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亮剑双穿:杀敌换物资,步枪变坦克! > 第137章 人才,太多了!

第137章 人才,太多了!


曾万钟的参谋长连滚带爬地跑来,哭丧着脸。

“总座,全没了……除了孔令恂那个军,咱们第五集团军成光杆司令了!”

曾万钟花了足足十分钟才搞清楚事情的原委。

当听到孔令恂为了几箱盘尼西林逼反一个师,进而引发了整个中条山国军部队的雪崩式哗变后,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气得浑身发抖。

他没有咆哮,只是脸色铁青地吐出了两个字。

“抓人。”

半小时后,还在盘算如何跑路的孔令恂,被曾万钟的警卫营踹开大门,像拖死狗一样拖了出来。

一封凝聚着奇耻大辱的绝密电报,从第五集团军司令部发出,直抵山城。

……

山城,黄山官邸。

常叔叔看着电报上的内容,气血翻涌,眼前阵阵发黑,身子一晃,差点从椅子上栽下去。

他将手里的电报狠狠揉成一团,又猛地砸在地上,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一夜之间!

黄河北岸的主力部队,除了还在和八路军对峙的165师和另一个34师,总计不到一万人。

其余部队,近十万大军,就这么没了?!

全都投了共!

“孔令恂,孔祥熙,好一个孔家!”他的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此贼不杀,何以对党国!何以对前线将士!”

然而,怒火之后,是深深的无力。

杀?

孔家在党国内部盘根错节,背后牵扯的利益集团太过庞大。

在这个节骨眼上动孔家的人,无异于自断臂膀。

最终,一份来自山城的处理方案,为这场风暴画上了一个潦草的句号。

“93军军长通电易帜……”

“新编第8师师长治军不严,致使部队叛乱,着就地枪决!”

“战区长官指挥失当,用人不明,着撤销一切职务,留任察看。”

“就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连长……”一名将领喃喃自语。

“孔令恂那个蠢货,他给那些人送去了我们整整六万大军!”

这已经不是战报,而是讣告。

给国军的,也是给在座所有人的。

另一名参谋官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下是布满血丝的双眼,他摊开手里的统计文件,声音都在发颤。

“不只是六万人。第三军、第十五军、第九十八军,加起来近三万弟兄,那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百战精锐!是咱们在中条山跟日本人硬碰硬的脊梁骨!”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

“还有第93军……全德械装备,是我们整个战区最精锐的拳头部队,三万人连人带装备,一枪没放,就这么整建制地过去了。”

过去了。

轻飘飘的三个字,却比泰山还重,压得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这何止是财富!

是国军在黄河北岸的命根子!

现在,这根命根子,被孔令恂那个猪油蒙了心的蠢货,亲手送给了八路军。

最终,那份来自军事法庭的判决书,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孔令恂,玩忽职守,通敌资敌,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十年?”一个年轻的少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笑声里充满了尖锐的讽刺。

“真是天大的笑话!十万大军换他十年清净日子,这笔买卖,太划算了!”

没人反驳他。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安抚各方派系,找个台阶下的无奈之举。

孔家的势力,在党国这棵大树上盘根错节,斩断一根枝,必然会动摇整个树干。

常叔叔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

他办公室里的烟灰缸堆得像座小山。

往日里梳得一丝不苟的头发也乱了几分。

他竭尽全力,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关系和手段,又是枪毙替罪羊,又是撤职心腹大将,总算勉强将这滔天的舆论风暴和军队内部的骚动压了下去。

可他刚喘上一口气,一份新的电报又被摆在了他的案头。

来自延安。

电文内容简单得近乎挑衅。

“为抗日大计,我军请求东渡黄河,收复失地。”

常叔叔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这哪里是请求!

这分明是挟十万降兵之威,明火执仗地来抢地盘了!

同意?

那无异于引狼入室,让这股赤色的洪流彻底冲垮他在北方的防线。

拒绝?

拿什么拒绝?

中条山防线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筛子,再爆发冲突,剩下的那两个师怕不是也要掉头跑路!

他第一次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与无力。

……

与山城的阴云密布截然不同,晋城机场的上空,阳光灿烂。

巨大的轰鸣声响彻云霄,一架外形略显粗糙,但线条流畅的战斗机,在跑道上滑行加速。

随即猛地一抬头,冲向了蓝天。

跑道旁,几位八路军的师长,旅长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震撼与骄傲。

“飞起来了!咱们自己造的飞机,真的飞起来了!”旅长激动地一拳砸在身旁政委的肩膀上。

“嘿!什么叫自己造的?”一旁的师长笑着纠正。

“那得感谢李川同志送来的那几架野马。咱们第二兵工厂的专家们,愣是把飞机拆成了零件,一个一个测绘仿制,敲敲打打,硬是给咱们攒出了这么个宝贝疙瘩!”

这架飞机,代表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一种不再单纯依靠缴获和外援,能够自己造枪、造炮,甚至造飞机的希望!

不过师长正为一个甜蜜的烦恼而头疼。

“人才,太多了!”他指着一份名单,对几位军事主官苦笑。

“前段时间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又转到咱们这儿来的一万多名大学生,还有七百多位从海外归来的专家学者,这可都是宝贝啊!怎么用好,是个大问题!”

这是一个幸福的难题。

经过长达半个月的激烈讨论和周密计划,一份庞大的人才分配方案终于出炉。

“经过上级研究决定,先从这一万多名学生里,挑选出三千名思想过硬、能力突出的同志,作为火种,直接下放到地方基层去。

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给咱们的根据地换换血!”

“至于那些年纪还小,大一、大二的新生,暂时不安排具体工作。

先送去抗大进修,主攻行政管理和群众工作,毕业后再分配!”

“剩下的七千人,责任更重!”师长的声音变得高昂起来。

“咱们要办自己的小学、中学!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彻底扫除根据地的文盲!这七千名大学生,就是我们未来的师资力量!是开启民智的先驱!”

“还有那七百多位专家……”

师长深吸一口气。

“他们是咱们的定海神针!愿意去新筹建的大学里教书的,我们全力支持!愿意继续搞研究的,我们砸锅卖铁也给他们建最好的实验室!”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990/4309552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