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会召开
柏林,昔日象征帝国权力的皇宫剧院,如今被改造为全德工农兵代表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会场。穹顶之下,巨大的红色横幅取代了皇家徽章,上面书写着醒目的标语:
“一切权力归于苏维埃!”、“面包、和平、土地!”。
台下,坐满了来自德意志四面八方的代表:身着灰色军装、胸前挂满勋章的前线士兵;双手粗糙、面容黝黑的农民;穿着工装、眼神中充满希望的产业工人;以及来自鲁尔、巴伐利亚、萨克森等地的知识份子和地方苏维埃干部。会场内人声鼎沸。
卡尔·韦格纳在奥托·克朗茨、约翰·施密特等核心成员的簇拥下步入会场。刹那间,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代表们自发地起立,挥舞着手中的红旗,许多人眼中闪烁着泪光。韦格纳面带沉稳的微笑,边走边向两侧的代表们挥手致意,不时停下脚步,与伸过来的手紧紧相握。
“主席同志!我们从基尔港来的水兵向您致敬!”一个皮肤黝黑、声音洪亮的水兵代表激动地喊道。
韦格纳用力握住他的手:“共和国的海岸线,就交给你们了,同志!”
“韦格纳主席!图林根的农民感谢您!我们有了自己的土地!”一位白发老农声音颤抖。
韦格纳俯下身,亲切地说:“老人家,土地本来就是你们的。好好耕作,共和国需要粮食。”
这些互动被记者们的相机忠实地记录下来,场面热烈而感人。然而,在这片欢腾的海洋中,也存在着几处相对冷静的“孤岛”。
在会场前排,罗莎·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坐在一起。他们同样受到了代表们的敬意和掌声,但当韦格纳的目光与他们相遇时,彼此只是礼节性地点头致意。
卢森堡的脸上带着淡淡的、若有所思的表情,她敏锐的目光扫过台上韦格纳的核心班底,尤其是眼神锐利、姿态强硬的奥托·克朗茨和恩斯特·台尔曼。李卜克内西则在与韦格纳握手时,低声说了一句:“韦格纳同志,希望这次大会能充分体现无产阶级民主的真谛。” 他的语气温和,但话语中的期许与隐含的担忧,韦格纳听得明白。
韦格纳拍了拍他的手臂,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李卜克内西同志,历史的车轮需要我们共同推动,但有时也需要一个坚定的舵手来把握方向。”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未能完全达成一致的微妙隔阂。
大会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正式开幕。韦格纳作为临时人民委员会主席,做了长达两个小时的主报告。他回顾了革命的艰辛历程,痛斥了旧帝国和艾伯特卖国政府的罪行,描绘了建设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主义新德国的宏伟蓝图。他的演讲充满激情与力量,多次被雷鸣般的掌声打断。
在报告的核心部分,韦格纳提出了构建新国家政治体制的具体方案:
“同志们!”韦格纳的声音在会场回荡,“为了巩固革命成果,高效地领导德意志的重建与新生,我们必须在苏维埃代表大会这一最高权力机关之下,建立一个坚强有力、职责分明、并对苏维埃大会负责的人民委员会!它将是共和国的最高行政与执行机关!”
韦格纳详细阐述了以人民委员会为核心的中央政府架构,强调了在革命过渡时期集中权力、统一指挥的必要性。韦格纳没有否定民主,但将“民主集中制”的重心,明显地向“集中”倾斜。台下大部分代表,尤其是军人和来自基层的工农代表,对此报以热烈的支持,他们渴望秩序和强有力的领导。但卢森堡的眉头微微蹙起,李卜克内西放在膝盖上的手也不自觉地握紧了。
会场的气氛在韦格纳做完报告后,从激昂的演讲模式切换到了庄重而略显沉闷的选举程序。大会主席团主席,一位来自鲁尔的老矿工代表,用洪亮的声音宣布:“现在,进行大会下一项重要议程:选举产生德意志人民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及各位人民委员。提名名单由大会主席团审议后提出,提请全体代表表决。”
“人民委员会主席提名——卡尔·韦格纳同志!”
韦格纳的名字瞬间引爆了全场。几乎在话音落下的同时,海啸般的欢呼声和掌声便汹涌而起,淹没了整个会场。代表们,尤其是那些来自前线、工厂和田野的代表,激动地挥舞着红色的代表证,许多人眼中饱含热泪与狂热。韦格纳沉稳地站起身,向台下各个方向的代表们微微鞠躬致意,他的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谦逊与坚定。当主席宣布“现在开始表决,同意的代表请举手”时,台下瞬间举起的手臂如同骤然升起的森林,密密麻麻,几乎看不到空隙。
“通过!”主席的声音带着与有荣焉的激动。这是毫无悬念的结果,是胜利者对最高权力的合法加冕。
紧接着,各人民委员的任命逐一进行。流程依旧是念出名字,简述职务,然后代表举手。
“人民革命军总司令——奥托·克朗茨同志!”
克朗茨猛地站起,身姿挺拔如松。他没有多余的动作,只是用他那锐利的目光扫视全场,然后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台下,代表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他的任命在一片支持声中顺利通过。
“人民革命军总政治委员——约翰·施密特同志!”
施密特起身时显得更为内敛,他推了推眼镜,向代表们欠身致意。他的支持者多来自政工系统和基层士兵委员会,掌声同样热烈而持久。
“人民内务委员——恩斯特·台尔曼同志!”
台尔曼站起来,他的脸庞如同花岗岩雕刻般坚硬,没有任何表情。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和一丝冷酷。会场内的掌声响起,但其中,在知识分子和地方干部区域则是有些夹杂着一些谨慎和敬畏的成分。权力巨大的内务部门交到这样一个人手中,让部分代表感到了无形的压力。
“人民革命军总参谋长——埃里希·贝格曼同志!”
当这个名字被念出时,会场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波动。一阵低沉的、如同潮水般的窃窃私语声响起。一个前容克军官,担任如此要职?贝格曼本人显然预料到了这种反应。
贝格曼缓缓起身,动作一丝不苟,然后转向台下,敬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军礼。他没有回避那些质疑的目光,而是坦然面对。他的沉稳和专业气质,加上韦格纳的力挺,最终让低语声平息,举手通过时,虽然不如前几人那般整齐划一,但反对者终究是极少数。
“经济人民委员——鲁道夫·希法亭同志!”
“财政人民委员——威廉·皮克同志!”
这两位前社民党理论家和组织者的名字,让台下一些原左翼社民党代表和了解他们背景的人露出了惊讶和思索的表情。有人交头接耳,似乎在确认什么。希法亭起身时,带着学者的矜持,而皮克则显得朴实而坚定。韦格纳核心圈的人,如克朗茨,在他们起身时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掌声礼貌而克制。最终,凭借其专业能力和韦格纳的权威,任命得以通过。
“外交人民委员——克拉拉·蔡特金同志!”
“全德苏维埃大会筹备委员会主席——库尔特·艾斯纳同志!”
这两位德高望重的老战士赢得了几乎毫无保留的掌声。蔡特金起身时,神态庄严,仿佛承载着国际主义的理想;艾斯纳则带着他特有的、略带诗人气质的热情向代表们挥手。他们的任命,为新政权增添了道义和合法性的光辉。
然后,会场迎来了一个微妙的时刻。
“教育与宣传人民委员——罗莎·卢森堡同志!”
“司法人民委员——卡尔·李卜克内西同志!”
名字被念出时,会场同样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尤其是来自柏林、萨克森等工人运动基础雄厚地区的代表,掌声尤为真诚。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相继起身。卢森堡的脸上带着一种复杂的表情,既有对职责的庄重接受,也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忧虑。李卜克内西则显得更为激动一些,他向台下挥手,眼神中闪烁着对建设新司法体系的期望。
然而,就在他们起身接受掌声时,细心的人会发现台上核心区域的异常。
奥托·克朗茨的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双手只是象征性地在胸前合拢,轻轻拍了几下,目光平淡地越过欢呼的人群,投向远处的穹顶,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
约翰·施密特的掌声则显得更有节奏,但也更为机械,脸上带着程式化的微笑,眼神却锐利地观察着台下对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的反应。
恩斯特·台尔曼的反应最为冷淡,他几乎是等掌声快要平息时,才勉强抬起手,敷衍地动了两下,嘴角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韦格纳。他鼓着掌,目光看向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微微点头,似乎在表达着认可与合作的意愿。但他鼓掌的力度和持续时间,远不如刚才宣布他自己当选时那般充满感染力。这是一种控制下的、政治性的姿态。
表决毫无意外地通过了。但在那一片举起的手臂森林中,或许隐藏着一些迟疑和不安。
大会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宣告“圆满”结束。新的国家机器开始隆隆启动。
半夜睡不着偷偷起来更一章不会有人发现吧(*╹▽╹*)?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01/4321901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