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战后心理疏导很重要
战斗的尘埃已然落定,“甲方”怪人造成的物理破坏正在被协会高效的后勤部队迅速修复,扭曲的办公区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着秩序。然而,一种无形的、更为细微的创伤,却如同粘稠的蛛网,缠绕在刚刚经历过那场精神风暴的人们心头,包括取得了胜利的英雄们。
沙人弗林特、静心师林和壁垒,在完成初步的任务报告后,并未像往常那样立刻解散,去训练或者休息。他们被韦斯利告知,需要前往大厦内新设立的“身心健康保障中心”进行一次例行的战后评估。
“身心健康保障中心”位于协会总部一个相对安静的区域,环境布置得与战斗、训练的硬核风格截然不同。柔和的米色调墙壁,舒适的暖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有助于放松的植物精油香气,隔音效果极佳,几乎听不到外界的任何杂音。
沙人弗林特是第一个被请进评估室的。他有些局促地坐在一张看起来过分柔软的沙发上,对面是一位穿着白色制服、气质温和的中年女性,胸牌上写着“心理疏导员,艾米丽博士”。
“马尔科先生,放轻松,这只是一次例行的交流,并非审查。”艾米丽博士的声音如同她的外表一样,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我们可以聊聊刚才的任务,任何感受,无论好坏,都可以。”
弗林特沉默了一下。他习惯了用拳头和沙暴解决问题,这种坐下来谈论“感受”的经历,对他而言十分陌生,甚至有些……别扭。
“任务……完成了。目标被制服,民众获救。”他言简意赅,像是在做工作报告。
艾米丽博士微笑着点点头:“是的,你们做得非常出色,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但是,马尔科先生,面对那种能够直接影响思维和情绪的敌人,尤其是其能力核心是引发自我怀疑和逻辑混乱,即使胜利了,内心是否也会残留一些……不适感?比如,偶尔会闪回那些混乱的念头?或者对自身判断产生一丝不确定?”
弗林特微微一怔。他确实在战斗结束后,脑子里偶尔会闪过那些被强加进来的、关于自己攻击“缺乏创意”的荒谬念头,虽然很快就被他驱散,但痕迹确实存在。他原本以为这只是微不足道的杂音。
“……有一点。”他最终还是承认了,声音低沉。
“这是完全正常的应激反应。”艾米丽博士语气平和地解释,“那种精神污染如同一种剧毒,即使解毒了,身体和心灵也需要一个代谢和恢复的过程。承认这种影响,是康复的第一步。”她引导着弗林特,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那种被干扰的感觉,并教给了他几种基础的意念集中和情绪平复的小技巧。
“记住,马尔科先生,英雄的强大,不仅仅在于外在的能力,更在于内心的坚韧与澄澈。协会关注每一位成员的身心健康,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你们能否持续、安全地履行职责。”艾米丽博士最后说道,“如果你之后感觉有任何异常,随时可以来这里聊聊。”
弗林特离开评估室时,感觉心情莫名地轻松了一些。那些残留的细微烦躁感,似乎随着刚才的倾诉和引导,被真正地梳理、安抚了下去。他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战斗结束后的“照顾”,并不仅仅是治疗身体上的伤口。
紧接着进入的是静心师林。他与艾米丽博士的交流更为简短,大部分时间是在沉默中进行。艾米丽博士使用了一些精密的仪器监测他的脑波活动和精神力稳定度。
“林先生,你的精神壁垒非常坚固,静默力场的本质也让你对这类污染具备极高的抗性。”艾米丽博士看着数据报告,“但是,主动渗透并瓦解那种强度的混乱领域,对你的精神力负荷依然不小。数据显示你的深层精神海域有轻微震荡。建议进行至少六小时的深度冥想,并使用中心提供的‘精神舒缓仪’辅助恢复。”
静心师微微颔首,没有多言,但显然接受了建议。对于他而言,保持精神力的纯粹与稳定是力量的根基,协会提供的这种专业支持,正中要害。
最后是壁垒。年轻人显然还沉浸在首次参与高等级任务的兴奋与些许后怕中,话也多了起来。
“博士,当时那个怪人的声音冲过来的时候,我的屏障晃得厉害,我真怕它一下子碎了!”壁垒比划着,“脑子里也乱糟糟的,总想着自己是不是站错位置了,是不是拖后腿了……”
艾米丽博士耐心地听着,适时地给予肯定:“但你坚持住了,并且在关键时刻收缩屏障保护了静心师,做出了非常正确的判断。初次面对鬼级威胁,感到紧张和自我怀疑是人之常情。重要的是,你克服了它们,并完成了自己的职责。这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和勇气的证明。”
她帮助壁垒分析了任务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强化他的正向体验,并针对他容易产生的焦虑情绪,教授了呼吸调控和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
“英雄之路很长,不必苛求自己一步到位。每一次任务,无论大小,都是积累。”艾米丽博士温和地鼓励道。
壁垒离开时,脸上的忐忑不安已经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经历风雨后更加坚定的神情。
不仅仅是参战的英雄,那些在“甲方”怪人精神领域中受到影响的普通民众,协会也派出了专门的心理干预小组,配合医疗机构,对他们进行疏导和后续观察,确保不会留下长期的心理阴影。
这一系列专业、周到且充满人性化的举措,与某些超级英雄(或者义警)往往只负责“打趴下”坏人,后续处理一概不管,甚至因此常常引发更大社会问题和民众财产损失的做法,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相关的报道和知情人士的透露,很快就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
《英雄协会不仅管打,还管‘售后’?连心理疏导都包了!》
《对比鲜明:论专业组织与独行侠的社会责任感差异》
《沙人、静心师接受战后心理评估,协会管理制度引关注》
“这才叫负责任啊!打完就跑算什么英雄?”
“听说那些被救出来的白领,协会都派人去做心理辅导了,太暖了吧!”
“看看某位穿着铁壳在天上飞的,砸烂了多少楼,吓到了多少人?”
“还有某个在楼宇间荡秋千的,战损率也不低吧?谁来给受害者做心理疏导?”
舆论的天平,在协会一次次展现其专业化、体系化、负责任形象的过程中,开始悄然倾斜。
神盾局,弗瑞局长的办公室内。
科尔森探员汇报着关于协会战后心理疏导机制的情报。“……他们的这套体系非常完善,从英雄到受影响民众,覆盖全面。而且,根据我们有限的了解,他们使用的心理评估和疏导技术,似乎也……效果显著。”
弗瑞独眼盯着报告,沉默良久。他想起复仇者联盟的那些成员,个个都是问题儿童,内部矛盾、心理创伤、战后应激障碍……处理这些破事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而且效果甚微。而金并的协会,却似乎用一种近乎冷冰冰的企业化管理流程,将这些问题都纳入了“标准化处理”的范畴。
这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烦躁。金并走的这条路,虽然在他看来缺乏“英雄”应有的温度和人性的复杂光辉,但不可否认,在“效率”和“可控性”上,高得惊人。
“继续观察。”弗瑞最终只吐出四个字,但心中的警惕,又加深了一层。
协会总部,金并看着关于战后心理疏导的汇报和引发的舆论反响,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一切尽在掌控的光芒。
心理疏导?员工福利?社会责任?
这些都只是手段。
目的,是打造一支身心状态稳定、忠诚可靠、能够持续高效作战的“英雄”队伍,并不断强化协会在公众心中“专业、可靠、负责任”的品牌形象。
现在看来,这笔投入,回报率相当不错。
协会的根基,正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中,被夯得越来越坚实。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95/4321640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