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章 谍影重重,南疆暗流
阿房殿的盛宴余温未散,咸阳城中那股因万国来朝而起的喧嚣,却悄然被一丝诡谲的暗流所取代。
麒麟殿内,烛火摇曳。
将闾指尖捻着一枚楼兰公主进献的玛瑙,目光却落在张洪奎刚刚呈上的密报上。
“大宛使团中,有六人并非寻常仆役,皆是筋骨强健之辈,行动间隐有军中章法。这几日他们对咸阳武库、城防、乃至驰道驿站的分布,打探得过于频繁了。”张洪奎的声音一如既往的低沉,不带丝毫感情。
将闾“嗯”了一声,示意他继续。
“另外,先前那位给兰依公主治病的西南侍医,其所用黑色根茎,经查,确系产自南方百越沼泽之地,当地土人称之为‘乌血藤’,有剧毒,亦可入药,但炮制之法极为隐秘。”
百越之地……将闾的眸色深了些许。
这些看似不相干的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正被一根无形的线串联起来。
他正思忖间,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治粟内史杜周那张胖脸,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陛下!陛下!不好了!南方又出事了!”
杜周几乎是滚进殿内的,手里捧着几卷竹简,额头上汗珠滚滚,也顾不上擦拭:“陛下,象郡、桂林郡……这两个杀千刀的地方,今年的税赋,又少了三成!塘报上说,当地冒出个什么‘大越天王’,聚众作乱,劫了官仓,还煽动那些不开化的土人跟咱们大秦作对!这……这可如何是好啊!国库……国库又要揭不开锅了!”
杜周哭丧着脸,仿佛那被劫的不是官仓,而是他自家的米缸。
将闾接过塘报,快速阅览,眉头缓缓蹙起。
大越天王?
早不反晚不反,偏偏在各国使团齐聚咸阳的时候反?
他将塘报与罗网的密报并列于案,指尖在上面轻轻敲击。
大宛使团的异动,南方侍医的诡异草药,百越之地的叛乱……
这其中,若说没有关联,他自己都不信。
“陛下,这……这可如何是好?”杜周见将闾沉吟不语,更是急得抓耳挠腮,“要不,派大军南下?可这一动兵,粮草军饷又是一笔天文数字,臣……臣这心肝脾肺都在疼啊!”
“慌什么。”将闾淡淡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杜周瞬间安静下来,“跳梁小丑,不足为惧。”
话虽如此,他心中却已有了计较。
他转向张洪奎:“传朕密令,大宛使团,以及那位兰依公主和她的侍医,给朕盯死了!二十四时辰,任何风吹草动,朕都要知道。”
“喏!”
“再传章邯,加强咸阳城防,各处关隘严加盘查,不得有误。传蒙毅,于京畿大营,暗中抽调三千精骑,配足三日粮草,随时待命。”
“喏!”张洪奎领命而去。
杜周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陛下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数日后,一份来自北疆的加急密报,送到了将闾的御案上。
是扶苏的亲笔信。
信中详述,有匈奴残部贼心不死,试图秘密南下,联络所谓的南方兄弟,欲图不轨。
扶苏已率兵将其挫败,并从俘虏口中,审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讯息,隐约指向南海之外的某个势力。
南海之外?
将闾的瞳孔微微一缩。
看来,这场针对大秦的阴谋,比他预想的还要复杂,其胃口,也远不止百越那几块贫瘠之地。
他们的真正目的,恐怕是想动摇大秦在南方的根基,甚至……分裂帝国。
好大的手笔!
次日朝会,杜周再次哭诉南方税赋短缺,言辞恳切地请求陛下早日发兵平叛。
将闾听罢,却只是轻描淡写地摆了摆手:“区区百越之地,不过疥癣之疾,何足挂齿?待秋后,朕自有处置。眼下,还是以安抚四方来使,彰显我大秦怀柔之策为重。”
此言一出,殿中不少官员面露讶色。
陛下对南方的叛乱,竟如此轻视?
章邯等武将更是眉头紧锁,欲言又止。
唯有蒙毅、杜周等少数心腹,隐约察觉到陛下此举,另有深意。
下朝后,芈彤听闻此事,心中亦是七上八下。
她深知楚系在南方百越之地根基深厚,若真闹大了,怕是会牵连到自己。
她犹豫再三,还是趁着将闾在长信殿小憩时,小心翼翼地进言:“陛下,南方之事,臣妾听闻……是否当以安抚为主,莫要因小失大,伤了与百越诸部的和气?”
将闾放下手中的茶盏,目光清冷地扫了她一眼:“后宫不得干政。此事,朕自有决断。”
芈彤被他看得心中一寒,后面的话再也说不出口,只能喏喏告退。
她心中那股不安,愈发强烈。
这位陛下的心思,真是越来越难揣测了。
咸阳城内,风声鹤唳。
罗网的密探如同黑夜中的蝙蝠,无声无息地渗透到每一个可疑的角落。
这日深夜,张洪奎再次出现在麒麟殿。
这一次,他的手中,托着一个用黑布包裹的小物件。
“陛下,在大宛使团一名随从的靴底夹层中,发现了这个。”
张洪奎揭开黑布,露出一块揉皱的绢帛残片。
将闾接过,在灯下仔细展开。
绢帛之上,用一种极淡的特殊墨水,勾勒着几条歪歪扭扭的线条,旁边还有几个细小的标记。
初看之下,杂乱无章。
但将闾的目光何等锐利,他一眼便认出,这分明是南方桂林郡沿海一带的地形,那几个标记,赫然是几处重要的港口和屯兵点!
虽然只是一小块残片,但其绘制之精细,绝非寻常斥候所能为。
“好,很好!”将闾的嘴角,终于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看来,这条大鱼,终于要忍不住了。”
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戏谑:“张洪奎,给朕放个消息出去。就说,北疆匈奴残部与东胡勾结,蠢蠢欲动,朕已下旨,命上将军蒙恬,即刻率黄金火骑兵主力,北上驰援云中郡,同时,调拨京师卫戍部队一部,秘密北调,以备不测。”
张洪奎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陛下的用意,躬身道:“奴婢遵旨。”
这分明是一份假情报。
陛下这是要……引蛇出洞。
咸阳城内外的空气,仿佛一下子绷紧了。
南方的烽烟尚未平息,咸阳的谍影已然密布。
一场更大的风暴,裹挟着血与火,正朝着大秦帝国,呼啸而来。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47/1111093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