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启程
第二日晨雾未散,郑和和周炎正在清点车马。
二十辆马车伪装成商队,实则丝绸茶叶之下的夹层暗藏火器,车马药材瓷器存着文书刀枪。
陈丘挎着腰刀过来复命:"大人,锦衣卫已混入护卫队。"
苏子衿站在马车旁,抬头望向官道尽头,却迟迟不见文松。“启程吧。”她轻叹一声,正要登车……
"苏大人留步!"
急促的马蹄声穿透晨雾,文松骑着一匹枣红马疾驰而来。马鞍旁还挂着两个鼓囊囊的青布包袱。
他一个漂亮的翻身下马,"幸好赶上了!"
苏子衿眼中闪过惊喜:"丞相竟真放你同行?"
"叔父说璞玉不琢不成器。"文松笑着将包袱搬上车,自己跟着钻了进去。
“瞧叔父,还给了我好东西。”文松打开包袱,只见里面装着满满地书。
《白族译语》《云南山川形胜图》最上面还压着一件金丝软甲。
苏子衿苦笑一声,指了指自己的身后,也是罗列着满满的书。
这是他抽空从翰林管史馆中搜罗到的,但凡有用便都带上了。
“我们此行,怕是不会寂寞了。”文松眼珠子一转,“不过光松和苏大人学习可不够?”
他突然跳下车,把后面马车里的周炎和郑和都拽了过来:"诸位,我们的任务就是在抵达云南前把这些书都背下来!"
郑和周炎郑和两人看着半车厢的书,欲哭无泪。
但凡寒窗苦读过的,都不想在体验背书的日子了!
“文大人,过目不忘,文大人背书便可,郑某三十有五了,不比文大人脑子灵活。”
郑和找了个借口就想溜,却被文松一把抓住,"手无缚鸡之力就算了,连书都不读?"
文松挑眉,"难道去云南给大人添乱吗?"
周炎赶紧抱拳道:"在下会些拳脚功夫..."
文松根本不听他说,把书塞进他手里,"要文武双全才能为国效力!"
苏子衿见此,也不用文松催促,自觉地拿起《百夷风俗考》翻阅起来。
她私以为,大可不必背下来,只能了解就够了。
当然某些过目不忘的人,不在此列!
从京都前往云南,需得绕行,路程要四五个月之久。
他们伪装成商队,也不急着赶路,路上学习知识,时间过得倒也紧凑。
每至一处城镇,众人便会放松娱乐一番。
苏子衿都会带着众人品尝当地美食。虽然朝廷给的经费不多,但谁叫苏家现在钱多得花不完?
在场众人都是自愿跟着她去云南冒险地,苏子衿也不小气,自掏腰包,请众人吃最好的酒楼,一路走去,各地美食倒是吃了个遍。长途跋涉,众人不见消瘦,甚至还胖了许多。
尤其是郑和,腰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原本就魁梧的身材更显彪悍。
幸好其他人都是一身文气,否则以郑和这相貌,怕是沿途驿馆都不敢留宿。
众人在城内酒馆吃饱喝足,打趣着郑和回到驿馆,驿馆的驿丞听了几人的谈话,深以为然插言,“不瞒诸位大人,确实是有山匪劫掠了赴任的官员,冒充官员前去赴任一事!”
文松从未出过远门,这一听便来了兴致,"后来呢?是如何发现的?"
“嗨!还不是那知县的家眷前去探访,去一次,没一个。其宗族发现了不对,暗访之下,才知那知县并非本人。”
“那岂不是死了好些人。”文松道。
“嗨!天高皇帝远地,死个八个人算什么。”驿丞不在意地摆摆手,又道:“诸位大人是要去云南吧?云南那面更乱!我们这里只是紧贴着云南地界,都时常被暴乱牵连,何况那大山深处!到了里面,便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原本欢乐的气氛顿时凝固。
众人纷纷陷入沉默。
别看他们一路好不畅快,但若说谁不担忧,那都是假的。
死在云南的官,数都数不过来了。
苏子衿环视众人:"再往前就是云南地界,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云南乱是因为没我文松!"少年拍案而起,婴儿肥的脸上满是坚定,“待我去了。务必政通人和!”
“临难苟且,枉读圣贤。和绝不退缩!”郑和也正色道。
“古有先贤摩顶放踵,传道天下!今日我便效仿先贤,教化边民!”周炎道。
苏子衿环视众人,胸中涌起热流,伸出拳头:"那我等便同舟共济!"
"同舟共济!共襄太平!"
简陋的驿馆内,四个人的拳头碰撞在一起。
一旁的驿丞摇了摇头,退了出去,"又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
经过驿丞提前,在当天夜里,苏子衿单独找到了王家派来的掌柜,让他就此返京了。
王家掌柜一路上,将走商的规矩,该讲的都讲了。此去吉凶未定,也没必要让他跟着去冒险。
苏子衿有茶马古道的地图。
茶马古道时常有商队往来,虽然九曲十八弯,倒也能供车辆通行。只是偶有山体滑落,造成的道路堵塞。
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便只能扎营,等着侍卫挖开道路。
随着进入云南境内,城镇越来越少,马车经常一连十几日都在野外过夜。
众人无聊,也只能窝在马车里面的埋头苦读。
偶见城镇,还经常有杀人抢夺的事情发生,众人为避免节外生枝,也不再下车。
几人都是科举的佼佼者,对于学习这件事,还是比较擅长的。
虽然郑和和周炎起初不太情愿,不过进入状态之后,效率也是十分显著的。
四五个月过去,基本每个人都掌握了两三种语言,文松更是将每本书全部倒背如流。
苏子衿没有文松过目不忘的变态能力,她只是将几个大族的语言和常用文字学了学,剩下的精力都用来了解风土人情了。
但陈丘和清风这种武将对于看书,是半点提不起兴趣。
两人宁愿在马上受风吹日晒,也不愿进马车里看书。
苏子衿也只能任由他们去了。
路上他们还时不时地能遇到山匪,起初众人还十分紧张,但随着次数增多,众人渐渐发现,这些山匪,其实都是武器也装备不全的山民,几乎一触即溃,渐渐地众人便习以为常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22/4332898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