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贫僧唐三葬,最擅物理超度! > 第二十二章 谶言成真

第二十二章 谶言成真


却说玄奘的外公殷开山,将那一道云山雾罩的密折封入特制的玄色漆筒。

筒身烙着“十万火急”的军情朱印,以加急驿传之策,连夜发往京师长安。

此折入京,因其上并无边关狼烟的气息,亦非州府灾荒的血泪,便按规矩先行呈递到了中书省。

省内檀香袅袅,官吏们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文牍之间,只闻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漆筒被恭敬地启开,密折摊在了几位中书省大臣的面前。

众人看过,皆是面面相觑。

一时间,连空气都仿佛凝滞了。

那折子上写得明白:

“臣,工部尚书殷开山密奏:臣外孙玄奘,金山寺僧,夜观天象,心有所感,特嘱臣代为上奏。”

“恳请圣上,近日切勿轻信渔樵问对之言。”

“更不可对任何自称神龙者,许下轻诺。”

“若有卜者能尽算天机,必是妖人,当敬而远之。”

一位须发半白的侍郎用指节轻轻叩了叩桌面,打破了沉默。

他捻着胡须,困惑地自语道:“殷尚书这是何意?渔樵问对?神龙轻诺?这都……不成体统啊。”

另一位年轻官员则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笑意对同僚说:“听闻那玄奘法师近来声名鹊起,想是在陛下面前也求个圣眷。只是这措辞,未免也太荒诞了些,倒像是乡野志怪的话本子。”

“确实,更像是得了癔症的胡言乱语。”

当下,众官只将此折当做一桩官场趣闻。

他们虽不敢违了规矩,将折子送呈御览,却也在心中给它打上了“荒唐”的戳印。

再说那长安城的西门大街上,不知何时来了个算命的先生。

此人立一招牌,上书“神算袁守诚”。

他不像别的卜者那般招摇,只是安静地坐在摊后,眼神平静,仿佛世间万物都映在他的眸中。

此人确有鬼神不测之机,能知过去未来,断人生死祸福。

开张不过数日,他的名声便如风一般传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

一日,街口有两个渔翁,一个唤作张稍,一个唤作李定,为了一条鱼的大小争得面红耳赤。

周围人一问才知,原来是为了赌胜负之事。

那袁守诚能为渔人卜卦,精准算出他们何时何处下网,必能满载而归。

李定听了他的话,每日里渔获都是旁人的数倍,乐得合不拢嘴。

张稍却是个硬骨头,偏偏不信邪,是以日日空船,气得吹胡子瞪眼。

李定拍着自己的鱼篓,得意道:“张老哥,服了没?我说了,听袁先生的,没错!”

张稍啐了一口,嚷道:“呸!什么神算,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我不信这长安城里,还有人比泾河龙王更懂水里的事!”

二人正吵嚷间,这番话却一字不落地飘入了巡水至此的泾河龙王耳中。

龙王隐匿身形,立于云端,听得此言,脸上神色骤然一冷。

“一介凡夫俗子,也敢口出狂言,与我这司雨龙神争胜?”

“我倒要去会会他,看他究竟是何方神圣!”

次日,龙王便化作一个风度翩翩的白衣秀士,摇着折扇,踱步来到西门大街。

他径直寻着了袁守诚的卦摊。

二人言语几番机锋,互不相让,便设下了一个赌赛。

就赌明日降雨的时辰,以及雨量有多少尺寸。

若袁守诚算得准,龙王便奉上黄金五十两。

若算不准,龙王便要亲手砸了他的招牌,将他赶出长安,再不许在此装神弄鬼!

袁守诚眼皮都未抬一下,只是伸出枯瘦的手指掐算片刻,便淡然道:“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龙王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这降雨之事,皆由他一手掌管,时辰点数,还不是随心而定?

你这术士,输定了。

他一甩袖,扬长而去。

谁知他刚回到水晶宫,屁股还没坐热,便有天兵送来玉帝圣旨。

龙王展开金帛圣旨一看,上面的墨迹尚未干透,所书的明日降雨时辰点数,竟与那袁守诚所算,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哐当”一声。

他手中的玉杯滑落在地,摔得粉碎。

龙王不甘就此认输,一股邪火冲上头顶,竟起了个歪心思。

“也罢!我便将这时辰前后挪上一挪,点数克扣一些,只消差了分毫,便是他算不准!”

“看他还有何话说!”

次日,他果然依着自己的主意,故意将辰时布云改到巳时,午时降雨拖到未时,还克扣了三寸八点雨数。

事毕,他心中得意,又化作那白衣秀士,大摇大摆地来到西门大街。

他二话不说,上前一把便将袁守诚的招牌扯下,抬膝一顶,“咔嚓”一声,掰成了两截。

“你这招摇撞骗的术士!”龙王将断裂的招牌扔在地上,厉声喝骂道,“你昨日所算,时辰点数皆有差错,还敢在此妄称神算!快快依约滚出长安,否则便将你扭送官府!”

哪知那袁守诚非但不惧,反而缓缓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冷笑。

他看着龙王,一字一句地说道:“我认得你。”

“你不是什么白衣秀士,你,是泾河的龙王。”

“你私改时辰,克扣雨数,已然触犯天条,死罪难逃。”

“此时此刻,天庭的剐龙台上,想必已经备好了你的位置。”

此言一出,龙王脸上的嚣张瞬间凝固。

他如遭电击,周身寒气倒灌,这才知晓自己惹了不该惹的人。

他双腿一软,当即跪倒在地,声音都变了调:“先生救我!先生救我啊!小龙一时糊涂,铸成大错,还请先生指条生路!”

袁守诚叹了口气,摇摇头道:“我救你不得。但可为你指一人,或能救你性命。”

“你须在今夜三更,去寻当今大唐天子李世民。因奉旨斩你者,乃人曹官魏徵,亦是陛下驾下重臣。若能求得陛下降下恩旨,明日绊住魏徵,你或可躲过此劫。”

泾河龙王得了这唯一的活命之法,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浮木。

他连连叩首,千恩万谢,随即化作一道青烟,直奔皇宫而去。

是夜,李世民正在宫中批阅奏章,忽觉一阵困倦,便伏案小憩。

恍惚间,他看见眼前雾气蒸腾,一人头戴王冠,身穿龙袍,缓步走到面前。

那人一见他,便口称“陛下”,纳头便拜。

李世民问道:“你是何人,为何深夜闯我宫闱?”

那人抬起头,满面泪痕地哭诉道:“陛下,臣非凡人,乃泾河龙王。因与术士袁守诚赌胜,一时糊涂,私改了雨数,触犯天条,当于明日午时三刻,由陛下驾下人曹官魏徵监斩。特来斗胆恳求陛下,救臣一命!”

李世民闻言虽惊,却也不忍见其将死,便颔首应承道:“既是魏徵监斩,朕便有法可救。你且宽心回去,明日朕自有安排。”

那龙王听闻“金口玉言”,这才磕头谢恩,含泪隐去。

李世民从梦中醒来,只觉后颈一阵凉意,他将此事牢牢记在心上。

次日早朝,果然独不见魏徵上殿。

唐王便差遣内侍去宣。

使者回报说,魏徵正在家中斋戒,准备行刑文书。

唐王心道一声:“果然如此。”

他立刻再派使者,命魏徵不得耽搁,即刻入宫。

魏徵入宫,唐王便将他召至便殿,赐座留下,君臣二人摆开棋局,对弈起来。

唐王的心思很简单,只要将魏徵牢牢看在身边,过了午时三刻,那龙王自然性命得保。

二人正下到棋局胶着之处,不觉已近午时。

只听殿外水漏滴答作响,声声催人。

唐王看似专心棋局,实则心中默数着时辰,眼看大功将成,嘴角不禁露出一丝笑意。

却见对面的魏徵坐于椅上,头颅低垂,竟是渐渐睡去,甚至响起了轻微的鼾声。

唐王见了,心中暗道:“玄成(魏徵字)连日操劳国事,也是辛苦了。”

他便放轻了动作,不再催促,也不去叫醒他。

谁知过了片刻,魏徵猛然一个激灵,从梦中惊醒。

他霍然起身,跪倒在地,俯首道:“臣该万死!臣方才元神出窍,于梦中……已将那违逆天条的泾河老龙斩首示众!”

“啪嗒。”

唐王指间捻着的一枚白玉棋子,脱手落在棋盘上,发出一声脆响。

他惊的是自己金口玉言,竟未能兑现。

惧的是那龙王临死之前,必有滔天怨气。

此事果然应验。

当夜,唐王刚刚睡下,便听得宫门之外,传来阵阵悲声啼哭。

那声音凄厉无比,夹杂着锁链拖地的哗啦声,仿佛就在寝宫的窗外。

“李世民!还我命来!”

“你言而无信,许我性命,却失信于我!我死得好冤!还我命来啊!”

唐王被惊得坐起,只觉浑身冷汗。

他连忙唤来秦琼、尉迟恭二位大将。

二位将军全身披挂,手持金瓜钺斧,一个守在前门,一个守在后门,煞气冲天。

说也奇怪,二将如门神般立于门外,那鬼嚎之声便戛然而止。

如此几夜,皆是这般。

可两位将军的神威,也只能挡住龙魂近身,却挡不住那穿透宫墙的索命魔音。

李世民连日被这龙魂侵扰,寝食难安,精神恍惚,龙体日渐憔悴。

这一日早朝,李世民端坐龙椅之上,脸色苍白如纸,眼下两团浓重的乌青。

他强撑着精神,听着朝臣奏事,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

恍惚间,他听得太监总管高声奏道:“陛下,江州有密折送到。”

“江州?”

李世民定了定神。

“呈上来。”

那太监总管连忙将那封已被遗忘在角落数日的玄色漆筒,重新捧了上来。

李世民颤抖着手,将其打开。

当他的目光落在那熟悉的字迹上时,他的呼吸猛地一滞。

他缓缓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看。

“恳请圣上,近日切勿轻信渔樵问对之言…”

“更不可对神龙许下任何轻诺”

渔樵问对!

神龙轻诺!

这……这不就是他这几日所经历的全部梦魇吗?!

一字不差!

分毫不爽!

这封密折,竟是在一切发生之前,就早已静静地躺在了他的案头!

一股寒意直冲天灵盖。

他一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动作之大,带得龙椅都发出一声闷响。

“神僧!真乃神僧也!”

李世民手中捏着那薄薄一张纸,却觉得重若千钧。

他环顾殿下群臣,声音嘶哑地惊呼:“快!快宣工部尚书殷开山!”

殷开山闻声出列,跪倒在地:“臣在。”

李世民快步走下御阶,竟亲自一把将他扶起,急切地问道:“殷爱卿!此密折,可是你亲笔所上?”

殷开山道:“回陛下,正是臣所上。”

“那折中所言,究竟是何人所说?”李世民追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无法抑制的颤抖。

殷开山恭敬地回答:“回陛下,此乃臣之外孙,江州金山寺高僧玄奘法师之言。他言观天象有感,恐京师有变,特嘱臣上奏提醒陛下。”

“玄奘法师…”

李世民口中反复念叨着这个名字,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亮。

他猛地转身,面向殿下群臣,用尽全身力气,下达了登基以来最急切的一道圣旨:

“拟旨!”

“立刻命礼部备下全副銮驾仪仗,遣重臣为使,即刻赶赴江州金山寺!”

“以迎帝师之礼,宣玄奘法师火速入京!”

“朕…有救命之事相询!”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011/5026233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