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秦:献图监国,始皇求我继承大统 > 179章 胜势之下暗流涌

179章 胜势之下暗流涌


镇北关的硝烟尚未散尽,空气中依旧弥漫着血腥与焦臭。

蒙恬立于关墙之上,远眺着苍茫的草原,神色凝重。

脚下,秦军将士们正默默地清理着战场,将阵亡袍泽的尸骨收敛,将匈奴人的尸体堆积焚烧。

一队队匈奴俘虏被押解着,脸上满是惊恐与麻木。

此役大胜,然秦军亦是疲惫不堪,物资消耗更是惊人。

一车车箭矢被打空,一罐罐猛火油被抛出,床弩的绞盘与黑龙炎的喷管,在连续的高强度使用下,也多有损坏。

蒙恬一面命人加紧修缮关防,救治伤员,一面将详细的战损及军需清单,连同对冒顿未来动向的推测,八百里加急送往咸阳。

咸阳,治粟内史府。

杜周看着蒙恬派人送来的战报,以及那长长的军需补充清单,刚刚因大胜而舒展了几日的眉头,又紧紧地锁了起来,其程度堪比咸阳城外最险峻的山道。

“我的老天爷!”他捻着自己本就不甚浓密的胡须,只觉得头皮阵阵发麻,“这打仗,果然就是烧钱啊!镇北关这一仗,烧掉的钱粮,怕是能再修一条郑国渠了!”

国库的铜钱流水般往前线送,堆积如山的粮草军械也不断向北疆输送。

长期的战事,加上草原驰道那无底洞般的投入,即便有抄没奸商、开海通商的收益,也让这位大秦的财神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现在是看到“军需”二字就眼皮直跳,生怕自家府库的耗子都要饿得改行去啃城墙了。

朝堂之上,随着最初的狂喜褪去,一些守旧的大臣也开始窃窃私语。

他们并非质疑北伐的功绩,而是对将闾持续向草原用兵,并且耗费巨资修建那条遥遥无期的草原驰道,颇有微词。

“殿下,”一位老臣颤巍巍地出列,他是三朝元老,资格老得能当不少年轻官员的祖父,“匈奴已遭重创,冒顿狼狈北窜,元气大伤。臣以为,我大秦此时宜休养生息,安抚万民,巩固内政,而非继续深入草原,劳民伤财啊。”

“是啊,殿下。”另一位官员也附和道,“那草原驰道,听闻所费不赀,沿途还要设防驻军,靡费更是惊人。匈奴乃蛮夷之地,即便占了,也难长久。不如固守长城,徐图后效。”

将闾端坐御座,面色平静地听着这些议论。

这些老臣并非有意掣肘,而是出于固有的观念和对国力的担忧。

待殿内稍安,他才缓缓开口:“诸位之言,本殿明白。然,匈奴之患,非一战可解。冒顿虽败,其人如草原孤狼,隐忍狡诈,一旦其喘息过来,必将卷土重来,再为边患。”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舆图前,木杆指向那条已经向北延伸出一大截的黑色线条:“这条草原驰道,看似耗费巨大,实则是我大秦百年大计。此道一通,我大秦兵锋便可直抵匈奴腹心,粮草军械转运畅通无阻。沿途堡垒据点,如楔子般钉入草原,不断压缩其生存空间。届时,匈奴纵有骑兵之利,也难逃我军围剿。此乃一劳永逸之策,虽耗于一时,却可安万世。”

殿内群臣看着将闾在舆图上指点的身影,感受着那股运筹帷幄的决断与气魄,原本的些许疑虑,竟也消散了不少。

......

遥远的漠北深处,逃出生天的冒顿并未如秦人所愿那般消沉。

他身上的伤口已经结痂,心中的仇恨却如同草原的野火般越烧越旺。

他如同受伤的狼王,一边舔舐着伤口,一边召集着四散的残部。

鹰嘴谷和镇北关的惨败,让他深刻认识到秦军新式武器的恐怖。

“秦人的妖术,不过是些铁管子,怪弩箭!”

冒顿对着聚集起来的各部首领嘶吼,“他们能造,我们为何不能?派人去,想办法弄到他们的武器,或者图纸!本单于不信,草原的勇士,会永远被这些铁疙瘩压制!”

他暗中联络那些对秦朝不满的匈奴部落,以及更北方的其他游牧民族,添油加醋地散布秦军如何残暴,如何威胁草原诸部生存的言论,试图煽动起更大的仇恨,拉拢更多的力量。

罗网的密探如同草原上的沙鼠,无孔不入。

冒顿的一举一动,很快便汇总到了将闾的案前。

“派人潜入格物院和军工作坊?”将闾看着密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还真敢想。”

他当即下令:“传令张洪奎,严令各地军工要地加强戒备,任何人胆敢窥探,格杀勿论!另,传令格物院,让他们在现有军械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改进,增加仿制难度,务必让我们与匈奴之间,保持一代以上的技术壁垒!”

咸阳城内,关于北伐耗费民力、驰道工程繁重的议论,也传入了扶苏耳中。

他素来仁厚,听闻民间疾苦,心中不免有些忧虑。

思虑再三,他还是私下找到了将闾。

“九弟,”扶苏看着将闾,眼神中带着一丝恳切,“北伐大胜,固然可喜。然连年征战,修建驰道,耗费民力甚巨。为兄听闻,已有黔首因此颇有怨言。可否暂缓部分非紧急的工程,让万民得以喘息?”

将闾看着一脸忧色的扶苏,明白他的好意。

他倒了一杯热茶递给扶苏:“长兄之意,我明白。然而,草原之患,如附骨之疽,若不彻底根除,今日之暂缓,便是来日之大患。短暂的阵痛,是为了长久的安宁。你放心,民生之事,我亦时刻关注。待北疆战事稍歇,我会设法通过其他方式,弥补国库与民间的消耗。”

数日后,蒙恬的奏疏再次抵达咸阳。

除了例行的军务汇报,他还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

在已占领的匈奴故地,尤其是水草丰美之处,推行屯垦,以战养战。

一来可以安置部分随军民夫和伤残士卒,二来可以就地解决一部分粮草问题,大大减轻后方的补给压力。

“好!蒙将军此策甚妙!”将闾看罢大喜,当即召来杜周,“杜内史,此事便由你与蒙将军协同办理。制定详细的屯田章程,鼓励内地无地的民众前往北疆开垦。凡参与屯垦者,分发田亩、耕牛、种子,三年内免除赋税。另外,也可将部分罪责较轻的匈奴俘虏,编入屯垦队伍,让他们为自己曾经的劫掠赎罪。”

杜周一听,眼睛顿时亮了。

这屯田之策,不仅能解决军粮,还能开辟新的财源,简直是一举多得!

他连连应下,盘算着如何将此事办得漂漂亮亮。

与此同时,格物院内,根据前线反馈回来的各种数据和改进意见,新一轮的研发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

针对草原作战的特点,工匠们开始尝试研制更轻便、更机动的黑龙炎喷射器,威力稍减但射程更远的单兵床弩,以及能够承载更多物资、适应草原地形的新型四轮马车。

就在大秦内部积极消化战果,巩固防线,提升实力之时,冒顿派出的探子也开始行动。

一支乔装成商队的匈奴探子,在试图渗透秦军边境一处新设哨所时,被警惕的秦军识破。

一场短暂的冲突后,探子悉数被擒。

从他们身上,搜出了几张用木炭绘制的、极其简陋粗糙的秦军床弩和黑龙炎的仿制图纸,旁边还用匈奴文字标注着各种猜测性的尺寸和材料。

章邯亲自审讯了这些探子。

这些匈奴人倒也硬气,但在卫尉府层出不穷的手段面前,还是吐露了实情。

“禀殿下,”章邯面色凝重地向将闾汇报,“据俘虏交代,冒顿正在草原深处秘密集结一支所谓的‘控弦死士’,皆是各部落中最骁勇善射之辈,人数约有三千。这些人都是亡命徒,对冒顿忠心耿耿,只怕是其用来反扑的最后底牌。”

夜,草原深处,一处隐秘的山谷。

篝火跳动,映照着冒顿阴沉的面庞。他面前铺着一张用兽皮绘制的简陋地图,上面用黑炭歪歪扭扭地标记着秦军在草原上新建立的据点和驰道的走向。

他的手指,在“镇北关”三个字上重重划过,眼中闪烁着复仇的火焰与孤狼般的寒光。

他在等待,等待一个可以让他一击致命的机会。

草原的平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压抑。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47/1111097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