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按照张震华所说,英利国已经和上面谈妥,同意把港城还给东国。
但同时要求就是关于自由贸易的事情,需要东国加强一步合作。
于是上面就打算选出一座城市作为试点,不出王富盛的意料,就是海城。
“除了海城以外,上面还打算再定一座城市,就是安中市。”
“啊?安中市?”
这可让王富盛太意外了。
“惊讶吧?这都是因为你这个大功臣啊!既然你有发展家乡的打算,上面就打算把这次机会留给你和安中市,只不过在这之前,安中市需要完成一系列的要求才行。”
王富盛坐在书桌前,手里握着一杯已经凉透的茶,眉头紧锁。
这对于安中市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电话里,张震华的语气严肃而郑重:“这次试点关系到港城回归的大局,上面非常重视,安中市作为试点城市,必须拿出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吸引外资进入,你和杨光祖只有三天时间考虑清楚,务必慎重。”
挂断电话后,王富盛一夜未眠。
他反复思考着安中市的未来,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可能性,却又一一被否定。
农业?东粮集团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往这个方向发展,似乎没有太大的突破空间。
娱乐?旅游?安中市既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也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条路显然行不通。
天刚亮,王富盛就匆匆赶往安中市,与杨光祖会面。
杨光祖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显然他也一夜未眠。
见到王富盛,杨光祖立刻站起身来,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你可算来了!这件事你怎么看?咱们安中市到底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王富盛坐下后,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觉得科技投资是个不错的选择,未来的世界,科技将是主导产业,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机会,安中市或许能一跃成为科技重镇。”
毕竟安中市可没有像海城那样方便的港口,倒是可以利用地理位置,辐射周边城市。
杨光祖皱了皱眉,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科技?可咱们安中市在这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啊,没有科技人才,没有技术储备,甚至连像样的实验室都没有,如果全权让外国人进来投资,恐怕会喧宾夺主,反而影响咱们现有的粮食产业。”
王富盛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杨光祖的顾虑。
但他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继续说道:“你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正因为我们在这方面基础薄弱,才更需要借助外力。
我们可以通过优惠的投资政策,吸引那些有实力的外国企业来安中市投资,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地多,安中市的土地资源丰富,完全可以用来建设实验基地、科技园区。”
杨光祖听了,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但依旧有些犹豫:“可科技产业投入大、周期长,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效,咱们安中市的财政状况,恐怕撑不住啊。”
王富盛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科技产业虽然前期投入大,但一旦形成规模,带来的收益将是不可估量的,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东粮集团,将科技与农业结合起来,推动科技化种粮,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粮食产量,还能为科技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再说了,就技术这一块,咱们还是要有信心,前不久不是咱们刚完成卫星发射吗!”
王富盛就算不看报纸,也知道这件重大的事情。
杨光祖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权衡利弊。
最终,他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咱们安中市就以科技城市为发展方向,同时结合东粮集团的优势,推动科技化农业,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务必在三天内拿出一份详细的计划书。”
王富盛郑重地点头:“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接下来的两天,王富盛几乎没合过眼。
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走访了多个部门,与各行各业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最终,他拟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提出了“科技兴市、农业强市”的双轮驱动战略。
计划书中,王富盛详细阐述了安中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通过优惠政策和土地资源,吸引外资企业入驻,建设科技园区和实验基地。
其次,利用东粮集团的优势,推动农业科技化,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最后,通过科技与农业的结合,打造安中市的特色产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第三天一早,王富盛将计划书交给了杨光祖。
杨光祖仔细阅读后,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笑容:“这份计划书写得太好了!既有远见,又切实可行,我这就上报给上面,争取尽快落实。”
王富盛松了一口气,
几天后,上面批准了安中市的试点方案。
消息很快就通过报纸传开,整个安中市沸腾了。
大家是兴奋的,但杨光祖又遇到了头疼的事情。
他再次把王富盛叫了过来,“上面说这个计划书很好,但是要求在一个月内就要有一些初步变化,那些外国的商客也会在一个月后先抵达海城,再来我们安中市。”
杨光祖当然着急,因为就凭借现在安中市的情况,根本不可能会有什么和科技有关的东西拿出来。
然而王富盛在听了杨光祖的话后,笑道:“这个简单,我能搞定。”
“你能?”杨光祖略显惊讶,不是他不相信王富盛,毕竟王富盛很多次都给大家带来了奇迹。
可关键是这次情况不一样啊,王富盛也是种庄稼的,这科技的事情他再捣鼓,也捣鼓不出一朵花来啊!
但是眼下又没有别人可以帮忙。
杨光祖郑重的拍了拍王富盛的肩膀“你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一定不可以胡来,实在不行,我就和上面说放弃,也没有关系。”
杨光祖自然是希望能成功,但对于失败,不如不做会更好。
“包在我身上!”
王富盛信誓旦旦,因为现在贸易改革了,自己再也不用担心会有人说‘投机倒把’这四个字,那么接下来,放手大干一场!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33/1111083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