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女扮男装权倾朝野,陛下偏要立我为后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宋渊

第一百六十二章 宋渊


“哦?”苏子衿面露不解,“带头叛乱的土司首领,不是早前已被朝廷大军剿灭平定了么?”

    “唉,”宋潭轻叹一声,“汉彝两族积怨日久,根深蒂固,历来摩擦便未曾断绝。苏大人甫抵云南,时日尚短,待得久了,其中情由,自然就都了然于心了。”

    苏子衿察言观色,见对方似有难言之隐,不愿就此深谈,便也识趣地不再追问。转而将话题引向了当前云南的局势。

    宋潭久镇云南,对境内情势洞若观火,加之深知苏子衿乃皇帝心腹,彼此同属一系,因而并无太多顾忌。

    当下便将如今云南各方势力简明扼要地向苏子衿剖析了一番。

    云南如今的局势,表面承平,除朝廷直辖的卫所、府县外,势力大致可分三股:

    其一,是归附朝廷,世袭罔替的土司们。

    这些土司以昆明段氏为首,赫然形成一个小朝廷。

    他们根基深厚,态度暧昧,虽名义上臣服,却拥兵自重,对朝廷政令常常阳奉阴违。  

    其二,便是散居深山的诸多民族村寨。

    他们桀骜难驯,各自为政,彼此间亦常因水源,山林,世仇争斗不休,对朝廷有着刻骨的仇恨。

    这一部分人,虽然零散,但是人口基数最大。

    其三,便是一些因前朝战乱,或因避祸迁徙至此的汉人豪强。

    他们盘踞要津,广蓄私兵,勾结土官,亦商亦匪,势力不容小觑。

    苏子衿心中已有了初步的计较。她深知云南不比江南、东广等地,此地势力盘根错节,民生未化,若想彻底治理妥当,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点一点做。”

    苏子衿默念此理,目光沉静地望向宋潭,“宋大人高见,令苏某受益匪浅。然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既然苏某如今身在大理,自当以大理为始。敢问宋大人,这大理府境内,称得上气候的势力,又有几家?其根底如何?”

    宋潭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神色凝重地放下,“苏大人目光如炬,欲治云南,先理大理,确是正途。大理府内,能搅动风云者,主要便是三家。”

    “其一,自然是我卫所。”

    “其二,便是杨氏土司府。  其祖上乃前朝敕封于此的世袭知府,虽经本朝压制,权势大不如前,然三百年根基岂是易与?族中丁口繁盛,掌控洱海,渔盐之利及苍山脚下大片良田,与山中诸多彝寨,白村关系盘根错节,影响力无孔不入。府中私兵过千,更蓄有山民死士,实为大理地面首屈一指的豪强。其现任家主杨崇礼,年过五旬,老谋深算,对朝廷面恭而心异,乃真正的心腹之患。”  宋渊说到此处,语气转冷,显然与这杨氏颇多龃龉。

    “其三,则是近年趁势崛起的四海商帮。其魁首名唤赵四海,其人胆大心黑,手腕通天。数年间,竟将大理通往滇西,吐蕃乃至印度的商路牢牢攥在手中。此人以利聚众,麾下网罗了亡命之徒,乃至各族通译,组建了数支强悍的护卫商队,名为护商,实则亦商亦匪。他倚仗财雄势大,交结官府,贿赂土司,打通关节,渐成气候。其根基虽不如杨氏深厚,然行事狠辣,唯利是图,且耳目灵通,府城内外三教九流皆有其眼线,动向难以捉摸,亦是一股不可轻忽的势力。”

    宋渊言毕,目光炯炯地看着苏子衿:“此三家,便是大理府内能牵动大局的角力者。苏大人欲在此地有所作为,我大理卫所,定然鼎力支持!”

    苏子衿将这三股势力在心中反复掂量。卫所是她的倚仗,亦是掣肘。

    宋渊是云南卫都指挥使,可统御云南所有兵权,如今他驻扎在大理卫,使得大理卫的兵力远超过其他卫所,即便如此,还有其他势力能够与之分庭抗礼,足见云南的局势混乱。

    杨氏是块盘踞多年的顽石,根基深厚,想要撬动,怕是不易。

    赵四海则是个难以捉摸的变数,或许,这里正是她可以着手破局之处。

    不过,一切都还需暗中细细探查,方能定计。

    正思忖间,宋府的管事恭敬地步入客堂,躬身禀报:“老爷、苏大人,夫人已在花厅备好了酒宴,特命小人前来相请。”

    宋渊闻言,笑着起身道:“苏大人一路辛苦,犬子与卫所几位同僚也已到齐,今日特备薄酒,为大人接风洗尘,万望赏光。”

    宋渊有意交好,苏子衿自然含笑应承:宋大人与夫人盛情,子衿感激不尽,岂敢推辞?叨扰了。”

    花厅内灯火通明,菜肴丰盛,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宋渊的三个儿子,以及卫所的一众核心文官武将,皆已肃立等候。见主宾到来,众人纷纷上前见礼。

    “末将参见布政使大人!”

    “下官参见布政使大人!”

    苏子衿亦微笑颔首还礼:“诸位同僚不必多礼,苏某初来乍到,日后还需仰仗各位鼎力相助。”

    宋渊作为主人,朗声为双方引荐:“苏大人,此乃犬子明远、明达、明理。这几位是指挥同知赵莽将军,指挥佥事孙文焕将军,镇抚周斌大人……”

    众人一一上前,郑重拜见这位新任的封疆大吏,苏子衿亦从容应对,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将名字与官职暗暗记下。

    主宾落座,宴席正式开始。精致的菜肴流水般呈上,美酒斟满了杯盏

    宋渊率先举杯,“诸位!今日苏布政使驾临大理,乃我云南之幸,更是我大理卫所之荣!老夫谨以此杯,为苏大人接风洗尘,愿大人此来,涤荡污浊,重振滇南纲纪!请!”

    “请!”  众人齐声应和,纷纷举杯。苏子衿亦含笑举杯,一饮而尽:“承蒙宋大人及诸位盛情,子衿愧领。此来云南,唯愿与诸位同心戮力,上报皇恩,下安黎庶。还望诸位不吝赐教,共襄盛举!”

    她这番话,既表明了立场,也放低了姿态,瞬间拉近了和众人的距离,气氛顿时活络了起来。

    宋明远作为长子,稳重地起身敬酒:“苏大人不远千里,膺此重任,实乃我辈楷模!明远敬大人一杯,愿大人此行顺遂,宏图大展!”

    “宋公子过誉了,令尊坐镇云南,劳苦功高,才是真正的国之柱石。”  苏子衿微笑着道。

    指挥同知赵莽是个豪爽的武人,声若洪钟,“苏大人!俺老赵是个粗人,就佩服有本事的人!您能来这‘瘴疠之地’,这份胆气,俺服!往后卫所儿郎,任凭大人驱策!干了!”  说罢,他仰头饮尽。

    “赵将军快人快语,忠勇可嘉!有将军此言,子衿心中大定!”  苏子衿亦爽快饮尽。

    一阵寒暄之后,话题围绕着当前紧张的夷汉关系展开。

    卫所的武将们对杨氏的跋扈多有微词,文官们则更关注民生与赋税。

    苏子衿大多时候是倾听者,偶尔插言几句,皆能切中要害,引得众人频频点头,暗自赞叹苏子衿见识不凡。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尽管是初次见面,双方都存着结交之心,宴席之上自是笑语晏晏,觥筹交错,一片宾主尽欢。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22/4332896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