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列强的算盘
格里斯海姆战斗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其引发的政治冲击波却已迅速越过了德国的边界,在世界各大国的首都激起了迥异的回响。德意志的土地上,一场决定其未来道路的内战已然拉开序幕。
在巴黎荣军院那间悬挂着巨大战术地图的会议室里,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复仇快意和战略焦虑的情绪。马歇尔·贝当,这位凡尔登的胜利者,此刻正用他那特有的、带着一丝阴鸷的目光凝视着地图上莱茵兰地区新标注的红色区域。他的手指关节重重地敲打在科布伦茨的位置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先生们,”贝当的声音沙哑而强硬,“我们最担忧的噩梦正在成为现实。一个布尔什维克化的、武装到牙齿的政权在德国的诞生了。这个‘韦格纳’不仅撕毁了《凡尔赛条约》,他还拥有一支不容小觑的军队,并且正在向德国腹地扩张!”
贝当猛地转过身,面向与会的将领和外交部官员:“现在正是天赐良机!艾伯特政府软弱无能,诺斯克的自由军团看来也并非那些红色分子的对手。我们必须立即行动,以‘维护凡尔赛条约、防止布尔什维克瘟疫蔓延’的名义,出兵莱茵兰!”
一位相对谨慎的外交部高级官员试图提出异议:“元帅阁下,直接军事干涉德国内部事务,可能会激起德国人普遍的仇视情绪,甚至可能促使他们暂时团结起来对抗我们。而且,英国和美国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国内的情绪,人民渴望和平,他们恐怕难以理解为何刚刚停战,我们的年轻人又要走上战场。”
“英国人和美国人?”贝当不耐烦地打断他,嘴角撇出一丝讥讽,“他们一个隔着海峡盘算着大陆均势,一个远在大西洋对岸做着孤立主义的美梦!等到红色德国真正强大起来,威胁到整个欧洲的秩序时,他们就来不及后悔了!” 贝当略过了关于国内厌战情绪的质疑,语气变得更加激烈:“我们必须为自己负责!为了法兰西的未来负责!莱茵兰,必须重新置于我们的控制之下,最好是永久性的!这不仅是为了安全,也是为了补偿法兰西在战争中流尽的鲜血!”
然而,那位官员所提及的“国内情绪”并非空穴来风。就在贝当在会议室里力主出兵的同时,在巴黎的街头巷尾,在诺曼底的乡村酒馆,在经历过失去亲人痛苦的无数法国家庭中,一种深刻的厌战和反战情绪正在蔓延。报纸上虽然充满了官方导向的对“红色威胁”的声讨,但《人道报》等左翼媒体也在大声疾呼:“不要再流一滴血!”“和平万岁,反对新的战争冒险!”一些退伍军人协会甚至发出了警告:“我们不会再为政客和银行家的利益去攻打莱茵河对岸的工人。”这种弥漫在社会底层的疲惫与抗拒,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制约着巴黎决策者们的手脚,使得任何大规模的军事干预计划都不得不考虑其可能引发的国内政治风险。
尽管如此,在贝当的极力主张和军方部分强硬派的支持下,法军总参谋部仍开始秘密制定名为“莱茵行动”的干预计划,数个师的部队开始向法德边境谨慎集结。但在每一道命令背后,都萦绕着一个疑问:如果枪声再次在莱茵河畔响起,法兰西的民族,是否还愿意跟随?战争的阴云再次凝聚,但其根基,却远不如1914年时那样坚实。
与巴黎的激切相比,伦敦唐宁街十号的气氛则显得更为微妙和复杂。首相劳合·乔治坐在壁炉旁,手中拿着驻柏林和科布伦茨观察员发回的报告,脸上带着他标志性的、难以捉摸的表情。
“所以,”劳合·乔治缓缓开口,对着外交大臣和陆军大臣说,“贝当那只老老虎已经按捺不住,想要扑过莱茵河了。而柏林的那些社会民主党人,似乎处境不妙。”
外交大臣点了点头:“是的,首相先生。韦格纳的部队展现出了超出预期的战斗力。如果他们真的击败了柏林政府,一个红色德国将会出现,这无疑会打破欧洲的力量平衡。”
“打破平衡?”劳合·乔治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或许吧。但一个过分强大的法国,同样不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一个分裂的、内部相互消耗的德国,在眼下难道不是更能确保法国将注意力集中在欧洲大陆,而非全球殖民地上吗?”
劳合·乔治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伦敦灰蒙蒙的天空:“我们的立场很明确:密切关注,暂不直接介入。可以向柏林政府提供一些非正式的、有限度的支持,比如通过第三方渠道提供一些物资,但要绝对避免与韦格纳的政权发生正面军事冲突。让法国人去打头阵吧,如果他们执意要那么做的话。我们只需要确保,无论最终是红色德国胜利,还是柏林政府惨胜,欧洲都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过于强大的主宰力量。”
这种深植于历史传统的“均势”策略,使得英国在对德国内战问题上保持着谨慎的暧昧,其政策核心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这场冲突为自身谋利,而非急于选边站队。
在大西洋彼岸,白宫的气氛更为超脱。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看着来自欧洲的电报,眉头微蹙,他的“十四点原则”理想在欧洲现实的权力政治面前已然褪色。
“德国人……在自相残杀打起内战了。”威尔逊总统对顾问说道,语气中带着疲惫与失望,“我们帮助欧洲结束了战争,带来了和平的框架,但德国人似乎决心要毁掉这一切。”
顾问回应道:“总统先生,国内的情绪是明确的,民众厌倦了欧洲永无止境的纷争。参议院绝不会批准任何形式的军事介入。而且,无论柏林还是科布伦茨,他们都还没有表现出愿意接受我们自由贸易和民主理念的迹象。”
威尔逊叹了口气:“那么,我们的立场就是中立。发表一个呼吁各方保持克制的声明,强调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重要性。同时,确保我们的商业利益,尽可能不受影响。欧洲的问题,终究需要欧洲人自己解决。”
美国的孤立主义倾向在此刻占据了上风,华盛顿决定扮演一个遥远的旁观者,除了道义上的呼吁,不愿对德国内战投入任何实质性的政治或军事资源。
与西方国家的担忧和算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收到德国内战爆发的消息时,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在一次布尔什维克高层会议上分享了这一情报。
“同志们!看啊!德国工人阶级的先进部分,在韦格纳同志的领导下,终于拿起了武器,向他们的资产阶级卖国政府发动了进攻!”列宁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急促,他习惯性地将拇指塞进马甲肩带下,“这证明了什么?证明资本主义链条在其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正在断裂!德国无产阶级的觉醒,具有世界性的历史意义!”
他走到巨大的欧洲地图前,手指用力地点在德国中部:“我们必须给予他们一切可能的支持!不是直接的军事干涉——那会给他们和我们都带来灾难,而是政治上的声援,经验上的分享,以及……如果条件允许,通过秘密渠道提供一些他们急需的技术和物资援助。”
托洛茨基扶了扶夹鼻眼镜,保持着理论家的审慎:“韦格纳政权的纲领中,民族主义的成分依然很重,我们需要引导他们走向更纯粹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当然要引导!”列宁迅速回应,“但在当前阶段,他们的斗争在客观上沉重打击了欧洲帝国主义体系,特别是凡尔赛体系!我们要把德国发生的每一次战斗,都看作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要让我们俄国的工农群众都知道,在德国,我们的阶级兄弟正在为同样的理想而战!”
在列宁的指示下,共产国际迅速行动起来,通过秘密电台和人员往来,向科布伦茨传递着来自苏维埃俄国的祝贺与建议。尽管能力有限,但莫斯科将韦格纳的红色德国视为打破帝国主义包围的希望之火,不遗余力地为其提供道义和国际舆论上的支持。
就这样,围绕着德国内战的棋盘,各个大国已然落座,怀着各自的目的与算计,注视着棋盘上红与黑的激烈搏杀,并随时准备在时机成熟时,投下自己的棋子。德意志的命运,不仅取决于其内部的较量,也在这场大国博弈的阴影下,艰难地寻找着出路。
感谢“将大”、“帝皇座下小金人”、“喜欢泰山的长鹰哥”三位大佬的打赏!祝愿大佬事事顺心,万事如意,娶8个老婆!ღ( ´・ᴗ・` )比心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01/4321903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