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成稿
江振邦和周立伟在古城内逛了一上午,临近午饭,找了家街边的小饭馆坐下。
周立伟的屁股刚挨到椅子上,就拿出腰间的大哥大,给古城街道的干部拨去了电话。
没一会儿,街道的赵主任,带着土地所长和建设办的两个负责人就赶过来了。
“周局,您大驾光临,欢迎欢迎~怎么没提前打个招呼呢?!”
周立伟与三人握手寒暄,并向他们介绍江振邦:“这是小江,我们土地局和林业局联合聘用的调研员,主要调研方向是……上午刚在你们古城看了看,但他还有些情况想跟你们了解一下,咱们边吃饭边聊。”
“好好好。”赵主任从善如流,对江振邦也十分客气,有问必答。
周立伟叫他过来,一是帮助江振邦了解古城内的土地、房屋情况,二是为这顿饭找个人买单付钱。
而赵主任也不敢有半点不满,土地爷跟你吃饭是给你面子,必须好酒好菜伺候着,反正又不用花个人的钱,走接待费报销嘛。
一顿饭吃完,宾主尽欢,江振邦开车载着周立伟,准备再看看温泉和朝阳山两个景点。
“走了一上午,正好泡个澡解解乏。直接去滨海宾馆吧,那里有露天温泉,还有按脚的,叔请你!”
坐在副驾驶的周立伟略带醉意,心中既有对接下来泡澡解乏的渴望,也有对江振邦调研结果的期待,事到如今,他有些明白江大鹰哪来的自信,敢让刘市长给自家儿子安排一个副科级领导岗了。
不过……
“你那调研报告到底写的怎么样了?我看你今天一上午在本子上写写画画,神神秘秘的,让我瞅瞅。”
周立伟一边说着话,一边伸手去拿江振邦放在后排的书包。
江振邦手持方向盘,有点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拒绝,实际上,在上午的时候,周立伟就几次要看,但都被他躲了过去。
这次他开着车,实在不好和周立伟抢夺,那就太不给周大局长面子了,人家之前还打算帮他安排到海湾市委办去,可以说是相当够意思了。
而且今早江大鹰也同意周立伟跟自己调研,这个态度似乎就是想让对方了解一番调研进度。
在犹豫间,周立伟已经拿出了笔记本翻看起来:“这都是情况记录啊,正文在哪呢?你小子不会还没写吧?”
江振邦稍作思考,也想看看周立伟见到自己写的东西是什么反应,给他一些意见,索性道:“不在前面,您往后面翻,在中间的才是正文。”
周立伟哦了一声,直接跳过一些空白页,翻到书中间:“找到了。”
开篇的标题是《关于兴宁市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问题的初步调研与思考》。
周立伟笑了笑:“你这题目起得倒是挺大!”
他点燃一根香烟,继续往下看,一分钟不到的功夫,略带醉意的眼神逐渐清醒,眼皮下垂,表情也逐渐严肃,烟灰都忘记了弹,直接将燃尽的烟头扔向窗外,点起了第二根……
二十分钟,车子到达滨海宾馆,周立伟放下笔记本,与江振邦下车泡澡,并认真叮嘱:“本和书包都拿着,锁浴室柜子里,别放车里,容易丢。”
“知道,还有相机呢。”
此后,周立伟便开始和江振邦交流调研报告上的内容,以及他之前调研的具体经历、方法手段。
二人泡了一个多小时的露天温泉,也聊了一个多小时,周立伟忽然拿起手机,给江大鹰拨打了一个电话:“我看过振邦写的文章了,你之前说的事儿…也不是不行。”
江大鹰不意外:“你们俩还在一起呢吧?在哪?告诉我位置。”
“滨海宾馆,正准备按脚,你也来吧,用不用我让司机接你?”
江大鹰道:“用,我就在政府。”
周立伟挂了电话,江振邦却说:“叔,你和我爸按吧,温泉的情况我了解的差不多了,还得去朝阳山看看。”
“急什么,等你爸到了咱仨聊聊再说。”周立伟劝了一句后,觉得不太合适,又问:“你这个报告估计还要多久写完?”
“再有一周应该差不多。”
周立伟立刻改变主意:“那你去忙吧,早点写完,我和你爸也能早点跟市长汇报。注意安全。”
“好的,拜拜。”
江振邦走后十分钟,江大鹰也到了滨海宾馆,与周立伟一同按脚。
二人在按脚的时候具体聊了什么,江振邦没细问,也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这份调研报告可能要拖稿了。
自7月10号,江振邦重生的第一天便开始调研,他本以为自己有过去的记忆,对眼下兴宁市的情况很清楚,半个月内应该搞定。
结果到了现在的7月24号,14天,近半个月过去,他还没写完,只是刚完成了一半,嘴上虽然对周立伟说还有一周就完工,但实际上他心里也没底。
果然,时间转眼到了7月31日,说好的一周过去,江振邦也没能完稿,他的完美主义强迫症犯了!
最初定下的三个调研方向:特色农业、泳装、文旅。
逐渐被江振邦扩大化,变成了“农业、工业、服务业”。
这三大产业,他全要了解,全要写进去。
而且江振邦还额外加了一个“国企”的方向,自周立伟陪同逛完古城,他大致摸清兴宁文旅情况后,便开始实地走访兴宁各大国营工厂。
总共四个方面,涉及面太大,即便有着前世记忆加持,以及老爸和周立伟帮忙提供各种数据,江振邦也很难不拖稿。
而且随着对兴宁多家国营工厂的走访,江振邦心中似乎燃起了一团火。
最初他调研目的,一是在兴宁市内找一个好的单位和合适的岗位,自己一入职,就能尽快做出令人瞩目的成绩,搞一个全省甚至中枢都能看见的大卫星,给未来的仕途铺路,就此步步高升、飞黄腾达。
二是展示自己能力,借助老爸的关系直面市长毛遂自荐,这样他才能被分配那个属于他的平台,又有着绝佳机会的岗位上去。
但重生一次,江振邦拥有了年轻的身体,灵魂却仿佛也被这具身体的荷尔蒙点燃,不再是前世那个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眼中只有现实利弊的权力动物……或者说,为救人而牺牲的江振邦,本性就不是那样的。
他变得更激昂,变得更迫不及待。他想改变些什么,想凭借自己超前几十年的认知,让这片他深爱的土地少走一些弯路,让那些历史的必然,变得不那么必然。
领导们在会议室里轻轻一挥笔,一个决策的失误,就意味着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生计被斩断。
发展的阵痛是不可避免的,但江振邦想做的,就是让这阵痛来得轻一些,让那些无奈的选择,能多一丝转圜的余地。
江振邦心中的那团火越烧越旺,驱使着他将所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倾注于笔端。
报告的框架被一再推翻,内容被反复修改,每一个数据他都力求精准,每一条建议他都反复推敲。
时间来到八月二号,立秋前的最后几天,天气依旧闷热,江振邦已经不再下乡调研了。
兴宁市的情况,该了解的情况他已了然于胸。
江振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专心致志地修改着报告。
桌子上堆满了各种资料,有他自己记录的随笔,有父亲和周立伟帮忙找来的内部统计数据,也有近五年内的报纸。
江振邦试图从官方的字里行间,找到政策变化的轨迹和脉络。
报告内容从三大产业到国企改革,而且最后江振邦没忍住,又讲了一点基层官场这个敏感的话题……
每晚在江振邦写作的时候,江大鹰都会来他的房间旁观,二人就报告内容进行讨论,但过了几天,江振邦就不和他聊了,聊不到一块去,老爹不懂,自己还要给他补课,耽误写作进度。
期间,冯子豪打来电话,兴冲冲地问他同学聚会的事。
“江大少,时间差不多了吧?定在哪天啊?我好通知大家。”
江振邦捏了捏眉心,歉意地说道:“不好意思啊子豪,我这边有点急事还没忙完……再等一周吧。”
“啊?再等一周?”冯子豪有些失望,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行,你先忙,我等你电话!晚点倒没事,但你可千万别放我鸽子,聚餐的事儿我都跟一些同学说好了,他们都说来。”
“再等等,放心,一周后我肯定能完事。”
挂了电话,江振邦重新投入到文字的海洋中,继续闭关修炼。
而这次,他‘再等一周’的承诺没有食言。
8月7号,周一的清晨,江振邦经过反复修改,多次校对审查,终于交出了一份自己勉强满意的答卷。
这份报告被他誊写在一个新的稿纸本上,每张写满了字的书页都贴入了多张对应的照片,重新装订好,一共一百二十页稿纸,二百七十五张照片,五万字的内容。
字不算多,但因为照片和文稿叠加在一起,导致这个本子的重量很沉,大概两斤多重!
理所应当的,这份报告也很厚,有两本新华字典摞起来那么厚,平放在桌上高度大概有二十厘米高了!
与其说是报告,更像大号的相册集,别说用它砸核桃,简直能砸死人!
“爸,你看看吧。”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餐桌上,一家人正围坐着吃早餐。
江振邦带着淡淡的黑眼圈,但精神却异常亢奋。他用双手端着仔细装订好的报告,放到了父亲江大鹰的面前。
江悦看了颇为惊讶:“你这写的是调研报告还是永乐大典?”
江振邦笑:“内容没看起来那么多,就是照片太厚了。”
“终于完事了?不容易…嗯,确实厚,但做的很漂亮!”
这段时间,江大鹰等的也很急切,立刻拿起报告,便见到封面上那一行醒目的新标题:
【《县域经济的微观样本与宏观启示:基于兴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管窥国内深化地方改革与内生动力培育的思考》】
【——一名应届大学生的暑期调研报告,作者:江振邦。】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835/4314504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