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1918:红星闪耀德意志 > 第54章 下乡巡视

第54章 下乡巡视


一辆车身上带着弹痕和红色星徽的旧军车,在乡间年久失修、遍布车辙的土路上颠簸着。韦格纳裹着一件半旧的军大衣,站在驾驶室旁,深邃的目光扫过道路两旁的土地。

这里与韦格纳记忆中未来的那个富饶的德国乡村相去甚远。田野里,劳作的身影稀疏,更多的是头发花白的老人、妇女,以及一些身材单薄、看起来还未成年的少年。他们使用的工具简陋得令人心酸,锈蚀的犁铧需要两三个人才能勉强拖动,替代牲畜。

“停车。”韦格纳平静的声音响起。

军车在路边停下。韦格纳跳下车,踏上松软却显得贫瘠的土壤。随行的只有两名精干的内务委员会保卫人员,穿着便装,警惕的打量着四周。

不远处,一个脸上刻满风霜,大约四十岁上下的男人正佝偻着腰在一块刚分到土地上奋力挖掘着田埂,试图疏通淤塞的水渠。男人看到了韦格纳一行人,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有些局促地在破旧的裤子上擦了擦手泥。

韦格纳示意警卫留在原地,独自走了过去。

“收成看起来不容易啊,同志。”韦格纳用带着放松的语气和中年男人搭话。

男人停下手上的动作,露出一张被风霜刻满皱纹的脸。他瞥了眼韦格纳有些破旧却整洁的军大衣,含糊地应了一声:“是啊,这地…不太好种啊。”他显然没认出眼前的人是谁。

“是新分到的地?”韦格纳蹲下身,捡起一块土坷垃,在指间轻易捏碎,眉头微蹙——太贫瘠了。

“嗯,”男人提到这个,眼里才有了些许波动,“从我们村子里那个跑了的老爷的地里分来的。总算…总算有自己的地了。”他拍了拍腰间的烟袋,却没拿出来分享,大概是觉得自己的劣质烟丝配不上这位“干部”。

韦格纳见状,掏出了自己兜里的烟,递了一根过去,帮男人点上后,自己也点了一根,两个人就着烟草蹲在地边攀谈起来。

“有了地,日子该好过点了吧?”韦格纳引导着话题。

抽着烟的男人的脸立刻垮了下来:“地是有了,可…可除了这双手和这把破锄头,还有什么?牲口被皇帝征收上去了,好不容易有韦格纳主席的军队过来给我们分了种子,可没有化肥…这世道,难啊!”他伸出布满老茧和新裂口的手,像是在展示他唯一的、也是可怜的生产工具。

就在这时,旁边田垄上传来一个粗声粗气的声音:“汉斯,跟这些城里来的老爷诉苦有什么用?他们就知道要粮食,哪管我们死活!”

说话的是一个身材粗壮、穿着明显体面些的农夫,他牵着一头健壮的耕牛,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

汉斯脸色一白,急忙低喝:“库尔特!闭嘴!”

库尔特却不依不饶,声音更大了,故意让周围零星劳作的农民都听见:

“我说错了吗?分了地,然后呢?没有牲口,没有铁器,没有肥料!让我们用手刨地吗?科布洛茨那边都在传了,征粮队马上就来!我们现在就像捧着金碗讨饭,碗是金的,可里面是空的!留着点粮食在黑市还能换命,交给他们,换什么?换几句漂亮话吗?”

“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汉斯又急又怕,几乎要冲过去捂住库尔特的嘴。

就在这时,一直跟在韦格纳身后稍远处的年轻警卫脸色一沉,一个箭步上前,厉声喝道:“放肆!注意你的言辞!你在跟……”

“急什么嘛,小同志!”韦格纳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打断了警卫的话。他依旧蹲在地上,甚至没有回头看那名警卫。

年轻的警卫猛地刹住脚步,脸上闪过一丝委屈和不解,但还是依言立正,低声但清晰地辩解道:“是,主席同志!但他……”

“主…主席?”汉斯猛地瞪大了眼睛,嘴唇哆嗦起来,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蹲在泥地里、面容平静的年轻人。

库尔特脸上的讥讽瞬间冻结,像是被寒风吹硬的泥土。他牵着牛绳的手不自觉地收紧,让那头健壮的耕牛不安地挪了挪蹄子。“主席…韦…韦格纳?”他喃喃道,声音里充满了惊恐。刚才那股嚣张气焰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脸色变得惨白。

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原本还在远处观望的几个农民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敬畏地望了过来。

韦格纳缓缓站起身,没有立刻理会库尔特,而是先拍了拍手上的泥土,他的目光首先落在惊恐的汉斯身上,带着一种深切的理解。

“这位老乡说的,是实情。”韦格纳开口了,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仿佛能钻进每个人的心里,“难处,我们都看在眼里。这地,光有热情刨不动,需要牲口的力气,需要铁器和肥料。这些,柏林都知道。”

韦格纳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库尔特和周围每一个面露忧色的农民,语气变得格外坚定,带着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但是,同志们,朋友们!恐慌和谣言,只会让我们的汗水白流,让我们的土地荒废!我,卡尔·韦格纳,在这里向你们保证,也请你们相信柏林——我们流血牺牲,不是为了建立一个抢走农民最后一口粮食的政权!那种日子,已经和艾伯特、和皇帝一起,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韦格纳的声音略微提高:“新的税法,将是‘定额税’!你和你脚下的土地能产出多少,国家只收取一个固定的、合理的份额!剩下的,每一粒麦子,每一颗土豆,都是你们辛劳所得,属于你们自己!你们可以用它们,在即将建立的‘人民市场’上,堂堂正正地换取犁铧、换取布匹、换取照亮屋子的煤油!”

韦格纳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深沉:“国家正在经历最艰难的时刻,但柏林没有忘记你们!我们正在调动一切力量,寻找种子,恢复化肥生产,修复机器。很快,人民革命军的工程兵团就会开到乡下帮助大家修通道路,清理水渠,让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能顺畅地运出去,换来大家需要的东西!”

最后,韦格纳再次看向汉斯,眼神温和而充满力量:“土地,已经交给了真正耕种它的人。这不仅仅是地契上名字的改变,更是责任的托付。坚持下去,同志们!照顾好你们的土地,照顾好你们的家人。你们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次弯腰,每一滴汗水,都是在为我们的新德国奠定最坚实的根基!柏林与你们在一起!”

说完,韦格纳对汉斯,也对所有望向这里的农民,郑重地点了点头,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卡车。田野间依旧寂静,但那寂静之中,先前弥漫的恐惧和绝望似乎被驱散了些许,一种混杂着惊愕、犹疑,但更包含着被理解、被承诺后悄然升起的微弱希望,开始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在前往下一个村子的路上,韦格纳他们经过了一片几乎荒废的庄园。高耸的、带有巴洛克风格装饰的宅邸已经人去楼空,窗户破碎,但大片肥沃的土地却似乎并未被有效利用。

当地的村书记告诉韦格纳,原来的容克地主虽然跑了,但地主原先的管家和一些依附的雇农还在暗中阻挠土地分配,散布谣言,说“红色政权撑不过冬天”,“谁拿了地,将来都要被清算”。

“我们人手不够,主席同志,”老雇农无奈地说,“有些人害怕,不敢要地。有些人要了地,却什么都缺…”

“回柏林。”韦格纳对司机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返程的卡车上,韦格纳一言不发。窗外是沉沉的暮色,和零星亮起的、微弱的灯火。这次下乡,韦格纳看到的不是一个欢欣鼓舞、充满革命热情的农村,而是一个在战争废墟和旧时代阴影下挣扎求生的、疲惫而充满疑虑的躯体。土地改革只是第一步,后面是更深重的危机——生产力的崩溃,阶级关系的暗流,以及根植于物质匮乏的信任危机。

卡车在夜色中加速,朝着柏林的方向驶去。车灯的的光芒刺破黑暗,照亮前方一小段坎坷的道路,正如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在茫茫暗夜中摸索前行。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01/4321900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