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9章 等待重逢
然后,她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沿着冰冷的墙壁,缓缓地、无声地滑落,最终蜷缩着蹲在了地上。
双臂紧紧抱住膝盖,将脸深深埋入臂弯。
原来……原来这一切。
那双将她从绝望深渊拉回来的腿,那个让她重获新生的奇迹,从头到尾,都是裴颂——
那个她曾怨恨、曾质疑、曾爱着,最终“死去”的裴颂,默默为她铺就的路。
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汹涌的潮水瞬间将她淹没。
她清晰地回想起,在那次“摊牌”之后,她与裴颂的唯一一次、也是最为激烈的一次冲突。
她当时说了什么?
她用尽全身的力气,试图维持自己最后的骄傲地对他说:
“你欺骗我的感情,我算计你的目的……我们……”
而他呢?
他没有愤怒,没有辩解,只是用一种死寂的平静,打断了她,声音低沉而沙哑:
“是啊,这样……就算两清了吧。”
那个时候,她竟丝毫没有从他异乎寻常的平静话语里,听出那底下隐藏的、巨大的疲惫与绝望。
她也没有去深究,为何一向在她面前或插科打诨、或小心翼翼的他,会在那一刻,露出那样一种仿佛看透一切、放弃一切的,深入骨髓的失落。
两清?
扯平了?
她给他的“算计”,和他为她付出的、几乎重塑她人生的“欺骗”,这怎么能放在天平的两端?这如何能……扯得平?!
撕裂的痛楚从心脏最深处炸开,瞬间蔓延至四肢。
她猛地抬起头,紧握的拳头不受控制地、重重地捶打着闷痛不已的心口,仿佛那样就能将里面翻江倒海的悔恨与疼痛捶散。
额头因极力遏制着几乎要冲破喉咙的呜咽,细密的冷汗瞬间浸湿了额发,混合着决堤而出的滚烫泪水,一起狼狈地滑落,滴落在冰冷的地板上。
走廊里并非空无一人,时有面色匆匆的病患或家属走过。
他们或投来好奇的一瞥,或流露出短暂的同情,但没有人停下脚步。
在这充斥着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医院里,每个人都有自己面对的悲痛与焦灼,自顾尚且不暇,谁又有余力去长久地安慰一个陌生的、正在伤心欲绝的女孩呢?
看见了,也顶多在心底无声地叹一句“可怜”,而后,便继续奔赴各自的人生轨迹。
从医院回去的路上,江晚星一直异常安静。
她侧头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眼神空洞,仿佛灵魂已经抽离。
只有那微微红肿、还带着湿润痕迹的眼眶,泄露了她刚才经历了一场怎样的风暴。
坐在她身旁的江晚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
她心中了然,以妹妹那般倔强好强的性子,定是在人前死死忍住了所有情绪,背地里却不知已经偷偷哭过几回了。
她看着妹妹那副失魂落魄却又强装镇定的模样,心疼不已。
车子平稳地行驶着,车内气氛沉闷。这么早回去,面对着空荡荡的、充斥着回忆的大宅,只怕妹妹的情绪会更加低落。
江晚月微微倾过身,柔声提议道:
“星儿,时间还早,要不……我们在外面逛逛?我知道附近新开了一家不错的茶室,很清静,或者我们去商场走走,散散心?”
江晚星缓缓转过头,眼神似乎有了一丝焦距。
她抬起一只手肘,支在车窗边缘,细长白皙的手指轻轻托着下巴,目光依旧望着窗外,嘴唇微微翕动,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异常的清晰:
“姐姐,我想去一个地方。”
夏日午后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连空气都似乎扭曲蒸腾。
周国庆依着江晚星指示的方向,平稳地驾驶着车辆。
车子逐渐驶离喧嚣的市区,沿着盘山公路蜿蜒向上。
随着海拔的升高,周遭的空气仿佛被过滤了一般,变得越发清凉湿润,带着山林特有的草木清香。
车道两旁,高大挺拔的银白杨树整齐列队,茂密的枝叶在风中摇曳,远远望去,如同起伏的银色海浪。
炽烈的日照被层层叠叠的树叶切割成无数细碎的光斑,顽皮地跳跃在路面上,原本灼人的温度,似乎也被这满眼的绿意和清凉的山风悄无声息地削去了几分燥热。
江晚月半眯着眼,感受着从树缝间透下来的、变得温柔了的阳光,耳边是节奏分明、不知疲倦的蝉鸣声。
置身于这片宁静葱郁的山色之中,连带着她原本有些沉重的心境,也仿佛被洗涤过一般,渐渐变得开阔、明朗起来。
而江晚星,依旧维持着那个姿势,静静地看着窗外。
但她的眼底,那层厚重的阴霾似乎被这山风吹散了些许,一种极其坚定、甚至带着某种执拗的光芒,正一点点重新凝聚起来。
她想,她的裴颂,一定还没有死。
他一定,就在某个她尚未找到的地方,等待着与她重逢。
———————————————
晨光熹微,路口村在乡镇广播站流淌出的悦耳歌声中,慵懒地苏醒。
自从那位年轻的村官苏沐橙到任后,村里清晨的旋律便悄然发生了改变。
从前循环播放的《唱支山歌给你听》之类充满年代感的红歌,如今换成了许嵩那带着淡淡中国风伤感的《清明雨上》。
这旋律婉转清雅,歌词意境悠远,一下子给这个古朴的村庄注入了些许年轻而文艺的气息,连带着早起下田的农人脚步都似乎轻快了几分。
裴颂(如今该叫他裴安了)就站在这熟悉的旋律里,望着眼前一片望不到边的稻田。
夏日末的稻穗已然成熟,沉甸甸地低垂着,在朝阳下泛着金灿灿的光芒,如同铺了一地的碎金。
他慵懒地伸展了一下腰肢,修长的手指张开,任由温热的阳光从指缝间溜走,目光追随着地上移动的树影,仿佛能看见时间正从那光影交错间无声滑落。
一种久违的、近乎奢侈的宁静包裹着他。
他决定了,就在这里定居。
既然那个不靠谱的系统阴差阳错把他“投放”到了这个地方,那说明他与这片土地是有缘分的。
而且,路口村与他印象中那些暮气沉沉的农村不同,这里带着点旅游开发的性质,并非只有老人和留守儿童。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村创业,给这里带来了勃勃生机。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39/4320038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