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我不同意
刘院长站在讲台前搓了搓老花镜片,镜片上还沾着刚才吃盒饭留下的油星子。台下的长条木椅"咯吱"响成一片,前排几个老教授正用钢笔在会议纪要上划拉,墨水蹭得指节发蓝。
"美国人那边打哈哈,日本人倒是热情得很。"刘院长把话筒往嘴边拽了拽,金属支架在木地板上拖出刺耳的摩擦声,"他们发来正式邀请函,说是要请咱们带着整套设备资料去参加今年的"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说是要搞什么技术互鉴......"
后排突然传来"啪"的一声,有人把搪瓷茶缸重重撂在窗台上。王科宝扭头看见计算机系的胡主任正拧着眉头,军绿色中山装的领口扯得歪歪扭扭,露出里面洗得发黄的白背心。
"去年咱们带着样机去纽约参展,日本专家给的评价大家还记得吧?"刘院长从文件袋里抽出张皱巴巴的传真纸,上面的日文字符像爬满纸面的蚂蚁,"说咱们的机器是"七十年代水平",建议我们"加强与发达国家技术合作"......"
台下响起此起彼伏的咳嗽声。王科宝注意到前排戴金丝眼镜的女教授把钢笔尖戳进了笔记本,墨水在纸上洇开一朵蓝花。
"这次要是真去东京参展,咱们就是头回在国际上亮自主研发的成果。"刘院长摘下眼镜擦了擦,镜腿上的铜绿在灯光下泛着幽光,"在座各位都是行家,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到底是该硬气还是服软,今天得议出个章程来。"
第一排突然站起个敦实的身影。胡主任三步并两步跨上讲台,皮鞋跟砸得地板咚咚响。他从裤兜掏出个铁皮烟盒,往话筒旁"啪"地一放:"我是搞了十五年计算机的老兵,当年跟着苏联专家在冰天雪地里搭机房,手指头冻得跟胡萝卜似的......"
台下有人轻笑。胡主任解开中山装最上面那颗扣子,露出脖颈上一道陈年烫疤:"七六年咱们搞出俄文翻译机那会儿,日本人还在玩算盘呢!"他突然抓起烟盒重重拍在讲台上,"现在要我们把核心资料拱手相送?门都没有!"
掌声像炒豆子似的炸开。王科宝看见斜前方的徐老师把笔记本卷成筒,正使劲往膝盖上敲。窗边几个年轻讲师却撇着嘴交头接耳,有个穿喇叭裤的还冲台上比划小拇指。
接下来上台的是留美归来的张副教授。他抚了抚烫得笔挺的的确良衬衫,从西装内袋掏出镀金钢笔:"我在斯坦福见过他们的第五代计算机,光是内存就顶咱们十台机器......"他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了条陡峭的上升曲线,"差距不是靠硬撑能抹平的,我建议成立联合研发组......"
王科宝感觉手心里全是汗。前排戴前进帽的老教授突然回头瞪他:"小同志,你抖什么腿?"这才发现自己的膝盖正把椅子震得直颤。
刘院长再次上台时,日头已经西斜。阳光从礼堂的菱形窗格里漏进来,在讲台上拼出个歪歪扭扭的"中"字。"刚统计了发言记录,支持技术共享的占六成。"他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说实话,我在美国参观硅谷时,看见人家实验室里......"
话没说完就被后排的喊声打断:"院长!让那个小同志说两句!"众人齐刷刷回头,王科宝这才发现徐老师正举着自己的胳膊,活像举着面红旗。
刘院长眯起眼看了半晌:"哦,小王同志啊,来来来。"他招手时袖口露出块上海牌手表,表链缺了个扣,用根红绳系着。
王科宝起身时差点被长椅绊倒。他今天特意穿了件新做的白衬衫,这会儿后背全湿透了。路过胡主任身边时,闻到他身上浓重的烟油味混着樟脑丸的气息。
"各、各位老师好。"话筒突然啸叫,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我是无线电系新生王科宝。"台下响起嗡嗡的议论声,有个声音特别刺耳:"毛都没长齐的娃娃来凑什么热闹!"
王科宝攥紧了口袋里那枚锗晶体管,冰凉的触感让他定下神来:"上个月广交会,我在电子元件展区帮工。"他故意提高音量,震得话筒又"吱"了一声,"有个日本商人非要买我们报废的电路板,说是当纪念品......"
台下突然安静了。王科宝看见徐老师冲他比大拇指,指甲缝里还沾着松香:"后来我在垃圾堆逮到他带来的技术员,正拿放大镜照咱们的焊点呢!"他边说边比划,"那些日本人连电容上的编号都要抄,您说这是纪念还是惦记?"
角落里传来茶缸落地的"咣当"声。胡主任"腾"地站起来,军装扣子崩飞一颗:"我说什么来着!黄鼠狼给鸡拜年!"
"咱们的机器要是真落后,他们犯得着这么上赶着?"王科宝感觉嗓子眼发干,抓起刘院长的搪瓷缸灌了口凉茶,"纽约展会咱们亮过相了,该看的都看了。现在又要核心资料又要搬机器,摆明是......"他硬生生把"偷技术"三个字咽回去,"摆明是瞧上咱们的独门绝活了!"
后排突然站起个穿喇叭裤的年轻人:"空口无凭!你说超越就超越?"王科宝认出这是刚从东京回来的李讲师,袖子上还别着个索尼的纪念章。
"要验证很简单。"王科宝从裤兜掏出个铁皮盒,"咔嗒"弹开盖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枚锗晶体管,"咱们就说核心元件产能不足,暂时不能提供。"他拈起一枚对着阳光,"保管不出三个月,他们大使馆的电话能打爆校办!"
刘院长突然起身,老花镜链子晃得叮当响:"要是他们不联系呢?"
"那就更说明心里有鬼!"王科宝把晶体管往讲台上一拍,"再不然,咱们请美国工程师来当裁判——我听说IBM最近在找亚洲合作伙伴......"
礼堂里炸开了锅。胡主任冲上来搂住王科宝的脖子,烟味呛得他直咳嗽。徐老师不知从哪摸出个海鸥相机,"咔嚓"拍下这幕:少年人衬衫皱巴巴地贴在身上,眼睛里却烧着两团火。
散会时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刘院长把王科宝叫到小办公室,从铁皮柜里取出包大白兔奶糖:"你小子今天可给我出了难题。"他剥糖纸的手直抖,糖块掉在泛黄的地图上,"不过说得在理......"
窗外传来施工队的吆喝声,新实验室的地基正在打桩。王科宝蹲下身捡起奶糖,发现地图上"东京"的位置被烟头烫了个焦黑的洞。
当晚的教职工食堂格外热闹。胡主任非要请客,端来三盘辣子鸡丁,红彤彤的辣椒堆得像小山。"尝尝这个!"他掰开个馒头夹满鸡肉,"当年在四川搞三线建设,顿顿这么吃!"
徐老师被辣得直灌啤酒,眼镜片上蒙了层白雾:"我说老胡,这孩子我们无线电系可当宝贝供着,你别想挖墙脚!"
"哪能啊!"胡主任从裤兜掏出串钥匙,"明天带你去见识真正的宝贝!"王科宝凑近看,钥匙牌上刻着"计算机实验中心"的字样,边缘磨得发亮。
第二天大清早,王科宝被拉进弥漫着松香味的地下室。胡主任掀开防尘布,露出台两米高的铁柜子:"瞧瞧!曙光一号的原型机!"密密麻麻的指示灯像满天星斗,旋钮上的俄文字母已经斑驳。
"当年苏联专家撤走时,往齿轮箱里倒水泥。"胡主任摸着机器外壳上的凹痕,"是我们拿锤子一点点凿开的......"他突然剧烈咳嗽,震得头顶的日光灯管直晃。
王科宝蹲下身,看见散热孔里卡着半张发黄的纸片。抽出来一看,是1967年的《人民日报》,头版标题写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铅字油墨蹭了他一手黑。
那天下午,王科宝躲在图书馆阁楼写方案。夕阳把窗外的梧桐叶影投在稿纸上,他盯着"技术壁垒"四个字发呆。忽然闻到栀子花香,抬头看见赵嘉敏正踮脚够最顶层的《电子工程学报》。
"需要帮忙吗?"王科宝起身时撞翻墨水瓶,蓝墨水在"自主创新"那行字上晕开朵花。赵嘉敏递来块绣着梅花的帕子:"擦擦吧,听说你今天在礼堂......"
话没说完,楼下突然传来吵嚷声。王科宝扒着窗户往下看,见胡主任正跟后勤处的人比划:"那台示波器是进口的!不能当废铁卖!"他的破锣嗓子惊飞了整排鸽子。
夜幕降临时,王科宝摸黑溜进实验室。月光从气窗斜斜照进来,在示波器屏幕上投下晃动的光斑。他拧亮台灯,发现桌上有张纸条:"明早八点,市科委座谈会——刘"。
台历停在1983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一。王科宝在日期上画了个圈,突然听见走廊传来脚步声。他赶紧关灯蹲下,听见徐老师正跟人说话:"那孩子说的芯片封装技术,我查遍资料都没见过......"
月光如水,王科宝摸出口袋里的锗晶体管。金属外壳在指间泛着幽蓝的光,像极了二十年后的硅晶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44/1111080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