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边关月与宅中谋:将军夫人她不好惹 > 第41章 烧了的奏折会走路,但走不出她的

第41章 烧了的奏折会走路,但走不出她的


夜风穿廊,吹得宫檐铁马叮当乱响。

通政司的火盆还冒着余烟,值守小吏跪在地上抖如筛糠。

几封本该入库的地方奏折,竟在入档前凭空起火,烧得只剩焦边残角。

更诡的是,这些残片本该化为灰烬,却在翌日清晨,一张张出现在京城四门的告示栏上——被钉在“天子怒,焚书示警”的谶语旁,墨迹焦黑如炭,字字清晰可辨,仿佛那火只烧其形,不毁其言。

民间哗然。百姓私语:这是天子震怒,降下警示。

可谢梦菜站在昭阳宫阶上,听着柳五郎低声禀报,唇角却缓缓扬起一抹冷笑。

“若真有天子怒,”她望着远处宫墙之上浮动的晨雾,声音轻得像一片叶坠,“怎不烧我?”

她不是皇帝,却是眼下靖禾王朝真正的执权之人。

监国昭宁长公主,代帝理政已三月。

朝中老臣不服者有之,暗中掣肘者更多。

可她从不争口舌之利,只做一件事——布局。

而今,这“焚奏走书”之事,看似神异,实则破绽百出。

火能焚纸,却毁不了墨?

还能千里传讯?

天下哪有这等奇事?

分明是人作祟。

“把所有残片收齐。”她转身入殿,袖袍一拂,“我要亲眼看看,是谁借鬼神之名,行阴私之术。”

柳五郎领命而去。

三日后,十二片焦纸尽数归拢,拼成三段残章:一段出自江南布政使,奏请减免盐税;一段是北境巡抚密报边军粮饷短缺;最后一段,则提及“宫中旧影未清,恐生内乱”。

字字皆涉朝政机密。

谢梦菜亲自执药——一盏青瓷碗中倒入无色药水,乃她以数种药材调配而成,专为显隐迹所制。

她将残片逐一浸入。

水波微漾,焦黄纸面忽然泛起淡淡荧光。

而在每一片边缘,竟浮现出细密如蚁行的针孔痕迹!

排列有序,疏密成律,竟似某种编码。

柳五郎瞳孔一缩:“是‘蜂腰篆’。”

“前朝焚章司秘传之术。”谢梦菜指尖轻抚纸面,眸光冷冽,“以特制蜡纸覆于奏折之上,火焚时蜡层护字,针孔穿引,形成暗码。接应之人用药水一浸,便可还原信息。此术极难掌握,非深谙宫中焚章流程者不可为。”

她抬眸,声音沉下:“查,近年谁曾掌管焚章司?”

答案很快浮现——一个早已退养宫外的老宦官,姓徐,原是先帝身边近侍,专司焚烧御前密奏,三年前称病离宫,再无音讯。

谢梦菜却未动。

于是,她命李长风悄然放话:“监国近日将重修《焚章录》,追查历年未焚之秘奏,凡曾掌焚事者,皆需录档备案。”

消息如风,一夜传遍旧宦私邸。

当夜三更,月隐云后。

内廷焚书房外,一道黑影悄然翻墙而入,衣袂不起尘,脚步轻如落叶。

他直奔最深处的铁柜——那里封存着先帝年间所有待焚奏折的底档。

他颤抖着手取出一把铜钥匙,正欲开锁。

“咔。”

火折子在黑暗中亮起。

韩统领带着禁军从四面围出,刀光映着冷焰,将那老宦官团团围住。

“徐公公,”韩统领冷笑,“多年清修,何必再来蹚这浑水?”

老宦官浑身剧震,猛地回头,满脸惊惶与悲愤交织。

他张口欲言,却见柳五郎从暗处走出,手中正捧着那枚从他怀中搜出的铜牌——不过寸许大小,青铜冷铸,正面刻着两个古篆:

影吏。

四下寂静。

李长风低声一叹:“先帝暗设的监察死士……传说中,他们不属六部,不归内廷,只听帝王密令,藏于朝野,专为防嗣君失道而设。”

谢梦菜这时才缓缓走来。

她未穿华服,只着一袭素色深衣,发间依旧系着那条玄色丝绦。

她站在火光之外,目光却如刀锋般落在老宦官脸上。

“你潜入焚书房,只为毁档?”她问,声音不高,却压得人喘不过气。

老宦官跪倒在地,老泪纵横,双手紧攥铜牌,指节发白。

“公主……”他声音嘶哑,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我非叛臣!影吏本为护主……先帝临终令我等隐于六部,若嗣君失道,可借‘阴折’传警……可如今——”夜风如刀,割裂寂静的宫宇。

通政司的余烬早已冷却,可那场“焚奏走书”的诡局,却在朝野间掀起滔天暗流。

谢梦菜端坐昭阳宫深处,烛火映着她沉静如水的面容,唯有指尖轻叩案几的节奏,泄露一丝凝重。

老宦官徐德全跪在殿中,白发散乱,双手紧攥那枚“影吏”铜牌,老泪纵横:“公主明鉴!我非叛臣!影吏本为护主而设,先帝临终亲授密令——若嗣君失道、权臣乱政、社稷将倾,可借‘阴折’传讯,唤起潜伏之士,匡扶正统!可如今……”他声音陡然嘶哑,像是被什么狠狠掐住了喉咙,“他们用此术为逆党传信!联络旧党残余,密谋复起!我……我只是想毁了底档,断了这条线!”

殿内死寂。

沈知白立于侧旁,眉头紧锁:“先帝竟有如此隐秘之制?影吏不属六部,不归内廷,只听帝王密令……若真遍布朝野,岂非国中之国?”

谢梦菜未答。

她只是缓缓起身,走向那枚铜牌,指尖轻轻拂过青铜冷面,触到那两个古篆——“影吏”。

她忽然开口,声音清冷如月下寒泉:“先帝可曾言,若监国代政,影吏当如何?”

徐德全浑身一震,抬头望她,眼中竟浮起一抹难以言喻的悲怆。

“见‘鉴心镜’光,即归其主。”他颤声而答,“先帝说……若有一日,血脉至亲执掌中枢,手持玉简,诵‘承监察理’之章于镜前,影吏当自现、自伏、自销令契。”

谢梦菜眸光微动。

她终于明白了那面“鉴心镜”的真正用途——它不仅是照心之器,更是承罪之钥,是先帝留给后人的一道终极试炼:谁能直面历代帝王积压的谎言与血债,谁才有资格执掌这江山。

当夜,月隐星沉。

谢梦菜独自踏入天镜阁。

这座深藏宫禁之中的古老楼阁,百年来无人敢近,传说中,镜中所现,非人之影,而是心之罪。

她将“影吏”铜牌置于镜前,取出玉简,轻声诵读《监国摄政仪典》中那一章早已尘封的秘文:“承监察理,代天理讼,昭昭其明,涤荡幽冥。”

话音落。

镜面微漾,如水波轻荡。

忽地,一道幽光自镜中溢出,照亮整座阁楼。

紧接着,宫墙各处——东华门偏殿、西苑水榭、南衙库房、北宫角楼……数十道黑影悄然浮现,皆着黑袍,面覆轻纱,无声无息,齐齐跪拜于地,仿佛跨越时空的亡灵,终于等来了归主之令。

谢梦菜立于镜前,衣袂未动,目光却如炬。

她再诵:“令契归销,影归镜中,永绝阴令。”

话音方落,镜光骤亮,如日破云!

那些黑影纷纷化作点点荧光,如萤火归巢,尽数没入镜中。

铜牌“啪”地裂开一道细纹,随即化为齑粉,随风而散。

一夜之间,影吏销令。

次日清晨,六部九寺突有十七名低阶官员主动现身,交出暗藏多年的“阴折”与联络册。

他们皆是影吏分支,或为文书小吏,或为库房守官,平日不起眼,却能在关键时刻传递密讯。

如今,他们皆言:“镜光已现,主已归位,吾等不敢违令。”

谢梦菜命人将所有“阴折”尽数收拢,堆于太庙前。

晨光初照,百官列立。

她亲自点燃火堆。

火焰腾起,卷着焦黄纸页升向天际。

她立于火前,声如金石:“先帝之罪,我代受之;天下之谎,我代破之。从此之后,无秘奏,无阴令,唯有公文昭告天下!”

话音落,火势冲天。

就在火焰最盛之际,一道轻烟自火堆袅袅升起,竟在空中凝而不散,缓缓勾勒出半句残字——

“吾女……安否?”

风静,云停。

谢梦菜仰头望着那缕残烟,指尖微颤,眼底深处似有千江暗涌,却终未落泪。

而她,已无退路。

数日后,春祭大典将至,宫中肃穆筹备。

某夜,工部急报:太和殿主座龙椅在无外力情况下,左侧扶手突然断裂,木屑纷飞,裂口呈焦黑状,似遭雷击。

钦天监连夜观星,次日清晨,掌监跪于宫门,呈上天象奏本——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79/1111111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