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万世太平!(终)
除燕王、晋王、秦王在得知朝中风云突变时各有迥异反应外,其余藩王亦是情态万千,心思各异。
其中,湘王朱柏与楚王朱桢沉吟片刻后,皆从各自封地上精心遴选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珍稀物产,作为恭贺之礼送往朱允熥府邸,以此明确表达对其储君地位的尊崇与认可。
其余诸王亦纷纷有所表示:或备下奇珍异宝登门献礼,或挑选绝色佳人遣人送入府中,更有甚者亲笔修书,字里行间满是恳切的拥护之意。
相较于燕王、晋王、秦王这三位辈分尊崇、年高德劭的亲王,其余诸王的姿态反倒显得平和沉稳了许多。
一来,这场储君之争本就与他们毫无干系——皇位传承的轮序无论如何也落不到他们头上,倒不如安心做个逍遥藩王,无论最终是谁胜出,只需顺势依附便可保得自身安稳;
二来,相较于亲兄弟登上皇位,诸王们心底更愿意看到朱允熥稳坐储君之位。如此一来,大家依旧是平起平坐的兄弟,同为藩王,并无高低尊卑之别,日后相见也能自在相处。免得今日还是称兄道弟的手足,明日便要对着昔日兄弟俯首跪拜、三叩九首——这般身份骤变的尴尬与隔阂,实非他们所愿所见。
是以,当朱允熥彻底稳固储君之位,展现出无人能撼的绝对权威后,这些藩王才会如此积极主动,皆欲提前与这位未来的帝王打好关系,为日后他登基称帝铺就一条顺畅之路。毕竟,他们身为藩王,已然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荣地位,若想安安稳稳地度过余生,只需悉心侍奉上位者即可。而朱允熥日后便是那高高在上的君主,自然要用心讨好,不敢有半分怠慢。
这一点,即便是秦王、晋王、燕王这三位对皇位虎视眈眈的藩王,也不得不坦然承认。因此,在最初的失态与挣扎过后,三人也纷纷派遣心腹属官,送来大批价值连城的厚礼,名义上是恭贺朱允熥地位稳固。毕竟,该做的面子工程终究少不了,否则未免太过失态,落人口实。
于是,十余日后,朱允熥的府邸便收到了来自各地藩王的海量馈赠。其中既有各地的奇珍特产、璀璨夺目的珍珠玛瑙,也有价值连城的古玩字画、罕见珍稀的禽异兽类……甚至还有数位容貌倾城的美人!这般阵仗,看得朱允熥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抽搐,神色复杂。
反观随侍在朱允熥身旁的常茂、常森兄弟二人,早已看得两眼放光,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般,死死黏在那些奇珍异宝上,移不开半分。自然,那些身姿曼妙、容貌绝丽的美人,也没能逃过他们灼热的视线。
但很快,兄弟二人察觉到朱允熥的面色愈发阴沉难看,这才如梦初醒,慌忙收敛了眼中的炽热,有些局促不安地看向朱允熥,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常茂轻咳一声,打破沉默,小心翼翼地问道:“殿下,莫非是对诸王送来的这些礼物不甚满意?”
常森在一旁闻言,嘴巴张了张,心中暗自腹诽:这般丰厚的馈赠,已然是极为难得的殊荣了!当年先太子在世之时,也未曾见这些藩王如此殷勤大方过!
朱允熥面色铁青,伸手指向那群低垂着头颅、神色怯弱忐忑的少女,语气中带着压抑的怒火:“这是怎么回事?送礼之事孤尚能理解,为何还会送人过来?”
常茂闻言,连忙干咳两声,拿起身旁早已备好的礼品名录匆匆翻阅起来,片刻后才有些讪讪地回道:“回殿下,这些是齐王从山东各地精心挑选的美人,说是特意送来伺候殿下日常起居的。”
“胡闹!”朱允熥当即厉声呵斥,神色愈发不善。
常茂与常森对视一眼,先是满脸困惑——毕竟,在大明朝,藩王向皇室进献美人乃是极为常见之事。别说这些手握重兵的藩王了,就连属国朝鲜,也时常会派遣使者送来美人与太监。陛下向来是照单全收,收下之后,太监大多会分赏给各地藩王作为内侍,美人则多赏赐给有功的将士,其中容貌出众、才情兼备者,也会留在宫中担任宫女,侍奉左右……
但兄弟二人转念一想,便瞬间恍然。回想起自家殿下平日里的行事作风,似乎向来对这些违背人伦、将女子视作玩物的行径颇为不齿。就连吴王府中任用的丫鬟侍女,也大多是年纪稍长、或是已有家室之人。在女色方面,殿下向来不甚看重——或许并非不看重,而是不愿如此随意轻慢!
常茂咽了咽唾沫,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道:“殿下,那……这些美人,是否要退回去?”
一旁的常森闻言,脸上不由得露出几分不舍之色。他们兄弟二人如今已是散尽家财,囊中羞涩,许久未曾见过这般风姿绰约的美人了!只是,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将这份不舍说出口——他深知,殿下发起火来,可是真的会动手打人的!
朱允熥刚想点头应允常茂的提议,沉吟片刻后,却又缓缓摇了摇头,回绝道:“罢了,暂且留下吧……不过,即刻修书一封告知齐王,此事下不为例!若再有下次,孤日后巡视边关之时,定会亲自前往青州‘拜访’他!”
“啊?”常森闻言,顿时一脸愕然,满脸的困惑不解。
常茂亦是一阵错愕,但稍一思索,便瞬间明白了朱允熥的深意,不由得暗自感叹,随即向常森解释道:“殿下此举,是担心这些少女若是被退回去,定会遭遇更加不堪的境遇。毕竟,她们能被当作礼物送到殿下这里,身世已然注定——要么是被强抢而来,要么是被家中父母忍痛卖掉。若是就这般退回,她们不仅不会得到善待,更不可能回归正常生活,只会遭受更多的苛待与磨难。”
常森这才恍然大悟,看向朱允熥的目光中瞬间充满了敬佩之意。
朱允熥闻言,倒是有些意外地看了眼大舅舅常茂,嘴角微微上扬,笑道:“舅舅能想到这一层,孤甚是欣慰。往后在这类事情上,还需多些机灵,不必等到孤提醒,方能明白其中关节,那就更好了。”
“臣遵旨!往后定当处处留心,机灵行事,绝不令殿下为难!”常茂受宠若惊,连忙拱手躬身,连连点头应承。
常森则有些尴尬地低下了头,心中暗自懊恼——他发现自己依旧无法完全跟上殿下的思维方式,只觉得自己太过愚钝,往后跟随在殿下身边,怕是会给殿下丢人现眼。
朱允熥并未过多计较,目光扫过那十几名少女,对常茂、常森二人说道:“舅舅,你们二人可各自挑选几个带回府中。但切记,不可有任何虐待之举,需给她们安排一份体面的差事,哪怕只是做个侍女也好,绝不可随意凌辱欺辱她们。若是她们之中有人愿意离开,独自谋生,便将她们的卖身契归还于她们,再给她们一笔安家银钱,放她们离去,不得有任何阻拦。”
“臣等领命!”常茂与常森连忙躬身领命。
那群原本低垂着头、不敢与朱允熥对视的少女,闻言后纷纷悄悄抬起头,怯生生地看了朱允熥一眼,神色中满是茫然与难以置信。当然,其中几个心思活络之人,已然隐约明白过来,看向朱允熥的目光中渐渐多了几分感激之意。
她们之中,大多是被家中父母卖给牙行,辗转才被送到这里。即便被退回,也绝不会有好下场,所谓的与家人团聚,不过是奢望罢了——等待她们的,只会是再次被转卖的命运。而眼前这位被称为“殿下”的青年人,言语间满是体恤与尊重,显然是个心地善良之人。这份突如其来的善意,让她们原本忐忑不安的心,瞬间安定了不少。
更有几名少女,在听完朱允熥的话后,心中已然泛起了波澜,暗自思索:这一切都是真的吗?她们真的能够拿回自己的卖身契,还能得到一笔银钱,随心所欲地离开吗?
终于,有一名少女鼓足了勇气,小心翼翼地举起手,嘴唇嗫嚅着,用细若蚊蚋的声音问道:“大……大人……我……我们真的……可以走吗?”
此言一出,其余少女瞬间屏住了呼吸,所有目光都紧张地聚焦在朱允熥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朱允熥看向那名少女,只见她面若桃花,身姿高挑,虽面带怯色,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倔强。他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自然可以。孤知道你们一路走来,皆是不易……但孤绝非那种随意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之人。只要你们真心愿意离开,便可从孤这里领取一笔足够的银钱,自寻出路。”
说到这里,朱允熥话语稍稍一顿,随即语重心长地补充道:“不过,你们需三思而后行。若是选择留下,孤定会护你们周全,绝无人敢欺辱你们;可若是执意离开,此地乃是京城,与你们的家乡山东相隔千里之遥,你们孤身一人,又皆是女子,人生地不熟,途中怕是会遭遇诸多危险。所以,想要离开的,务必考虑清楚,再告知孤你的决定。”
朱允熥的话音落下,所有少女都陷入了沉默之中。是啊,家乡早已回不去了,即便回去,也未必能有容身之地。独自一人留在这繁华却陌生的京城,她们一个弱女子,又能如何生存下去?与其冒着未知的风险闯荡,倒不如留在这位心地善良的殿下身边做事,或许还能求得一份安稳的生计。
但刚刚率先开口询问的那名少女,此刻心中却陷入了剧烈的挣扎之中。她真的很想离开,因为在家乡,她早已与青梅竹马的恋人定下婚约,二人曾海誓山盟,约定要白首偕老。可世事难料,就在她满心憧憬未来之时,父母为了给弟弟凑齐彩礼,竟狠心将她卖给了牙行。那一刻,她心中的绝望与无助,至今记忆犹新。如今,遇上了愿意放她自由的好人,可偏偏此地与家乡相隔千里,仅凭她一己之力,真的能够平安回去吗?一时间,李桃那双清澈的桃花眼中,满是迷茫与挣扎。
朱允熥静静地看着她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些少女心中的彷徨与纠结。这让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前世初到一个陌生城市时的场景——口袋空空,举目无亲,满心都是不安与胆怯,那种孤立无援的感觉,糟糕透顶。
轻轻叹了口气,朱允熥再次开口道:“当然,若是你们之中有人有明确的去处,或是执意想要回家乡的,也可以如实告知孤。孤会派人护送你们回去,确保你们一路平安。”
常茂与常森对视一眼,再次面面相觑,心中满是震撼。平日里杀伐果断、霸气凛然的殿下,今日竟会展现出如此温柔仁慈的一面……不过,这或许并非坏事。一位心怀仁慈的君主,对于他们这些臣子而言,终究是幸事一桩!
“真的吗?”依旧是那名叫李桃的少女,此刻听闻朱允熥的话,眼中的迷茫瞬间消散,重新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声音也不由得提高了几分。
其余几名心中渴望回家的少女,也纷纷抬起头,眼中满是期待地看着朱允熥。
朱允熥郑重地点了点头:“孤从不骗人。想要回去的,可上前向他登记姓名籍贯,随后孤会即刻安排人手,护送你们平安返乡。不愿回去的,也可留在府中做事,每月皆有工钱可拿。”说着,他伸手指了指身旁的常茂。
常茂当即上前一步,朗声道:“你们皆是有福之人,遇上了这般心善的皇太孙殿下!殿下金口玉言,一言九鼎,既然已经承诺,便绝不会食言。想要回乡的,速速前来我这里登记,待登记完毕,便会有专人护送你们启程!”
瞬间,那几名下定决心想要回乡的少女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朱允熥连连磕头,口中不断道谢,激动得语无伦次,最后更是泪流满面。今日,她们算是遇上了真正的好人!这定是上天庇佑!只是,常茂口中的“皇太孙”三个字,她们因太过激动,并未细细品味,一时间也无人意识到这三个字背后所蕴含的尊贵身份。
最终,共有四五名少女选择了返乡。其中有几人是被强行掳来的,心中挂念家中亲人,归心似箭;当然,更多的是被家中卖掉的,但即便如此,她们依旧对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渴望能够与家人重聚,期盼着回去后能重拾往日的幸福生活。
朱允熥并未食言,轻轻挥了挥手,吩咐常茂即刻安排人手,护送她们返乡。
临行前,那名叫李桃的少女忽然快步跑到朱允熥身前不远处,再次跪倒在地,声音清脆而坚定:“大人大恩大德,小女子无以为报,唯有来世做牛做马,报答大人的救命之恩!小女子名叫李桃,家住山东临沂李家村。往后若是大人有幸前来临沂,可一定要到李家村寻我,我定当倾尽所有,好好招待大人!”
朱允熥原本因这些少女的遭遇而有些怅然的心情,被这突如其来的一番话稍稍慰藉。他负手而立,目光温和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少女,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轻颔首:“好,孤若日后去了临沂,定当亲自登门寻你。”
李桃闻言,顿时笑颜如花,重重地点了点头,又对着朱允熥磕了几个响头,这才依依不舍地起身,跟着其他几名少女一同离去。
朱允熥微笑着目送她们登上马车,直到马车渐渐远去,消失在视线尽头,脸上的笑容才缓缓收敛。
随即,他转头看向其余依旧忐忑不安的少女,对着身旁的内侍光羽挥了挥手:“将她们都安排下去吧,妥善安置。”
“是,殿下!”光羽躬身领命,随即领着愿意留下的少女们缓缓退下。
处理完此事,朱允熥再次将目光投向常茂,语气严肃地说道:“舅舅,即刻给齐王修书一封,告知他,此事绝不可再有下次!若是再敢如此,孤日后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常茂神色一凛,郑重地点了点头。他深知,自家殿下此次是真的动了怒气,绝非戏言。
朱允熥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郁结稍稍驱散,随即话锋一转,询问起了正事:“舅姥爷他们半月前便已班师回朝,为何到如今还未抵达京城?”
常茂连忙躬身回道:“回殿下,大军班师回朝,行程向来迟缓。一来,朝廷并未催促,军队便会选择最为省力的方式行军赶路,不必急于一时;二来,此次战事刚刚结束,军中将士多有伤亡,为了照顾受伤的将士,大军不得不放慢行军速度,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过殿下不必担忧,算算时日,大军如今想必已经进入应天府境内,想来再过几日,便能抵达京城了。”
朱允熥缓缓点头,表示明白了。
随后,他即刻传召农部官员,详细询问冬小麦的种植情况。半月之前,朱允熥刚一获得冬小麦的种子,便当即组建了农部,命他们在京郊开辟试验田,率先开展冬小麦的种植试验。如今这么多日子过去,想来也该有所成效了。
事实也正如朱允熥所料,农部官员恭敬地回禀道,杂交小麦已然顺利出苗,如今正进入疏苗、施肥的关键阶段,一切都在稳步推进,长势良好。
朱允熥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稍稍安定。
……
当日晚间,朱元璋已然得知了吴王府今日发生的一切。他特意召来朱允熥,神色平静地问道:“听说今日齐王给你送来了一批美人,最后被你送回去了几个?”
朱允熥对此并不意外——皇宫之中,消息向来灵通,皇爷爷得知此事,也在情理之中。是以,他并未有任何隐瞒,将今日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转述了一遍。
朱元璋听完,眉头微微蹙起,轻轻冷哼一声:“这个不成器的东西!好的不学,偏偏学这些歪门邪道!谁给了他这么大的胆子,竟敢在地方上强抢民女、贩卖人口?简直无法无天!”
说着,朱元璋猛地一拍案几,怒声喝道:“蒋寰!”
“臣在!”话音刚落,锦衣卫指挥使蒋寰便如同鬼魅般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殿中,躬身行礼。
朱元璋目光锐利地看着他,厉声吩咐道:“即刻传旨,就说咱的口谕——命人快马前往青州,问一问齐王朱榑,是不是活腻了!让他即刻滚回京城,来咱面前认罪受罚!”
蒋寰眉心微微一跳,心中暗自心惊,但不敢有丝毫迟疑,连忙躬身领命:“臣遵旨!”说罢,便转身匆匆离去。
朱允熥并未出言阻止。虽然他已然让常茂修书警告过齐王,但对于齐王的所作所为,他心中依旧极为不满。若他没记错,在原本的时空里,这位齐王朱榑便是个鱼肉乡里、无恶不作的混蛋,种种恶行罄竹难书。最终,就连永乐帝朱棣也忍无可忍,直接削去了他的王位,将其贬为庶人,最后死得不明不白。
以前,朱允熥还曾觉得,朱棣之所以如此严厉地削藩,或许是担心其他藩王效仿他起兵造反。可如今,当他身处这个位置,亲眼目睹了这些藩王的所作所为后才明白,有些藩王,当真是罪有应得,根本不配享有藩王的尊荣。是以,对于老
朱这番雷霆手段,朱允熥打从心底里赞同——这种为非作歹之徒,就该好好收拾一番,免得留在地方上祸害百姓。想想那些痛失爱女的家庭,父母该是何等的伤心欲绝,朱允熥便越发觉得齐王罪不可赦。
朱元璋吩咐完蒋寰,怒气稍稍平息,转头看向朱允熥,语气缓和了些许,问道:“咱这般处置,你可满意?”
朱允熥轻咳一声,脸上露出一抹略带憨态的笑容,躬身说道:“皇爷爷所做的一切,孙儿向来都是全力支持的。孙儿身为晚辈,岂有评判皇爷爷决策之理,更谈不上满意与否。”
“哈哈,你这小子,倒是会说话!”朱元璋被他这番话逗得开怀大笑,习惯性地用手指点了点朱允熥,无奈地摇了摇头,眼中却满是宠溺。
朱允熥依旧维持着那副憨厚的笑容,不多言语。
朱元璋笑罢,神色渐渐变得严肃,语重心长地对朱允熥说道:“往后再遇上这等事情,不必自己硬扛,尽管来告诉咱,咱替你做主,定不会让你受半分委屈。”
朱允熥眼神微微一动,瞬间便洞悉了老朱话语中的深意——皇爷爷这是担心他年轻气盛,对那些叔叔们下手太过狠辣,引发宗室动荡啊。他心中不由轻轻一叹:说到底,叔叔们再怎么混蛋,也是皇爷爷的亲生儿子,血脉相连,皇爷爷终究是舍不得对他们下死手的。
深吸一口气,朱允熥郑重地躬身点头:“孙儿明白!往后再遇上类似的事情,孙儿定当第一时间前来禀告皇爷爷,由皇爷爷为孙儿主持公道。”
朱元璋见他这般懂事,脸上顿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随即伸手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语气中带着一丝歉疚:“委屈你了,孩子。”
“孙儿不委屈!”朱允熥连忙摇头,语气无比真诚,“要说委屈,反倒是孙儿让皇爷爷为难了。孙儿年纪尚轻,做事不够周全,考虑问题也太过简单,时常让皇爷爷为孙儿费心操劳,这才是孙儿的不是。”
“好了好了,休要再这般自责!”朱元璋笑着打断他,语气中满是赞许,“你这般年纪,能有如此心智与见识,已然是世间少有。若连你都算不懂事,那这天下便没有懂事的后辈了!”
最近这段时日,与朱允熥相处的时光越来越多,朱元璋脸上的笑容也越发频繁,整个人看起来都仿佛年轻了好几岁。这或许就是朱允熥独有的魅力——与他相处时,总能让人感到轻松自在,无需时刻紧绷神经。更难得的是,往往只需一个眼神、一句话,朱允熥便能精准领会他的心意,这般默契,让老朱心中极为满意。
朱允熥见皇爷爷心情好转,便不再纠结于齐王之事,转而问道:“皇爷爷,凉国公蓝玉与魏国公徐辉祖的大军,想来也该抵达京城了吧?”
朱元璋稍加思索,便回道:“昨日斥候已然传回消息,大军已然进入应天府上元县境内,不出意外的话,明日便可抵达京城。”说着,他似笑非笑地看了朱允熥一眼,“怎么,你是想出城去迎接他们?”
“正是!”朱允熥毫不犹豫地躬身回道,“孙儿以为,此次大军出征,大获全胜,将士们浴血奋战,立下了赫赫功勋。孙儿理当代替皇爷爷,出城三十里迎接大军凯旋,以此彰显皇爷爷对将士们战功的认可与嘉奖。”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这般举动,也能向天下人展现我朱家对有功之臣的尊崇与重视,让军中将士们感受到朝廷的温暖,从而增强他们对朝廷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日后方能更加尽心竭力地为朝廷效力。”
“好!说得好!”朱元璋听完这番话,心中甚是欣慰,当即一拍桌案,爽快地答应下来,“既然你有这份心,那明日你便乘坐咱的龙撵,亲自出城去迎接蓝玉与徐辉祖他们!”
朱允熥大喜过望,连忙躬身行礼:“孙儿谢皇爷爷成全!”
朱元璋轻轻摆了摆手,看着朱允熥的眼神中,满是难以掩饰的满意与自豪。有孙如此,夫复何求?
……
翌日,天刚蒙蒙亮,晨曦微露,朱允熥便已率领三千精锐亲卫,乘坐着朱元璋的御用龙撵,浩浩荡荡地驶出金陵城,直奔燕子矶岔道口,准备迎接凯旋的大军。这般隆重的阵仗,瞬间在京城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议论纷纷,无不对这位皇太孙的举动啧啧称赞。
……
五年后。
年方七十一岁的洪武皇帝朱元璋依旧身体健康,气色红润,并没有就要驾崩的迹象。
不过他终归是将皇位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熥。
洪武三十一年正月初一,朱允熥正式登基成为大明第二位皇帝。
登基一月后,朱允熥开办军事学校,命各地藩王入京学习,朱允熥本人为校长。
各地藩王见状,不敢推辞,纷纷入京。
燕王朱棣也不敢造次,只能老实入京听从调遣。
没办法,老爹朱元璋还活着,还在为朱允熥撑腰,虽然贵为太上皇,可没有谁敢违背其意志。
只要他活着,就没人敢造反。
…
十年后,八十一岁的朱元璋于奉安殿驾崩,驾鹤西去。
三月后,回归封地的燕王朱棣终归起兵造反,发动靖难之役。
可由于在三年前道衍和尚便已经去世,没人为其兜底,几千燕山卫终归没能抵挡朱允熥的钢铁洪流,被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
又过两月,全国各地藩王纷纷主动上书皇帝朱允熥,取消分封制度,亲王入京朝廷供养,且五代后的亲王便不可再继承爵位,但却可以读书经商做官…
…
再过十年,天下升平,四海宾服,万邦来朝。
大明旗帜插满全球各地,大明帝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日不落帝国。
大明皇帝朱允熥完成了一位帝王所有的丰功伟业,世人皆称他为:千古一帝!
…
四十年后,朱允熥驾崩于紫金山,天崩地裂,万民哭泣!
【全剧终】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11/4282951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