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讨个恩典
安禾带着周太妃转了转沈家庄几处主要的位置,
一行人最终踱步到了这书堂窗外。
沈家庄这书堂眼下看并不阔气,
毕竟它本就是村中祠堂旁闲置的旧屋子,被沈里正带着村人略加修葺。
书堂外植了几竿翠竹,数盆兰草,风过时,沙沙声伴着隐约的读书声,显得清幽而别有生气。
不过与旁的书堂不同的是,沈家庄这书堂传出来的读书声,
除了有男子或稚嫩或清越的声音,更隐约有女子轻声的诵读声。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书堂内,
十数名年岁不一的女子正临案习字,或低声诵念。
赵蓉一袭青衫,正俯身指导一位姑娘握笔的姿势。
虽是面色冷淡,细看眉目却含着一丝温煦。
周太妃站在窗外静静地看了许久,忽的开口说道:
“你大姐那手工作坊不错,你这女子书堂却是更得我心。”
“为女子开慧,你在做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说着,周太妃转身看向身旁的安禾。
“承您谬赞,我其实没想那么多。”
“我们几个闲着也是闲着,便想着教教村中的女子们。”
安禾没想到周太妃竟是突然开口夸她,倒是有些错然和不好意思。
她着实没有旁人想的那么伟大,她也没有想过要改变这世界什么,
只是本着能干一步便干一步的想法。
甚至这女子书堂办起来其实也有那么些阴差阳错。
“你做了,便是很好了。“
周太妃转头笑着看看安禾,她相信这安掌事说的是实话,并不是在故作谦虚。
但这样反而让周太妃对她印象又好了几分。
看着这样的安禾,让周太妃想起自己尚在闺中时,曾经也天真的想要做些类似的事情。
周太妃自小就天资聪颖,加上又出身名门,家中名师典籍遍布。
周家开蒙自来没有男女之分,所以周太妃幼时都是同自己的兄长们一起跟着夫子读书。
她自小天资聪颖,一些见解和文章时常会受到家中延请的夫子夸赞。
周太妃的祖父自小就很看重她,时常夸赞她文思敏捷,有经世之才。
每次看到祖父面容慈祥的赞她,周太妃心中便要升起一阵豪气。
“祖父,以后我也要仿效张载所言,为往圣继绝学。”
为往圣继绝学啊,当时的周太妃还不太明白祖父无声的叹息是什么意思,
不过现在她却是知道了。
于天下女子而言,能有识字的机会已是难得,
她这般自小读书明理的更是万中挑一。
学识,自来便是昂贵的事情。
为往圣继绝学更不是这天下文人允许一个女子去做的事情。
“这书堂你若是……”
周太妃敛去眼中因为回忆而起的一丝怅然,温声开口同安禾说道,
只是这话说道一半,她忽的停顿了片刻,
随后周太妃笑着重新开口说道:
“待我回府,着人给你送些典籍来,兴许也能用得上。”
其实她原本想说的是,
这女子书堂安禾若是想要在这州府普及的更多一些,
她可以给些助力,让这书堂可以惠及更多的女子。
但是在话出口的那一刻,周太妃终是改了口径,
只变成了送些典籍来。
周太妃的迟疑自是有她的理由。
在周太妃看来,这沈安禾是太子信任的人,
太子身后便是现在的皇后,也将是以后的太后。
这为女子开慧的事情,虽是有些特立独行,但却也是惠泽天下的大好事。
这份名声于现在的皇后以后的太后来说,正是彰显她懿徳昭彰,泽被巾帼的大好机会。
所以,她这育有成年王爷的太妃,还是不要来抢了这风头的好。
否则,这风头说不准,什么时候,也就变成了刺到帝王心口里的一根刺。
周太妃迟疑的一瞬,安禾竟是秒懂了周太妃的盘桓。
唉,这些贵人们也是累得慌,这脑子每时每刻都转着各种盘算。
安禾心中叹了一口气,不过这气为周太妃叹的同时更是为她自己叹的。
不知不觉,她不也是成为了这样的人。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沈家庄的生活于安禾,赵蓉几人来说格外珍贵。
日日要转着脑子同人说话,实在是累得慌。
抬头看着不知在想什么的周太妃,安禾撇去自己脑海中的纷纷扰扰,
给周太妃行了个礼,
安禾笑着说道:“那我便替书堂的姑娘们谢过您的恩典。“
周太妃抬手刚示意她起身,却见安禾并未起来,反而继续说道:
“那不若我再替书堂姑娘们同您讨个恩典。”
周太妃一愣,随后颇为感兴趣的看向安禾,示意她继续说。
安禾抬头笑着看向周太妃,
周太妃还不知安禾这是何意,心中正疑惑,
便听对面那安禾忽然开口,一连串的溢美之词倾泻而出:
“素闻太夫人腹蕴珠玑,胸藏万卷,学贯古今,慧比兰芝。
听闻太夫人高论,如饮醇醪,字字皆金玉,句句蕴瑶华,实乃巾帼之鸿儒,闺阁之北斗。
太夫人之学识,如渊深海阔,浩瀚无垠;如明灯朗月,烛照幽微。
五车之富,八斗之才,亦难尽其万一,令人仰止,钦佩无已。
………………”
毫无准备的周太妃被安禾这通没有来的夸赞夸的一脸茫然。
幼时夸她聪慧的人有许多,大多是长辈亲人。
自从她进宫之后,虽也有人夸她,可是周太妃这人出了名的冷淡,对于一些阿谀奉承的,她一向都没甚好脸色。
所以慢慢的,再这么当面长篇大论夸她的人倒是越来越少,
直至现在几乎也没人再来夸她的学识了。
或者说周太妃也不会给人机会在她眼前抖这个机灵。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话从安禾嘴里说出来,
再配着她那好似认真,
又好似把小心思明显挂在脸上的有趣表情,
周太妃却只觉得好玩。
加上兴许因为在这小村子里,周太这心情也难得的松弛。
所以,现在听着安禾的这番阿谀便并不觉得反感。
见安禾嘴里的溢美之词还有滔滔不绝的架势,
周太妃一向淡然高贵的脸上难得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她赶忙伸手制止了安禾:
“行了,行了。”
“有什么就直说吧。”
说完,周太妃又瞥了一眼安禾,开口说道:
“刚不是叫我婶子吗,怎的现在又称太夫人了。”
语气中隐约还带了丝调侃。
“嘿嘿,这段话跟‘婶子’这个词这不是实在有些不搭吗?”
安禾向来是个顺杆爬的,
见周太妃并不气恼,于是这说话间虽是恭敬,却带了些亲近来。
“还是太夫人听起来更配您的高贵气质。”
周太妃又看了安禾一眼,那双虽是上了年纪,
但仍波光流转的美目中竟是翻出了一个类似白眼的动作:
“我看腹蕴珠玑的是你才对。”
“到底想求什么,且快直说吧。”
“你这一套溢美之词说的我头都晕。”
言语间,周太妃竟带出了些爽利的味道。
跟在周太妃身侧的另一位年岁比淑文妈妈还要大上几岁的老妈妈,
原本恭敬低垂的头忍不住轻微抬起了一下,
接着又迅速规矩的继续站好。
只是心中的诧异却是又大了几分。
太妃年轻时,其实是个带着点泼辣利落的性子,
只是进了宫之后,这性子才变了许多。
这一点现在几乎已经没人知道了。
便是她们几个跟在太妃身侧的老人,
也已经多少年没见到带着点性子的太妃了。
这样的太妃,虽是少了些高贵,
却也多了些活力,
着实也让人想念的紧啊。
这边安禾见周太妃刚刚有些惆怅的心情似是明朗了许多,
于是便笑着抬起头,直视着周太妃笑眯眯却带着睿智的美目开口说道:
“民女斗胆,有一不情之请。
恳请太夫人暂歇片刻,于此陋室,
为堂中这些向学之心赤诚,却苦无名师指引的女子们,上一课。
即便只是片言只语,点拨一二,于她们而言,亦是甘霖玉露,终生受用不尽!”
安禾这人,你说她谨慎吧,
她偶尔也总是做些看起来鲁莽的事。
你说她没分寸吧,偏偏她有些出格的举动往往不仅没有惹祸,
反而会有些出人意料的效果。
比如现在她同周太妃求的恩典,
竟是想请周太妃去女子书堂给这些农女们上课。
这般大逆不道的想法,也不知道这沈安禾是怎么敢说出口的,
旁边站着的老妈妈在听到沈安禾大胆的请求后,
实在忍不住心中的诧异,终是震惊的猛的抬起了头。
这沈家姑娘以前不也是宫中的掌事吗,
看行为举止也颇有规矩,现在怎么竟是敢说这种话。
那女子书堂里不都是些农女,
怎的敢让太妃同这些农女同处一室的??
单不说这于礼不和,就是这太妃一下同这么多身份不明的人近距离接触,
这安危问题谁来负责??
这位老妈妈第一反应脱口而出就想说“放肆!!”
不过在“fang”字刚要脱口时,
她敏锐的看到了太妃面上的表情,
那不是生气,也不是愤怒,反而只是单纯的诧异还貌似有一丝丝的迟疑和复杂。
这让极为了解周太妃的老妈妈生生把已经涌到嘴边的气音给咽了回去,
那个“放”字差点让老妈妈把自己的嘴唇咬破。
其实安禾这想法也是突然涌上心头的。
她也知道,在贵人面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是,同周太妃聊了这许多,
看着她透过窗户望向屋内的样子,
这想法不知怎么就浮现了出来。
况且,安禾一向是个有机会便抓的人。
周太妃若是同意了最好,若是不同意想来也不会责罚与她。
里外算算都不亏的事情,为什么不提呢。
“你这倒是突然了些。”
果然,周太妃并未生气,反而这神情还有一丝奇怪。
给姑娘们上课啊,这还真是多少年没有过的经历了……
“是突然了些,不过,周婶子,就是同姑娘们聊聊天。”
“能让这些丫头瞻仰下婶子的风华那便是她们一辈子的荣幸了。”
安禾见周太妃这态度,
马上又是一副笑意盈盈的模样,
脸上那副哄人的表情着实是显眼的很。
周太妃眼瞅着自己这称呼,从太夫人又变成了周婶子,
心中倒是觉得有趣的很,
这位安掌事还真是个妙人儿。
一会太夫人,一会周婶子,合着叫什么称呼全凭她的需要啊。
周太妃在宫中浸淫多年,她不喜欢太圆滑的人,
也不喜欢太聪明的人,但是同样的她也不喜欢太过老实,太过鲁钝的人。
这话听起来很矛盾。
但是实际上就是这样。
能让他们看到眼里的,需要有点聪明,有点圆滑,又透着真诚,
各种品质都在一个恰好的度之中。
哪个度过了,兴许都会惹了贵人们厌烦。
当然,这其中,最最重要的是,运气还要好的人。
没有运气,那便真就啥都不是。
显然,这位安掌事便是哪里都有了一点的人。
难怪能成为那位少年老成的太子最信任的人。
这样聪明懂礼知分寸有趣有些胆识却又有些胆怯的人物,
她也想有一个来着。
于是,就这样,沈家第二位妙人儿就这样在周太妃心里又划下了一道重重的痕迹。
而沈安禾不仅投了周太妃的所好,
更是给女子书堂里的姑娘们争取到了一份日后足以让她们炫耀一辈子的荣耀。
那可是当朝的太妃亲自给她们上了一堂课,
太妃还亲切的问了她们家中的情况。
换句话说,她们是不是也可以算是太妃的女弟子了。
当然,除了太妃给她们上课,
日后随着沈家庄女子书堂的名气越来越大,
这女子书堂带给她们的荣耀可不止于此。
不过,现在那些在村中上课的姑娘们还不知道周太妃的身份,
不过即便不知道这真实的身份,
周太妃的气质和谈吐以及随行的阵仗,
也足以让村里的这些姑娘们震惊了。
毕竟这时候的女子主流讲究的还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越是富贵的人家越是如此。
加上森严的等级差异,
先不说周太妃这般的皇家贵人,
便是富贵人家的贵妇们,
平日村中的姑娘们也没什么机会见到。
所以,对于能与这般看起来就雍容华贵的贵夫人接触,
这些姑娘们自是新奇又激动。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15/4321587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