看到供奉着太祖朱元璋,和第一代宁王朱权的牌位。

汪直恭恭敬敬行礼之后,不带任何情绪的开口:“带走。”

“是,厂督大人!”

顿时,大量的西厂番子冲入宗庙之内,将宗庙内的宁王族人,全都控制了起来。

其中反抗最激烈的,还是朱觐钧的儿子,朱宸濠。

“放开我!你们这些狗奴才好大的胆子!你们知道我是谁吗?竟敢如此放肆!”

“我爷爷是当今的大明宁王,我以后也会是大明的宁王,你们敢这么对我,我是不会放过你们的!”

朱宸濠一边挣扎,一边怒骂,但他的挣扎,没有半点效果。

如今,西厂厂督汪直亲自坐镇宁王府,他们不惧怕任何威胁。

朱宸濠的咒骂声传入汪直的耳中,汪直只是冷冷地说道:“宁王?以后大明不再有这个藩王了。”

这句话如同一把重锤,狠狠砸在朱觐钧的心上。

他原本就苍白的脸色瞬间变得面若死灰,身体晃了晃,险些栽倒在地。

世子妃连忙扶住他,泪水再也忍不住,顺着脸颊滚落下来,滴在地上的青砖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汪直挥了挥手,不再看他们,转身向宗庙外走去。

西厂番子们立刻上前,架起朱觐钧和世子妃,抓着哭闹不止的朱宸濠,快步向外走去。

宗庙内的其他宗室亲眷,也纷纷被番子们押解着跟了出去。

一时间,宗庙内只剩下袅袅的香烟和冰冷的牌位,显得格外凄凉。

就在汪直带着众人,即将离开宁王府时,宁王府的后院中,突然传出一阵极其压抑的哭声。

与此同时,一名西厂的番子慌忙来到了汪直的面前,拱手禀报。

“报!厂督大人,宁王朱奠培,薨了!”

“啊?!”

“什么?!”

“爷爷!!!”

“……”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整个宁王府顿时炸开了锅。

哭天抢地的哀嚎响遍整个宁王府,朱觐钧更是怔怔得凝视着后院,无语凝噎。

他等这个位置,等了数不清的年月。

但没想到,会是在今天,在这个情况下,他将正式继承宁王的位置。

可他还有时间,来继承宁王的王位吗?

而听到这个消息的汪直,却也只是冷冷说道:“知道了,你们将老宁王葬入寝宫,其他人继续押送宁王一脉入京城。”

“覃鲁,此次押送宁王一脉回京,由你全权负责。”

“是,厂督大人!”

朱奠培的陵寝早在他晚年时,便已在南昌城外的郊区修好。

地宫宽敞,陪葬之物也早已备好,原本是为了日后风光大葬所用。

可如今,却只能由几名西厂番子将他的遗体简单收敛后,悄悄送入地宫,连一块像样的墓碑都没有。

……

此时的江南,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朱祐樘派去的大军横扫江南士族,那些曾经盘踞一方,不可一世的豪绅地主,如今要么被抄家灭族,要么被流放边疆。

江南的土地重新回到了朝廷手中,百姓们终于分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地。

而远在安南的战场上,王越和沐琮率领的远征大军,也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

安南国王黎灏,还有他的两位肱骨大臣阮炽和丁烈,带着安南国剩下的兵力,舍弃了都城升龙,逃往了清化府。

王越和沐琮两人率领大军,在毫无抵抗力的情况下,攻破了升龙城后,短暂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又启程前往清化府,追杀安南国王黎氏。

安南士兵退守至清化府以北的黄江,准备迎敌。

这时,王越和沐琮兵分两路,由沐琮所率领的五万精兵,进驻木凡江,顺江而下,由西向东,朝着安南主力部队进发。

与此同时,王越随率领的部队,则是来到咸子关,南下进攻清化。

在清化府,被逼到绝境的黎灏,被迫下令安南部队,与明军在清化府外的黄江,展开殊死一战。

此刻,黄江之上,血流漂杵。

经过一昼夜厮杀,超过二十万人作战的战场上,沉陷出一片地狱的修罗景象。

战争已经结束,数不清的安南士兵尸体,躺在这片焦土上。

他们的鲜血,将原本黄色的江水,染得血红一片。

疲惫的大明将士,在简单的打扫战场,主要就是清点斩杀的安南士兵。

每个士兵脸上都有着深深的疲惫,但眼里却藏着一份激动。

打赢这场战争,便意味着又攻下了一座安南的府城。

而每攻下一座府城,也就意味着他们将得到难以估量的丰厚回报。

在大明的对外战争中,那些在异国他乡奋死拼搏的将士,为的可不仅仅是大明给他们发的那些军饷。

事实上,历朝历代的对外战争,朝廷给士兵发的军饷少的都可以忽略不计,有时候甚至是不发任何军饷。

像朱祐樘这样发大额军饷的皇帝,少得可怜。

但即便是朝廷不发军饷,也有非常多的士兵对战争趋之若鹜。

在对外战争中,舍生忘死,奋力杀敌。

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攻城之后,他们可以大肆掠夺城内的财产。

而这些财产,除了要向朝廷上交三分之一,向部队上交三分之一外,剩下的三分之一,就是独属于他们的合法财产了。

这些财产,除了传统的金银细软之外,还包括了当地的奴隶。

对于大明的将士来说,安南的男人是敌人,可女人和小孩则是财产。

他们抢到的女人和小孩,都是属于他们的财产。

将士们抢到财产之后,便可在随军公证官处登记,将自己抢到的财产记录下来后,交给后方的后勤部队。

这些财产会被一路送回大明,送往他们的家中,或是等到战争结束后,再交到他们的手中。

在这些掠夺的战利品中,奴隶的数量多到难以想象。

数十万女人和小孩,被后勤部队源源不断地押回大明。

女人为奴为仆或为娼为妾,男孩则是统一阉割之后,成为最下等的奴隶。

这一路南下,大明的将士已经抢过不知多少安南的府城了。

当然,他们收获最丰厚的一次,还是在安南的首都升龙城里。

他们从城里抢夺的财务和奴隶,足以让他们热情满满地投入到下一场战争中去。

他们在升龙城是这么抢的,等会他们进入清化府城之后,也会这么抢。

每一次战争,都是一次大型的奴隶买卖。

每一次战争,都会为大明的将士,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在士兵们打扫战场的同时,王越和沐琮也在记录着这场黄江之战中,取得的成果。

这张大战,明军彻底打掉了安南国的主力部队。

在之后的战争中,明军再也不会遇到成建制的大规模反抗军了。

但唯一遗憾的是,这次大战,他们依旧没有捉到,或者杀死现今的安南国王黎灏。

“报!王将军,此次大战,我军共歼灭敌军四万七千六百余人,俘虏敌军两万四千一百二十九人。”

一名士官快步走进王越的营帐,躬身禀报:“只是……安南国王黎灏,在战乱中不知所踪,我军搜寻了许久,也未发现他们的踪迹。”

“请问这些俘虏,当何处置?”

军营的主帐内,王越和沐琮相对而坐。

对于如何处理这些俘虏,王越感到有些迟疑,沉吟不语。

而沐琮则是态度坚决地说道:“斩!必须都得斩杀!”

王越挑了挑眉,看向沐琮。

沐琮迎着王越的目光,斩钉截铁地说道:“这些安南人,冥顽不灵,不知悔改,必须要把他们打痛,打怕,打到恐惧,他们才能安分下来。”

“否则,一但我们主力部队离开安南,这些残存的部队,一定会再次造反,增添我们大明的治理难度不说,还有可能再次独立出去。”

“永乐年间,太宗皇帝初次郡县安南,待到张辅将军班师回朝之后,那些没有完全清除干净的地方势力,又相继起兵反明。”

“此后,安南各府县也相继响应,明军只能不断地镇压,甚至太宗皇帝还命张辅再次率兵镇压安南叛乱。”

“王将军若想一劳永逸地解决安南问题,这些安南士兵,万不可留啊!”

王越听完沐琮的话后,面色严肃地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王越点了点头,大手一挥,便已经决定了这两万多名安南士兵的性命。

“国公说得有理,那就依国公之见,全部斩杀!”

“还有,立刻派人去追查,安南国王黎灏的下落!”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是,将军大人!”

士官领命而出,即刻去安排人手,处决这两万多名安南士兵去了。

两万名安南的俘虏,被押在黄江之畔,被大明的将士,一个接一个地砍去头颅!

大明军队一般是不杀俘虏的,但这些安南俘虏不行!

这些安南俘虏,你不杀,他也不会对你感恩戴德,只有深深的仇恨,和发誓要报仇的决心。

对于这些冥顽不灵的安南人,大明的将士们杀起来也毫无负担。

抬眼间只间人头滚滚,血染黄江。

同时,一只两千人组成的部队,正在清化府周围,四处寻找着黎灏的下落。


  (https://www.02shu.com/5_5996/4348607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