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第330章
将领暗笑对方中计而不自知,
赵大总管则窃喜实力大增。
两相比较之下,扶苏这边的优势逐渐显现,能够更快地解决掉赵大总管。
扶苏派出的军队顺利潜入了赵大总管的山寨。
赵大总管并非毫无戒心,在这支军队进入山寨的近一个月里,他一直保持着警惕。
然而,这支军队在扶苏的指示下,始终安分守己,没有传递任何消息。
渐渐地,赵大总管的疑心消退,开始放松了对这支军队的戒备。
五天后,领军的将军认为时机成熟,便秘密传信给扶苏,准备里应外合,一举歼灭赵大总管等人。
当晚,扶苏收到密信,大笑几声,走出营帐观察天色,随即下令突袭。
蒙家军在他的指挥下迅速向山上进发。
872、手下士兵
与此同时,赵大总管也收到了士兵的禀报,得知扶苏即将攻打山寨。
他立即下令:“所有人打起精神,务必击退扶苏!若能活捉扶苏,赏万两黄金!”
士兵们士气高涨,纷纷高喊要生擒扶苏。
赵大总管满意地大笑,挥手示意士兵出击。
然而,扶苏安插的军队早已暗中行动,趁赵大总管的士兵下山迎战时,从山上发起突袭,杀得赵大总管措手不及。
直到此刻,他才惊觉自己竟轻信了这支军队,后悔莫及。
很快,赵大总管被围困在半山腰,身边仅剩几名亲兵。
扶苏见状,放声大笑,高声嘲讽道:“赵大总管,你不是要谋朝篡位吗?怎么落得如此下场?”
2175年
扶苏冷眼望着眼前狼狈不堪的赵大总管,讥讽道:"昔日妄图颠覆我大秦江山,如今却落得这般田地?"
赵大总管闻言勃然大怒,指着扶苏破口大骂。扶苏神色淡然,面对将死之人,他实在提不起怒气。
就在赵大总管骂得兴起时,一名士兵忍无可忍地拉开长弓。利箭破空而出,直取赵大总管咽喉。
仓皇间,赵大总管踉跄后退,全然忘了身后便是万丈深渊。待他惊觉时,整个人已失控地坠向崖底。
扶苏摇头叹息,没想到这个曾经 风云的人物,竟会因一时失足葬身谷底。他随即下令围剿残余叛军,率部返回营地休整。
翌日清晨,扶苏召见潜伏在赵大总管山寨的将领,赞许道:"此次任务完成得漂亮,回朝后必有重赏。"
将领喜形于色,连连称颂。扶苏不耐地挥手打断:"速去寻回赵大总管的尸首,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即便他死了,也要带回咸阳震慑叛党。"
待将领领命离去,扶苏望着远山出神。谁能想到,这支九百五十人的叛军,前一刻还在耀武扬威,转瞬便因一个失误全军覆没。
2176年
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扶苏正沉浸在感慨中时,先前那位将军已来到他面前。
扶苏难掩惊讶,没想到对方的行动如此迅速。命令刚下达不久,这人竟已寻得赵大总管的尸首。
"莫非你已经找到赵大总管的 了?"扶苏疑惑地问道,"你的办事效率确实惊人。"
将军闻言露出欣喜之色,恭敬地禀报:"陛下过誉了。并非臣办事得力,实在是赵大总管的尸首太过显眼。我们刚出营地不远,就在前方发现了。"
"赵大总管的 状况相当凄惨,陛下还是不要亲眼目睹为好。"
扶苏点头应允。既然将军如此建议,他也不想徒增烦恼。想必赵大总管的遗容确实不堪入目。
正当扶苏准备率领大军返回大秦时,一名士兵急匆匆闯入营帐。
扶苏疑惑地望向将军,将军同样不解,用眼神示意此人并非自己麾下。
扶苏会意,静候士兵禀报。
"启禀陛下,"士兵声音洪亮,"臣在附近发现一支军队,规模约为我军半数。他们身着大秦制式 ,臣不敢擅自决断,特来禀报。"
扶苏眉头紧锁,陷入沉思。按此描述,这支军队很可能是追随赵大总管的叛将所率。但若他们真心效忠赵大总管,为何不在被围时前来救援?
思忖片刻,扶苏对将军下令:"即刻率军包围那支队伍。待布置妥当,朕要亲自前去,看看他们见到朕时会作何反应。"
2177年
扶苏面前的将领闻言肃然颔首,当即告退调兵遣将。望着将领雷厉风行的背影,扶苏眼中闪过赞许之色。
他从容披甲执锐,率军抵达斥候禀报的方位时,果然望见叛军营地。面对惊愕的敌军,扶苏突然放声长笑,声震四野:"既见本君,何不跪迎?"
叛军士卒面面相觑,目光不约而同投向主将。那将领拧眉喝道:"扶苏!我等已非秦臣,轮不到你来发号施令!"
"乱臣贼子,死不足惜。"扶苏眸中寒芒乍现,"斩!"
大秦铁骑如潮水般涌来时,叛军阵脚大乱。瑟瑟发抖的士卒们丢盔弃甲,任凭主将如何叱骂也无人敢战。秦军默契地绕过降卒,直取中军大帐。
当五花大绑的叛将被押至马前时,扶苏抚剑轻笑:"方才的威风哪去了?记住——我能捧你上青云,就能送你下黄泉。"
扶苏冷冷注视着被擒的将领,手中长刃寒光乍现:"既入我手,留你何用?"
刀锋划破空气的刹那,那颗头颅已滚落沙场。血珠顺着刀尖滴落时,扶苏甩刃振血的动作带着行云流水的狠厉。还刀入鞘的金属摩擦声中,他转向那群瑟缩的降卒:"尔等曾食秦禄,为何追随逆贼?"
874、不敢违抗
目光如炬扫过每张惶恐的面孔,扶苏心知肚明——这些士卒不过是将军掌中傀儡,违令者死。但他偏要撕开这道伤口,让愧疚的毒汁渗进他们骨髓。
"将军持刀相逼啊!"降卒们叩首如捣蒜。当扶苏许诺既往不咎时,欢呼声顿时炸响,无数拳头捶打着胸膛发誓效忠。他唇角掠过讥诮的弧度,转身挥师返秦时,眼底凝着冰霜:叛徒终需付出代价。
咸阳宫檐角的风铃叮当作响,扶苏倚在龙纹凭几上轻叩案几。赵高的头颅早已腐烂,那些墙头草般的文臣,不过是他随时可摘的熟透果实。次日朝阳初升,玄色冕服掠过丹墀,文武百官的战栗从玉笏的颤动中泄露无遗。
2179年
蒙恬早已在殿外等候多时。
当扶苏踏入宫门时,蒙恬立刻上前关切地问道:
"陛下,此行可有受伤?"
扶苏淡然一笑,摆手道:"不必担忧,以我的身手,区区敌兵不足为惧。倒是该多关心赵大总管的安危。"
这话提醒了蒙恬,他连忙追问:"陛下既已取胜,听闻赵大总管已被您斩杀?不知他现在何处?"
扶苏微微颔首,心中暗叹蒙恬消息灵通。
"不错,赵大总管已死。他的尸首暂由亲卫军看管,待我下令后,便会将其悬于城门曝晒三日,也好让朝中大臣们引以为戒。"
蒙恬深以为然。此举既能彰显 威严,又可震慑群臣,实乃上策。
正当蒙恬思索之际,扶苏忽然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你虽知我除掉了赵大总管,却未必知晓他是如何丧命的。"
蒙恬闻言一怔。赵大总管之死,除了被陛下斩杀,难道还有其他可能?
看出蒙恬的困惑,扶苏揭晓了答案:"说来可笑,这位不可一世的赵大总管,竟是失足坠崖而亡。当日那般嚣张跋扈,最终却落得如此荒唐的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蒙恬瞪大双眼,难以置信。昔日威风凛凛的赵大总管,竟以这般滑稽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当真出人意料。
2180年
扶苏微微摇头,转而看向蒙恬道:"今日不谈这些了。赵大总管既已伏诛,何必再提一个死人?不如说说那些还活着的人。"
蒙恬闻言,立刻明白扶苏指的是朝中与赵大总管勾结的文臣。如今武将已尽数肃清,叛军皆归降于扶苏麾下,唯有那些文官尚未处置。
沉吟片刻,蒙恬忍不住问道:"陛下,臣有一事不解。我们这般清洗朝堂,却仍有人铤而走险图谋不轨。您待他们恩重如山,为何这些人还要 ?"
扶苏目光微沉,缓缓道:"蒙恬,你可知我提拔这些官员,本是为壮大秦基业。却疏忽了一点——未让他们见识雷霆手段。他们见我平日宽厚,便以为软弱可欺。"
"起初他们只听闻我行事霸道,相处日久,反倒觉得能与我周旋,甚至起了不臣之心。这次,我便要杀一儆百,叫天下人知道:朕的仁慈只给忠臣,对乱党绝不手软!"
蒙恬深以为然,正色行礼。
扶苏忽然起身,衣袖翻飞间寒声道:"即刻将赵大总管的尸首悬于咸阳城门,让过往官吏百姓都看清楚——朕的底线,碰不得。"
"诺!"蒙恬抱拳领命,转身时铠甲铿锵作响。他深知此事关乎 威严,必须办得震慑人心。
这同样是一个绝佳的立威机会。
蒙恬径直走向看守赵大总管 的士兵面前,沉声下令:“带上他的尸身,随我去咸阳城墙。”话音落下,他转身迈步,两名士兵不敢迟疑,抬着尸首紧随其后。
登上城头后,蒙恬冷然道:“用绳索将他捆缚,悬于城门之上。”两名士兵闻言骇然,却不敢违抗,只得照办。当赵大总管的尸身高挂城门时,蒙恬微微颔首,随即动身回宫复命。
这一举动震慑了朝野,那些参与谋逆的文臣个个胆战心惊,唯恐步其后尘。
扶苏听完蒙恬的禀报,露出一丝笑意:“按名单缉拿所有涉案文臣,孤要亲自审问——究竟为何背叛?”
蒙恬肃然领命,率蒙家军按册搜捕。一时间,哭嚎声四起,众臣接连被押至殿前。
扶苏凝视这群旧部,叹息道:“诸君,孤待尔等不薄,更亲手擢拔。这便是你们的报答?竟欲推一阉人为君?”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96/4318087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