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无用!!
“安掌事是不是还有个侄儿,叫沈君礼?”
太子忽然发问,赵平顺忙躬身应道:
“回太子殿下,正是。沈君礼是安掌事的二侄儿,今年刚满七岁。”
李瑜微微颔首:“七岁,也不小了。”
“孤七岁时,已能下场应试。”
赵平顺:……太子殿下,那农家小子哪能跟您这般天赋异禀相提并论……
“殿下说的是。”他心里虽为那孩子叫屈,嘴上仍恭敬回话。
“传信给太傅,”李瑜一锤定音,“明年让沈君礼也下场试试。”
八岁考秀才,十二中举,十五便可赴京应试。
进士科予他两次机会,十八应当就能入仕为官。
虽仍觉慢了些,好在还有个沈君仁。
李瑜心中默算。
此时,刚随祖父做完晨课、正与村童嬉闹得满身泥点的沈君礼还不知道
他的一生,已在三言两语间被划定轨迹。
能肆意打闹的童年,即将戛然而止。
沈君礼:无人为我发声吗??谁说我八岁就能中秀才??
十五岁考进士??
听听,这像是常人能说出来的话吗?!
“今科应试的沈家人里,是否还有个考举人的?”
李瑜翻着沈君仁的卷子,忽想起陈志维,蹙眉问道。
“回殿下,卷子在此。”赵平顺忙躬身呈上,
“只是安掌事这位姐夫……此次仍未中举。”
李瑜闻言收回欲接的手,语带嫌恶:
“无用。”
三十有余竟连举业未成,想来才具平庸。
这般人物,纵是提拔也难堪大用。
何况,不过是个姐夫。
被彻底嫌弃的陈志维:三十未中举实属寻常啊……
我或许……还能再救一救?
可惜太子听不见他心中哀鸣,连眼风都未扫向那份卷子。
见太子神色,赵平顺悄无声息地将卷子撤下。
李瑜心中又将沈家男丁盘算一遍,欲再择可用之人,却发现屈指可数。
“沈家堪用的男丁,未免太少了。”他语带不满。
安姐姐这两位兄长,着实不成器!这般年岁,子息竟如此单薄。
没用的沈安怀、沈安然:对不住您嘞……
“既是安掌事亲侄,时务策论竟写得如此粗浅。”
李瑜拈着沈君仁的卷子吹毛求疵,
“安掌事最擅此道,莫非不曾教导?”
十七岁才中秀才,名次亦不靠前。
字迹尚可,却少筋骨。
文气更欠火候。
翻来覆去,那“沈君仁”三字愈看愈觉刺目。
呵,不过就是安姐姐的亲侄儿。
不过就是同姓沈!
不过就是因着他们,安姐姐才抛下他独留深宫!!
忆及此,李瑜牙关不自觉地咬紧。
自他有记忆起,安姐姐便常伴左右。
即便偶尔出宫,也是为他前程筹谋。
“小胖子,你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
“如今我养你,往后你赚银子养我。”
市井中度过的艰难岁月里,安禾日日念叨的话言犹在耳。
谁知如今,竟凭空冒出这么一大家子血脉至亲。
她如今……倒真有家人了。
李瑜面色渐沉,攥着卷子的指节微微发白。
“太子殿下,沈君仁与安掌事相识不过数日。”
“虽有血缘,终究时日尚短,安掌事未必会倾囊相授。”
赵平顺窥着太子阴晴不定的神色,揣度着开口,
“何况安掌事从不对谁都费心点拨……殿下与安掌事自小的情分,岂是沈家人可比。”
李瑜眯了眯眼,面色稍霁,指节渐松。
呵,倒也是。
不过……
他松弛的指节在紫檀案上轻叩,声声击得赵平顺头皮发紧。
叩击声戛然而止。
“你话多了。”
李瑜声调平缓,威压却如山倾下。
赵平顺骇然匍匐在地。
殿中寂然,只余轻叩桌案的声响,如重锤砸在赵平顺天灵盖上。
糟了!天家心思岂容揣度,他竟得意忘形,犯了太子大忌。
“起来吧。”
待跪伏之人冷汗透衣,李瑜方缓声开口。
赵平顺闻声如蒙大赦,惊惧过后竟涌起无尽感激。
太子待他,终究宽厚。
看着涕泪纵横的赵平顺,李瑜难得露了笑意,虚点他道:
“你啊……”
“奴才该死!奴才该打!”赵平顺以袖拭泪。
“知错便好,去吧。”
李瑜挥袖,又补了句,
“先净面。”
“没出息的东西。”
赵平顺连连称是,踉跄退去。
若安禾在此,怕要在心中暗啐:这小子,真是个摆弄人心的天生帝王料。
待那背影消失,李瑜神色复归沉静。
他瞥了眼案上卷子,随手搁置一旁,重新埋首政务。
安姐姐曾说,他生来便是帝王性子。
如今看来,果真如此。
安禾:当初不过见你年岁小,怕你不敢争位,随口夸几句壮胆……
谁料这糯米团子竟当真了。
而被太子鄙夷至深的沈君仁,正经历十七年来最酣畅的狂喜。
他中秀才了!!
他竟真的中了秀才!!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15/4321586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