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基层的回响
人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签发的《关于人民革命军体制编制改革及整编方案》的命令,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德意志各地驻扎的部队中激起了层层浪花。命令通过各级政治军官传达至每一个连队,立刻成为了士兵们操练之余、营火之侧最热门的议题。
在波美拉尼亚地区驻防的一个原国防军投诚步兵团里,命令宣读后,不少士兵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早该这样了!”一个名叫弗兰茨的老兵叼着自卷的烟卷,对围坐在一起的同伴们说,“看看我们团,现在的弹药补给供给简直是场噩梦。统一编制?好事!至少后勤那帮家伙能搞清楚该给我们送什么来了。”
旁边一个年轻的列兵怯生生地附和:“而且……听说整编后,表现好的可以轮换到生产建设兵团去?我……我家里就剩下母亲和妹妹,田地都荒了……要是能回去种地……”年轻的列兵的声音不大,却道出了许多农家子弟士兵的心声。对于他们而言,战争已经结束,活下去、重建家园才是最重要的。改革的命令,似乎指向了一条离开军营、回归正常生活的路径。
然而,在诸如“洪斯吕克”师这类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部队中,反应则激烈得多。
“凭什么要打散我们师?”在梅泽堡的一个营地里,一名满脸胡茬的军士长情绪激动地挥舞着命令文件的抄件,“我们从黑森一起打出来,多少兄弟死在一块儿!现在一句话就要把我们拆开,塞到别的什么‘军’里去?这是什么道理?忘了本了!”
“就是!”另一个士兵抱怨道,“谁知道新来的长官是什么人?万一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家伙,或者瞧不起我们这些‘地方兵’怎么办?”这种对未知环境和不信任感的恐惧,以及对原有团队凝聚力的珍视,成为了反对情绪的主要来源。
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一种更深沉、更广泛的情緖弥漫在几乎所有的部队中——那就是对战争的极度厌倦。
“打够了,真的打够了。”在萨克森的一个休整营地,夜晚的篝火旁,一个老兵望着跳动的火焰,喃喃自语,“凡尔登、索姆河……身边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现在好不容易活下来,我只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什么编制,什么改革,只要能让我早点离开这身军装,回老家去,怎么都行。”
老兵的话引起了周围一片沉默的赞同。许多士兵默默地点头。四年的世界大战已经耗尽了他们的热情,紧接着的内战虽然短暂,但也充满了血腥。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和平与返乡的渴望,远远超过了对于军队编制本身的政治热情。改革的命令,在他们看来,更像是通往最终解散或长期和平服役的一个过渡,他们更关心的是这个过程需要多久,自己最终的归宿在哪里。
而在鲁尔矿工突击营——这支已被内定为新编“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核心骨干部队的营地中,卡尔·迈耶以他排长老兵和基层代表的身份,更深刻地体会着这场改革带来的双重影响。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装备的标准化。他们营作为优先换装单位,首批领到了全新的毛瑟98步枪和配套弹药。看着手中崭新、可靠的武器,对比之前破烂不堪的武器装备,迈耶感到一种踏实。“这才像一支正规国家的军队,”他对身边的战友说,“以前那简直是民兵赶集。”
其次是指挥体系的清晰。新的编制表下发,明确了从军、师、团到营、连、排的指挥链条,职责分明。繁琐的、需要多方协调的事务减少了,效率明显提高。迈耶的排长,最近感觉工作也变得顺畅了许多。
最重要的是,迈耶看到了希望和前途。政治军官约翰·施密特亲自来他们营做动员,详细解释了“生产建设兵团”的构想和未来军官培训的计划。“同志们!”施密特充满激情地说,“我们手中的枪,不仅是为了破坏旧世界,更是为了建设新世界!共和国需要你们成为骨干,无论是在军队,还是在未来地方的建设岗位上!”
这番话让迈耶愈发心潮澎湃。他不仅仅是一个“前矿工、现士兵”,他看到了成为国家建设者、甚至成为一名职业军官的可能性。这远比他预想的退役回家,更有吸引力。
然而,阵痛也同样真实。
整编意味着离别。迈耶所在的排,因为要作为种子骨干抽调去充实新组建的部队,有几名跟他从鲁尔一起出来的老战友将要被调走了。告别时,大家眼眶都红了,用力地拥抱,互道珍重。“排长,到了新单位,别忘了我们这帮老兄弟!”听着这样的话,迈耶心里很不是滋味。熟悉的团队被拆散,那种生死与共的凝聚力,需要在新环境中重新建立。
此外,改革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来自其他部队、特别是后期投诚部队补充进来的新兵,思想和军事素养参差不齐。迈耶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磨合、去教育,有时还会遇到抵触情绪。他意识到,将这支来源复杂的军队锻造成真正的“国家柱石”,远非一纸命令就能完成,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一天训练结束后,迈耶坐在营房门口,擦拭着他的新步枪,望着天边如血的残阳。他想起在矿坑底下的黑暗,想起在进攻柏林路上的泥泞,再想到现在手中这把象征着秩序与新生的钢枪,以及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阵痛是真实的,但前景是光明的。他相信韦格纳主席和克朗茨总司令的决策。为了那个他们共同奋斗而来的、崭新的红色德国,暂时的困难和离别是值得的。他,卡尔·迈耶,已经准备好成为这支新军队的一块基石,无论这锻造的过程有多么艰辛。
他站起身,将步枪利落地背上肩,走向正在组织晚间政治学习的连部。改革的车轮已经隆隆启动。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01/4321901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