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章 匈奴遗地,龙城
黄沙漫漫,驼铃悠悠。
扶苏率领着数万迁民,以及庞大的随行官员、工匠、军队,历时三月有余,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原匈奴龙庭。
此地已被将闾赐名龙城,作为新设的安北都护府治所。
昔日匈奴单于王帐所在,如今已是断壁残垣,遍地狼藉,只有几座粗犷的石砌建筑尚勉强屹立,在凛冽的北风中透着荒凉。
扶苏望着眼前的一切,又看了看身后那些满面尘土、眼中带着茫然与期盼的秦民,以及那些被押解而来、目光中充满戒备与仇恨的归化胡民,心中沉甸甸的。
没有盛大的开衙仪式,扶苏只是命人清扫出一片空地,升起大秦的玄鸟旗与安北都护府的帅旗,便算是正式履任了。
他首先调派随行军士,协助迁民搭建简易的窝棚,修缮残破的城墙,建立初步的防御。
同时,张贴安民告示,宣布大秦律法,并承诺只要遵纪守法,勤勉劳作,都护府必保其安稳。
随行的格物院工匠们,则在少府官员的带领下,一刻不停地投入了工作。
他们拿出各种奇巧的工具,顶着风沙,四处勘探水源。
领头的农博士,是个晒得黝黑的汉子,他捧着一把龙城周边的黑土,捻了捻,又闻了闻,兴奋地对扶苏道:“都护大人,此地土质肥沃,远胜关中不少贫瘠之地!只要水源充足,必能有好收成!”
很快,在格物院水利营造师的规划下,数条引水渠的挖掘工作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新式的翻斗车、省力杠杆,大大提高了挖掘效率,让那些初来乍到的秦民和参与劳动的归化胡民看得目瞪口呆。
龙城之内,几间修葺一新的石屋成了临时的启蒙学堂。
扶苏亲自挑选了数名随行儒生担任教习,招收秦民子弟与自愿前来的胡人子弟入学。
学堂内,朗朗的读书声逐渐取代了往日的金戈铁马。
教授的内容,除了秦言秦文,便是简化的《秦律》条文与《孝经》。
扶苏下令,凡学业优异者,皆有奖励,或是一袋粟米,或是一匹布帛。
随着第一批迁徙的秦民陆续安顿下来,土地的分配成了首要问题。
扶苏严格按照将闾颁布的《安北规划纲要》,按户授田,分发农具种子。
但草原上的土地,肥沃程度不尽相同,水源远近也有差异,难免引起一些纠纷。
更有部分不愿放弃游牧生活、也不愿搬迁至指定区域的归化胡人部落,与新来的秦民因草场、水源问题,产生了不少摩擦。
“都护大人,那些黑山部的胡人太不讲理了!我们辛辛苦苦开出来的荒地,他们竟纵马踩踏,还说那是他们祖辈的牧场!”一名关中来的老农,气得胡子直抖,跑到都护府告状。
扶苏耐心听完,并未立刻发怒。
他先派人详细调查,确认情况后,亲自带着几名官员和少量亲卫,前往黑山部。
对此,扶苏则毫不手软。
他当即下令,命随行的秦军果断出击,将为首闹事的几名刺头当场拿下,依照《秦律》,严惩不贷。
这一手软硬兼施,倒是暂时稳住了局面。
扶苏在龙城的一举一动,自然逃不过罗网的眼睛。
那些化作亲卫的罗网密探,如同无形的影子,将北疆的各种动态,包括扶苏如何处理政务,迁民与胡人的关系,以及那些旧匈奴贵族的私下小动作,都详细记录,定期通过加密渠道送回咸阳。
龙城之外的广阔草原上,蒙恬率领的黄金火骑兵,如同一道移动的钢铁长城,定期巡弋。
那寒光闪闪的马槊,与“蒙”字大旗下将士们冰冷的眼神,有效地威慑了那些可能还心存幻想的残余游牧势力,为都护府初期的治理,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春去夏来,在格物院农博士的悉心指导下,龙城周边新开垦的屯垦区里,第一批粟米和小麦茁壮成长。
当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腰杆,绿油油的麦浪随风翻滚时,那些背井离乡的秦民眼中,终于闪烁出踏实的希望。
对于那些在北伐战争中被俘的大量匈奴奴隶,扶苏并未采取酷刑虐待。
他将这些奴隶编入劳动营,参与修路、挖渠、建房等基础设施建设。
每日有定额的食物,表现良好、积极改造者,可以获得减刑,甚至在服役期满后,考核合格便可转为归化民,分给少量田地,使其自食其力。
此举虽耗时耗力,却也渐渐消弭了一部分匈奴奴隶的戾气。
转眼半年过去,龙城地区已是初具规模。
城池修缮一新,街道规划整齐,屯垦区阡陌纵横,学堂书声琅琅。
秦民与归化胡人之间的矛盾,虽时有发生,但在都护府的调解与秦法的约束下,大体平稳。
扶苏的龙城模式,初见成效。
将闾很快便收到了扶苏的奏疏,以及张洪奎呈上的罗网密报。
对于扶苏在北疆的成绩,将闾颇为满意。
他下旨嘉奖,赐下金银布帛,并从关中调拨了一批急需的铁器、药材等物资送往龙城。
但在嘉奖的圣旨之外,将闾另有一封手书,言辞温和,却在字里行间隐晦地提醒扶苏,仁德教化固然重要,但秦法威严乃立国之本,对那些潜藏的威胁,万不可因妇人之仁而姑息养奸。
扶苏捧着九弟的手书,默然良久。
他明白,咸阳的那位帝王,时刻都在关注着北疆,关注着他。
北疆的第一个冬天,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来得早,也来得酷烈。
呼啸的白毛风卷着鹅毛大雪,将整个龙城内外变成一片银白世界。
许多初至北疆的迁民,缺乏御寒经验,准备不足,冻伤、风寒迅速蔓延。
储备的粮食和过冬衣物,也开始捉襟见肘。
严峻的考验,骤然降临。
扶苏心急如焚,他亲自带着官员和医师,冒着风雪巡视各个屯垦点,慰问受灾的民众。
他下令将都护府库房中所有能动用的皮毛、布匹全部分发下去,又带头节衣缩食,将自己每日的份例肉食和精米,匀出来送给那些病弱的老人和孩子。
“都护大人真是好人啊!”
一名冻得瑟瑟发抖的老妪,接过扶苏亲手递来的热粥和一件旧皮袄,感激得老泪纵横。
扶苏的举动,如同一股暖流,在酷寒中温暖了无数迁民的心。
然而,就在这严冬的掩护之下,一些对大秦统治心怀怨恨的旧匈奴贵族,以及部分因严寒而生活困苦、对新政权产生不满的胡人,开始在暗中秘密串联。
他们利用民众的艰难处境,散布谣言,煽动不满情绪。
一场针对扶苏和龙城新政权的阴谋,正在这冰天雪地之下,悄然酝酿。
凛冬已至,危机潜伏。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47/1111094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