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抗战:无限签到,我老李成元帅了 > 第142章 作为嘉奖来说,也不算过分吧?

第142章 作为嘉奖来说,也不算过分吧?


密码破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扎实的实践经验作为支撑,还离不开独特的先天天赋。

  要是没有密码手册,想要破解密码的难度会非常大,而要开展这项工作,首先得收集到大量敌方发送的电报资料。

  接下来,要对这些电报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找出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字,同时还要关注这些数字在电报里所处的具体位置。

  一般来说,电文中像部队编号、驻扎地点、发电与收电地点的方位、天气情况、时间等词汇,出现的几率往往更高。

  比如,之前你提到的  257和  594这两个数字,在好几份电报里都有出现,而且都处于电报的开头部分,只是它们后面跟着的两组数字不一样。

  遇到这种情况,破译人员就可以大胆推测,认为这两组数字代表的是区域编码,进而进一步猜测它们具体对应的文字意思。

  之后,按照这样的分析思路继续往下研究,就能慢慢破解出后面两组数字所包含的含义。

  另外,利用无线电测向得到的结果,也能帮助解读后面两组数字的意思。

  当积累的数字达到一定数量后,破译人员就能从中摸索出敌方编码的规律,从而开始破解其他未知数字的含义。

  由此可见,密码破译工作既需要经验的支持,也需要大量数据的积累。

  第二种破解密码的办法,是从其他信息来源收集相关线索,大致弄明白某份电报所传递的信息内容,然后以此为基础,逐个推测和分析电文中的密码。

  如果想防止密码被敌方破解,就必须使用一次性密码,保证密码不会重复使用,只要密码不重复,敌方就没办法成功破译。

  上官于飞正是密码破译领域一位天赋出众的优秀人才。

  李云龙咧着嘴对老总笑着说:“老总,我就是看中了上官于飞同志的才能,所以才想把她调到我们新一团来!”

  这次李云龙特意来到总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争取让上官于飞加入自己的新一团,要是没有这个想法,他也不会专门跑一趟总部。

  为了能让上官于飞来到新一团,李云龙已经想了好几种办法,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他都下定决心要把上官于飞争取过来。

  参谋长看着李云龙,疑惑地问:“李云龙,你让上官于飞同志到新一团有什么用呢?你们新一团只是一个团级作战单位,按道理来说,不需要这样专业的密码破译人才吧?”

  从正常情况来看,团级作战单位属于直接参与前线战斗的部队,从实际需求来讲,并不需要专门的密码破译和通讯方面的专业人才。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红军目前缺少足够的电台设备。

  李云龙听了参谋长的话,辩解道:“参谋长,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新一团也得寻求发展,同样需要上官于飞同志这样的优秀人才来帮忙。”

  “而且,总部里像这样的人才应该不少吧?我只希望把上官于飞同志这一个人调过来,这应该不算过分的要求吧?”

  “老总,您刚才还说要给我嘉奖呢,我现在提出的这个请求,作为嘉奖来说,也不算过分吧?”

  其实从一开始,李云龙就已经断了老总的退路,让老总没办法轻易拒绝他的请求。

  这种情况让老总觉得既好笑又无奈。

  没想到自己又一次掉进了李云龙设下的“圈套”。

  李云龙转过头又问参谋长:“参谋长,您说说看,我这个要求算不算过分呢?”

  参谋长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说:“李云龙,你这个要求过不过分,最终还是得看老总怎么决定。”

  实际上,从客观角度来看,李云龙的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毕竟他之前接连立下了不少大功劳。

  只是老总心里有点舍不得上官于飞这样难得的人才。

  要知道,培养出一位有天赋的密码破译人才和电讯专业人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老总犹豫了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上官于飞,问道:“上官于飞同志,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呢?”

  上官于飞挺直胸膛,大声回答:“我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和下达的命令!”

  老总赶紧摆了摆手,说:“不不不,我想知道的是你个人的想法,而不是你对组织命令和安排的表态!”

  个人的看法和想法?上官于飞在心里悄悄琢磨起来。

  其实,上官于飞内心非常希望能加入新一团。

  因为她特别渴望能和李云龙一起并肩作战、抗击敌人,同时也很想加入新一团这样一支英勇善战的英雄部队。

  早在部队服役的时候,当上官于飞听说李云龙过去的英勇事迹,就迫切希望能有机会亲眼见见这位传奇人物。

  现在,她已经和李云龙相处了一段时间,这让她觉得李云龙是个值得信赖的人,所以她认为加入新一团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上官于飞先看了李云龙一眼,接着就向老总报告:“报告老总,我个人非常希望并且愿意加入新一团。”

  老总听了之后,轻轻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她的想法。

  李云龙抓住这个机会,赶紧对老总说:“老总,请您相信我,如果您能把上官于飞同志调到我们新一团,我保证会给您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惊喜?这个词让老总和参谋长都眼前一亮,心里充满了好奇。

  还记得当初他们给李云龙放权的时候,李云龙也说过要给他们带来惊喜。

  结果,李云龙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组建起了一支人数超过一万的队伍,而且还解决了队伍在武器装备、粮食弹药以及人员配备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这些成就远远超出了老总和参谋长之前的预期。

  当李云龙再度提及要为众人带来惊喜时,总部的老总和参谋长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期待。

  他们满心好奇,李云龙究竟会借助上官于飞开展怎样的行动,进而送上这份特别的惊喜。

  尽管没办法提前知晓惊喜的具体内容,但凭借过往的经验和直觉,他们笃定李云龙绝不会让大家失望。

  虽说内心早已充满期待,老总却故意收起笑容,神情严肃地对李云龙说:“李云龙,你这次立了大功,本该获得丰厚的奖赏。既然你提出要把上官于飞同志调到新一团,那我就批准你的这个请求。”

  “不过,先别忙着说什么惊喜,你只要不给我们惹出乱子,就已经很好了!”

  经过一番仔细斟酌,老总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李云龙的请求。

  正如李云龙之前所说,上官于飞固然十分出色,在密码破译领域有着过人的天赋,但红军总部里,还有不少在电讯和密码破译方面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即便上官于飞离开,总部相关的工作也能正常推进。

  其次,李云龙这次立下了显著的战功,确实应该得到优厚的嘉奖。

  而且他提出的调人要求,从各个角度来看,都不算过分。

  所以,满足李云龙这个小小的愿望,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另外,老总和参谋长也对李云龙口中的惊喜充满期待,他们很想看看,把上官于飞调到李云龙麾下后,两人能携手创造出怎样精彩的成果。

  之前仅仅给了李云龙半年自主发展的时间,他就成功组建起一支上万人的队伍。

  如今把上官于飞这样的人才交到李云龙手中,真不知道他还能做出哪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成绩!

  这实在是一件让人满心期待的事情。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上官于飞自己也愿意去新一团。老总尊重她的个人选择,于是便顺势同意,把她调到了新一团。

  综合考量了以上这些因素后,老总才最终做出了这个决定。

  李云龙笑着回应:“老总,您就放宽心吧,我保证会给您带来惊喜的!您就等着看精彩的场面吧!”

  这一次,李云龙打算在新一团搭建起一套完善的情报网络。

  而上官于飞正是情报和密码破译领域中难得的专业人才,刚好能为这个计划提供有力的支持。

  不过,李云龙并没有把筹建情报网络的事情告诉老总。一方面,是因为这项工作的难度极大,最后能不能成功还不确定;另一方面,筹建情报网络这类工作本身就需要严格保密,不能随便对外透露。

  所以,李云龙决定等新一团的情报网络建设完成后,再把这个成果告诉老总和参谋长,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参谋长接过话茬说:“好,我们就等着听你的好消息了。”

  这时,时间已经到了中午。

  李云龙、魏大勇和上官于飞在总部一起吃了午饭。

  这顿午饭很简单,只是特意加了一罐罐头,就算是为李云龙和上官于飞庆祝立功了。

  吃饭的时候,几个人毫无拘束地交谈,聊得十分开心。

  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每个人都感觉很舒服。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91/4322707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