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开局睡了徐妙锦,但家父朱元璋 > 第508章 关于两地的分配和人选

第508章 关于两地的分配和人选


“你们觉得楚王如何?”

朱元璋的第六个儿子楚王朱桢,这几年一直跟着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德兴平定蛮族叛乱,立下了不少功劳。

对于朱元璋突然提到楚王,大臣们也是猜不透。

“陛下,微臣认为派哪位王爷去都可以,但是想要接管那些土地,如何让当地人不搞事才是关键。”

无论是鞑靼还是奴儿干,大多数人都是非自愿归顺朝廷。

如果派去的王爷管理不好,以后就会引发诸多矛盾,从而导致叛乱。

“陛下何不问问潭王是如何和奴儿干各大部落贵族相处的,毕竟在这朝堂之上,也就他和那些人熟悉。”

在大臣们的建议下,朱元璋询问朱梓有何看法。

“父皇,儿臣在回京前,奴儿干那边老百姓希望朝廷能减少他们的赋税。”

“儿臣说句大不敬的话,他们并不在乎谁当皇帝,谁对他们好,他们就拥戴谁。”

朱梓的话多少有点大逆不道,大臣们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等待朱梓当场发飙。

结果朱元璋表现得很平静,他缓缓地说道:“当年朕的父母饿死,最后连一张下葬用的草席都没有,归根结底就是赋税太重。”

“既然鞑靼已灭亡,奴儿干又归顺朝廷,朕计划免除两地三年的赋税。”

“时间久了,他们就会融入大明王朝,成为我们的子民,不知诸卿意下如何?”

也许是朱元璋想起曾经自己也是苦难人,也许是为了安抚人心,一下子免除两地三年的赋税。

大臣们纷纷发表建议和意见,有人说现如今国库空虚不应该免税,或者推迟一两年再宣布这道政策。

“陛下,云南那边独力对战三宣六慰,每天吞金金无数,微臣觉得还是别免税为好。”

“魏大人此言差矣,沐英有朝廷的补给,他又有步枪和红夷大炮,对付一群土蛮人不足挂齿。”

“那你们也得为了潭王殿下考虑一下,如果不是他努力赚钱,诸位同僚还能安心在这高谈阔论吗?”

“魏大人,陛下考虑到两地民心动荡,故而免其赋税,使其心向朝廷。在大局稳定的面前,下官认为潭王殿下不会反对才是,你我当臣子的更不能阻拦陛下的圣谕。”

朱元璋的提问,引起朝堂上两大派系的大臣们激烈讨论。

一边主张支持朱元璋的政策,免去鞑靼和奴儿干两地三年赋税。

一边认为光靠朱梓供养朝廷太累,不应该给他继续施加压力。

“够了。”

朱元璋举手喊停,大臣们马上停止争论。

“老八,你认为朕的决策有什么问题吗?”

身为当事人的朱梓,他想起在回京前,海西那些平民老百姓苦苦哀求减轻赋税。

当时朱梓也答应了,扬言废除“双重税”。

“父皇,鞑靼那边儿臣不了解情况,但是海西乃至整个奴儿干都是部落和贵族掌权,他们强行征收赋税。”

“每年的粮食他们要了七成,普通人家根本无法吃饱饭。”

“如今奴儿干归顺朝廷,说到底还是不稳定。要想避免民怨沸腾,这个问题的根源还需要解决才行。”

随后朱梓将自己在海西的所见所闻尽数告诉众人,满朝文武皆是沉默不语。

自古以来都流传一句话:百年王朝,千年世家。

没有一个王朝是长命的,顶多三四百年。

但是那些名门世家就能存活下来,有些家族存在了上千年之久,靠的就是奴制平民老百姓。

不管谁当皇帝,哪个朝代,这些世家就像顽强的蛆虫附在身上疯狂吸血。

自唐末黄巢拿着族谱剿灭多个名门世家之后,宋朝元朝又起了一批门阀家族,一直留在现在已成了超然物外的势力。

“父皇,儿臣认为您的决策英明!”

“哈哈哈好好好,梓儿果然长大了,事事都懂得为百姓着想,确实颇有王者风范。”

朱元璋抚掌大笑,朱梓现在懂得权衡利弊,越来越成熟稳重了。

他相信有朱梓的辅助,将来太子朱标继位后必能稳定天下。

“陛下英明!”

朝堂之上,大臣们纷纷高呼。

朱元璋笑了笑,又让人搬来一张巨大的木架,上面展开着地图。

其中黄色区域的是大明王朝十三个布政司以及京城,红色区域的是正在交战的地方,比如三宣六慰。

白色区域的是鞑靼土地,北元帝如今还关在牢狱之中,朱元璋计划在今天将诸事安排好。

“诸卿,既然这片土地归咱们朝廷,你们帮忙想几个地名,朕打算将鞑靼划分为四个布政司。”

从地图上来看,鞑靼的土地面积不小。

如果分为四个布政司,单个而论面积都比大明现在任何一个布政司要大。

可是鞑靼的土地多是草原、山川河流,人口反而稀少。

大臣们也不想一口一个“鞑靼土地”的叫,是该时候重新取名分配区域了。

“陛下,不如从鞑靼几个出名的地方取几个名字如何?”

“刘大人你也太懒了吧?陛下让咱们这些当臣子的想地名,结果你直接照搬?”

“哈哈哈哈哈!!”

奉天殿内,诸位大臣仰头大笑。

笑完后,一群人各抒己见,这时候都想争一下谁的才华出众。

“陛下如天上的太阳,您的光芒将照亮全天下。”

“微臣提议将四个布政司取名为‘东阳’、‘南阳’、‘西阳’、‘北阳’。”

“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如今北元王朝分崩离析,如今陛下才是他们的太阳。”

一个东南西北套餐,简洁明了且又有特殊的寓意。

朱元璋抚摸着玉如意思考片刻,觉得此地名也还行。

“既然诸卿无人反对,那就交给户部细化填补。”

“魏廷吉,此事就交给你们了,务必在明年元宵节之前将明细表给朕。”

“是,陛下。”

应声的是户部左侍郎魏廷吉,四大布政司敲定名字后,下设府、州、县也要重新编排,这也是户部的职责范围之内。

朱梓扭头看下去,之前有个姓魏的大臣一直替他打抱不平,原来也是户部的大臣呀。

魏廷吉年龄比萧策还要大,人偏瘦,表情专注且严肃,应该是那种不喜欢开玩笑的性格。

“陛下,请问奴儿干那边又该如何划分呢?”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56/1111064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