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利益均沾
了尘禅师那一声颤抖的“神通广大”,混杂着紫砂茶壶撞上杯沿的清脆碎响,终于将满园魂飞魄散的僧众,拉回了人间。
众人下意识地转动僵硬的脖颈,面面相觑。
可谁也说不出一句话。
每个人的眼神都在躲闪,仿佛与旁人对视,就会暴露自己心底骇然与后怕。
今日,他们总算亲身体会到了,当今天子为何会对一个外来和尚青眼有加,甚至不惜打破数百年惯例,赐为“御弟”。
原来,这位玄奘法师所恃的,从不只是那几句虚无缥缈的谶言,更不是那一番石破天惊的佛理。
他还有这般足以碾碎金石、不似凡俗的通天手段!
文能安邦,一言压得诸山长老抬不起头。
武能定国,一握便将金刚琉璃化作飞灰。
这等人,是他们这些盘踞一隅的“地头蛇”,能轻易撼动的吗?
普光禅师早已没了先前半分倨傲。
他呆呆地盯着案几上那堆比香灰还要细腻的白色粉末,只觉得喉咙里像是被塞进了一把滚烫的沙子,又干又痛。
他方才还想着,若是了尘师侄当真动起手来,就算不能取胜,至少也能逼得这玄奘手忙脚乱,大失颜面。
如今想来,那念头是何等的可笑。
就凭方才那一手,别说一个了尘,便是他伏虎寺三百武僧一拥而上,怕是也不够这位御弟法师一人超度的!
“咳!”
角落里,不知是谁被口水呛到,发出了一声短促的呛咳。
这声音在死寂的园中,竟如惊雷般刺耳。
瞬间,所有人都像是被扎了一下,纷纷低下头,眼观鼻,鼻观心,连呼吸都刻意放缓了。
整个园林的气氛,从凝固的死寂,变得愈发尴尬和压抑。
众僧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一个个如坐针毡,屁股底下仿佛长满了尖刺。
玄奘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知道,威已经立得足够,甚至有些过了。
再僵持下去,只会逼得这些人离心离德。
凡事过犹不及,大棒已经落下,是时候该拿出甜枣了。
他端起茶杯,吹了吹了尘禅师颤巍巍为他续上的新茶,杯盖与杯沿碰撞,发出“咔”的一声轻响。
萦绕在他周身那股令人心悸的冷意,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他又恢复了那副人畜无害的温和模样。
玄奘环视众人,微微一笑,那笑容如春风化雨,顷刻间便融化了园中凝固如冰的肃杀。
“诸位大师,都坐,都坐下说话。”他声音和煦,仿佛方才信手将瓷杯捏成飞灰的,根本不是他一般,“今日请诸位前来,并非为了辩论佛法高低,更不是为了比较拳脚硬软。”
他放下茶杯,语气郑重了几分。
“贫僧心中,唯有一事。”
“那便是,如何才能齐心协力,将陛下托付的这桩水陆大会,办得妥妥当当,风风光光!”
“如此,上不负圣恩,下可安万民。”
“这才是于国、于民、于我佛门,都有大利益的头等大事!”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义正词严。
众僧听了,心中却在腹诽:若真是为了商议,你又何必先给那当头一棒?
只是,这话借他们个胆子也不敢说出口。
人人躬身垂首,口中称是,连道“御弟法师所言极是”。
“看来,这一棒打得不轻。”
玄奘见众人已然服软,便也不再卖关子。
他从怀中缓缓掏出一卷用明黄色丝绦系好的黄麻纸,解开丝绦,双手展开,平铺在了案几之上。
纸张展开时,发出一阵“哗啦”的轻响。
“诸位大师请看。”
众人这才敢抬起头,连忙凑上前去,伸长了脖子观瞧。
只见那麻纸之上,用笔力遒劲的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
细看之下,竟是一份详尽得无以复加的水陆大会行事章程。
从大会启建之日,到圆满结束,每日的流程,每个时辰的安排,都规划得清清楚楚。
甚至连大法师升座时需燃何种异香,僧众诵经时该用何种法器,都标注得分毫不差。
更让他们心头一跳的,是在这章程的后半段,详细罗列了此次大会所需的各项职司,以及……负责的寺庙。
只听玄奘温和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
“水陆大会,规模宏大,香客云集,这外场的秩序安保,便为重中之重。”
“我看,伏虎寺的师兄们个个筋骨强健,龙精虎猛,此事,便全权交予了尘大师,如何?”
那了尘禅师猛地一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本以为今日冲撞了御弟,回去定要被寻个由头打压,谁知这第一个美差,竟直直落到了自己头上!
这安保之职,权力极大,不仅能在满朝文武和长安百姓面前挣足脸面,更能借机与城中巡防营、金吾卫打好交道,其中的好处,不言而喻。
他激动得满脸通红,猛地躬身及地,声音都变了调:“领…领法旨!小僧定不负法师所托,便是苍蝇也休想飞进会场一只!”
“好。”玄奘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看向普光禅师。
“普光禅师德高望重,在朝中与一众王公贵胄素有往来。”玄奘笑道,“届时,接待贵宾,引领上座的体面差事,若非禅师亲自出面,恐怕会慢待了贵人。此事,便要多多劳烦禅师了。”
普光禅师浑身一震。
他原以为自己今天挑头生事,必是玄奘打压的第一目标。
谁知,对方竟将这最能结交权贵、最为风光的差事,交到了自己手上。
他看着玄奘那双似乎能洞察一切却又无比真诚的眼睛,一时间,脸上臊得像被火烧过一样。
那点不忿与怨气,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地自容的惭愧。
普光禅师长长一揖,叹道:“御弟法师心胸广阔,老衲……老衲汗颜!此事,老衲定当尽心竭力,不敢有误!”
玄奘微微颔首,目光继续流转。
“大兴善寺的斋菜闻名长安,此次大会,数万僧俗的膳食供应,便有劳慧明方丈了。”
“法华寺的师傅们精于笔墨,抄录分发大会经文一事,便交予贵寺。”
“城东白马寺地界清幽,可作为外来挂单高僧的歇脚之所……”
……
玄奘的声音不急不缓,在花园中回荡。
他每点一个寺庙的名字,便分派下去一桩差事。
这些差事,无一不是精心考量过的,既符合各寺的特长,又是实实在在有油水、能得名声的美差。
他这哪是在分派任务?
分明是在发钱,发名,发好处!
在座的三十余位住持,竟是人人有份,无一遗漏!
一时间,园中气氛大变。
方才的尴尬与压抑,早已荡然无存。
众僧的脸上,哪里还有半分抵触与不服?一个个嘴都快咧到耳根了,不住地对着玄奘躬身行礼,口中“法师英明”、“我等全凭法师做主”的奉承之语,不绝于耳。
先前那剑拔弩张的鸿门宴,此刻,已然变成了一场皆大欢喜的分赃大会!
他们此刻才恍然大悟!
这位御弟法师摆下此宴,根本不是要与他们争权夺利!
他是要将所有人都绑上自己的战车,把这泼天的功劳与好处,让大家伙儿一起分了!
想通了这一层,众人看向玄奘的眼神,彻底变了。
从最初的轻视,到辩经时的震撼,再到动手时的恐惧。
直到此刻,终于化作了彻彻底底的、发自内心的敬服!
这位年轻的御弟,谈佛理,能让皓首穷经的老僧羞愧汗颜。
论手段,能让横行霸道的武僧胆寒心惊。
讲权谋,又能将利益均沾的道理玩得出神入化,让所有人心甘情愿地为他效死。
如此人物,岂是池中之物?
“我等,愿为御弟法师马首是瞻!但有差遣,万死不辞!”
不知是谁,第一个带头喊了出来。
紧接着,呼啦啦一片,满园的僧人全都站起身来,对着玄奘,深深地躬身一拜。
“我等,愿为法师马首是瞻!”
声音整齐划一,响彻云霄。
至此,长安佛门内部那看似坚固的利益壁垒,那盘根错节的大小阻力,便被玄奘以这一场宴席,彻底消弭于无形。
他不仅将水陆大会的主导权牢牢攥入手中,更是将这满城的“地头蛇”,都变成了自己最忠实的拥护者。
玄奘看着眼前这群前倨后恭的僧人,脸上依旧挂着那温和的微笑。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011/5025418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