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章 第三道政令:宫廷用度缩减令
渭水工坊的捷报,如同雪片般飞入了咸阳宫。
第一批按照新标准新图纸打造的曲辕犁、改良锄镰,在附近村落试用后引发了轰动。
原本将信将疑的农夫们,在亲身体验到新农具的轻便省力、高效实用后,态度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家家户户争相传告,言语间尽是惊叹与赞美,甚至已经有胆大的直接跑到工坊门口,询问何时能够买到。
“殿下,这是工坊近期的初步核算。”
陆丰恭敬地呈上几卷整理得井井有条的竹简,“得益于标准化生产和部分水力机械的初步应用,首批农具的物料损耗降低了近一成,单件工时缩短了约两成。虽前期投入巨大,但长远来看,成本控制效果显著。”
竹简上,每一笔开支,每一项产出,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数字精确条理分明。
将闾仔细翻看着,看到那些代表着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的数字,以及附录中摘抄的农夫试用反馈,脸上露出一丝满意之色。
“做得不错。”
他放下竹简,看向陆丰,“但这只是开始。工坊要持续运转,要扩大规模,要研究更多利国利民之物,需要的投入会远超现在。”
正如将闾所料,渭水工坊的动静,很快引起了周边几个县衙的注意。
新式农具的消息,或多或少传到了当地官员耳中。
起初大多是半信半疑,以为是监国殿下弄出的什么新奇玩意儿未必实用。
有几个心思活络、或是想探探风声的县令、县丞,便派了得力的属吏,借着公干的名义,前往渭水河畔实地考察。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当这些县衙官吏亲眼看到那轻便的曲辕犁如何轻松地深耕土地,看到新式锄镰如何高效地翻土除草,再听着旁边试用农夫们发自肺腑的赞叹,心中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惊。
“乖乖,这玩意儿要是能推广开,一亩地得多打多少粮食?”
“监国殿下真乃神人也!竟能想出如此利民之器!”
考察的官吏们不敢怠慢,回去后立刻奋笔疾书,将所见所闻详细写成报告呈送咸阳。
报告中,除了对监国殿下体恤农桑、推行利器的溢美之词外,字里行间也开始小心翼翼地试探,询问这些新式农具能否向地方推广,或者能否允许各县订购一批试用。
与此同时,渭水工坊内部,生产效率也在稳步提升。
随着工匠们对图纸和标准化流程的逐渐适应,以及几台关键的水力机械,水力磨坊和水力鼓风机调试完毕并开始稳定运行,工坊的生产面貌焕然一新。
水力磨坊昼夜不息地转动着巨大的石磨,将运来的粮食脱壳、研磨成粉,效率是过去人力畜力的数十倍,极大地减轻了后勤压力。
而水力鼓风机的效果则更为直观。在它提供的持续而强劲的风力下,冶铁炉的炉温得以长时间保持在更高的水平,且更加稳定。
这直接带来了铁水质量的提升和产量的增加。
无论是用于打造农具部件,还是冶炼兵器所需的坯料,其品质和数量都上了一个台阶。
“嚯!你瞧这铁水,亮堂!杂质都少多了!”
“还是这水力风箱厉害!以前拉风箱累得跟死狗似的,炉温还忽高忽低。现在好了,咱只管看火候、抡锤子!”
铁匠区的匠人们,看着炉火熊熊、铁花飞溅,感受着水力机械带来的便利,早已没了最初的抵触和别扭。
取而代之的是惊叹、佩服,以及一种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
整个工坊都弥漫着一股热火朝天的生产氛围。
然而繁荣的景象之下,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殿下,”
陆丰再次求见,这一次他的眉头微微蹙起,脸上带着几分凝重,“工坊的开销,实在太大了。”
他摊开另一卷更为详细的账目:“招募各地匠人及其家眷安置,需要钱粮;扩大厂房、新建水渠,需要土木石料;购置原料、改进设备,需要铜铁木材;
还有正在尝试的几个新项目,比如改进造纸术、研究更好的冶炼配方等等,更是耗资不菲……目前仅靠监国府库房调拨的资金,已经开始捉襟见肘。若无新的财源注入,恐怕难以支撑太久。”
陆丰的话,点中了要害。
技术革新和工业发展,从来都是烧钱的买卖。
将闾对此早有预料。
他沉吟片刻,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钱从哪里来?
国库?少府?宗室?
仅仅依靠他目前能动用的监国府资源,显然是杯水车薪。
想要支撑渭水工坊这个吞金巨兽,乃至未来更多可能的改革,就必须找到更稳定、更庞大的财源。
而大秦最富有的地方在哪里?
答案不言而喻——宫廷,以及那些依附于皇权的勋贵宗室。
数日后,将闾在咸阳宫再次召集议事。
这一次除了蒙毅、冯去疾、冯劫等朝中重臣外,少府令、宗正以及几位负责宫廷事务的内廷主官,也赫然在列。
大殿之上,气氛有些微妙。
众人不知监国殿下此次召集,所为何事。
将闾环视下方,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开门见山。
“诸位大人,”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本殿今日召集诸位,乃为宣布第三道政令——《宫廷用度缩减令》!”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寂静,不少官员脸色微变,尤其是少府和宗正的官员,更是心头一跳。
将闾没有理会他们的反应,继续道:“自即日起,宫中用度当以节俭为本,力戒奢靡。具体条例如下:其一,裁撤宫中非必要之宫女、宦官三成,量才外放或遣返原籍;
其二,上林苑及宫中各处苑囿所养珍禽异兽,除保留必要种群外,其余分批处理,或售卖,或赏赐功臣,大幅缩减豢养开支;其三,非关国家大典或重要外事,削减宫廷车马仪仗规模及用度标准;其四,除有倾颓之危或急需修缮者外,暂停一切非紧急的宫殿楼阁修葺、扩建工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官员:“宫廷用度取之于民,当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如今关中初定,百废待兴,渭水工坊利国利民,正是用钱之际。缩减宫中不必要之开支,将节省之钱粮,用于强国利民之实处,此乃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之举。”
将闾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
这道《宫廷用度缩减令》,其目标直指宫廷内部长期以来存在的奢侈浪费之风。
这无疑是捅了另一个马蜂窝,其牵涉之广,触动利益之深,恐怕比之前的唯才是举,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殿之内,落针可闻。
一场新的风暴,已然在酝酿之中。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47/1111112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