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第283章
话毕,一个念头忽然闪过:若此刻是扶苏在此,会如何决断?虽相识不久,但扶苏早已成为景东心中的楷模。自登基以来,每遇决策,他总会设想:若换作扶苏,当如何应对?
“臣必不负王命!”长诸躬身领命,未料景东竟真会遣他这位丞相远行。
长诸方才不过是随大流 ,眼见众人纷纷表态,自己若沉默不语,既显得格格不入,又恐在景东面前失了体面。谁知竟真被点了将,此刻只得硬着头皮应下,满腹苦水无处倾吐。
"不过是命你探明缘由,谈不上失望与否。若当真遭遇不测,切记保命要紧。只要活着,总有亲手雪恨之日!"
景东的叮嘱令他心头一热。这般体恤下属的君主实属罕见——往日听闻的君王,但凡涉及国体颜面,从不顾惜臣子性命。这位大王却将"逃命"二字说得如此坦然,着实与众不同。
流沙国都城外黄沙蔽日,王座上的沙勇正攥着络腮胡喃喃自语:"早知反秦联盟这般不堪,当初何必凑这个热闹?十万大军竟敌不过三万秦军..."他忽然拍案而起,"传令封锁边境通道!"
若教景东知晓此事,定要嗤笑出声。原来流沙国陈兵边境非为进犯,竟是惧怕秦军报复——殊不知秦军早已班师回朝。
"大王终日惶惶终非良策。"丞相近前献计,"不如遣使向秦皇请罪?"
沙勇苦笑着摇头:"咱们得罪的是太子扶苏。那狠角色连破景阳、长西二国时,可曾听过半句求饶?"这位筋肉虬结的国君此刻愁眉不展,反秦联盟溃败的消息像块巨石压在他心头。
1867年
反秦联军集结十万精锐欲擒获大秦太子扶苏,却遭逢惨败,全军溃散。
这支雄师若转头讨伐流沙国,必将势如破竹。
朝堂上弥漫着忧虑的气息。
群臣束手无策。
当初众臣本就不赞成流沙国加入反秦联盟,全因沙勇独断专行。
如今祸事临头,众人皆无良策。
殿外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
来者正是沙勇的心腹重臣沙泰,手握流沙国半数兵权。
"王上!天大的喜讯!"
沙泰人未至声先到,兴奋的呼喊响彻王宫。
正忧心扶苏报复的沙勇强压不悦,沉声问道:"何事如此喧哗?眼下秦军随时可能兵临城下,哪来的喜讯?"
"启禀王上,潜伏景阳宫的密探传回消息,秦军已撤离景阳城,班师回朝,根本无意报复我流沙国!"
作为沙勇的左膀右臂,沙泰深知自己与君王休戚与共。这些日子他同样寝食难安,如今得知危机解除,自是欣喜若狂。
"此话当真?扶苏真撤兵了?"
沙勇激动得从王座跃起,多日阴霾一扫而空。这些时 忧思过度,连后宫嫔妃都无心召见,再这般煎熬下去,只怕要积郁成疾。
"千真万确!多方情报证实,秦军主力尽数撤回,只将被俘的十万联军留给了景阳国处置。"
沙泰斩钉截铁地回禀。
1868年
“所有俘虏都给了景阳国?那个景东到底有什么能耐,竟能让大秦太子扶苏如此看重!”
沙勇心中对景东生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
最初听闻这个名字,还是从反秦联盟那里得知。那时他才知道,原本的景阳国主景凡被扶苏废黜,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平民——景东。
本以为这场闹剧很快就会收场,可谁曾想,景东不仅坐稳了景阳国主之位,如今还接收了大批俘虏。
如此一来,景阳国的军力必然大幅提升。
这是何等的好运!
此刻,连沙勇自己也分不清,心中翻涌的究竟是羡慕还是嫉妒。
“无论如何,这都与我们流沙国无关!”
沙泰沉思片刻后说道。
他们真正忌惮的是扶苏率领的秦军,而非景东的景阳 队。
即便景阳国收编了众多精锐俘虏,对流沙国也构不成太大威胁。毕竟两国边境线有限,只需固守关键隘口,纵使兵力悬殊,流沙国依然稳如泰山。
说到底,并非所有军队都能像秦军那般神出鬼没,势不可挡。
“嗯,此言有理!”
沙勇赞许地拍了拍沙泰的肩膀。
“大王,既然秦军已无报复之意,是否该撤回边境驻军?”
一位大臣上前提议。
此前调兵遣将只为防范秦军来袭,如今危机解除,继续维持大军驻扎只会徒耗粮饷。
“沙泰将军以为如何?”
身为一国之主,沙勇一时难以决断,便想听听沙泰的意见。
“末将认为撤军为时尚早。”沙泰正色道,“景阳国既是大秦附庸,而我等与大秦关系微妙,若景东为讨好扶苏突然发难,我军毫无防备,恐酿成大祸。”
这番话虽在情理之中,却并非沙泰的真实考量。
那些边境驻军多是他的嫡系,每日粮饷调度皆经他手,其中油水丰厚。如此肥差,他怎肯轻易放手?
1869年
“此言有理,在处理与大秦的关系之前,我们必须保持警惕!”
流沙王石勇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在他看来,谨慎总不会错。
如今的景阳国在大秦的支持下如日中天,已然成为方圆千里的霸主。若流沙国被选为立威的对象,后果不堪设想!
“臣将继续在边境驻守大军,绝不让一只飞鸟越过防线!”
沙泰拍着胸膛保证道。
“哈哈,有劳将军了。此外,我打算派遣使团前往大秦谢罪,不知将军有何见解?”
石勇抛出了一个重要议题,等待众人商议。
“大王,当真要走到这一步吗?”
其他大臣沉默不语,唯有沙泰开口质疑。他不明白,既然大秦军队已撤,为何还要主动前去赔罪?难道非要自取其辱?
“我已深思熟虑。尽管流沙国与大秦相隔千里,但对强大的大秦而言,这点距离不值一提。此次进攻的十万大军中,有一部分来自流沙国,我们无法彻底撇清关系。”
“这意味着大秦随时可以借此找我们的麻烦。主动请罪,或许是个明智之举。若能获得扶苏陛下的宽恕,日后便无需再提防景阳国的威胁。”
流沙王石勇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这场大战让他看清了反秦联盟与大秦之间的悬殊差距。作为小国之君,他终于明白,所谓的联盟在大秦面前不过是笑话。
他再不愿卷入纷争,也不想再做马前卒。如今只想求得扶苏的原谅,即便过程中可能遭受屈辱,他也毫不在意。
714、深思熟虑
毕竟他早已想通。
像扶苏这样的 ,或许不会主动追究他们的挑衅,但未必会轻易释怀。想要获得宽恕,付出代价在所难免。
“大王所言极是。不过,派遣何人出使大秦是个难题。大秦疆域辽阔,若使团规模太小或地位太低,恐怕会被轻视。”
沙泰思索片刻,并未反对石勇的计划。
若能获得大秦的谅解,对他而言也是好事。如此一来,他便可少些操劳,安心享受既得利益,不必再疲于征战。
“这一点我已有打算。此次使团将由我的儿子亲自率领,以彰显我们的诚意。”
1870年
沙勇将这个问题公之于众。
沙勇显然深思熟虑过。
“大王英明!”
群臣纷纷附和。
此事安排得滴水不漏,众臣心知肚明,无论赞同与否,结果都不会改变,不如顺势恭维几句。
无人提出异议。
流沙国使团当夜便组建完毕。
由流沙之子率领的使团,携满载赔礼的驼队离开王城,向咸阳进发。
与此同时——
景阳国使团在丞相长诸的带领下,已抵达边境。
表明来意后,消息迅速传至大将军沙泰耳中。他入宫请示沙勇,得到旨意后返回边关。
使团获准入关。
沙泰亲自会见长诸。
“你便是景阳国丞相?”
望着眼前的年轻人,沙泰难掩怀疑——这位丞相未免太过年轻,令人不禁质疑其身份真伪。
“正是。”长诸坦然道,“奉我王之命,特来质问贵国陈兵边境之举。莫非想趁我国内乱之际挑起战事?”
他深知年龄会招致质疑,但毫不在意。
作为景阳国第三号人物,权势仅次于景东与长骨大将军,地位无可撼动。
“对你们开战?”
沙泰眉头紧锁。
他万没料到,长诸竟是来兴师问罪的。
简直荒谬!
大军驻守此地,是为防备景阳国进犯,何来主动挑起战事之说?
“新君初立,叛乱方平,反秦联盟余孽未清——贵国此时趁火打劫,合情合理。”长诸语带锋芒,仿佛坐实了流沙国的企图。
“胡言乱语!”沙泰怒斥,“我军驻守本国疆土,只为自保,岂容你颠倒黑白!”
景阳国凭什么对他们 ?
这般狂妄姿态,分明是未将流沙国放在眼中。
"颠倒黑白?我看是你们流沙国包藏祸心!"
长诸仍固执己见,咬定流沙国此番举动暗藏歹意。
"信与不信随你,事实便是如此。你无权在此妄加评判——送客!"
沙泰怒不可遏。
再次申明调兵缘由后,他强压怒火,命人将景阳使团尽数逐出。
事已至此,
长诸只得悻悻率众返程。
回到景阳城,
他即刻面见景东禀报:
"大王!流沙国陈兵边境,必有所图!"
"何以见得?"
景东审视着臣子,
内心实难相信此时会有势力敢犯景阳——十万反秦联军尚不能胜,何况区区流沙?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96/4318091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