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朱佑樘怀恩张敏 > 第三百一十三章 召天下藩王,齐齐入京!(上)

第三百一十三章 召天下藩王,齐齐入京!(上)


江南覆灭,宁王被俘。

这惊人的消息,让南方所有的藩王,都为之感到心惊胆寒。

这一刻,他们真正的意识到,当今天子,到底是一个多么果决的人。

之前因为清丈天下田亩,而对朱祐樘多有不满的藩王,此刻也只能把那不满,咽回肚子里去。

同时,他们还祈祷着,希望朱祐樘不会找他们秋后算账。

但所谓怕什么来什么,此刻的养心殿内,朱祐樘手上正拿着各地藩王,自己占有圈禁土地的数据。

“秦王朱诚泳占地十五万亩,赵王朱见灂占地八万亩,肃王朱贡錝占地十一万亩……”

朱祐樘轻轻念着文书上的名字,脸上无悲无喜,目光却死死地盯着那些数字。

这些藩王,在大明王朝优厚的供给下,却仍然不知餍足地吞并着周围的土地。

朱祐樘花了大力气在江南清扫地主士绅,可大明朝最大的地主,最尊贵的士绅,却是他的这些叔叔爷爷们。

这些藩王凭借着宗室的身份,肆意吞并土地,压榨百姓,却还享受着朝廷优厚的俸禄,每年耗费着大量的国库银粮。

若不解决大明的这些藩王,他杀多少地主士绅,都是徒劳。

思虑一番,朱祐樘心中已经做出断绝。

朱祐樘放下了手中的文书,淡淡开口:“朱觐钧到哪里了?”

安静站在养心殿内的萧敬,略微低头弯腰:“回陛下,押送宁王世子的队伍已经入了顺天府,最多再有两天,便能入京。”

朱祐樘放下奏折,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朱祐樘下令:“传令给各地藩王,就说朕喜得皇子,召集天下藩王一同入京,共同庆贺此事。”

萧敬忽然瞪大了眼睛,心脏蓦地加快了跳动,嘴唇抖了抖,却终究没有敢多问,只是接受了命令。

“是,陛下。”

司礼监的动作很快,到了第二天,数十支队伍便带着数十封圣旨,离开了京城,去往大明数十位王爷的封地。

萧敬心中明白,在过不久,这紫禁城里,将会变得无比的热闹。

可在这热闹过去之后,又会是怎样一副腥风血雨的景象呢?

萧敬摇了摇头,不敢细想。

而就在司礼监的太监们,带着朱祐樘的圣旨,去往各地藩王的封地时。

由覃鲁亲自押送的宁王一脉的队伍,也悄然返回到了京城。

现在江南已平,后续的收尾工作,还是交给了高顺。

江南这地界,还需再仔细地犁一遍,方可保当地百姓三百年太平。

押送宁王的队伍入京之后,宁王一家上百人,首先被押入了西厂的监牢里。

随后,覃鲁径直入了皇宫,直奔朱祐樘所在的养心殿而来。

养心殿内熏香袅袅,朱祐樘坐在铺着明黄色织锦的龙椅上,目光迅速扫过手中的奏折,随后拿起朱笔随意地批画两笔。

“陛下,西厂覃鲁在殿外求见。”

萧敬快步走进养心殿,来到朱祐樘的身边,轻声禀报道。

朱祐樘抬起头,将手中的奏折扔到龙案上:“让他进来。”

“是,陛下!”

不多时,覃鲁便走入养心殿,立刻对着朱祐樘下跪行礼。

“微臣参见陛下!”

“启禀陛下,微臣幸不辱命,江南叛乱已平,为首官员尽数伏诛,士绅地主全部处决。”

“宁王欲行谋逆之事,现已压入西厂大狱,听侯陛下发落!”

朱祐樘点了点头:“朕知道了,起来吧。”

“谢陛下。”

覃鲁低着头站起身,恪守着君臣之礼。

朱祐樘的话语声,不大,却清晰地出现在他的耳边。

“江南之事,西厂做的很好,待汪直班师回朝之后,朕对你们重重有赏。”

“至于宁王一脉,先不用急着杀,朕之后有大用。”

“不久前,朕下了一道圣旨,召集天下的藩王,一起入京。”

“算算日子,此刻圣旨应该已经送到各地藩王府中了。”

听到这里,覃鲁脸色微变,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召见藩王入京,这事曾经有过,但很少,都是属于特例,并且每次最多也只是召集一两个藩王入京。

召集天下藩王入京,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而这次,朱祐樘竟然是直接召集全天下所有的藩王,一起入京!

朱祐樘到底是想要怎么做,来治住这些飞扬跋扈的皇亲贵胄呢?

其中深意,覃鲁同样不敢细想,光是起个念头,就觉得后背传来丝丝凉意。

即便心里已经翻江倒海,覃鲁脸上却没有半分表示,仍旧恭敬地听候朱祐樘的命令。

至于如何处理这些藩王,朱祐樘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绝妙的方案。

“等到高顺班师回朝之后,传令给他,立刻在西山军营训练部队,朕要检阅全军!”

“还有工部的那些新式火器装备,也都统统拿出来,装备全军!”

覃鲁瞳孔微缩,立刻抱拳领命。

“是,陛下!”

覃鲁不敢有半分迟疑,立刻抱拳:“臣这就去安排,即刻派人前往西山军营通报,待高顺将军回营,便将陛下的旨意传达下去。”

朱祐樘挥了挥手,覃鲁躬身退后,脚步轻缓地退出养心殿。

走出殿门的那一刻,他才发觉后背的官袍已被冷汗浸湿,贴在皮肤上,带着一丝凉意。

他深吸一口气,快步走向西厂衙门。

此事关乎重大,必须尽快将陛下的旨意传达给高顺和工部,绝不能出半点差错。

……

朱祐樘的圣旨,沿着大明的驿道飞速传递。

司礼监派出的太监们骑着快马,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将明黄色的圣旨,递到一位位藩王手中。

从北方的甘州、陕州,到南方的肃州、武州,再到东南的杭州、福州,每一处藩王府邸,都因这道圣旨掀起了波澜。

各方藩王收到此命令之后,反应也不一样。

胆子小的藩王,消息灵通的藩王,年纪较轻的藩王,内心是忐忑的。

例如蜀王朱申凿,这位年二十九岁的王爷,在收到入京诏书的时候,感觉天都要塌了。

蜀王府。

朱申凿正坐在庭院的凉亭里,凉亭四周种着名贵的芙蓉花。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朱申凿握着圣旨喃喃自语,紧皱着眉头,满脸的愁苦。

他的手指微微颤抖,连圣旨上的字迹都有些看不清楚:“陛下为何要召所有藩王,一同入京?”

“这到底是要做什么?难道是……是要对我们这些藩王动手了?”

他走到凉亭的栏杆边,望着庭院里盛开的芙蓉花,心中满是恐惧。

作为占据天府之国这块风水宝地的藩王,朱申凿在蜀地过的可谓是安逸至极,朝中的纷争,向来与他无关。

可一想到这段时间发生在江南的事情,朱申凿打了一个寒颤,心中生出无限恐惧。

蜀地虽富庶,但他这些年也兼并了不少土地,府中私兵也有上千人。

若是陛下要清丈田亩,收缴私兵,自己该如何应对?

反抗?

他不敢。

朱祐樘连江南数万士族,都能说灭就灭,自己这点实力,在朝廷的大军面前,不过是螳臂当车。

如今要和其他那些藩王一同入京,朱申凿真的很担心,自己会被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藩王们所连累。

“不行,决不能让那些蠢货们害了我。”

朱申凿打定主意,入京之后,一定要离那些藩王远一点。

他并没有太大的野心,也没有那么贪婪,明保哲身,才是正道。

他立刻下令:“传我的命令,即刻收拾行装,明日一早就启程入京。”

“让府里的人都收敛些,不得在外惹事,尤其是不能与其他藩王的人往来过密。”

“另外,把府里的私兵都解散,土地账册也重新整理,能隐瞒的就隐瞒,不能隐瞒的就主动上报,免得被陛下抓住把柄。”

“是,王爷!”

……

和朱申凿一样,怀有明保哲身之心的人不少,但被贪婪蒙蔽心神的藩王,也还是有的。

他们和江南那些地主士绅不同,他们身上留的朱家血脉,就是他们敢于践踏规则的最大底气。

秦王朱诚泳,赵王朱见灂,肃王朱贡錝,他们年岁够大,辈分够高。

若论起来,这三人都是朱祐樘的叔叔辈和爷爷辈。

面对朱祐樘这个晚辈,即便贵为皇帝,他们心里也有种莫名其妙的傲气。

“召见全国藩王入京?哼,好小子,确实胆量过人!”

秦王朱诚泳放下手中的圣旨,冷哼一声,面目严肃。

“正愁如何阻止朝廷清丈本王封地的田亩呢,竟然让我们所有藩王一同入京,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天助我也。”

“数十位藩王联合施压,皇帝若还是一意孤行,他难道能将所有的藩王,都贬为庶人,圈禁起来不成?”

朱诚泳能想到的,皇帝对他们这些藩王最严厉的惩治,也就只有贬为庶人和圈禁到死了。

太宗皇帝朱棣在位时,时任谷王的朱橞图谋逆反之事败漏,向来铁血的朱棣,也只是将其削为庶人,圈禁到死。

到底来说,他们可都还是手足亲朋啊。

赵王朱见灂和肃王朱贡錝,他们的想法和朱诚泳差不多,心中的贪念,比之恐惧来说,还要旺盛得多。

但不管是哪种想法的藩王,在收到朱祐樘的圣旨之后,都纷纷开始准备起身赴京了。

毕竟朱祐樘用的理由,可是庆贺自己喜得皇子。

皇子,事关国本。

而且这还是朱祐樘的皇长子,还被朱祐樘亲自赐了名字。

虽然朱祐樘尚未立下太子,但若是朱厚照能平安长大的话,那很有可能就是大明的下一任皇帝。

在这种事情上,不可能有藩王,借故托词,不入宫朝贺。

各地藩王的马车慢慢地启程,慢慢地从大明的各个州府向着京城走来。

秦王朱诚泳带着上百名家丁,乘坐华丽的马车,从咸阳出发,队伍浩浩荡荡,光是随行的物资就装了数十辆牛车。

赵王朱见灂则挑选了数十名精锐护卫,快马加鞭赶往京城,想尽早与其他藩王商议对策。

蜀王朱申凿则轻车简从,只带了十几名亲信和必要的礼物,低调启程。

一时间,大明的驿道上,到处都是前往京城的藩王车队,从四面八方汇聚向紫禁城。

……

就在藩王们陆续启程的同时,江南的战场上,高顺率领的陷阵营正以雷霆之势,横扫江南境内残存的那一点抵抗势力。

这些势力犹如丧家之犬一般,流窜在江南各地。

都是一些被高顺灭门的士绅后裔,带着一些残部,想要聚啸山林,落草为寇。

但高顺连让他们做土匪的资格,都不会给他们。

对他们穷追不舍,最终将其全部消灭。

肃清了江南最后一股抵抗势力后,高顺将江南的后续收尾工作交给了王俨和杨继宗。

杭州城外,高顺带着自己手下的陷阵营,准备向王俨和杨继宗辞行。

“王大人,杨大人,江南的安稳就交给你们了。”

高顺对着王俨和杨继宗抱了抱拳,语气郑重。

王俨躬身道:“高将军放心,我与杨大人定会尽心尽责,绝不辜负陛下和将军的托付。”

杨继宗也点头道:“江南的百姓已经苦了太久,我们定会让他们尽快过上安稳日子。”

王俨和杨继宗身上的压力,也很大。

江南上千万百姓的土地,都在他们的笔下。

江南士族被抄家之后,那成山成海的银两,还需要他们去统计。

高顺走后,他们的工作,势必要有所不便。

但幸好,西厂厂督汪直,还留在江南。

和王俨,杨继宗两人告别后,高顺翻身上马,对着麾下的十万陷阵营将士高声道。

“将士们!江南已平,我们该回家了!”

“回家!回家!”

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

他们离开京城数月,历经无数场战斗,早已疲惫不堪,此刻听到回家二字,眼中满是激动的光芒。

随后,高顺率领陷阵营,沿着京杭大运河向北进军。

十万黑甲黑马的将士,绵延数十里,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在江南的土地上缓缓移动。

这位带着十万黑骑下江南的将军,正式班师回朝了!


  (https://www.02shu.com/5_5996/4346474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