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六零饥荒:二流子的闪购系统 > 第一百二十三章 设计房子布局

第一百二十三章 设计房子布局


第二天一早,陈飞先去技术处露了个面,跟王振山请了假。王振山推了推眼镜,没看他,只是“嗯”了一声,算是准了。

“主任放心,我尽快回来。”陈飞应声出门。

陈飞骑着车在街巷里穿行。目光扫过灰扑扑的墙面和偶尔出现的“废旧物资回收点”,心里盘算着哪些东西能“过明路”。最终,他在离配件厂两三里地的一个自发形成的“鸽子市”边缘停了脚。这里人来人往,三教九流都有,正是“淘换”东西的好地方。

找了个背人的墙角,陈飞意识沉入系统。这次“采购”目标明确:隔断材料、基础建材、必备家具和生活物资,一切以实用、低调、符合时代背景为原则。

首先是隔断和建材:

他看中了系统里一种厚度适中、颜色古旧的松木板(消耗300闪购币),借口可以是旧木料市场淘来的下脚料,用来打隔断正合适。

又买了钉子、合页、插销(共消耗50闪购币)。

两桶常见的绿油漆(消耗60闪购币)、几把刷子、一大包腻子粉(共消耗100闪购币)。这些都用几个破麻袋分装好。

接着是家具:

一张结实的双人木床架(消耗150闪购币)

一张小巧的单人木床架(消耗80闪购币),这是给小满的,孩子大了,该有自己的小空间。一张双人木床架(消耗150闪购币)给自己和林婉——这样安排,保证睡眠。

三个新的棕绷床垫(消耗180闪购币)。

一张木桌(消耗100闪购币),两把配套的木头椅子(消耗60闪购币)。

一个的碗柜(消耗120闪购币)。

竹编暖水瓶外壳配新内胆(消耗35闪购币)。

洗脸盆、洗脚盆、搪瓷缸、铝饭盒、铁锅、炒勺、菜刀、案板等杂件(共消耗约220闪购币)。

三十斤富强粉(消耗240闪购币)、十五斤大米(消耗225闪购币)、八斤猪肉(消耗640闪购币,特意选了肥多瘦少,符合当下炼油需求)、一大块猪板油(消耗200闪购币)、几样时令蔬菜(消耗100闪购币)、盐、酱油、醋、黄酱(消耗60闪购币)。

一小包水果糖(消耗25闪购币)。

铁皮炉子和几十块蜂窝煤(消耗250闪购币)。

东西太多,陈飞分了三趟,才陆陆续续将这些东西运回筒子楼那间小屋。最后一次驮着木板和炉子回来时,楼门口已经聚了几个看热闹的老太太,为首的正是楼长马大姐。

“哎呦喂!陈同志,你这……你这是把哪个仓库搬空了啊?”马大姐看着那捆木板和炉子,眼睛发亮。这年头,弄到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可比几句客套话管用多了。

“您可别笑话我了。”陈飞停好车,抹了把汗,“都是托朋友四处淘换的旧货,您看这木板,都是边角料,这炉子,人家用剩下的。安家嘛,总得有个遮风挡雨的样子。”说着,又抓出一小把水果糖,分给旁边眼馋的几个孩子。

孩子们欢呼着接过糖,老太太们的笑容也更真诚了。

“陈同志是个能干实在人!”马大姐下了结论,然后主动问道:“我看你这架势,是要打隔断?”

“是啊,家里人口多,想着隔一下,住着方便些。”陈飞顺势请教,“大姐,您经验多,看我这屋子怎么隔好?”

马大姐来了精神,走进屋指指点点:“要我说啊,就在这儿,南北向打一道墙,不不,你用木板隔就行,省事!里面那间大点,给你娘和孩子住,安静。外面这间你们小两口住,靠门也方便。”

这正合陈飞之意。他又趁机提出需要旧报纸糊墙顶棚,马大姐拍着胸脯保证:“包在我身上!回头就让我家小子把积攒的都给你拿来!”

另一个老太太也插话:“生石灰厂里有,让我家老头子带点回来,祛湿气最管用!”

陈飞连连道谢。这第一步,融入邻里,算是迈出去了。

关上门,他开始真正的大工程。先和腻子,把墙上明显的裂缝和坑洼处填补平整。这活儿费时,但他干得仔细。

中午简单吃了点儿,下午就开始动手隔间。他早有准备,从“省城带来的行李”里(实则系统购买)拿出锯子、锤子、凿子等工具。按照马大姐建议的位置,测量、划线、裁切木板。松木板不算太重,他一个人也能勉强架起来。先用木条在屋顶和地面固定龙骨,然后将一块块木板钉上去。榫卯结构他暂时没条件做,就用钉子加固,缝隙处用腻子填平。

叮叮当当的声响吸引了隔壁和楼上的邻居探头探脑,看到陈飞熟练的木工手艺,都露出惊讶的神色。这年头,有这手艺的可是能人。

下午,一道结实的木板墙已经立了起来,将房间大致分成里外两间。里间约十五六平米。外间约十三平米。

接着是组装家具。两张双人床和一张单人床分别放进里外间,棕绷床垫铺上。书桌靠外窗摆放,碗柜放在门后角落。暖水瓶、盆架等杂物一一归位。

正在忙得满头大汗,刘援朝和孙卫东来了,手里提着祝贺乔迁的搪瓷缸。

“陈副处长,您这……真是雷厉风行啊!”刘援朝看着立起来的隔断墙和组装好的家具,目瞪口呆。

孙卫东直接挽起袖子:“我们来帮忙!刷墙还是干嘛?”

陈飞也没客气,将绿油漆和刷子交给他们:“辛苦二位,帮我把墙围子刷了就行,上面我打算糊报纸。”

三人一起动手,效率更高。刘援朝和孙卫东负责刷那一米高的绿墙围,陈飞则开始调浆糊,准备糊顶棚和上半部分墙壁。空气中弥漫着油漆、木头和浆糊混合的特殊气味。

一边干活,一边闲聊。陈飞对北京基层的情况了解更深了。刘援朝提到,京郊红星公社的书记是个扛过枪的老革命,性子直,最讨厌虚的,就认实在效益。孙卫东则隐晦地说,局里设备科管仓库的老宋头,是个关键人物,手里漏点边角料都能帮大忙,就是脾气有点怪。

陈飞默默记在心里。195机的改进,离不开这些基层的“土地爷”。

送走两位热心同事,隔断墙的油漆也干得差不多了。陈飞开始糊顶棚。一层层旧报纸在他手下变得服服帖帖,遮住了原来斑驳的屋顶,虽然不如白灰墙平整,却别有一种整齐朴素的意味。糊完顶棚,又把墙壁上半部分也糊了,整个屋子顿时显得亮堂、干净了许多。

最后,他在里外间的隔断墙上,靠近屋顶的位置,开了一个一尺见方的小窗,也用木框镶好,糊上透光的薄白纸。这样既能保证里间一定的采光,又保持了私密性。给小满的单人床边,他还用剩下的木板边角料拼了一个小床头柜,打磨光滑,免得毛刺扎手。

夜幕降临时,整个小屋彻底变了样。虽然只有二十几平米,却被巧妙分割,功能齐全。绿墙围,纸顶棚,木隔断,新家具,处处透着用心和巧思。

等陈飞把从招待所接来的赵春梅、林婉和小满带进新家时,三人都站在门口,半晌没说出话。

赵春梅揉揉眼睛,迈进门,摸着光滑的木板墙,看着里间并排摆放的双人床和单人床,外间整洁的双人床:“这……这真是咱家?俺不是在做梦吧?这还打了墙?分了屋?这……这桌子、柜子……都是你弄的?”

小满欢呼一声,挣脱林婉的手,像只快乐的小鸟,先冲进里间,爬到小床上打了个滚,又跑出来,好奇地研究那个纸糊的小窗。

林婉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拿起毛巾,轻轻替他擦了擦额角的汗。一切尽在不言中。

“好了,娘,小婉,赶紧归置一下,今晚咱们就在新家开火!”陈飞笑着拿出路上“买”的富强粉和猪肉,“包饺子!”

“对对对!包饺子!喜庆!”赵春梅瞬间干劲十足,洗手和面。林婉默契地开始剁馅。小满在屋里跑来跑去,熟悉着她的新领地。

当蜂窝煤炉子生起,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饺子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小屋,飘出房门,引来邻居善意的张望时,陈飞知道,这个家,算是稳稳地立住了。

晚饭后,哄睡了在新小床上兴奋得迟迟不肯闭眼的小满,赵春梅还在里外屋转悠,摸摸这儿,看看那儿,嘴里不住地念叨:“真好,真好啊……”

林婉将碗筷洗刷干净,归置进新碗柜。

陈飞坐在书桌前,就着新买的台灯光(消耗30闪购币),铺开了稿纸。

家安顿好了,心也就定了。接下来,所有的精力都要投入到工作中去。195柴油机的改进项目,是他立足北京、打开局面的关键一战。

试点就定红星公社!刘援朝提供的消息很重要,务实的老革命书记,正是他需要的合作对象。

技术层面,王振山是关键,得想办法让他真正参与进来。物资层面,设备科的老宋头需要打通。人的层面,如何说服公社和机手接受改变,也是个问题。

王振山……陈飞手指敲着桌面。光靠言语打动不了这种老技术,得用实实在在的东西。也许,可以先“创造”一份更详尽的、针对195机某个具体问题的《故障分析与手工修复实例》?

张鹏举和九叔的线要维持,但频率和方式要调整。柳滩基地那边,暂时只能依靠周福贵和吴文渊了,定期通过信件联系,确保物资供应不断。

陈飞深吸一口气,提笔开始撰写《关于赴红星公社开展195型柴油机效能改进试点工作的方案(草案)》。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63/1111102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