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陈大丫生了
“省农业技术革新与推广中心”的牌子,很快便挂在了原来农机办那排平房最显眼的位置。厅里各部门、各地市县的请示、汇报、取经的文件和人员,络绎不绝,让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炙手可热”。
韩副厅长,如今兼任中心主任,将中心的大部分日常事务和具体项目决策权都交给了陈飞,自己则更多地负责把握方向、协调高层资源。
明面上的工作千头万绪。五台“两用机”在五个核心试点大队的运行数据需要持续跟踪、分析,为下一步可能的改进和更大范围的推广积累经验;种子的分配、技术指导必须跟上,确保增产落到实处;家庭养猪副业的推广如火如荼,猪崽、饲料的供应,技术资料的发放,防疫工作的指导,每一项都不能松懈。
陈飞将中心的人员进行了重新分工,明确了责任,建立了简单的汇报和协作机制。他不再像以前在农机办那样事必躬亲,而是抓大放小,将主要精力放在关键环节的把控、重要关系的协调以及新方向的谋划上。
助手小赵如今已是中心的骨干,负责具体项目的跟进和资料整理,忙得脚不沾地,人却愈发干练。周福贵老师傅,除了继续带着两个年轻人在中心搞些小改小革,更多的时间则投入到了柳滩公社那个隐秘的砖窑厂基地。
这天下午,陈飞正在办公室里审阅一份关于在丘陵地区试点推广的初步方案,办公桌上的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他拿起听筒,那边传来母亲赵春梅喜悦的声音:
“狗蛋!狗蛋!忙不?跟你说了大喜事!大丫!你大丫姐生了!就在今儿晌午!生了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
陈飞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大堂姐陈大丫,大伯家的长女,那个善良、上进,在供销社的堂姐,终于平安生产了。在这个医疗条件落后、生孩子如同过鬼门关的年代,“母子平安”四个字,就是最大的福气。
“生了?太好了!娘,这可是大喜事儿!”陈飞的声音也带上了几分轻快,“大丫姐身子咋样?孩子几斤?”
“好着呢!听说有六斤八两,哭声可响亮了!你大伯母欢喜得嘴都合不拢了!”赵春梅在电话那头絮叨着,“你啥时候有空回来看看?”
“娘,我安排一下,尽快抽空回去一趟。”陈飞应承道。于公于私,他都应该回去看看。于私,这是血脉亲情;于公,大堂姐的丈夫杨鹏是供销社正式工,大伯母王凤在村里也是个能张罗事的,维持好这层关系,对他了解基层动态、甚至未来某些物资的流通都有裨益。
放下电话,陈飞沉吟片刻。回去不能空手。该有的心意必须到位,而且要符合他现在的“身份”和“能力”。
意识沉入系统,仔细挑选起来。东西要实用,也要体面。
最终,他选定了几样:
麦乳精两罐(消耗160闪购币)——给产妇补充营养,这年头是顶好的东西。
红糖四斤(消耗200闪购币)——产后必备。
质地柔软、吸水性好的纯棉白布十米(消耗200闪购币)——给孩子做尿戒子、小衣服最合适,比供销社的布票布质量好。
两包高级点心(消耗120闪购币)——用油纸包着,看不出特别,但用料实在,给产妇和大伯家撑场面。
五斤上好的猪蹄髈(消耗400闪购币)——借口是托朋友从食品站弄来的,给大丫姐下奶。
另外,又单独包了二十块钱的红包——算是他这个当弟弟、当舅舅的一点心意。
【闪购币余额:15350.551】(通过物资“销售”回收部分)
东西准备好,用一个帆布旅行包装了,鼓鼓囊囊。
第二天,陈飞跟韩副厅长打了个招呼,说要回老家处理点私事。韩副厅长自然准假,还关切地问了句家里是否安好。如今陈飞是他手下的头号干将,家庭稳定也是工作的重要保障。
陈飞骑着自行车,先回了镇南小院。赵春梅早就盼着了,见他回来,又看他拿出那些实在又体面的东西,脸上笑开了花,直夸儿子想得周到。林婉牵着小满在一旁看着,眼神温和。小满穿着新衣服,小脸圆润了些,看见陈飞,亲热地扑过来叫“爹”。
“走,小满,跟爹一起去看看小弟弟,好不好?”陈飞抱起女儿。
“好!看弟弟!”小满兴奋地拍手。
陈飞带着母亲和妻女,一起往大伯陈老大家去。路上遇到村民,无不热情地跟陈飞打招呼。“陈主任回来啦!”“听说又高升了!”“有空来家坐啊!”
陈飞一一颔首回应,他知道,这些热情背后,是他如今的身份。
大伯家今天也热闹。院子里聚了不少前来道喜的亲戚邻居。大伯陈老大蹲在门口,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脸上是掩不住的笑。大伯母王凤更是忙里忙外,嗓门比平时高了八度,指挥着来帮忙的二丫端茶倒水,脸上放光。她对陈飞一家的到来,也显得格外热情。(当地风俗,月子在娘家住)
“哎呀!春梅!你们可来了!快屋里坐!屋里坐!”王凤迎上来,一把拉住赵春梅的手,又忙不迭地去接陈飞手里提的东西,“你看看,回来就回来,还带这么多东西!这……这麦乳精,这红糖,这老些布……哎呦呦,这得花多少钱票啊!小飞你现在是出息了,想着你姐!”
陈飞笑着把东西递过去:“大伯母,应该的。这点东西给大丫姐补补身子。”说着,又把那个红包塞到王凤手里,“这是我给孩子的,一点心意。”
王凤捏着那厚厚一沓钱(二十元在这时候的农村绝对是大礼),眼睛都亮了,嘴上却推辞:“这不行这不行!你来看看就行了,哪能要你这么重的礼!”
赵春梅在一旁帮腔:“嫂子,你就收下吧!狗蛋的一点心意,给孩子的。”
推让一番,王凤最终还是“勉为其难”地收下了,脸上的笑容更盛。
陈飞又跟大伯和陈栓打了招呼。陈栓这小子,半年不见,好像又窜高了些,见到陈飞,依旧亲热地叫“哥”,眼神里充满了崇拜。
进到里屋,产妇房间收拾得还算干净。陈大丫靠在炕头,脸色有些苍白,但精神头不错,怀里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她丈夫杨鹏请了假,正坐在炕沿陪着,见到陈飞进来,连忙站起身,有些拘谨地喊了声:“陈……陈主任。”
“姐夫,在家里就别叫职务了,叫小飞就行。”陈飞摆摆手,走到炕边,“大丫姐,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陈大丫看着陈飞,当初那个需要她偶尔接济的堂弟,如今已是需要她丈夫恭敬称呼“主任”的人物了。“谢谢你来看我,还带那么多东西。”
“自家人,客气啥。”陈飞低头看了看她怀里的孩子。小家伙闭着眼,睡得正香,皮肤红红的,皱巴巴像个小老头,但头发乌黑,看着挺壮实。“小家伙挺结实,像姐夫。”
杨鹏在一旁憨厚地笑了。
陈飞又问了问孩子睡觉的情况,叮嘱大丫姐好好休息。屋里弥漫着淡淡的奶腥气和血腥气,这是新生命降临最真实的味道。看着眼前这温馨的场景,陈飞心里有些触动。在这个年代,一个健康新生儿的降生,所带来的希望和喜悦,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替代的。这也更坚定了他要利用手中资源,让更多人能安稳活下去的念头。
在屋里坐了一会儿,陈飞便出来了,把空间留给女眷们。院子里,村民们还在议论着陈飞的“本事”。
“看看人家陈飞,出去才多久,就当上大官了!回来这手面!”
“听说他弄的那个机器,上了省报呢!省长都表扬了!”
“大丫这孩子有福气,摊上这么个有本事的弟弟……”
“老陈家祖坟冒青烟喽!”
这些议论声隐隐约约飘进陈飞耳朵里。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63/1111103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