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秦:献图监国,始皇求我继承大统 > 212章 万国来朝,金玉满堂

212章 万国来朝,金玉满堂


为彰显大秦国威,更为了摸清这些“友邦”的底细,将闾下旨,于咸阳宫阿房殿大宴各国使臣及新入宫的诸国公主。

阿房殿灯火通明,琉璃盏映照着金漆梁柱,辉煌胜过白昼。

丝竹管弦之声悠扬,舞姬们彩袖翻飞,殿内觥筹交错,一派歌舞升平。

将闾高坐御座,玄色龙袍衬得他面容愈发沉静。

他目光淡淡扫过下方,各国使臣皆是锦衣华服,脸上堆满了谦卑的笑容,心中却各自打着算盘。

宴席过半,献礼环节开始。

西域姑师国王子再次献上美玉数箱,另有数十峰毛色油亮的双峰驼。

月氏使者则牵上了三匹神骏非凡的汗血宝马,通体赤红,四蹄如风,引得殿内武将一阵低低的惊叹。

“陛下,此乃我月氏国宝‘赤电’,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月氏使者一脸自豪。

章邯眼中精光一闪,这确是难得的宝马。

南海郡守派来的使者,则献上了一颗拳头大小的夜明珠,置于盘中,幽幽放光,将周围映得一片柔和。

东胡使者献上数张完整的紫貂皮,毛色纯正,光亮顺滑,一看便是极品。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来自大宛国的使者。

他们不仅献上了十数匹神采奕奕的天马,其神骏丝毫不逊于月氏的汗血宝马,那使者还神秘兮兮地呈上一个玉盒。

“启禀大秦皇帝陛下,”大宛使者躬身道,“此马乃我国之傲,可助陛下铁骑纵横。另外,我国边境雪山之巅,采得一种神草,据说有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之效。小臣不敢私藏,特献于陛下!”

“哦?长生神草?”将闾眉梢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目光落在玉盒上,语气平淡,“大宛国君有心了。”

可惜父皇没有坚持到现在,不然那延年益寿神草或许还可以帮他续命几年。

将闾并未立刻打开玉盒,只是命内侍收下。

一旁的杜周,眼睛早已在那些宝马、玉石、皮毛上转了好几圈,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这马匹充入军中,可省一大笔开销;玉石赏赐功臣,或是充入内库,都是好的;

这紫貂皮,给宫里的娘娘做件斗篷正合适……

至于那什么神草,他撇撇嘴,心想这玩意儿多半是糊弄人的,还不如几车粮食来得实在。

献礼之后,便是各国公主展现才艺的环节。

月氏国的明月公主,金发碧眼,身着火红舞裙,赤足踏着鼓点,跳起了一曲奔放热烈的胡旋舞。

舞姿如风,裙摆飞扬,腰肢柔韧得不可思议,看得殿内众人目眩神迷。

一曲舞罢,掌声雷动。

随后,箕朝鲜的莲华公主则款款上前,素手研磨,铺开一张雪白的宣纸,提笔挥毫。

片刻之间,一幅笔力遒劲、法度严谨的秦隶小楷便跃然纸上,正是始皇帝东巡所刻石鼓文中的一段。

“好字!”几位通晓书法的秦臣忍不住赞叹。

莲华公主微微一笑,更显得温婉动人。

宴席之间,气氛正酣,那大宛使者许是多喝了几杯,竟与邻座一位匈奴归化部落的使者因旧日草场归属问题,争执起来,言语间火气渐大,眼看就要撸袖子动手。

匈奴归化部落是当时逃亡很远的地方避难,直到扶苏去接管匈奴留下来的地盘,他们才敢回来。

可如今他们匈奴归化部落竟然在大殿吵起来了。

“放肆!”

章邯低喝一声,两名如狼似虎的甲士上前,蒲扇般的大手按住两人肩膀,便将他们提溜了起来。

将闾抬眼看了一眼,淡淡道:“今日大宴,莫要因些许小事扫了兴致。念及初犯,各罚酒三杯,下不为例。”

大宛使者与那匈奴使者顿时酒醒了一半,连忙叩头谢恩,各自灌了三杯烈酒,再不敢多言。

将闾放下酒爵,目光转向各国使者,一一垂询。

他问月氏王身体是否康健,问乌孙国水草是否丰美,问箕朝鲜今年收成如何,又问滇国山川风物。

言辞温和,态度亲切,仿佛只是寻常的嘘寒问暖。

实际上的试探这些使者。

但那些使者们却不敢有丝毫怠慢,将闾每问一句,他们都要在心中掂量再三,才小心翼翼地回答。

他们深知,这位年轻帝王的每一句话背后,都可能藏着深意。

轮到滇国使者时,那先前献上公主的使者,又献上了一幅精心绘制的长卷。

“陛下,此乃我国画师所绘《滇池万里图》,描绘我国滇池周边山川景致,献与陛下御览。”

画卷展开,湖光山色,栩栩如生。

将闾目光扫过,在画卷一角,一处不起眼的山坳中,几笔淡墨勾勒的标记,与周围景物略有不同。

他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笑意,这滇国倒是会表忠心,那标记之处,若他所料不差,应是一处储量不小的磷矿。

“画工精细,滇池风光,果然名不虚传。”

将闾赞了一句,却并未深究那标记。

宴会渐入高潮,将闾忽然放下酒杯,朗声道:“今日万国来朝,诸位公主才艺卓绝,令朕大开眼界。朕有一议,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投向御座。

“朕意,请今日献艺的诸位公主,再各展一项最为得意的才艺。其中最为出众者,可向大秦,提出一个合理的请求。朕,无不应允!”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而紧张。

一个合理的请求,可大可小。

小到求些金银赏赐,大到……或许能为自己的邦国争取到意想不到的利益。

公主们眼中闪过各色光芒,她们身后的使者们,更是心思活络起来。

明月公主再次献舞,这一次却是极尽柔媚,眼波流转,媚态横生。

莲华公主则吟诵了一首自己所作的秦风诗歌,声情并茂。

其余公主,或抚琴,或吹箫,或展示女红,各显神通,都想拔得头筹。

就在众人以为胜者将在明月与莲华之间产生时,一位来自西北边陲,名唤楼兰的小国公主,却出人意料地走上前来。

她容貌并不十分出众,穿着也相对朴素,一直默默无闻。

她不行礼乐歌舞,而是命人抬上一方巨大的沙盘。

“小女不善歌舞,愿为陛下推演一番,我大秦铁骑自玉门关西进,图略西域之数条可行方略。”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章邯等一众武将更是瞪大了眼睛,死死盯住那沙盘。

只见那楼兰公主素手拨动,在沙盘上迅速勾勒出山川河流、城郭关隘。

随后,她取来代表秦军与西域各部落的小旗,开始推演。

“若陛下大军出玉门,可分三路。其一,北攻姑师,取车师前庭,此路最近,然姑师背靠天山,易守难攻……”

“其二,南下鄯善,沿孔雀河西进,此路平坦,利于大军行进,然沿途水源补给乃是关键……”

“其三,可遣奇兵,绕行大漠,直插月氏腹地……”

楼兰公主侃侃而谈,分析各条路线的利弊、所需兵力、后勤补给,甚至连可能遇到的天候影响都考虑在内。

其思路之清晰,眼光之独到,竟不在一些久经沙场的宿将之下。

一时间,殿内鸦雀无声,只余她清脆的声音在回荡。

待她推演完毕,章邯第一个抚掌赞道:“妙!妙啊!此女子胸有丘壑,堪比良将!”

其余武将也纷纷点头,看向那楼兰公主的眼神,充满了惊异与赞赏。

将闾凝视着那名楼兰公主,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只是那双深邃的眸子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他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

最终,将闾并未当场宣布胜者,只说诸位公主才艺皆佳,赏赐各有不同,那合理的请求,容后再议。

宴罢,群臣散去,各国使臣与公主也各自回了馆驿和宫殿。

深夜,麒麟殿内。

将闾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

“张洪奎。”

“奴婢在。”张洪奎如鬼魅般出现在他身后。

“给朕彻查,那大宛国使者所言的神草,究竟是何物,其国中是否真有此物。另外那位楼兰公主,她的底细,她今日所言,给朕查个水落石出。”

“喏!”张洪奎的身影再次融入黑暗。

咸阳的夜,因这场盛宴而更加迷离。

各方势力都在暗中揣测着圣意,盘算着自己的得失。

一场围绕着联姻与朝贡的无形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而那位年轻的帝王,则像一个最高明的棋手,冷眼旁观,从容落子。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47/111109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