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云深禾自安:被拐小妹归乡记 > 第522章 家有一老

第522章 家有一老


“皇上圣明。”

皇后柳氏语调温婉依旧,指尖轻拢着广袖上的缠枝纹,不见半分慌乱。

惠文帝蓄满力道的言语如同砸进一团棉花里,无声无息。

“臣妾一向愚钝,”

她将玉碗搁在描金托盘上,

锦帕细细擦拭着并无药渍的指尖,

动作慢得近乎刻意,“所以臣妾,的确不是个能当得的母后。”

话音落时,她已轻步上前,抬眸望向惠文帝,

眼底是化不开的柔,语气却藏着冷:

“不过臣妾庆幸——庆幸臣妾从来不是陛下眼中能够‘当得’的人。”

不被这天下至尊放在眼里,自然也免去了许多雷霆雨露,阴谋算计。

她鲁钝,却比谁都清楚:唯有她的儿子坐上那张龙椅,

她才能真正喘一口气,过上松快日子。

“你这个贱妇!贱妇!!”

惠文帝额角青筋暴起,嘶吼着向前扑去,枯瘦的手指几乎要触到柳氏的衣襟。

皇后只淡然退后半步,让他扑了个空,狼狈地摔在皇榻边缘。

旁侧老太监躬身欲扶,却被他一把挥开,

力道之大连袖摆都扫得猎猎作响。

他看都不看那老太监一眼,

强撑着眩晕的身体,干瘦手臂死死撑住榻沿,

目光先剜向李瑜,再转向沈安禾,声音因极度愤恨而颤抖、嘶哑,却带着最后的狠毒:

“沈安禾……你以为李瑜真是为你?”

“他不过是借你的事,夺朕的权!”

“等江山到手,你……你也是枚弃子!”

他咳得胸口起伏,却仍不肯停,

“他早想动手了,不过是在等一个契机!”

“你以为,你真有那么重要吗?”

最后一字落下时,李瑜的面容骤然绷紧,

垂在杏黄龙纹袖中的手猛地青筋暴起,指节捏得发白。

沈安禾立在皇后身侧,神色平静得像一潭深水。

看着惠文帝眼中烧得旺的疯狂与不甘,

她竟觉出几分荒谬的好笑——这算计了一辈子的帝王,

到了穷途末路,还想着挑拨离间。

“皇上,民女行事,向来只论行迹,不猜人心。”

这话出口,李瑜本就紧绷的下颌线绷得更紧,

眼底飞快掠过一丝慌。

“不过,”沈安禾话锋一转,声音带着让人心安的清透,

“即便论心,民女信任之人,也从未让民女失望过。”

一直僵立在殿中、面色阴晴不定的李瑜,

在听到这句话的刹那,眉宇间冰封般的冷硬骤然消融了几分。

“况且,民女自问,从未成为太子殿下的绊脚石。”

她目光澄澈,看向惠文帝,

“若能成为殿下的契机,民女荣幸之至,何乐而不为?”

她又不傻,太子就是她在这个时代最强硬的靠山。

不论在情谊上还是在利益上,她自是要牢牢的同太子捆绑在一起。

难道非要让太子以损伤利益为代价来证明对她的感情吗?

她相信人心,却也从来不考验人心。

惠文帝面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却已说不出完整的话来。

李瑜眉宇间的冷硬却骤然消融,看向沈安禾时,

眼底漾开一点暖意,再转回头时,语气已彻底冷如冰:“父皇,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皇后适时地将剩下的汤药递至惠文帝唇边,

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皇上,喝了药,安歇吧。您操劳了半生,也该好好歇歇了。”

惠文帝死死咬着牙关,怨毒的目光如淬毒的匕首,剐过眼前三人。

然而,身体的极度虚软与药力的逐渐上涌,

让他的抵抗变得绵软无力。

最终,那剩下的一碗漆黑的汤药还是被尽数灌了下去。

不过片刻,他的眼神便渐渐涣散,身体软倒在榻上,呼吸趋于平稳。

在他意识彻底沉入黑暗前,只模糊地听到李瑜清晰而平稳的声音,在寂静的寝殿中回荡:

“传父皇口谕:朕躬违和,即日起由太子监国,总揽朝政。择吉日,行登基大典。”

违和啊……不是驾崩……

终究还是像了先皇的心软……

这是惠文帝昏睡之前,脑中残留的最后一个想法。

那一直如同泥塑木雕般侍立在榻前的掌印太监长庆,

此刻终于缓缓睁开半阖的老眼,躬下身子,拖着长调应道:

“老奴……遵旨。”

沙哑的嗓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李瑜负手而立,目光扫过殿内,沉声道:“照顾好父皇。”

说罢,转身跨步走出这满是龙涎香与药味的寝殿,

衣摆扫过门槛时,带起一阵微凉的风。

沈安禾转头看了眼沉睡的惠文帝,又朝长庆颔首示意,跟着皇后躬身退出了这象征世间至高权利的明黄天地。

身后,老太监长庆望着她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而后上前,小心翼翼地为惠文帝掖了掖被角。

宫女们鱼贯而入,层层帷幔落下,将殿内的寂静与过往,一并掩了去。

殿外的天,不知何时已泛起鱼肚白,一夜的暗涌终是平息,

新的朝局,在这寂静的晨光里,悄然拉开了序幕。

“宫内各处紧要通道,尤其是通往寝宫的,加派人手。”

一出寝殿,沈安禾便转头对守在外面的东宫掌事吩咐,

语气果断,“凡非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手令,一律禁止通行。”

安禾虽是离宫许久,但她可以说是在宫中长大,

宫中各处安防以及东宫的调度她自是得心应手。

“是!”掌事原是她的旧部,应答得干脆利落,转身便去传令。

沈安禾望着被围得如铁桶般的寝宫,抬手摩挲着袖间温润的玉佩。

这是江回紧急派人送进京的,没想到竟真起了关键作用——惠文帝身边那位最是忠心不二、历经风雨的掌印老太监长庆,

在见到这枚玉佩后,竟选择了默许他们的行动。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安禾喟叹一声。

看来江回这座宝藏,她挖掘的还是太少。

当年能在皇帝宠妃手里救下被掌掴的她,

果然比她还久居宫中数十年的江回在宫中的旧故,更是让人想也想不到。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15/4321578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