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鞑靼土地管理分配
朱元璋从龙椅上站起来,手握玉如意缓缓地走下御阶。
看着略微晒黑的儿子,朱元璋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开口。
他伸出苍老的手拉着朱梓,又重新走到御阶上。
在龙椅的左下方,那是太子朱标的位置,右边还多了个座位。
“坐吧。”
“多谢父皇。”
满朝文武看着朱梓坐下,对此那们老臣已经见怪不怪了。
倒是这几个月刚上任的大臣,他们则是十分疑惑。
“杨尚书,潭王这般受宠的吗?”
杨万理淡淡的回答:“大惊小怪!这才哪到哪,有些事情你们看着就行,别乱说话。”
在杨万理看来朱梓坐那个位置天经地义,毕竟朱梓在今年为朝廷做出太多贡献,连陛下也不知欠了多少债务。
朱元璋微微抬手:“诸位爱卿,朝会开始前朕通知你们一件事。”
“从明天开始休沐,到年初六再恢复早朝。”
朱元璋此言一出,众人皆是惊呼连连。
自大明王朝开国至今十八年,他们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好事,过年连续七天不用上朝。
要知道,前几年马皇后驾崩那也只是停朝三天而已。
朱元璋敲敲玉如意,大臣们立马停止讨论。
“萧策去哪里了?为什么他不上朝?”
“这个…”
大臣们纷纷看向朱梓,这让朱元璋很疑惑。
“父皇,儿臣派他去负责一些琐碎事,有人欺男霸女抢夺他人的土地宅子。”
“嗯?天子脚下有人敢如此狂妄?”
朱元璋脸色阴沉,他平生最讨厌三件事。
一是后宫干政,二是儿子之间手足相残,三是官吏仗势欺人,欺负平民百姓。
“今天儿臣进城时被人拦下,他们说有人强征赋税并且拆了百姓的屋子。”
朱元璋脸都黑了半边:“是谁?”
“户部右侍郎陶云海。”
朱梓不知道谁是陶云海,但那些孩子的父母口口声声说就是此人下令拆了他们的宅子。
下方,一个身穿绯袍三十来岁的大臣喊冤:“陛下,微臣冤枉啊。”
陶云海拒不承认:“潭王殿下肯定是误听谗言,微臣怎么可能做出那种荒唐事呢?”
“又是这种老套话,你是否冤枉一查便知,本王可以派锦衣卫去调查。”
熟悉的台词朱梓都听腻了,他现在没时间陪陶云海演戏,只想快点结束朝会。
一听到锦衣卫,陶云海顿时双腿发软脸色惨白。
锦衣卫凶名在外,办事效率奇高,比大理寺和刑部都可怕。
见状,所有人都知道陶云海要凉了。
朱元璋板着脸怒问道:“你身为户部侍郎,为何要知法犯法霸占他人财物和宅地?”
“陛下,微…罪臣知错了,我一时犯糊涂了,请陛下开恩。”
陶云海膝行匍伏泪如雨下,事到如今他再也无法否认自己所做的事情。
“此事交给大理寺负责,凡是涉案官员无论大小一律严惩不贷。”
“是,陛下。”
陶云海被禁卫军拖出大殿,等待他的将是死亡。
朱元璋有点无语,怎么朱梓一回来就撞上这种事情,而陶云海的所作所为之前也没人知道。
“老八,你在海西办事可顺利?”
“回父皇,还算顺利。”
朱梓掏出一个木盒子,那里面全是形状不一的兵符。
朱元璋从太监手中接过木盒子,也懒得问朱梓为什么没有交给张群。
“梅花那老东西通敌,那件事你也处理好了吗?”
“儿臣依律将其三族诛杀,所有财产充入国库。”
朱梓再次递上去一本账册,抄二族长家底总数目有几百万白银,朱梓分文不取尽数上交。
朱元璋很满意儿子的性格,公私分明,该拿的拿,不该拿的也不沾。
朱元璋随手将账册放在一边,随后面向下方的大臣们。
“今日诸卿在,朕想问问你们的建议,派谁去接管鞑靼留下的土地和人口比较合适?”
大臣们一下子来了精神,自从秦叔同战胜鞑靼后,北元王朝正式解体。
如今只有大都督刘恺在鞑靼镇守,如果有人能去接管那片广阅的土地,无疑是封疆诸侯,好处多多。
“陛下,微臣觉得派秦王晋王去比较合适,他们的封地就在北方,可以直接搬迁过去。”
“陛下,微臣也认为由秦晋二位王爷管理鞑靼留下的土地比较好,然后由燕王接管奴儿干。”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嫡系亲王。
这二人在朝廷影响力不大,但也有大臣暗中投靠。
如今有这种好事,当狗腿子的一个比一个激动,纷纷推荐自家主子接管鞑靼留下来的土地。
朱元璋虽然也很想帮嫡子,可老二老三的能力和品德不太行,特别是老二秦王。
如果让他们去管理那块土地,说不定哪天被隔壁的瓦剌一窝端了。
“秦王晋王就算了,你们再认真思考一下。”
那两兄弟几斤几两朱元璋很清楚,于是果断拒绝了大臣们的建议。
“陛下,燕王自幼随您征战沙场,他擅长带兵打仗,由他管理那片土地最合适。”
“陛下,或许可以将那片土地一分为二,再派一个信得过又有能力的大将防守,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邻近瓦剌那边可以派长兴侯过去,他擅长防守战,只要有他在,瓦剌定然无法攻破防线。”
“至于右边可以派燕王去,顺便可以监督奴儿干。”
自始至终也无人提到朱梓,也许是故意,也许是朱元璋不希望这个儿子去北方。
萧策不在大殿,麦至德和林志等人看向朱梓,后者微微摇头示意他们别出声。
朱梓并不稀罕那片草原,只想留在京城等孩子们出生。
可朱元璋又问起他的建议:“老八,你认为该如何分配比较好?”
“父皇,这种事情您做主就好,儿臣完全没有意见。”
朱梓不参与的态度让朱元璋摸不透,朱元璋只能换一种方式提问。
“你觉得燕王如何?”
“四哥骁勇善战又有谋略,带兵打仗这方面比儿臣强多了,众兄弟之间也数他有能力了。”
朱梓话刚落,不少大臣都表显得极为惊讶。
朱梓不争不抢也就算了,居然还在文武百官面前夸奖燕王朱棣,并且承认自己打仗不行。
这格局观和胸襟非常不错,这让大臣们再次对朱梓刮目相看。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56/1111064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