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第294章
“哼,说我白眼狼?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景阳国的未来!看看你现在这副模样,张口闭口都是大秦,哪还有半点景阳国君主的骨气?若我成功,定要让景阳国的威名传遍万里,让每一片丰饶的土地都成为我们的牧场与家园!”
长诸语气坚定,目光灼灼。
“荒谬!你难道忘了曾经的景阳国是什么样子?能有今日的繁荣,靠的是我的能力还是你的本事?不,全凭大秦这座靠山!没有大秦,我们什么都不是!”
景东设想过长诸叛乱的无数理由,却唯独没料到,他竟会因自己与大秦关系紧密而心生不满。
这简直可笑至极!
天下多少势力梦寐以求与大秦结盟而不得,长诸却对此嗤之以鼻。
若非大秦与扶苏相助,他景东岂能登上王位?长诸又怎有机会坐上丞相之位?他们的权势与地位,皆拜扶苏所赐。
如今吃饱了便翻脸不认人,活脱脱一副无能狂怒的嘴脸。
“没有大秦,景阳国照样能崛起!甚至比现在更好!”
长诸固执己见,全然否认大秦对景阳国崛起的巨大贡献。
“冥顽不灵!我当初真是瞎了眼,竟提拔了你这种蠢货!”
景东彻底失去耐心,挥手命人将长诸押下。至于如何处置,他尚未决定。
眼下还有两件要事亟待解决:一是与流沙国交涉,二是向扶苏与蒙恬请罪。
若非他们及时报信,此战的结局恐怕截然不同。
而自己却屡次辜负他们的好意,甚至恶语相向。
每每想起,景东便羞愧难当。
天色刚亮,景东便派出使者火速赶往流沙国。
快马加鞭,一路未停,抵达边境时已是日暮时分。
此刻,流沙国边关内乱作一团。
大将军沙泰与一支精锐部队突然失踪,流言四起。消息传回都城,沙勇亲自率人疾驰而至。
景东的使者在边关守候一夜,次日清晨终于见到沙勇,立即上前禀明来意——沙泰此刻正被羁押在景阳城中。
“他为何会在景阳城?本王要一个交代!”
沙勇面色阴沉,厉声质问。
沙勇无论如何也不愿相信,自己最得力的将领竟会擅自带兵闯入景阳国境内,最终沦为阶下囚。
"我国大王正在景阳城恭候,若流沙王想知晓详情,不妨亲自前往一叙。"
景阳使者神色平静,言语间不卑不亢。
"去便去!莫非以为本王会畏惧?"
沙勇心知此行凶险难料,但若不弄清 ,贸然行动恐将引发更大的动荡。
权衡再三,他决定亲自走这一遭。
毕竟两国同属大秦太子扶苏麾下,景阳国总不至于对他不利。
"大王三思!这恐怕是个圈套!"
"大将军已陷敌手,大王万万不可再涉险境!"
群臣纷纷跪谏,却未能动摇沙勇的决心。
"我意已决。若有不测,便由长子继位。"
简短交代后,沙勇踏上了前往景阳城的旅途。
沿途风光虽美,他却无心欣赏。
一日疾驰,终于望见景阳城巍峨的轮廓。
"恭迎流沙王驾临。"
早已等候多时的景东含笑相迎。
"景阳王果然年轻有为。"
沙勇打量着这位初次谋面的邻国君主,不禁暗叹其年少英武。
"不敢当。已在凉亭备下薄宴,请移步详谈。"
景东并未邀他入城,只是遥指城外一处雅致凉亭。
1930年
本该隆重款待,但先前发生的种种变故让他无心操办繁复的礼仪。
最终,他决定以最简朴的方式会面——毕竟此行的核心是交谈,而非其他。
“这样也好!”
沙勇暗自松了口气。若进入景阳城,便是彻底踏入景东的地盘,一旦局势有变,他将插翅难逃。此刻在城外,至少还能留有余地。
凉亭内,景东温了黄酒,二人对饮一杯。
酒过三巡,沙勇终于问出压在心底的疑问:“我军大将为何会沦为你的阶下囚?我需要一个交代。”
“此事本是我国内务,却牵连贵国,我先致歉。”景东叹息着叙述了前因后果,并出示了沙泰与长诸的亲笔供词等铁证。
“荒谬!沙泰绝不可能背叛我!”
得知沙泰竟协助长诸谋反,意图篡位时,沙勇的反应与当初的景东如出一辙。
然而白纸黑字无可辩驳。
景东承诺他可随时探视沙泰,甚至将其带回。面对如此坦荡的态度,沙勇不得不接受现实。
“常言道人心隔肚皮,我待沙泰亲如手足,对他屡屡纵容,未料他竟觊觎王位!”
这番话令景东感同身受。
推心置腹的交谈让二人关系迅速升温,最终以兄弟相称。
酒至酣处,沙勇拍着景东肩膀道:“景东老弟,大秦可是棵参天大树。你可知道流沙国多羡慕你能与扶苏殿下交好?若我国有此机缘……”
景东闻言喉头微哽。
他早已派人四处搜寻扶苏与蒙恬的踪迹,却始终杳无音信。无人知晓这是永久的弃子,还是暂时的冷落。
若是后者,
希望犹存。
倘若真是被遗弃的一方,
他与景阳国的前路都将布满荆棘!
沙勇察觉到景东心神不宁,便起身告辞。
此行本为探明扣押沙泰的缘由,
既知沙泰图谋篡位,
他何苦为逆贼开罪景东及其背后的扶苏?
景东未作挽留。
流沙国的纷争既已化解,
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待办。
殊不知——
沙勇前脚刚离景阳城,
几道黑影便尾随其后。
行至荒僻处,
黑衣人骤然截住去路。
"来者何人?"
沙勇在护卫簇拥下厉声喝问。
"你可是流沙国主?"
为首蒙面人刀锋微侧。
"正是孤王!"
沙勇昂首应答。
君王气度,岂容畏缩?
"那便随我们走一遭。"
黑衣人冷笑,"若想反抗——"
寒光倏忽掠过众人眼帘。
"尔等受景东指使?"
沙勇拧眉不解。
秦景两国误会已消,
何人还要大动干戈?
"少废话!"
蒙面人挥刀逼近。
沙勇猛一挥手,
护卫们拔剑迎敌。
刀剑相击间,
忽有腥风卷起枯叶——
林间寒芒乍现!
1932年
沙勇鼻尖忽然飘来一丝甜腻气味,心中警铃大作却为时已晚。他双腿一软,"八零七"三个字还未脱口便栽倒在尘土里。
黑影从四面八方涌出。为首者麻利地将沙勇捆成粽子,其余蒙面人则扑向护卫队。刀光剑影间,护卫们的惨叫接连不断。
"打扫干净,半根头发都不许留。"
首领冷声下令。蒙面人们迅速抹去所有痕迹,像一群无声的幽灵消失在暮色中。
不多时,"沙勇"带着"护卫们"重新出现在官道上,继续朝着流沙国方向行进。
"师兄,我们冒充流沙国使团真的妥当吗?"假沙勇的声音透着少年人的青涩,指节不安地摩挲着缰绳。
"幼稚!"扮作护卫的师兄压低嗓音,"师尊们需要时间对付扶苏。既然流沙国投靠暴秦,就该付出代价。"
"可那些平民......"
"住口!"师兄眼底闪过厉色,"暴秦不倒,苍生永无宁日。区区流沙国的牺牲,算得了什么?"
假沙勇抿紧嘴唇。他记得门规第一条便是"众生平等",此刻却要亲手将无辜百姓推向火坑。但想到数百同门正在各地奔走,终是把话咽了回去。
当这支冒牌队伍跨过边境时,流沙国的文武百官早已列队相迎。月光照在假沙勇腰间的青铜令牌上,那上面还沾着真使团未干的血迹。
流沙国上下都在担忧景阳国会出乱子。
如今假扮的沙勇归来,众人悬着的心总算落下。
“传令所有大臣,本王有要事宣布!”
假沙勇的言行举止与真正的流沙王毫无二致,众臣毫不怀疑,纷纷奉命召集同僚。
一日后。
流沙国所有有品阶的官员齐聚假沙勇面前。
假沙勇强压心中忐忑,依照事先掌握的情报,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
“诸位一定好奇,本王在景阳国遭遇了什么,沙泰将军身在何处,又为何召集你们前来。”
“原因很简单——景阳国欺人太甚!本王要率军踏平景阳!”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自大王归来,始终神色平静,众臣原以为景阳国已给出满意交代。
谁曾想,大王竟罕见地用上“欺人太甚”这般严厉的斥责,更提出对景阳国动兵——这可是前所未有之事。
毕竟,当初景阳国丞相在流沙国指手画脚时,大王尚且隐忍。
如今怎会突然忍无可忍?
“大王,出兵景阳非同小可,不知沙泰将军现下如何?为何突然决定开战?是否需要考虑大秦的态度?”
一位大臣上前恭敬询问。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96/4318090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