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搬空家产去海岛随军,错嫁未婚夫小叔 > 第199章 投石问路

第199章 投石问路


周末,新侨饭店西餐厅。

  餐厅内灯光柔和,水晶吊灯洒下暖黄的光,巨大的落地窗外,京城的街景若隐若现。

  不少穿着考究的外宾和国内人士在低声交谈,银质餐具与骨碟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黄油和烤肉的混合香气。

  这一切,与外面仿佛是两个世界。

  舒霈一家早早就下来了。

  他今天换了一身更显休闲的装扮,一件羊绒衫配上西裤,显得愈发儒雅随和;伊莎贝拉穿着得体的连衣裙,身上的配饰比之前少了好几件;亚历克斯也难得穿了件小衬衫,手里摆弄着一个崭新的随身听。

  舒沧林和于欣有着过往的经历,倒是并不拘谨,老两口靠在一起,不知道在悄声说着什么。

  舒雪和裴晔抱着福娃似的墩墩,比约定的六点提前了十分钟。

  墩墩第一次来这种地方,黑黝黝的大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但不哭不闹,很是乖巧。

  “小雪,小裴,你们来啦~”

  舒霈立刻起身,热情地招呼。

  “这就是墩墩吧?哎哟,真可爱!虎头虎脑的,一看就有福气!”

  他的声音有些洪亮,引来了周围的宾客侧目,见二人走近,还主动帮舒雪拉椅子,显得风度翩翩。

  伊莎贝拉也微笑着用英语打招呼,亚历克斯只是抬了抬眼皮,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姥爷,姥姥,大舅,大舅妈。”

  于欣和舒沧林看到墩墩,脸上的笑容愈发慈祥,连忙伸手。

  “墩墩,到祖祖这边来。”

  “抱~”

  墩墩倒也不认生,朝着于欣扑过去,舒雪从后门半搂着墩墩,确认于欣抱稳了,才在姥姥身边坐下。

  于欣亲了亲他的小脸蛋,嘴里不停地说着“乖乖”,舒沧林也在一旁看着,十分眼馋。

  寒暄过后,舒霈拿起菜单开始点菜,他一边点一边询问着众人的口味和喜好,表现得十分贴心。

  他熟练地用英语与服务员交流,点了牛排、烤鸡、沙拉、罗宋汤和餐后甜点,还特意为墩墩要了一份牛奶蛋羹。

  点完菜后,他又开始和舒沧林、裴晔聊起天来,话题从国内的经济形势到一些商业机遇,说得头头是道。

  舒沧林听着,不时地点点头,偶尔也会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于欣则抱着墩墩,和伊莎贝拉聊起了家常,问她在国外的生活怎么样,亚历克斯在学校的情况如何。

  伊莎贝拉也都一一回答着,虽然中文说得不太流利,但态度十分诚恳。

  舒雪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不一会儿,菜上齐了。

  “爸,妈,你们尝尝这里的牛排,味道很正宗的。”

  舒霈笑着将切好的牛排分别放到舒沧林和于欣的盘子里。

  “在国外这些年,别的没学会,就学会了吃。哈哈!”

  于欣尝了一口,点点头。

  “嗯,是挺嫩的。”

  说是这么说,表情却谈不上多么享受,舒沧林也更习惯中餐,对带着血丝的牛排兴趣不大。

  舒霈也并不在意,转而看向舒雪和裴晔,脸上露出一个夸张的表情。

  “小裴啊,听说你在研究所,搞的都是些高精尖的项目?了不起!国家就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

  他举起红酒杯。

  “来,大舅敬你一杯!”

  裴晔举杯示意,淡淡一笑。

  “大舅过奖了,只是尽本职而已,我开车不能喝酒,喝果汁代替了。”

  “哎,话不能这么说。”

  舒霈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

  “我在国外这么多年,看得太清楚了。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咱们国家现在改革开放,最缺的就是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惜啊…很多好东西,外面有,但引进进来太难了,手续繁琐,壁垒也多…唉,有时候真是看着干着急!”

  他这话听起来像是在感慨国家发展,忧国忧民,但舒雪和裴晔都听出了弦外之音。

  舒霈在试探,在抱怨引进的困难。

  裴晔不动声色。

  “国家有国家的考量,引进技术需要综合评估,确保适合国情,也要防止不必要的浪费和依赖。”

  “小裴你说得对,谨慎是应该的!”

  舒霈表示赞同,却又话锋一转。

  “不过嘛,有时候机会不等人啊。有些技术,咱们觉得要评估,别人可能就抢先了。市场就这么大…我这次回来,也是看准了国内发展的机遇,想着能不能做点贡献,把国外一些真正好,又适合咱们华国用的产品引进来…”

  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国外的一些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是如何方便、如何先进,国内如何稀缺、市场潜力如何巨大…

  他语气热切,两眼发光,完全沉浸在自己对“蓝海市场”的描绘中。

  伊莎贝拉适时地插话,用带着口音的中文补充几句,夸赞产品的质量有多好,声称“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解放双手”。

  舒沧林和于欣见识广,但对这些现代产品了解也不多,只是听说过,并没有表达什么意见。

  舒雪和裴晔更简单,反正就主打一个“你说你的,我听我的”,可就是不接茬。

  她心里明镜似的:大舅这不就是在投石问路嘛?

  先用“爱国情怀”和“市场需求”**自己,尝试引起他们的共鸣,估计是希望借助裴晔在科研系统的人脉,为他后续的计划铺路。

  一顿饭下来,舒霈表达的观点无非就几个:自家人关起门来商量大事,自家人好办事,肥水不流外人田等观念。

  结束时,舒霈提前买了单,又拿出几个**精美的玩具和一套进口儿童绘本送给墩墩。

  “墩墩,以后常来找舅老爷玩。”

  “谢谢大舅。”

  回家的路上,裴晔先送于欣和舒沧林。

  于欣还在感慨。

  “舒霈这孩子,虽然出去这么多年,心里还是想着家里的…就是这做生意的人,说的话确实是有点虚…”

  舒沧林也接过话头。

  “嗯,小雪,小裴,你们大舅要是找你们帮忙,不违反原则的,可以帮就帮,要是不行的,就不用顾虑。”

  舒雪和裴晔对视一眼。

  看来姥姥和姥爷也不是看不见大舅的野心嘛,只不过没戳破而已。如今舒霈的试探这么明显,老两口也担心舒雪夫妻碍于他们的关系,做不合规的事。

  “我知道了,姥爷。”

  …

  此后几天,舒霈在舒宅附近租了个小院,往舒宅跑得更勤了,化身“孝子贤孙”。

  今天带于欣去友谊商店买进口羊毛衫和营养品,明天陪舒沧林听京戏、下棋,耐心十足。

  他出手阔绰,又擅长察言观色,投其所好,确实让老两口心情很好,但也仅限于心情好,别的是一字不提。

  这天,又一次家庭聚餐。

  几杯酒下肚,舒霈眼眶发红地看着舒霆和舒霖。

  “三弟、四弟,大哥我这些年…对不起你们,对不起爸妈!家里最难的时候,我没能帮上忙…我心里有愧啊!现在回来了,你们要是有需要,一定要跟大哥说!”

  舒霆和舒霖都是被下放过的,早就看透了人性,维持着表面的关系。

  “大哥,别这么客气。”

  “是啊,大哥。”

  舒雪冷眼旁观,发现大舅绝口不再提自己“生意难做”、“压力大”的事,反而表现得很大方,尤其是在面对三舅夫妻、她和裴晔时,显得格外大方。

  但大家都不是傻子,舒家目前没有谁轻易应承他任何事。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19/4332862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