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吃肉啦
这族老已经年过七旬,平日也是耳聋眼花暮气沉沉,
原本,族中司仪之职早已交给了识文断字、声音洪亮的年轻后生。
可当“佑圣夫人”的喜讯传来,
七叔公那浑浊了多年的老眼,骤然迸发出惊人的亮光。
他立刻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找到沈里正,说什么也不肯让步。
“糊涂!”
“此乃千古未有之盛事!”
“告慰列祖列宗,岂能由黄口小儿主持?”
“礼法规矩,他们懂多少?”
话到激动处,他举起拐杖“咚咚”地杵着地面,
“老头子……老头子我年轻时,也是主持过三次大开祠堂的!”
“这流程,这规矩,都在脑子里装着哩!”
见沈里正还有些犹豫,老人家竟开始“耍赖”,
雪白的胡子一翘一翘道:“这差事非我莫属!”
“你们若不让,我……我就躺在祠堂门口不走了!”
最终,沈里正只得答应,
那原本的司仪后生虽不服气,平白被夺了这光宗耀祖的差事,
却也只得瘪着嘴,把委屈和眼泪一起憋回肚子里。
于是,此刻的七叔公,特意翻出那件浆洗得笔挺,
压箱底多年的深褐色长衫,头戴一顶略显过时的方巾,
虽身形佝偻,却努力将腰板挺得直直的,站在祠堂门前最显眼的位置。
那精神矍铄的模样,与他往日连吃饭都需人催促的暮气形象,简直判若两人。
“这村老怕不是已年过了古稀,竟还强撑着出来~”
凌骁见到这位实在苍老得有些离谱的司仪,
忍不住笑着扭头,想同身边的虎妞调侃几句。
没曾想,一侧身竟瞥见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正阔步朝这边走来。
“参见~”
凌骁面色一正,赶忙拱手欲行礼,
却被一身便衣的李玄昭抬手制止:“今日不必多礼。”
前些时日被周太妃接回府中的兰玉,
此刻正牵着父王的手,好奇地探着小脑袋,望向庄严肃穆的祠堂里面。
此时,里面已到了安禾敬告祖宗的关键环节。
只见沈里正深吸一口气,抖着手上前,点燃了那粗大的香烛。
青烟袅袅升起,带着全族人的祈愿与禀告,直上青天。
他整理了一下特意换上的半新长衫,
神情是前所未有的庄重,转身面向黑压压跪倒一地的族人。
他手中拿着一张沈明德写就的告祖文,
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一字一句地念道:
“岁次甲子,黄天吉日,沈氏不肖子孙,阖族上下,谨以香烛醴酒,三牲素馐,敢昭告于列祖列宗之灵前:
“伏惟我沈氏,耕读传家,世代务农,谨守本分,夙夜匪懈。”
“幸蒙天恩浩荡,我族沈门安禾,淑德贤良,慧心智勇,……今上特敕封为‘佑圣夫人’,赐诰命,赏金帛;……赐‘恩义之家’匾额,推广其行,泽被乡梓……”
他的声音在祠堂中回荡,每一个字都重重敲在族人的心上。
当念到“佑圣夫人”和“恩义之家”时,
人群中再次响起压抑不住的抽气声和低低的啜泣声,
那是喜悦与荣耀达到极致的宣泄。
沈老头和沈老娘跪在后面,老泪纵横,
不住地以头触地,喃喃念着:
“祖宗保佑,祖宗显灵啊……”
告祖文念毕,沈里正将文稿在香烛上点燃,
化为灰烬,算是将这天大的喜讯送达了先祖。
接着,便是最隆重的环节——请旨告祖。
两位族老颤巍巍地将盛放着圣旨和懿旨的托盘高举过顶,
走到安禾的面前,安禾同沈明德分别接过两个托盘,
一步步走向香案,将其郑重地放置在香案正中央。
那明黄的绢帛、朱红的玺印,在香烟缭绕中,
散发着令人不敢直视的天家威严。
“叩首——!”
七叔公拉长了调子,声音洪亮得不似老人。
以沈里正为首,所有沈氏族人,包括安禾一家,
齐刷刷地向着香案和其后的祖宗牌位,行三拜九叩大礼。
“再叩首——!”
“三叩首——!”
每一次叩首,都伴随着对皇恩的感激,对先祖的告慰。
“礼成~”七七叔公带着独特腔调的尾音在梁间萦绕。
一时之间,跟着站起来的村人各个噤若寒蝉,
整个祠堂陷入一种奇异的寂静中。
“娘,什么时候吃肉啊~”
静寂了许久,
忽然一道脆生生的童音在寂静的祠堂门口响起,
犹如一颗小石子突然投入了平静的湖面。
那孩子的娘亲吓的手忙脚乱的就去捂住他的嘴,
轻声呵斥道:“胡说八道什么呢!”
“吃什么肉吃肉!!”
不曾想那男孩听闻没有肉吃,
马上不干了,直着嗓子冲着他娘喊道:
“不是娘你说的只要磕完头就有肉吃吗……唔……唔……”
话还没说完,就被他面红耳赤的娘亲一把抱起,死死捂住了嘴巴。
“呵呵,呵呵~我没说,没说……”
妇人臊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小兔崽子,她说了那么多话他都没记住,
偏偏就记住了祭祀之后有肉吃这一句!
倒是显得她只想着吃肉一般。
“小牛说的对,我也有些饿了。”
安禾含笑的声音打破了尴尬,
“里正叔,既然已经礼成,咱们这喜宴便也准备起来吧~”
沈里正闻言,面上原本紧张的神情一松,
赶忙笑着拱手应下,随即转身看向祠堂内外站得密密麻麻的村人,
挥舞着他标志性的烟袋杆,满面红光地喊道:
“佑圣夫人发话,大家就别愣着啦!”
“都动起来,把咱们的喜宴操办起来!!”
他一边说着,一边看向那还在发窘的妇人:
“快别捂着孩子啦~”
妇人手一松,小牛便如一条灵活的小泥鳅,
从他娘怀里滑了出来,嘴里欢天喜地地喊着:
“哦~哦~吃席啦!哦~哦~吃肉啦~~”
祠堂里其他孩子在他的带领下,也立刻蹦跳欢呼起来。
盼儿和君兰几个小的也跟着拍手雀跃。
村人们见孩子这般天真烂漫,
脸上原本的紧张神情也都松弛下来,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孩子们可不明白什么圣旨威严,他们只知道村里有了大喜事,
大人们心情都好,现在磕完了头,可以尽情玩耍,
一会儿还有盛大的喜宴,一个个顿时如同撒欢的小狗,
高兴得到处蹦跶。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15/4321573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