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秦:献图监国,始皇求我继承大统 > 377章 金融试验

377章 金融试验


罗马,元老院。

凯撒站在议事厅的中央,面对着一群吵吵嚷嚷的元老们。他手中拿着一份来自咸阳的提议书,脸上带着一种复杂的表情。

“诸位,大秦方面提出,要在罗马建立"大秦银行"。”凯撒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他们愿意以极低的利率,向我们提供贷款。”

“利率多少?”一名元老问道。

“年息一分。”

整个议事厅瞬间安静了下来。这个利率,比罗马本地的高利贷者低了十倍不止。

“有什么条件?”另一名元老怀疑地问。

“只有一个条件。”凯撒看了看手中的文件,“所有贷款,都必须用"秦元"结算。”

元老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用他们的货币?这不是让他们控制我们的经济吗?”

“可是一分的年息,这个诱惑太大了。”

“我们的商人早就在用秦元了,多用一些也无所谓。”

凯撒举手示意安静:“诸位,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提议。而且,据我了解,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商人,都在使用秦元进行贸易。我们如果不跟上,反而会被孤立。”

一名年老的元老站起来:“凯撒,你是我们的执政官,这件事你看着办吧。不过我要提醒你,不要让罗马的尊严,被那些东方人的金钱买走。”

凯撒点头:“我明白。”

咸阳,麒麟殿。

嬴将闾正在和王姚商量罗马银行的具体事宜。

“陛下,凯撒已经同意了我们的提议。”王姚汇报道,“他们希望我们能先提供一笔启动资金,用于银行的日常运营。”

“多少?”

“一百万秦元。”

嬴将闾想了想:“给他们。不过要记住,这笔钱不是白给的。告诉负责银行业务的人,每一笔放出去的贷款,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陛下是担心他们不还钱?”

“朕不担心他们不还钱。”嬴将闾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意,“朕担心的是他们还得太快。”

王姚有些不解:“为什么?”

“因为朕要的不是他们的钱,而是他们的依赖。”嬴将闾站起身,“当罗马的贵族们习惯了我们的低息贷款,习惯了我们的金融服务时,他们就再也离不开我们了。”

就在这时,冯去疾匆匆走进殿来。

“陛下,西域传来消息,那些小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已经全部放出去了。”冯去疾的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三十七个国家,总共借了八百万秦元。”

“收益如何?”

“单是通行费和过桥费,每年就能收回一百二十万秦元。”冯去疾掰着手指算,“十年下来,我们不仅能收回本金,还能净赚四百万。”

嬴将闾点头:“很好。不过朕要问你一个问题。”

“陛下请说。”

“十年后,这些设施归他们了,我们岂不是没有收入来源了?”

冯去疾咧嘴一笑:“陛下,您忘了一件事。这些路桥建成后,商贸往来会更加频繁。更多的商人会使用这些道路,更多的货物会经过这些桥梁。”

“然后呢?”

“然后这些商人和货物,都需要我们的护卫,都需要用我们的货币结算。”冯去疾越说越兴奋,“我们修的不是路桥,我们修的是秦元的流通渠道!”

嬴将闾满意地点头:“看来朕没有看错人。”

太尉府。

尉缭正在和刚刚从地中海回来的赵云谈话。

“怎么样,那些海盗头子学得如何?”尉缭问。

“出乎意料的好。”赵云有些惊讶,“他们不仅学会了正规的护航技术,还提出了不少改进建议。比如如何在夜间识别可疑船只,如何利用风向进行拦截。”

“这帮家伙,倒是有点本事。”尉缭摸了摸下巴,“那他们现在的工作表现如何?”

“非常好。”赵云点头,“自从他们开始为我们工作后,整个地中海的海盗活动减少了八成。现在的商人们,都抢着雇佣我们的"前海盗护卫队"。”

尉缭哈哈大笑:“这叫什么?这叫专业对口!谁比海盗更了解海盗?”

“太尉,还有一件事。”赵云想了想,“那些海盗头子们提出,希望能扩大业务范围。”

“扩大到哪里?”

“陆地。”赵云解释道,“他们说,海上的生意虽然不错,但陆地上的商路更多,需要保护的商队也更多。”

尉缭眼睛一亮:“有道理啊!那就让他们组建"陆地安保队"。不过要记住,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和考核。”

“太尉,会不会有什么问题?”赵云有些担心,“毕竟他们以前是海盗。”

“有什么问题?”尉缭不以为然,“现在他们拿我们的薪水,吃我们的饭,当然要听我们的话。再说了,他们现在赚的钱,比以前当海盗时多得多,为什么要回到以前的老路上?”

右丞相府。

冯劫正在整理一份关于各国债务情况的报告,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他感到有些头晕。

“父亲,这些数字是不是有问题?”他指着报告上的一栏,“匈奴各部落的总欠款,已经超过了他们的年产值?”

“没有问题。”冯去疾头也不抬,“这很正常。”

“可是他们怎么还钱?”

“还不起的时候,就用实物抵债。”冯去疾放下手中的账本,“牛羊、马匹、皮毛、金银,都可以用来还债。”

冯劫想了想:“那如果实物也不够呢?”

“那就用土地。”冯去疾的语气很平静,“草原上那么多地方,随便划拉一块,就够还好几年的债了。”

冯劫感到一阵寒意。他终于明白了,父亲和陛下的这盘棋,下得有多大。

“父亲,我们这样做,会不会太过分了?”

“过分?”冯去疾看了儿子一眼,“劫儿,你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没有强迫任何人借钱,是他们自己愿意借的。既然借了,就要按照合同还钱。这叫契约精神。”

“可是……”

“没有可是。”冯去疾打断了他的话,“如果我们不严格执行合同,以后谁还敢相信我们?谁还愿意和我们做生意?”

夜晚,咸阳城西市。

一个小茶馆里,几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人正在聊天。

“兄弟们,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不管走到哪里,都得用秦元?”一个身材魁梧的安息商人说道。

“是啊,连我们罗马,现在也开始用秦元了。”一个穿着托加的罗马商人接口,“我听说,元老院准备引进大秦的银行。”

“你们说,这秦元到底是什么做的?”一个瘦小的西域商人好奇地问,“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愿意用它?”

“这你就不懂了。”安息商人摇头,“秦元背后,是整个大秦的国力。有大秦的军队保护,有大秦的商路支撑,当然值钱。”

“可是我听说,秦元其实就是纸啊。”西域商人还是不解。

“纸怎么了?”罗马商人笑了,“金子也不过是金属,为什么就值钱?关键是大家都相信它值钱。”

“说得对。”安息商人点头,“现在全世界的人都相信秦元,所以它就值钱。而且你们想想,用秦元做生意多方便?不用换算汇率,不用担心成色,走到哪里都认。”

几个商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聊越兴奋。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茶馆的角落里,一个看似普通的茶客,正在认真地听着他们的谈话。

这个茶客,正是张洪奎手下的“罗网”成员。

第二天,一份详细的“民间对秦元使用情况调查报告”,就摆在了嬴将闾的案头。

看完报告后,嬴将闾满意地点头:

“看来朕的计划,正在按预期进行。”

王姚在旁边问道:“陛下,下一步我们要做什么?”

嬴将闾走到舆图前,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地方:

“准备开辟新的市场。朕听说,在更南边的地方,还有一些富庶的国家,他们还没有使用过秦元。”

“陛下是说……”

“朕是说,是时候让全世界都知道,什么叫做"秦元时代"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47/1111077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