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弟弟当爹卷科举,姐姐武力镇朝野 > 第336章 会投胎?

第336章 会投胎?


“哇!书姐儿又有鱼上钩了!”

“书姐儿好厉害啊!”

河滩边的小伙伴们哗地围拢到张书身旁,看铁锤熟练地取下一条成人巴掌大的鱼扔进木桶。

他们紧接着又围着张书脚边的木桶,眼里满是羡慕,里头已经放了十来条大小不一的鱼,足够做一盘菜了。

张书矜持地微笑不语,待铁锤帮着重新挂饵,然后甩竿,继续等着鱼儿上钩。

听着身旁传来的咂嘴声,她有些忍俊不禁,索性大方道:“挖个坑,烤了吧,大家一起吃。”(好孩子不要学)

小的们顿时欢呼雀跃起来,手里那半日不见动静的鱼竿被七零八落地扔在一旁。

铁锤一副总指挥架势,一指一个兵:“你来挖坑!你去捡柴!你负责拿石片杀鱼!”

将小伙伴指挥地团团转后,他竟从腰间摸出个装着细盐的油纸小包。

准备之周全,一看便是“惯犯”。

乡野长大的孩子,谁没在河边生过火烤一些天然蛋白质呢,或拿过家里的粮食来外头偷偷加过餐呢。

张书听着身后忙活的动静,嘴角不自觉扬起。

正是这时,她忽然抬眸向前望去,对岸那头正悠然走过一家三口。

林棉仰头与身侧的狄岳安说着什么,笑靥如花,又忽而故意板起脸,对着骑在丈夫颈上,扎着冲天辫的小童轻声呵斥。

那小童却是一点都不怕,双手兴奋地揪着父亲的束发,两条小腿在空中快活地蹬晃。

男子被扯得微微偏头,也不恼,宽厚的手掌稳稳托住孩子,眼底尽是纵容的笑意。

发现对岸聚集的热闹,夫妻俩齐齐望了过来,林棉一眼就认出稳坐钓鱼台的张书,扬起明媚的笑容,朝她挥手。

张书一怔,随即也抬起手,礼节性地回应了一下

得到张书的回应,林棉明显更高兴了,她偏头对狄岳安道:“安哥,咱们要是有个书姐儿这样的女儿就好了。”

狄岳安眉头立刻锁紧,语气坚定,“咱们有文哥儿就够了。”

他到现在都还不愿回想妻子生产那日的情景。

林棉暗自叹了一口气,脸上笑意不变,飞快地转移了话题。

目送那一家三口的背影消失在道路尽头,张书神色平静地继续垂钓。

狄岳安早已经不做猎户,因为猎户进山追猎,常常一去便是数日,他终究不放心妻儿独自在家。

去年,他与林棉在县城里开了间酱铺,凭着林棉出色的手艺,专营各色豆酱与腌菜小食,据说生意还不错,如今也只在年节或得闲时,才偶尔带着孩子回村小住。

除了今日他们最近一次回村,还是带着儿子来吃张知节状元酒的时候。

现在的林棉已经成为整个三源村第二令人羡慕的女子,村里人仿佛全然忘了,当年是如何在这对新婚夫妻背后指指点点,传狄岳安是“天煞孤星”,克亲克友。

如今话风一转,只剩下一片“林棉命好”、“狄家转运”之类的羡慕之声。

至于那“最令人羡慕的女子”?

自然非张书莫属了。

张书不止一次听到村民说她会投胎,小小年纪,竟然从普通的农家女,摇身一变成了正经的官家小姐。

对这些话,她竟觉得有几分道理。

她和张知节都有两段人生,这么和其他人一比较,还真是“会”投胎,毕竟经验丰富嘛。

另一边,在铁锤的指挥下,那十几条鱼很快被烤好。

张书在一旁默默地瞧着,见他们处理得还算干净,所以在静姐儿将最大的一串烤鱼递过来时她没有拒绝。

虽然烤鱼只放了简单的盐巴调味,但混合着炭火的香气,也有一股特别的焦香。

吃过烤鱼,张书盯着孩子们用河水将坑中残存的火星彻底泼灭,这才领着这支娃娃军往家走。

一路上正遇上不少收工回家吃饭的村民,他们一见到张书,疲倦的脸上立刻堆起笑容,纷纷上前寒暄招呼。

因为张知节的缘故,他们现在每日都能拿到十来文的工钱,这份感激自然也有部分落到了张书身上。

队伍里有些孩子被各自的家人顺势拎走,欢声笑语间,偶尔夹杂着几句嗔怪孩子浑身泥泞的埋怨。

人流中,意料之内地遇见了袁家人。

虽说袁家在三源村素不讨喜,但村里的工程也并未特地将他们排除在外。

彼时张书他们正好路过袁家门口,就见一个穿着开裆裤的光头小子踉踉跄跄地从门内跑出,口齿不清地喊着:“爹——爹啊——”

袁老四从不远处快速跑了过来,一把将男孩高高抱起,黝黑的脸上绽开笑意,连声应着:“毛蛋啊!爹的好儿子!”

张书望着眼前这一幕有些出神。

自韩翠翠入狱后,袁老四不留情面地托林夫子写了一封休书给韩家,表明袁家和韩翠翠再无关系。

袁家已经分家,袁大娘跟着袁老四生活,毛蛋身边没了娘,便只得由着奶奶照顾。

年前,袁大娘一时疏忽,竟将一壶滚烫的热水泼在毛蛋背上,烫出一片狰狞的水泡,孩子连日高烧,险些没能挺过来。

那时的袁老四还是个口袋空空、有今日没明日的混子。

他红着眼眶向两个亲哥哥借钱救子,却被毫不留情地拒之门外,之前称兄道弟的酒肉朋友更是躲得远远的,村里人顾忌他往日的名声,怕自家的辛苦钱打了水漂,便推脱家里困难,凑不出余钱。

绝望之际,竟是狄岳安与林棉伸出了援手。

毛蛋病好之后,袁老四像是变了一个人,他再不出门鬼混,采茶季时天不亮就上山,夜幕沉沉才归家,不出两月便还清了狄家的借款。

此后更是老老实实守着几亩田地过活,这回村里修路,他专拣最累的采石活,只因这活工钱给得最多。

在和袁家父子擦肩而过的时候,张书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正好撞进了毛蛋黑白分明的眼睛里。

孩子清澈的眸子里没有任何负面情绪,有的只是对父亲的孺慕和欢喜。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099/4229171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