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寒潮突至与温情守夜
陆衍智救拖拉机的事迹,如同秋日里的一把火,彻底点燃了村民们对他的认可和尊重。以往那些关于他“性情孤僻”、“难以接近”的议论,如今被“有本事”、“靠得住”的交口称赞所取代。连带着苏晚在村里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她主持的互助小组运作愈发顺畅,几户核心成员干劲十足,冬小麦的播种和下一茬大棚菜的育苗计划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日子仿佛驶入了收获后的平静港湾,充满了踏实与希望。
秋意渐深,天空变得高远湛蓝,早晚的空气中带着明显的凉意。苏晚利用这段相对农闲的时间,开始系统整理自己大半年来积累的种植笔记,将大棚蔬菜和瓜果种植的关键技术、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都用工整的字迹誊写在一个新买的硬壳笔记本上。她想着,这不仅是对自己经验的总结,将来或许也能成为帮助更多乡亲的参考资料。
陆衍则忙着检修农具,加固大棚和院墙,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准备。他还特意去了一趟县里的废品收购站,淘换回来几个废弃的旧铁皮油桶,清洗干净后,又不知从哪里弄来些耐火泥,在院角背风处垒了个简易的土炉子。
“这是要做什么?”苏晚好奇地问。
“试试看能不能做个简易的暖风道。”陆衍一边调试着炉子和连接好的铁皮管道,一边解释,“冬天最冷的时候,单靠草帘和热水桶,怕是不够。用这个炉子烧碎煤或柴火,热气通过管道送进大棚,应该能提温不少。”
苏晚看着他专注捣鼓的背影,心里暖融融的。这个男人,总是这样,话不多,却把所有的关心和担当都化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她上前帮他递工具,打下手,两人配合默契,小小的院落里充满了温馨的气息。
然而,老天爷似乎总喜欢在人们以为一切顺利时,给出新的考验。就在陆衍刚刚把土暖风道初步搭建好的那个夜晚,一场远超预期的强冷空气毫无征兆地席卷而来。
呼啸的北风如同野兽般嘶吼了一夜,气温骤降。第二天清晨,苏晚推开房门,不禁倒吸一口冷气。院子里落了薄薄一层白霜,水缸里结了一层冰,就连屋檐下都挂上了细小的冰凌。深秋时节,竟有了初冬的寒意。
“不好!大棚!”苏晚心头一紧,和陆衍对视一眼,两人立刻冲向村尾的大棚。
大棚外,覆盖的草帘被吹得有些凌乱。掀开厚重的草帘钻进去,一股比外面更阴冷的寒气扑面而来。虽然昨晚陆衍已经及时覆盖了草帘,也放置了热水桶,但棚内温度依然低得吓人。那些正值生长期的越冬菠菜、乌塌菜和小葱,原本油绿的叶片边缘出现了明显的冻伤痕迹,蔫搭搭地失去了活力,尤其是靠近棚膜边缘的菜苗,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苏晚看着眼前的情景,心疼得像刀割一样。这些菜可是供应供销社和小组里几户人家过冬指望的一部分收入啊!
“别急。”陆衍的声音依旧沉稳,他仔细检查了棚膜是否有破损,又摸了摸土壤的温度,“冻伤还不算太严重,主要是骤冷导致的。抓紧时间升温,还能缓过来。”
他立刻行动起来,先是和苏晚一起将吹乱的草帘重新覆盖严实,堵死所有漏风的缝隙。然后,他点燃了那个新垒的土炉子。碎煤块在炉膛里发出噼啪的声响,橘红色的火苗跳跃起来,热气开始通过铁皮管道缓缓送入大棚。陆衍又提来几大桶开水,分散放在棚内各处。
然而,单靠一个土炉子,想要快速提升这么大棚子的温度,还是力有未逮。棚内温度回升缓慢,苏晚看着那些依旧蔫软的菜叶,心急如焚。
“得想办法增加热源。”陆衍蹙眉道,“我去找点木柴,在棚里生几个安全的火堆。”
“生火堆?会不会太危险?而且烟也大。”苏晚担忧地说。
“用大铁桶,桶底穿孔,控制火势,烟会小很多。我守着。”陆衍言简意赅,语气不容置疑。关键时刻,他军人的果决和担当显露无疑。
他立刻去准备,苏晚则留在棚内,小心翼翼地检查每一棵菜苗,将冻伤严重的叶片轻轻摘除,减少养分消耗,同时用准备好的草木灰水轻轻喷洒叶面,希望能起到一点保温防病的作用。
就在这时,互助小组的王婶、张嫂等几户人家也顶着寒风赶了过来。他们自家的小棚或露天菜地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冻害,心里正慌着,首先想到的就是来苏晚这里看看,顺便取取经。
看到苏晚家大棚的情况,王婶等人也是唏嘘不已。“这天杀的冷空气!一点征兆都没有!我家那几畦晚白菜怕是保不住了!”
“晚丫头,陆衍兄弟,你们这有啥好法子不?”张嫂急切地问。
苏晚强压下心中的焦虑,把陆衍正在采取的措施和自己正在做的护理方法告诉大家:“……眼下最关键的是尽快升温,但一定要注意安全,用铁桶控着火,人得守着。叶子冻伤的, gently 摘掉坏叶,喷点草木灰水试试……”
正说着,陆衍拖着几根粗大的木柴和两个废弃的大铁桶回来了。他看到聚在棚里的众人,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大家的来意。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冲大家点了点头,然后便开始熟练地在铁桶底凿孔,准备生火。
王婶等人见陆衍这架势,也纷纷行动起来。“衍子,需要柴火不?我家还有!”
“对!我们也去拿!人多力量大!”
“晚丫头,你这草木灰水咋配的?教教我们!”
一时间,原本因灾情而恐慌的气氛,被一种同舟共济的热情所取代。大家伙儿各自回家拿来柴火、铁桶等物,在陆衍的指导下,在大棚内几个安全角落升起了可控的火堆。男人们主要负责看管火堆,确保安全;女人们则跟着苏晚学习护理冻伤的蔬菜。
互助小组的力量在这一刻得到了真正的体现。不再是简单的技术交流,而是在困难面前的抱团取暖。浓烟被控制在最低限度,多个热源共同作用,大棚内的温度终于开始缓慢而稳定地上升。
陆衍始终守在最大的那个火堆旁,不时添加柴火,调整通风。跳动的火光映照着他坚毅的侧脸,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苏晚端了一碗热水走过去递给他,看着他被烟火熏得有些发黑的脸颊,心中充满了感激和依赖。
“大家……谢谢你们。”苏晚对着忙碌的众人,真诚地道谢。
“谢啥!都是一个组的,应该的!”王婶爽快地应道,“要不是你们两口子带头想办法,我们这会儿还抓瞎呢!”
忙碌了大半天,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大棚内的温度终于维持在了蔬菜能够承受的范围。那些冻伤的菜苗,虽然依旧显得脆弱,但至少停止了恶化,有些甚至微微挺起了叶片,显露出复苏的迹象。
危机暂时解除,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场突如其来的寒潮只是开始,漫长的冬季还在后面。接下来,需要日夜有人轮流值守,确保大棚温度不能再次骤降。
“今晚我守夜。”陆衍对苏晚说,语气不容商量。
“我跟你一起。”苏晚立刻说。
“不用,外面冷。你回去休息。”陆衍看着她有些苍白的脸,眉头微蹙。
“我不冷。”苏晚坚持,拿起一件厚棉袄裹在身上,“两个人有个照应。”
最终,陆衍拗不过她。夜幕降临,北风依旧呼啸,但大棚内因为有余火和暖风道,显得温暖了许多。苏晚和陆衍裹着棉衣,坐在小火堆旁,听着外面风声和棚内蔬菜静静生长的声音。
跳动的火光为两人勾勒出温暖的轮廓。苏晚靠在陆衍坚实的肩膀上,感受着他传递过来的体温和安全感,虽然身体疲惫,心里却异常平静和满足。
“等熬过这个冬天,”苏晚轻声说,像是在对陆衍说,也像是在对自己说,“明年开春,咱们一切都会更好的。”
陆衍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紧紧握住了她有些冰凉的手。他的手掌宽厚而温暖,仿佛能将所有的寒风都阻挡在外。
这一夜,他们共同守护的,不仅仅是这一棚象征着希望和生计的绿色,更是彼此相依相靠、共同抵御风雨的深情。
寒潮虽冷,但人心炽热。
经过这次共同应对危机的考验,他们的感情和事业,都如同这棚内渐渐回暖的春意,变得更加坚韧和充满生机。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84/1111111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