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裴舒珩(一)
伯克利的春天,阳光明媚,与北京干燥的风沙截然不同,这里的空气带着太平洋的湿润。
墩墩,或者说裴舒珩,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活。
伯克利的学习节奏快得惊人。
课堂上,教授讨论的内容往往是国内尚未触及的领域,如初露峥嵘的搜索引擎算法、分布式计算的雏形;图书馆里,通宵达旦的学生比比皆是,每个人都在围绕着学业忙碌。
课程项目难度大,需要组队合作。
裴舒珩的德国室友汉斯,是个逻辑严谨到近乎刻板的家伙,两人经常为了一个算法的优化方案,可以争论到凌晨。
汉斯指着他画的草图,眉头紧锁。
“裴,你的思路太跳跃了,缺乏证明!”
裴舒珩通常会据理力争。
“汉斯,在这个应用场景下,用户体验的流畅度比理论的完美更重要,我们可以先实现一个原型进行压力测试。”
最终,经过无数次碰撞,他们找到了一个平衡点,项目不仅成功运行,其独特的思路还得到了教授的高度评价,被作为案例在课堂上分享。
裴舒珩感觉自己像一块海绵,疯狂吸收着养分,视野被一次次拓宽。
生活上,他学会了精打细算。
父亲给的旅行支票和现金,他并没有乱花,而是仔细规划房租、伙食、交通等各种开支,控制自己的花销。
为了能吃顿好的,他还学会了做饭。从最初只能煮米饭、煮泡面、煎鸡蛋,到后来能像模像样地做几个菜,比如红烧肉、西红柿炒蛋,偶尔甚至还邀请汉斯一起吃,展示他的“华国厨艺”。
伊莎贝拉舅婆的妹妹索菲亚姨婆,对他也多有关照,裴舒珩每个月会抽空一天,去索菲亚家给爸妈打电话,索菲亚还会准备大餐,给他改善伙食。
在伯克利,文化冲击无处不在。
裴舒珩看到过学生们为各种社会议题激烈辩论,甚至静坐抗议;接触到了不同族裔、不同信仰的同学,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迥异。
他和来自印度的同学,探讨两国的科技生态;和来自巴西的同学,聊热带雨林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这些交流,让裴舒珩他更加客观地看待国家间的差距,也清晰地认识到华国的潜力。
裴舒珩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等到一年的交换生涯结束时,他的成绩单上全是A。
他不仅顺利完成了高难度课程,还在史密斯教授的指导下,参与了一个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的研究项目。
他变得更加自信、沉稳,也收到了伯克利对他的继续深造邀请。
教授开门见山,语气非常温和。
“裴,你这一年的表现,远远超出了我对一个交换生的预期。”
“谢谢教授,是您教得好。”
史密斯教授摆摆手,神情严肃。
“我认为,你非常适合走研究道路。我们系的博士项目是世界顶级的,我强烈建议你考虑申请。如果你决定申请,我将非常乐意为你写推荐信。”
“而且,我可以向你保证,只要你的申请材料通过审核,就可以加入我的研究小组。我们实验室有充足的经费,我可以为你争取到全额奖学金。”
这份突如其来的意外惊喜,像一块巨石投入裴舒珩的心湖,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直接攻读伯克利的博士、全额奖学金、顶尖导师的青睐…
这无疑是通往学术殿堂的黄金门票,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机会。
“教授…非常感谢您的赏识和信任!但我想…先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可以,不用马上回复我。”
史密斯教授理解地笑了笑。
“这是一个重要的决定,的确需要你和你家人认真商量。伯克利的大门,永远向有才华的年轻人敞开。申请截止日期通常在年底,你还有很多时间准备考试和申请材料。”
当天回去后,裴舒珩便给家里写了一封长长的邮件。
舒雪和裴晔的回信一如既往,满是理解与支持,却没有替他做任何决定。
舒雪在信中说:“墩墩,这是你的人生道路,需要你自己选择。无论你选择留在伯克利攀登学术高峰,还是选择回国,爸爸妈妈都支持你。我们只希望你记住:追随你内心真正的热情所在。”
裴晔则是简单地写道:“国外的科研环境,的确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儿子,听从你内心的召唤。”
经过深思熟虑,裴舒珩最后决定接受史密斯教授的邀请。
目前他的学术水平还需要提升,他计划完成博士学位,汲取更多知识后,再回国投身于建设事业。
做出决定后,裴舒珩迅速投入到紧张的申请准备工作中。
他一边准备材料,一边全力备考各项考试,有时在图书馆里一坐就是一整天。
汉斯看到他如此拼命,打趣道。
“裴,你简直像个不知疲倦的战士,不过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
裴舒珩对他报以一笑。
“我必须全力以赴。”
功夫不负有心人,裴舒珩的顺利通过审核,成功获得了伯克利博士项目的录取资格,并且如史密斯教授承诺的那样,加入了他的研究小组,还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裴舒珩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舒雪和裴晔在电话那头也难掩喜悦之情。
舒雪欣慰地说。
“墩墩,你真棒,爸爸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裴晔则鼓励他。
“儿子,到了新的阶段要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成就。”
带着家人的期望和自己的梦想,裴舒珩踏上了在伯克利攻读博士的新征程。
2006年夏,裴舒珩学成。他拒绝了学校的留校申请,毅然归国。
回到熟悉的四合院,看到眼角已经有了细纹的父母,他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如此正确。
短暂的休息时间后,裴舒珩便进入到了工作状态,这几年在伯克利的快节奏生活,让他不适应太过悠闲。
“爸,妈,我想去雪晔科技实习。”
墩墩认真地说。
“我想从最基础的技术岗位做起,深入了解公司的实际运作,把在伯克利学到的东西,结合我们的国情和市场,看看能不能找到落地应用的点,哪怕是很小的改进也好。”
舒雪和裴晔眼中满是欣慰。
儿子没有因为留学而眼高手低,反而变得更加踏实和务实了。
舒雪对此万分支持。
“好,我跟赵总打个招呼。不过,墩墩,在公司里,你就是普通员工裴舒珩,没有人会因为你是我的儿子而特殊对待,一切要靠你自己的能力说话。”
裴舒珩微微扬起了下巴。
“妈,我明白,别小瞧了我。”
就这样,裴舒珩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了雪晔科技研发中心的技术部。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19/4332854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