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心
夜幕下的庄园恢复了平静,然而刚刚还因为一顿饱饭而升起热情的流民们,此刻又重新缩回了角落。
他们是流民,是这个世道最底层最卑贱的一群人,义军、官兵,甚至今天来的那些泼皮流氓,都可以随意地劫掠欺辱他们。
而现在,这个庄园好像又被盯上了。
站在夜风里的顾怀沉默思考了很久,他没有急着去安抚那些惊恐的流民,而是转身走进了那间刚刚清理出来、勉强能当议事厅的主屋。
“杨兄。”他声音不高。
杨震会意,跟了进去。
“福伯,李易,老何。”
被点到名的三个人一愣,也赶紧跟了进去。
杨震站在最后,反手将那扇破门“吱嘎”一声关上。
“砰。”
门轴落定,隔绝了窗外蔓延的惶恐情绪,油灯的火苗“噼啪”跳动了一下,光影在每个人的脸上刻下明暗。
“少爷!”
福伯终于绷不住了,他的声音带着虚弱,第一个开口:“咱们...咱们满打满算,就剩十二两银子,外加三石不到的粟米了!”
“庄子里现在五十七口人,就算一天只喝一顿稀的,这点粮食也撑不过五天!”
“一千斤盐!十天!且不说能不能做出来,这得买多少矿盐坯?得烧多少柴火?”
“他们这是要逼死少爷你啊!”
“少爷你走!离开这里!老奴留下来,到时候他们要找,也只能找到老奴我!”
这个曾经护着顾怀逃离祖地,在战乱中接连失去了老爷夫人的老仆,此刻几乎落下泪来--他不能看着少爷出事,如果少爷也没了,那他还活着做什么?
顾怀轻轻拍了拍福伯的肩膀,李易和老何站在一边,一脸茫然。
比起福伯的恐惧,杨震的沉默,他们显得很茫然,他们只知道顾怀会制盐,给了他们一条活路,但不知道顾怀和那些泼皮又有什么过往。
一千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福伯会是这种天塌下来的表情?
顾怀依旧没有说话,他沉默地坐到了主位那张唯一的破椅子上,目光扫过李易和老何茫然的脸。
他在观察。
而福伯也知道少爷这是要自己来开口,擦了把老泪,声音沙哑地,将之前发生的一切全盘托出。
从如何在破屋炼出第一捧雪花盐,到如何被刘全这只地头蛇盯上,再到说好的“一百斤”一点点变成今天的“一千斤”。
李易越听,脸色就越是苍白--他是个读书人,他懂怀璧其罪”的道理,而当他听到刘全这种盐枭竟敢如此无法无天时,他握紧了拳头,手心全是冷汗。
老何更是听得浑身发抖,他只是个瘸了腿还不能说话的铁匠,他怕事,他低下头,身体又开始往角落里缩,身子不住地颤抖。
顾怀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知道自己能够无条件地信任忠心耿耿的福伯,也知道能相信还没选择离开、信守承诺的杨震,但李易和老何。
他们只是刚刚依附,他们之所以会跟着自己,只是因为自己给了他们一碗饭吃。
仅仅几天的交集,便敢跟着他和盐枭撕破脸?
乱世人心,哪里是那么好拿捏的东西。
“难道...”李易终于忍不住,脸色苍白,“难道就没有官府...没有律法能管管他们吗?”
顾怀终于开口了。
他看着李易,扯了扯嘴角,发出一声冷笑:“律法?”
他指了指门外:“这种世道,刀在谁手里,谁就是律法。”
李易一时语塞。
杨震依旧在角落擦着他的短刀,仿佛毫不在意此时室内气氛的沉重,但他擦刀的动作很慢,很稳,耳朵也在听。
他说过会留下,那么就会留下到不能再继续待下去的时候;他见过比私盐贩子更恶毒更残忍的敌人,也就自然不会畏惧与顾怀一起站直了反抗。
他在等顾怀的决定。
顾怀的目光,从李易苍白的脸上,移到了老何畏缩的身上。
自己没有王霸之气,他们也不是什么会热血上涌的人,能在乱世里活下来的,都不会那么单纯,或许此刻他们已经在考虑如果私盐贩子真的带人踏平了这座庄园,他们下一步该去哪里讨生活?
他们之前表现得很有用,但现在看来还不够有用,必须把这些人,彻底绑死在他的战车上。
“李易,老何,”顾怀缓缓开口,“你们听清楚了。”
“对,我得罪了盐枭。”
“十天后,交不交得出盐,他会要了我的命,抢走我的方子--这也许的确不关你们的事。”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冷。
“但是。”
“我死了,你们以为,刘全会放过你们吗?”
李易和老何猛地一颤。
“他会把一个在乱世苟活的书生,一个瘸了腿的铁匠,当人看吗?”
顾怀站起身,踱了两步。
“一开始我只是想给你们一条活路,并没有想要把你们拖进这摊浑水里--或者说,我原本以为是至少能安稳一段时间的。”
“但现在,刘全要把我们的活路,全部砸了。”
他看着两人:“你们是想回到过去,继续当流民,在野外刨食,朝不保夕...”
“...还是更惨,”顾怀的声音轻得可怕,“被刘全当成我的亲信,我的同伙,和我们主仆几个,一起沉江?”
李易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他或许不怕死,但他还有个幼弟。
老何也不抖了,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的懦弱和恐惧,第一次被一种被逼到绝路的决绝所取代。
回到过去那种日子?那种...连儿子都被活生生饿死的日子?
或许能和私盐贩子解释一下,自己只是被雇来做活的...但私盐贩子会相信吗?就像顾怀说的,私盐贩子会把他们当人看吗?
只要有一丝会走漏消息,走漏方子的可能,他们都没法活。
看着他们的表情,顾怀知道,火候到了。
他的脸上只有一片冰冷的决断:“既然横竖都是死,不如拼一把。”
“不拼,十天后就是等死;拼了,或许还能活。”
“而且,刘全想用这一千斤盐逼死我们,那他总得先付点买命钱,”他话风一转,看向福伯,“福伯,明天你就去找刘全的人。”
“告诉他们,一千斤盐,光靠之前给的那点,连矿盐坯和柴火都凑不齐,让他们先送五十担矿盐坯,三十车干柴过来,另外...”
顾怀顿了顿,斩钉截铁:“再支五十两银子的物料钱。”
福伯愣住了:“少爷,这...他们会给吗?”
“他会给的,”顾怀冷笑一声,“在他眼里,我们和这庄子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他现在最怕的,不是花这点小钱,而是我们因为缺原料缺钱直接不干,也死活不肯把方子交给他,所以只用五十两银子,就能换一千斤盐,还能让我们老实干活,这买卖,他会做的。”
他猛地一拍桌子。
“福伯!杨震!老何!李易!”
“世道已经是这样了,说再多也没有意义,”他冷冷开口,“想要活得像个人...那么谁要我们死,我们就要让他先死!”
......
次日清晨。
顾怀走出主屋,他脸上的冰冷和杀意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大的、近乎炽热的、令人信服的激情。
他站上了用几块木板搭起来的高台,看着下方那些被集合的流民与佃户,看着一张张麻木与畏缩的面孔,深深吸了一口气。
盐枭的事,不能说。
这个时代的百姓--尤其是佃户与流民阶级,或许并不愚昧,但一定无知,社会结构决定了他们几乎没有获取知识增长见闻的渠道,沉重的生活成本也让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去关注除求生以外的东西。
所以他们才会习惯不去思考,所以乱世来临,他们只能蜷缩在废墟里等死。
和他们讲那些假大空的东西,比如理想,比如未来,讲在私盐贩子的威胁下保卫庄园的事情--没有任何意义。
他们只会在听到这件事的第一时间逃入荒野,然后重复之前的日子,把那碗热粥当成一场梦境。
所以。
“我在买下这座庄子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这里面还有被抛弃的佃户,以及偷藏着的流民。”顾怀开口打破了沉默。
下面的流民骚动起来,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公子为什么突然提这件事...难道是要赶他们走?
“但我没有让你们离开,”顾怀似乎猜出了他们在想什么,微微摇头,“相反,我接纳了你们,我知道了你们的名字,你们的来历,我给了你们一碗热粥,我希望你们能在这座庄子里生活下去,活过乱世,安居乐业!”
流民们面面相觑,有人在犹豫是不是要像昨天一样再跪一次...但顾怀打断了他们的思索,声音洪亮,如同一把火,点燃了黎明的寒意。
“但是!有人不想你们活下去!”
“昨天那些泼皮流氓,你们都看见了!”
“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他们踹开我们的大门!他们威胁我们的家人!他们盯着你们的妻子和孩子!”
刚刚还在沉默中习惯性垂低脑袋的人们慢慢抬起了头。
“为什么?”顾怀怒吼,“因为我们弱!因为我们穷!因为我们的围墙还是破的!”
“我问你们!长此以往,这里是安身之地吗?”
“不是!!”一个忍不下去的汉子终于红着眼喊道。
“不是!”
“那你们想不想让这里变成一个‘家’?”
“想!!”
“想不想让那些杂碎,再也不敢踏进这里一步?”
“想!!”
“好!”顾怀猛地挥手。
“那我们就要建设!我们要挣钱!我们要修好围墙!装上大门!让他们知道,我们不好惹!”
“我宣布,从现在开始,任何人问起你们,你们都可以告诉他,你们是这个庄子的人,是这里的一份子!”
流民们的眼睛亮了起来。
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是没有家的人...失去了土地,失去了能遮风挡雨的地方,但现在,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他们也能是这里的一部分。
“所以,为了建设家园!”顾怀宣布,“从今天起,工坊和工程队,启动‘三班倒’!所有人,日夜不休!”
人群中出现了一点小小的哀嚎,日夜不休?那是要累死人。
“我知道你们会累,”顾怀微笑,“所以。”
他看向李易。
李易会意,立刻站出来,展开了一块新木板。
“从今天起!”李易高声宣布,“公子说了!所有参与‘三班倒’的人,都有稠粥喝!加盐的那种!”
“轰!”
人群炸了。
“不仅如此!”顾怀再次抬高声音,他的话语充满了魔力,“工坊队,工程队和后勤队!分成五人一队!这十天,每天晚上!工分最高的两支队伍...”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张渴望的脸。
“...除了你们应得的稠粥与精盐...”
“额外!加肉干!”
肉!!
简简单单的一个字,让下面的流民们瞬间红了眼睛。
从上次义军攻打金陵,让城外变成一片白地,他们有多久没有吃过肉,闻过肉香了?
而现在!干活!有肉吃!
聚集起来的流民和佃户们在愣了片刻之后,突然呼喊着冲向了昨日他们熟悉的劳作场地。
对于他们而言,所谓的一份子,所谓的归属感,或许会让他们有片刻感动。
但这句话他们还是能听懂的:干活干得最厉害的那十个人,能吃肉。
就如同顾怀所想的那样--唯独关乎切身利益的时候,人才会被激发出最大的动力来。
顾怀脸上带着激励的笑容,看着沸腾的人群,但他垂在袖中的手,却悄然握紧。
十天...
他在心里,又一次默数了这个数字。
......
流民们散开了,热火朝天地跑去劳作,顾怀也重新走入了主屋,而站在阴影里的杨震却没动。
从刚才到现在,他一直沉默地在人群中扫视。
他观察那些在顾怀讲话时,反应最激烈的人。
不是那些听到“肉”字后喊得最大声的。
而是那些,在顾怀提到泼皮流氓、妻儿时,脸上露出真正愤恨情绪的人。
他看到一个汉子,在顾怀演讲时,默默地牵起了他婆娘的手。
也看到一个半大小子,凶狠地往地上吐了口唾沫。
就是他们了。
杨震走了过去,走到那个小声安慰婆娘的汉子面前。
“老...老爷?”汉子一惊。
杨震轻轻点头,声音很低:“想不想让你婆娘孩子以后有房子住,有饭吃,还不用担心被泼皮流氓堵门?”
汉子一愣,随即红着眼,重重点头。
“跟我来。”
同样的对话,连着上演了数次,片刻后,十个有牵挂且有血性的青壮,站到了他的面前。
“从今天起,你们是庄园的‘巡逻队’,”杨震宣布,“专门应付那些泼皮流氓。”
“你们不用去工坊干活,你们的活,就是跟着我训练,不要叫我老爷,叫我...教官,”杨震皱了皱眉不知道为什么顾怀会起这么个称呼,“你们的工分,等同于工坊队的人,你们的家人...顿顿稠粥,而你们自己,顿顿有肉!”
这十个人呼吸都粗重了。
杨震带着他们走到了庄园最偏僻的角落。
老何已经提前送来了十根削尖的硬木长矛。
“第一课,”杨震冰冷地看着他们,“好好学着怎么把这东西,捅进人肚子里。”
“然后,再拔出来。”
.....
透过窗户看到杨震已经带着十个青壮开始训练的场景,顾怀转过身子,看向了站在一旁的李易。
他从怀里摸出了一个钱袋,里面是他仅剩的十二两银子,然后把钱袋推到了李易面前。
“公子,你这是...”
“李易,”顾怀的声音很沉,“我相信你。”
李易的手一抖,他猛地抬起头。
“公子...”
“我需要情报,”顾怀开门见山,“关于刘全,所有。”
“公子...我...我只是个书生...”
“我知道,”顾怀看着他,“李易,这个世道,已经埋葬了我们这种读书人。”
“手无缚鸡之力,空谈王法道义。”
“读书人在这乱世里,会迷茫,会不知所措...这很正常。”
李易咬住了嘴唇,顾怀说的,就是他逃难这一路的心声。
“但当一个读书人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顾怀盯着他的眼睛,“他会比很多人都做得更好。”
“我需要一个人去城里看看,思来想去,你最合适,我想你还选择留在这里,就是决定了要和我一起闯过这一关,这很好,但要想闯过去,不是嘴上说一说就行的,我们需要知道刘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多大的势力,有多肆无忌惮。”
顾怀走到窗边,负手轻声说:“我甚至还怀疑...刘全不仅仅是个私盐贩子这么简单,想在乱世里垄断江陵七成以上的私盐,他一定有比我想象中更厉害的背景...所以,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完全取决于你会带回来什么消息。”
李易看着桌上的银袋,又看着顾怀的眼神。
他想起几年前,自己还在求学的时候,父亲说再过几年就让自己上京赶考,那时,父亲也是这样看自己的。
信任,期盼。
大概除了昨夜的生死捆绑之外,此时此刻,顾怀所给予自己这个文弱书生的,也算...知遇之恩?
哪怕只是一座破旧庄子里的大人物,哪怕只是火并前的无条件信任。
李易沉默了很久,没有再拒绝,他拿起银袋,揣进怀里。
对着顾怀,长揖及地。
“公子放心,两三日之内,学生必有回报。”
他转身,在看了一眼自己那和其他人一起忙碌的幼弟之后。
孤身出庄。
......
时间,快进了两天。
这座庄园,正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变着。
围墙边,工程队砌起的新墙段已经蔓延了十余丈,虽然新旧砖石交错显得斑驳,但那道曾经破碎的防线正在被顽强地连接起来。
居住区,几间最大的破屋被优先清理、加固,甚至换上了新编的草席门帘,妇孺们终于不用睡在露天的断壁下了。
水井旁,立起了福伯新定的规矩木牌:取水必用桶,污水要远泼。
更令人惊讶的是,所有劳作者都被强制要求下工后去溪边擦洗,虽然一开始怨声载道,但当干净的身体穿上后勤队浆洗过的、虽破旧却无虱子的衣物时,一种久违的、作为“人”的尊严感,滋生了出来。
而变化最大的,还是人。
角落里搭建好的工坊烟雾更浓了,福伯正指挥人抬出新一批的粗盐,老何领着工程队与后勤队最能干的十个人,正围着大锅里的热汤而欢呼--他们是昨天工分最高的队伍,汤里真的又飘着零星的肉末和油花。
在已经修缮了部分的围墙边,杨震带着巡逻队站出了歪歪扭扭的队列,正在训练,他们握着木矛,对着草人,发出整齐的“哈!”声。
短短两天,这些被选中的青壮眼神里的懦弱和麻木已褪去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逼到绝路后、又被喂饱了饭食所激发出的凶悍。
李昭...那个小小的孩子,正在晾晒区帮忙,认真地把一块块洗干净的滤布搭上绳子,他的小脸不再是逃难时的灰败,有了些许红润。。
他忽然看到了走入庄园入口那个熟悉的身影。
“哥!”
李昭丢下滤布,高兴地迎了上去。
李易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比起去时身上仍有书生气挥散不去的模样,他此时显得疲惫而又凝重。
“哥!你回来啦!”李昭抱住了他的腿,李易露出了这两天唯一的笑容。
他轻轻摸了摸李昭的头,声音沙哑。
“公子呢?”
顾怀正在工坊前,查看老何新改造的灶台。
“公子。”
顾怀回头,看到了面色严肃的李易。
李易快步走到他面前,压低了声音。
“公子,查到了。”
“刘全...果然不止是个私盐贩子。”
“他能有如今的势力,能在江陵呼风唤雨,全是因为,他有官面上的关系。”
“他是一个人的小舅子。”
顾怀瞳孔一缩。
李易吐出了那四个字:
“...江陵县尉!”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09/5025296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